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我们科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广博—探究的基础;钻研—探究的精神;挖掘—探究的深度。
[关键词]广博 钻研 挖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舞台上的一句常用语。如果用它来形容科学教师,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科学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广博——探究的基础
广博的知识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博学多才,才能做到学高为人师。如何博学?怎样博学?我认为,多看、广听、勤问、善思是最直接的获取途径。
1.多看
俗话说:“见多识广。”学然后知不足,面对知识创新,观念更新的时代,不读书不看报,孤陋寡闻,何以从事教学研究?又怎么谈得上教书育人呢?但是在读书看报时也出现了某些弊端:只看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籍。这样获取的知识未免太狭隘,只有博览群书,才能集百家所长,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除读书看报外,看电视、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也是我们增长知识的直接方法。科学课教师要真正做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广听
听课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每位教师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多听才能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听不同学科的课,还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整合与交融。例如,语文中有一课叫《威尼斯的小艇》,在听这节课时,老师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小艇为什么造成又长又窄,两头尖的形状呢?”当时我没有反映过来,只觉得是为了美观。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是为了减小船与水的摩擦,行驶速度快。”一句话说得我恍然大悟。没想到科学上的《摩擦力》在语文课上得到了具体应用和展现。除了听课,听讲座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提高。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与问题,常常听了专家的点拨,被一语道破。
当然,多听也不只局限于听课、听讲座,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你认为对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倾听。
3.勤问
“不耻下问”。“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我们教师学习的良策。问的范围可以是同事,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我们周围的人。问同事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提高教学水平;问学生可以教学相长,师生民主,共同进步;问周围的人可以取长补短,增长知识,丰富内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做到“不耻下问”,要放下架子,虚心求教,才能“问有所得”。
4.善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看后、听过、问毕,不加以整理、思索,所得知识就是死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只有经过思考,识别真伪,去粗取精,才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例如,在学习《液体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发现把烧瓶放入热水中,红水先下降,然后在上升。这是怎么回事?课下我反复琢磨、思考,找到了答案:玻璃管受热膨胀,内部空间变大,红水下降,接着红水受热膨胀再上升。看,不经千思熟虑,又怎么会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呢?思,柳暗花明的向导。
二、钻研——探究的精神
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有科学家的钻研精神。不要装懂,更不能糊弄学生。要自己真正明白,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在研究《光的折射》时,课前我反复做手电筒的光透过烧杯发生折射的实验,但都不成功,光始终不发生折射。我想:是不是烧杯壁太薄,影响了效果。于是,我改用玻璃壁较厚的水杯,仍然不发生折射。难道与水有关?接着,我又改用纯净水,结果又失败了,我真有些气馁了。两天的时间已经过去,马上该上课了,怎么办?课堂上照本宣科吗?没有发生折射,硬说发生了折射?不!不能骗己又蒙人。科学课求真、求实的理念激励我:不研究明白誓不罢休。于是调整了课时安排,继续研究。整个下午,我钻进实验室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光穿透水杯时要有一定的角度,不要与杯壁垂直,要斜射穿透水杯,而且斜射的角度越大折射的越明显。此时此刻,成功的感觉——真好!正是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挖掘——探究的深度
这里说的挖掘是指挖掘教材。体现到课堂教学中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挖掘教材。
1.材料的挖掘
教师要充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是指经过精心选择和制作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教材上为我们提供的材料毕竟较少,只用一、两种材料就证明某一科学结论,显得有些牵强。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挖掘出更多、更好、更合适的材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感知和发现科学知识。例如,《水的压力》一课,教材只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材料:底部和壁部贴有橡胶膜的小瓶,两个蒙住橡胶膜的连通漏斗。这一组材料我们只能通过眼睛看来发现水有压力。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感官来证明水有压力呢?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增添了以下材料:门上的合页、塑料袋、胶头滴管、泡泡液等。把手指放在合页中间,再套上方便袋,然后放入水中,越往深处,手被夹得越紧,塑料袋也越紧贴手掌。以上通过触觉,感知水有压力,而且越往深处压力越大。在研究水的压力来自各个方向时,我们把两个蒙住橡胶膜的连通漏斗中的一个换成胶头滴管(去掉胶头),然后用滴管蘸泡泡液,把另一端漏斗(蒙住橡胶膜)放入水中,用水来吹泡泡,而且把漏斗朝向水中各个方向都能吹出泡泡。通过以上不同的材料,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发现了《水的压力》的科学知识,说服力强。同时,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收益颇丰。
2.延伸的挖掘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研究,把学生高涨的探究欲望延伸到课外。如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在结束时我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延伸的问题:小喷泉。在烧瓶内装半瓶红色的水,然后用中间插有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玻璃管上部出口较细、较小),往烧瓶上浇热水,在出口处就形成喷泉。学生惊呼:“哇!喷泉、喷泉。”同学们在惊喜之余,便产生了疑问: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下研究,目的是让他们预感到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下节课正式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打下基础。当然延伸的方式还有很多,除了以上的实验延伸,还可以采用游戏延伸、谜语延伸、问题延伸、采访延伸、制作延伸等等。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去挖掘,就能打造出更多的、更好的、更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一句话:“当好一名科学教师真不容易。”只要同学们在探究中真正有所发现,并体味到发现的快乐,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科学教师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广博 钻研 挖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舞台上的一句常用语。如果用它来形容科学教师,也是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科学教师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广博——探究的基础
