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魏征死后,唐朝太宗皇帝的感慨之悟,早已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唐皇李世民的镜子理论帮助他辅佐李渊灭隋建唐,继而开创贞观之治的宏图伟业。而当这一切成为历史,李氏父子亦成为照耀后世的一面镜子。不过,对历史这面镜子的观照,并不像端坐在铜镜前整理仪容那样简单,因为历史的确有可能像一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被人涂抹修饰一番。
读《大唐创业起居注》(以下简称《起居注》),我们至少可以别具一眼,得窥李氏父子之一面,特别是与后世所修新、旧《唐书》中不同的一面。
首先,关于起兵反隋。《新唐书·高祖本纪》:
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耶?”
这一条材料,给我们展现了李渊与次子李世民截然不同的形象。李世民深谋远虑,甚至未卜先知,“知隋必亡”,暗地里展开了一系列的造反准备工作,“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为说服父亲又策划断其后路,将之“逼上梁山”。反观李渊,在起兵这件事上,不惟被动,毫无头脑,步步为李世民牵引,自己的心腹(裴寂)与儿子已经暗地准备造反,自己也毫无所知。当阴谋变为阳谋,李世民“入白其事”,他竟愚蠢到要“执世民送官”,难道他认为大隋的法律对他这位唐国公、造反头目的父亲会网开一面么?幸亏史官写这一笔的时候,在“不许”前嵌入一“阳”字,稍稍为我们的高祖皇帝挽回了些许面子。
《资治通鉴》记述李氏父子起兵这件事与两《唐书》大致不差,主谋是李世民,李渊只是在最后时刻感慨一声“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从之耳”。而《起居注》所记起兵一事与两唐书、《资治通鉴》颇有出入。《起居注》卷一:
炀帝后十三年,敕帝为太原留守……帝遂私窃喜甚,而谓第二子秦王等曰:“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后突厥……数侵马邑……(马邑郡守王)仁恭等违帝指踪,遂为突厥所败……隋主……遣司直驰驿,系帝而斩仁恭。……时皇太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耳。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
在《起居注》的记载中,李渊才是起兵事件的主谋和总指挥官,建成和世民只是配角。李渊起兵不惟是时局大势之趋,亦带有时事偶然的性质。倘若没有兵败突厥,隋炀帝没有加罪于李渊与王仁恭,李渊即使早有反意,也可能需要一个更为恰当的时机。因此,从情理上揆度,《起居注》所记起兵事宜更近当然,而后世所修史书皆有拔高美化李世民之嫌疑。
其次,关于李渊的才干。
李渊之文韬武略,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皆轻描淡写,不甚措意。很多时候,只是将李渊作为秦王李世民的陪衬而已。如义兵起后,入关之后,夺取霍邑是关键一战。《旧唐书·高祖本纪》:
隋武(虎)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匀,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
《太宗本纪》:
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
《资治通鉴》的记述更为细致,但着意突出世民而贬低李渊则毫无二致。《旧唐书》只不过说“高祖乃悟而止”,《资治通鉴》则称引李渊之语云“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李渊完全成了傀儡。但是我们翻开《起居注》,情形完全不一样了。《起居注》卷二:
壬戌,霖雨甚,顿营于贾胡堡……西京留宋代王遣骁将兽(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人据河江,与老生相影响……帝闻而笑曰:“亿兆离心,此何为也?老生乳臭,未知师老之谋,屈突胆薄,尝无曲突之虑,自防轻敌,二子有之,阃外相时,俱非其事……我若缓以持之,彼必以吾为怯,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羸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
从《起居注》的这则材料可以看出,李渊对霍邑之战在战略上的认识是清醒的,对敌将也颇有了解。只是此时天公不甚作美,“秋霖未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的进程而已,而接下来的事件则更显示出李渊作为军事统帅的才能。《起居注》卷二:
刘文静之使蕃也,来迟,而突厥兵马未至,时有流言者云:“突厥欲与武周南入,乘虚掩袭太原。”帝集文武官人及大郎、二郎等,而谓之曰:“……诸公意谓何?”议者以“老生、突厥相去不遥,李密谲诳,奸谋难测。突厥,见利则行,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都之会,义兵家属在焉。愚夫所虑,伏听教旨”。帝顾谓大郎、二郎等曰:“尔辈如何?”对曰:“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必未同谋……今若却还,诸军不知其故,更相恐动,必有变生……李密恋于仓米,未遑远略,老生轻躁,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诸人保家爱命,所谓言之者也,儿等捐躯力战,可谓行之者也……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帝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
