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造成课外阅读随意、无序、低效特点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以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等来改善当前小学生阅读教育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新课标的实施,广大教师更是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少学校也尽力打造书香校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们也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经济保障,可纵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兴趣不浓
不少家长见到老师时往往大叹苦经: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是尽心尽力的,我们给孩子买了不少书,可他就是静不下心来看,即使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应付了事。究其原因,电视、电脑游戏等大众娱乐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冲击。在电视与书之间,他们明显地选择了前者,而那些书也只能在书架上徒增灰尘而已。
二、阅读内容不当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应该很广,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应有尽有,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极其狭隘和浅薄。这是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在选择读物时容易走入下列误区。
(一)崇尚流行文化
正像服装流行、歌曲流行一样,文学也赶起了时髦。于是电视上放什么,广告上宣传什么,书店里畅销什么,学生就读什么。崇尚流行文化,虽然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是零乱的,没有系统的,不可能获得扎实的、真正能享用一生的知识。特别是当今小学生对明星特别崇拜,出现了追星一族,他们津津乐道于明星的身高、体重、血型、星座,包括明星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种很幼稚、很无聊的阅读,意义不大,对提升品位,健全心理起不了什么作用。
(二)喜歡休闲文化
读书确实也可以作为一种消遣,一种休闲。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意进行的轻松自在的、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本也无可原非。但如果专门读那些名人逸事、奇人奇事、童话、恐怖之类的闲书,只能让人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的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曼·罗兰的话对于我们应该有很多的启示。
(三)热衷卡通文化
据了解,如今几乎所有的少儿都对卡通作品情有独钟,连不少成人也成了卡通迷。因此有人戏言,新世纪将是一个卡通的世纪。卡通文化将影响下一代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趣味、人生理想;但是这类作品的内容极其浅显,而且许多作品还带有明显的暴力和色情倾向,其间有不少令成人都脸红的画面和对话,其大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这些低俗的少儿读物作为一股暗流始终存在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76%的中小学生都曾经阅读过有害的低俗读物。
三、阅读方法不佳
不少学生读书,只看重情节,情节紧张处多看几眼,其他平淡处三两下就跳过去了。这类阅读在脑海中只留下内容的大致轮廓,什么句子的精妙,文章的思想内涵都无从谈起,而有类学生强调读书是为了运用。因此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摘抄好词佳句。因此他们读书时就用搜寻的眼光,寻找名句;但这必竟是小贩式的零打碎敲,这类读书往往忽视了文章的整体脉络,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难以陶冶性情,整体把握;而且运用时极可能断章取义,效果不佳。以上几种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的阅读现状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特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有序和高效。
对策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自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愉快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起需要,形成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果老师在教一篇文章时,就可引导他们阅读与本文相关的或相连、相近的内容。如读了《草船借箭》后,可引导他们看《三国演义》;东南亚发生海啸后,可引导他们看关于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的文章;电视里放《女生贾梅》,就可引导他们看同名书籍。因为此类阅读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就会使学生由好奇、向往而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需要。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求,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兴趣。”
(二)榜样引路,激起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老师爱什么,学生就容易喜欢什么。教师以身示范往往比空洞的说教好许多,教师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是怎样学习的,阅读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并讲述自己最近在看什么读物,读了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有意识地讲述某些故事,讲些名人名言,并告诉他们自己所得的知识出自哪里,从而激起学生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在课余就会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
(三)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根据学生好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把阅读与活动相结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可以开展“好书介绍会”活动、“信息大擂台”展示,开展收集成语的竞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等等。故事情节强的读物,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表演,学生能借此机会过把导演瘾和演员瘾,阅读劲头当然十分高涨。
对策二 :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阅读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无边的书山文海,面对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教师可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有益的读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应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一)儿童需求和功利主义的关系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精神需求,防止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关心儿童。有的教师一味强调他们看文学名著、优秀习作,杜绝他们看轻松、愉悦的故事、漫画,这些都是不对的。家长和老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急功近利,让孩子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愉快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期待。
(二)广泛涉猎和个性阅读的关系