广博的知识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博学多才,才能做到学高为人师。如何博学?怎样博学?我认为,多看、广听、勤问、善思是最直接的获取途径。
1.多看
俗话说:“见多识广。”学然后知不足,面对知识创新,观念更新的时代,不读书不看报,孤陋寡闻,何以从事教学研究?又怎么谈得上教书育人呢?但是在读书看报时也出现了某些弊端:只看与本学科有关的书籍。这样获取的知识未免太狭隘,只有博览群书,才能集百家所长,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除读书看报外,看电视、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也是我们增长知识的直接方法。科学课教师要真正做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广听
听课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每位教师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多听才能集思广益,去伪存真。听不同学科的课,还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整合与交融。例如,语文中有一课叫《威尼斯的小艇》,在听这节课时,老师问了同学们这样一个问题:“小艇为什么造成又长又窄,两头尖的形状呢?”当时我没有反映过来,只觉得是为了美观。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是为了减小船与水的摩擦,行驶速度快。”一句话说得我恍然大悟。没想到科学上的《摩擦力》在语文课上得到了具体应用和展现。除了听课,听讲座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提高。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与问题,常常听了专家的点拨,被一语道破。
当然,多听也不只局限于听课、听讲座,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你认为对的、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倾听。
3.勤问
“不耻下问”。“问”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我们教师学习的良策。问的范围可以是同事,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我们周围的人。问同事可以相互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提高教学水平;问学生可以教学相长,师生民主,共同进步;问周围的人可以取长补短,增长知识,丰富内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做到“不耻下问”,要放下架子,虚心求教,才能“问有所得”。
4.善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看后、听过、问毕,不加以整理、思索,所得知识就是死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只有经过思考,识别真伪,去粗取精,才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例如,在学习《液体热胀冷缩》一课时,学生发现把烧瓶放入热水中,红水先下降,然后在上升。这是怎么回事?课下我反复琢磨、思考,找到了答案:玻璃管受热膨胀,内部空间变大,红水下降,接着红水受热膨胀再上升。看,不经千思熟虑,又怎么会有眼前一亮的惊喜呢?思,柳暗花明的向导。
二、钻研——探究的精神
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有科学家的钻研精神。不要装懂,更不能糊弄学生。要自己真正明白,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在研究《光的折射》时,课前我反复做手电筒的光透过烧杯发生折射的实验,但都不成功,光始终不发生折射。我想:是不是烧杯壁太薄,影响了效果。于是,我改用玻璃壁较厚的水杯,仍然不发生折射。难道与水有关?接着,我又改用纯净水,结果又失败了,我真有些气馁了。两天的时间已经过去,马上该上课了,怎么办?课堂上照本宣科吗?没有发生折射,硬说发生了折射?不!不能骗己又蒙人。科学课求真、求实的理念激励我:不研究明白誓不罢休。于是调整了课时安排,继续研究。整个下午,我钻进实验室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光穿透水杯时要有一定的角度,不要与杯壁垂直,要斜射穿透水杯,而且斜射的角度越大折射的越明显。此时此刻,成功的感觉——真好!正是科学家的钻研精神,才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挖掘——探究的深度
这里说的挖掘是指挖掘教材。体现到课堂教学中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挖掘教材。
1.材料的挖掘
教师要充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有结构”的材料是指经过精心选择和制作的,有着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教材上为我们提供的材料毕竟较少,只用一、两种材料就证明某一科学结论,显得有些牵强。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要挖掘出更多、更好、更合适的材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感知和发现科学知识。例如,《水的压力》一课,教材只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材料:底部和壁部贴有橡胶膜的小瓶,两个蒙住橡胶膜的连通漏斗。这一组材料我们只能通过眼睛看来发现水有压力。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感官来证明水有压力呢?根据平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增添了以下材料:门上的合页、塑料袋、胶头滴管、泡泡液等。把手指放在合页中间,再套上方便袋,然后放入水中,越往深处,手被夹得越紧,塑料袋也越紧贴手掌。以上通过触觉,感知水有压力,而且越往深处压力越大。在研究水的压力来自各个方向时,我们把两个蒙住橡胶膜的连通漏斗中的一个换成胶头滴管(去掉胶头),然后用滴管蘸泡泡液,把另一端漏斗(蒙住橡胶膜)放入水中,用水来吹泡泡,而且把漏斗朝向水中各个方向都能吹出泡泡。通过以上不同的材料,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发现了《水的压力》的科学知识,说服力强。同时,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收益颇丰。
2.延伸的挖掘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研究,把学生高涨的探究欲望延伸到课外。如学习《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在结束时我为同学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延伸的问题:小喷泉。在烧瓶内装半瓶红色的水,然后用中间插有玻璃管的胶塞塞紧瓶口(玻璃管上部出口较细、较小),往烧瓶上浇热水,在出口处就形成喷泉。学生惊呼:“哇!喷泉、喷泉。”同学们在惊喜之余,便产生了疑问: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同学们课下研究,目的是让他们预感到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下节课正式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打下基础。当然延伸的方式还有很多,除了以上的实验延伸,还可以采用游戏延伸、谜语延伸、问题延伸、采访延伸、制作延伸等等。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去挖掘,就能打造出更多的、更好的、更能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一句话:“当好一名科学教师真不容易。”只要同学们在探究中真正有所发现,并体味到发现的快乐,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科学教师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安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