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接触化学事实(知识)的有效途径,可以认为初中学生获取的化学信息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人教版新编初中教材中安排了83个演示实验、 10个学生实验、12个选做实验、12个家庭实验、4个研究性学习实验。因此,研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逐步形成“实验——现象——结论”的学习模式,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很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精心准备化学实验,确保实验严谨性
初中化学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即验证性实验,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精心地准备实验,甚至要先验证,确保实验的完整性、严谨性,做到万无一失。例如,在做CO2的性质实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如果使用的石灰水不是新配制的,而是配制已久的石灰水,在通入CO2时,就可能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又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对铁丝的粗细、集气瓶的大小、铁丝的预热温度等都要恰当,否则可能会失败。
二、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性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构建的。构建主义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进行实验活动前就要让学生知道: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③实验有些什么要求,可能出现哪些结果?④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完成,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该种知识的框架,为建构新的知识作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做实验。例如,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教师可拟定这样的预习习题,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要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②为什么要用一定量红磷在一定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燃烧?③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④为什么钟罩内水位会上升?⑤该实验测定的是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
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观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入门。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记录实验现象的好习惯,把实验现象与化学反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師要从培养观察习惯入手,进而指导观察方法。对象不同,观察方法各异;目的不同,观察角度有别。对化学物质要从色、味、态入手了解物理性质;对实验装置应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展开观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动态思维,找准时空参照物。例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应注意观察:①反应前镁带的色、态——银白色固体;②镁带燃烧时的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生成物氧化镁的色、态——白色粉末。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找到认识的起点,增强感性认识。
四、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训练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演示性”不但要演示操作、演示观察,更要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没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结论的分析,没有充分拓展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会导致性质及规律的得出较为生硬,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实验完毕后,教师要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知识。例如,在学习CO2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完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当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此时,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而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大分析力度,激活学生的思维:①CO2气体为什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哪种物质起了作用?③为什么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④真正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CO2,还是CO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如此层层深入,可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设下伏笔),把学生由现象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向本质的理性认识。
五、设计适当的实验习题,培养实践能力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让学生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实验习题既是化学教学上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都要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借助实验研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实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实验证明铁、铜、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结果学生设计出有以下几种方案(操作略):
最后,师生一起根据药品、仪器、操作等评出最佳方案。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
一、精心准备化学实验,确保实验严谨性
初中化学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即验证性实验,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精心地准备实验,甚至要先验证,确保实验的完整性、严谨性,做到万无一失。例如,在做CO2的性质实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如果使用的石灰水不是新配制的,而是配制已久的石灰水,在通入CO2时,就可能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因为石灰水在空气中易变质。又如,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对铁丝的粗细、集气瓶的大小、铁丝的预热温度等都要恰当,否则可能会失败。
二、指导学生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性
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构建的。构建主义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进行实验活动前就要让学生知道:①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③实验有些什么要求,可能出现哪些结果?④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预习完成,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该种知识的框架,为建构新的知识作好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做实验。例如,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教师可拟定这样的预习习题,让学生思考:①为什么要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②为什么要用一定量红磷在一定量的空气(密闭容器)中燃烧?③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④为什么钟罩内水位会上升?⑤该实验测定的是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还是质量分数?
三、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
观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入门。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勤于记录实验现象的好习惯,把实验现象与化学反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師要从培养观察习惯入手,进而指导观察方法。对象不同,观察方法各异;目的不同,观察角度有别。对化学物质要从色、味、态入手了解物理性质;对实验装置应按照先整体后局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展开观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要动态思维,找准时空参照物。例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应注意观察:①反应前镁带的色、态——银白色固体;②镁带燃烧时的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生成物氧化镁的色、态——白色粉末。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找到认识的起点,增强感性认识。
四、启发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训练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演示性”不但要演示操作、演示观察,更要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如果没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结论的分析,没有充分拓展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会导致性质及规律的得出较为生硬,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实验完毕后,教师要以实验现象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知识。例如,在学习CO2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演示完CO2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当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此时,教师不要忙于下结论,而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大分析力度,激活学生的思维:①CO2气体为什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②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哪种物质起了作用?③为什么加热时,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④真正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CO2,还是CO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如此层层深入,可调动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设下伏笔),把学生由现象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向本质的理性认识。
五、设计适当的实验习题,培养实践能力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让学生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实验习题既是化学教学上的一种特殊习题,又是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的学生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仪器和药品、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都要由学生自己设计,这对于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借助实验研究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实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实验证明铁、铜、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每组至少设计出一种实验方案。结果学生设计出有以下几种方案(操作略):
最后,师生一起根据药品、仪器、操作等评出最佳方案。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分析、判断是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