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o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接触化学事实(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认为初中学生获取的化学信息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人教版新编初中教材中安排了83个演示实验、 10个学生实验、12个选做实验、12个家庭实验、4个研究性学习实验。因此,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实验——现象——结论”的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很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精心准备化学实验,确保实验严谨性
  
  初中化学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即验证性实验,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精心地准备实验,甚至要先验证,确保实验的完整性、严谨性,做到万无一失。例如,在做CO2的性质实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如果使用的石灰水不是新配制的,而是配制已久的石灰水,在通入CO2时,就可能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又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对铁丝的粗细、集气瓶的大小、铁丝的预热温度等都要恰当,否则可能会失败。
  
  二、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性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构建的。构建主义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进行实验活动前就要让学生知道: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③实验有些什么要求,可能出现哪些结果?④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完成,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该种知识的框架,为建构新的知识作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做实验。例如,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教师可拟定这样的预习习题,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要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②为什么要用一定量红磷在一定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燃烧?③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④为什么钟罩内水位会上升?⑤该实验测定的是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
  
  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观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入门。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记录实验现象的好习惯,把实验现象与化学反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師要从培养观察习惯入手,进而指导观察方法。对象不同,观察方法各异;目的不同,观察角度有别。对化学物质要从色、味、态入手了解物理性质;对实验装置应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展开观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动态思维,找准时空参照物。例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应注意观察:①反应前镁带的色、态——银白色固体;②镁带燃烧时的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生成物氧化镁的色、态——白色粉末。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找到认识的起点,增强感性认识。
  
  四、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训练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演示性”不但要演示操作、演示观察,更要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没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结论的分析,没有充分拓展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会导致性质及规律的得出较为生硬,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实验完毕后,教师要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知识。例如,在学习CO2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完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当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此时,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而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大分析力度,激活学生的思维:①CO2气体为什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哪种物质起了作用?③为什么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④真正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CO2,还是CO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如此层层深入,可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设下伏笔),把学生由现象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向本质的理性认识。
  
  五、设计适当的实验习题,培养实践能力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让学生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实验习题既是化学教学上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都要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借助实验研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实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实验证明铁、铜、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结果学生设计出有以下几种方案(操作略):
  


  最后,师生一起根据药品、仪器、操作等评出最佳方案。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
其他文献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也是治校的宗旨之一。一般学校生源程序不一、参差不齐,这便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采用“培优补差”的教学措施势在必行。“培养优等生,帮助后进生”,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培优补差”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是实施“培
期刊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因而从面向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学困生的分类    物理学习中的学困生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一般占学困生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属中等水平,物理学习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2、能力
期刊
【摘要】新课引入,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引入 环节 设计    新课引入,是教学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否恰当,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多次参加市、区各级教学交流活动,深刻地感受到大多数比较好的引入环节一般都渗透有启发性、情景性、趣味性、知识性、感染性、实用性、参与性、实践性、评价
期刊
一、化学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要求    1、深刻理解化学基本理论的实验基础。化学学科中,任何理论(或假设)的提出、发展和完善,都以一定的实验事实作根据。如:原子结构理论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实验根据是电离能的测定;原电池原理的实验根据是铜—锌原电池实验;某些有机物之间反应机理的确定是在实验中利用了示踪原子……许多类似的实例道出了以下规律:实验事实→理论的建立(或假设的提出)→再实验→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必然成为教育者责无旁贷的责任。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挖掘教材内在美,感受创新乐趣    化學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化学符号美、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化学反应动感美。如银白色的金属钠在水中急速旋转而迅速减少,灼热的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时飞溅的火花,蓝色
期刊
根据遗传图谱判断人类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尤其是在历年高考中,该知识点也是重要的考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往往感觉难以理解,有的学生甚至出现恐惧现象。其实,在对人类家族性状遗传的分析中,可以通过一些规律性的研究来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方式。    一、判断规律      1、首先确定显隐关系  双亲具有相同的性状,而子女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性状,那么双亲具有的性状就
期刊
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如何抓住关键词语让学生分清单位“1”的量(即标准量)和与单位“1”的量所对应的量(即比较量),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了一些捷径。  在教学一般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应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条件或问题中抓住“是、为、占、相当于”等关键词语,在这些词语的语句中找出单位“1”的量(标准量)和与单位“1”的量所对应的量(比
期刊
【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脱节的现象,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发挥塑造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的主渠道优势。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主体道德情感的体验。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主渠道 探究性学习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尤其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何塑造他们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作为学校,要发挥青少年价
期刊
一、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的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的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即:  高价氧化低还原,中间价态两俱全;  同种元素多种变,中间价态变两头;  兩头价态变中间,相邻价态不氧还。  解释:同种元素有多种价态时,中间价态变成它相邻两端的价态,如:Cl2+H2O=HCl+HClO;高价低价相互反应变成它们相邻的中间价态,如
期刊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囿于书本,拘于抄抄写写,限于室内。它既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和行为实践性的特性,更适应不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意多方面整合的教育发展趋势。构建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进行改革,实行全面开放。    一、向思想开放,使作业成为交流思想的殿堂    从新的教学理念来看,思想政治课把追求情意、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集中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