阅读是个体的事,有人会喜欢故事类,有人会喜欢科普类。我们既要防止学生偏食,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加以指导。如果有的学生涉猎广泛,阅读能力较强,教师可推荐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在某一类读物上读深读广。而对于阅读太单一,以致造成了某方面知识缺陷的学生,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推荐他们看一些对学习和生活能带来一定启迪的书籍,使他们的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新课标的实施,广大教师更是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少学校也尽力打造书香校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们也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经济保障,可纵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还是令人担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阅读兴趣不浓
不少家长见到老师时往往大叹苦经: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是尽心尽力的,我们给孩子买了不少书,可他就是静不下心来看,即使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也只是走马观花地应付了事。究其原因,电视、电脑游戏等大众娱乐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冲击。在电视与书之间,他们明显地选择了前者,而那些书也只能在书架上徒增灰尘而已。
二、阅读内容不当
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应该很广,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应有尽有,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范围极其狭隘和浅薄。这是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在选择读物时容易走入下列误区。
(一)崇尚流行文化
正像服装流行、歌曲流行一样,文学也赶起了时髦。于是电视上放什么,广告上宣传什么,书店里畅销什么,学生就读什么。崇尚流行文化,虽然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是零乱的,没有系统的,不可能获得扎实的、真正能享用一生的知识。特别是当今小学生对明星特别崇拜,出现了追星一族,他们津津乐道于明星的身高、体重、血型、星座,包括明星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种很幼稚、很无聊的阅读,意义不大,对提升品位,健全心理起不了什么作用。
(二)喜歡休闲文化
读书确实也可以作为一种消遣,一种休闲。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意进行的轻松自在的、以消遣为目的的阅读本也无可原非。但如果专门读那些名人逸事、奇人奇事、童话、恐怖之类的闲书,只能让人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的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曼·罗兰的话对于我们应该有很多的启示。
(三)热衷卡通文化
据了解,如今几乎所有的少儿都对卡通作品情有独钟,连不少成人也成了卡通迷。因此有人戏言,新世纪将是一个卡通的世纪。卡通文化将影响下一代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趣味、人生理想;但是这类作品的内容极其浅显,而且许多作品还带有明显的暴力和色情倾向,其间有不少令成人都脸红的画面和对话,其大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这些低俗的少儿读物作为一股暗流始终存在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76%的中小学生都曾经阅读过有害的低俗读物。
三、阅读方法不佳
不少学生读书,只看重情节,情节紧张处多看几眼,其他平淡处三两下就跳过去了。这类阅读在脑海中只留下内容的大致轮廓,什么句子的精妙,文章的思想内涵都无从谈起,而有类学生强调读书是为了运用。因此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摘抄好词佳句。因此他们读书时就用搜寻的眼光,寻找名句;但这必竟是小贩式的零打碎敲,这类读书往往忽视了文章的整体脉络,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难以陶冶性情,整体把握;而且运用时极可能断章取义,效果不佳。以上几种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的阅读现状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特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需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逐步走向有序和高效。
对策一:激发阅读兴趣,促成自主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愉快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起需要,形成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果老师在教一篇文章时,就可引导他们阅读与本文相关的或相连、相近的内容。如读了《草船借箭》后,可引导他们看《三国演义》;东南亚发生海啸后,可引导他们看关于地震、海啸等地质灾害的文章;电视里放《女生贾梅》,就可引导他们看同名书籍。因为此类阅读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就会使学生由好奇、向往而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需要。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求,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兴趣。”
(二)榜样引路,激起兴趣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老师爱什么,学生就容易喜欢什么。教师以身示范往往比空洞的说教好许多,教师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是怎样学习的,阅读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并讲述自己最近在看什么读物,读了以后有什么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有意识地讲述某些故事,讲些名人名言,并告诉他们自己所得的知识出自哪里,从而激起学生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在课余就会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
(三)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根据学生好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把阅读与活动相结合,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可以开展“好书介绍会”活动、“信息大擂台”展示,开展收集成语的竞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等等。故事情节强的读物,教师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表演,学生能借此机会过把导演瘾和演员瘾,阅读劲头当然十分高涨。
对策二 :帮助选择读物,避免盲目阅读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无边的书山文海,面对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教师可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向他们推荐有益的读物。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应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一)儿童需求和功利主义的关系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精神需求,防止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关心儿童。有的教师一味强调他们看文学名著、优秀习作,杜绝他们看轻松、愉悦的故事、漫画,这些都是不对的。家长和老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忌急功近利,让孩子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愉快和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期待。
(二)广泛涉猎和个性阅读的关系
阅读是个体的事,有人会喜欢故事类,有人会喜欢科普类。我们既要防止学生偏食,又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加以指导。如果有的学生涉猎广泛,阅读能力较强,教师可推荐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在某一类读物上读深读广。而对于阅读太单一,以致造成了某方面知识缺陷的学生,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推荐他们看一些对学习和生活能带来一定启迪的书籍,使他们的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