刘文静使蕃,是奉李渊之命向突厥示好称臣,以取得突厥的军事援助。当突厥的兵马迟迟未见时,流言四起,说突厥与刘武周要联合南下攻袭太原。恰又逢秋雨连绵,不利进攻,李渊于是召开军事会议,集思广益,最后采纳了李世民等人的建议,暂且搁置太原之忧,先取霍邑,最后取得了成功。《起居注》虽然也写到了此次战役中,李世民等人建议的重要,但毕竟拿定主意的是总指挥李渊。 进攻霍邑之前,李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遣使与突厥通好,向瓦岗军首领李密示弱,并派人去管理嵇胡、离石、龙泉、文成等与霍邑相邻之郡,又亲自前往还不太顺从的西河郡,《起居注》记其“引见庶民等,礼敬耆老,哀抚茕独,赈贷穷困,擢任贤能,平章狱讼”。可以说,李渊为夺取霍邑,做好了战略战术上的一切准备,不大可能轻易放弃。
最后,关于李建成。
在两《唐书》及《资治通鉴》中,李建成不仅于灭隋建唐毫无建树,反而是一个昏庸之才、凶虐之徒。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中引《高祖实录》曰:“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常与博徒游……建成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闻于远迩。今上以为耻,尝流涕谏之,建成惭而成憾。”引《太宗实录》曰:“隐太子始则流宕河曲,逸游是好,素无才略,不预经纶,于后虽统左军,非众所附。既升储两,坐构猜嫌。太宗虽备礼竭诚以希恩睦,而妒害之心日以滋甚。”《旧唐书》史臣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建成在后世史书中的形象看来的确不大好,直至现代,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还称建成为“纨绔无赖子”和“凶险之徒”。
由于《起居注》所记的下限是李渊称帝,因此不涉及争夺储位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比较考察《起居注》中所记建成在建唐过程中的作用与后世史书的不同。
前文论及起兵反隋主谋的时候提到,两唐书与《资治通鉴》皆认为李世民是主谋,而根据《起居注》则是李渊无疑。而且在李渊的心目中,大郎、二郎的分量同样重要。李渊虽早有反心,但迟迟未动,曾是缘于“尔兄弟未集耳”,而到了六月己卯,建成、元吉回到太原,李渊不仅“欢甚”,而且立即兴兵举事。可见,李渊起兵造反,非但主谋不是李世民,李渊所倚重的力量也并非仅是世民一边。
在《起居注》中,大郎、二郎总是并肩作战,不分彼此。如霍邑之战的具体经过,《起居注》卷二:
是日未时,帝将麾下左右轻骑数百,先到霍邑城东,去五六里,以待步兵至。方欲下营,且遣大郎、二郎各将数十骑逼共城,行视战地。帝分所将人为十数队,巡其城东南而向西南,往往指麾,似若安营而攻城者。仍遣殷开山仇追马步等后军。老生在城上,遥见后军欲来,真谓逼其城置营。乃从南门、东门两道引兵而出,众将三万许人。帝虑其背城不肯远斗,乃部勒所将骑兵马左右军,大郎领左军,拟屯其东门,二郎将右军,拟断其南门之路。仍命小缩,伪若避之。既而老生见帝兵却,谓之畏己,果引兵更前,去城里余而阵。殷开山等所追步兵,前军统列方阵,以当老生,中军、后军相续而至。未及战,帝命大郎、二郎依前部分,驰而向门。义兵齐呼而前,红尘暗合,鼓未及动,锋刃已交,响若山崩,城楼皆振。帝乃传言已斩宋老生,所部众闻而大乱,舍仗而走,争奔所出之门,门已大郎、二郎先所屯守,悬门不发。老生取入不得,城上人下绳引之,老生攀绳欲上,去地丈余,军头卢君谔所部人等,跳跃及而斩之,传首诣帝……遂平霍邑。
《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与《起居注》差异颇大,其曰:
太宗恐老生不出战,乃将数骑先诣其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者,以激怒之。老生果怒,开门出兵,背城而阵。高祖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及柴绍阵于城南。老生麾兵急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据此条材料,攻取霍邑的总指挥似乎由李渊变成了李世民,李渊与建成在此役中毫无贡献,被敌军打得“咸却”,建成在战斗中还狼狈“坠马”,幸得太宗相救才免得一难。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作者温大雅,记录的是自隋朝末年李渊起兵至攻占长安,正式建唐称帝为止共三百五十七天的历史。由于此书写作时间较早,世民、建民的帝位之争尚未萌蘖,因此,书中涉及二人的记述应该相对公正和可靠一些。而后世所修史书的材料来源大都在贞观之后问世,不能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太宗对于史臣之影响,见于《唐会要》卷六十三:
(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君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书。”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太宗谓房玄龄曰:“国史何因不令帝王观见?”对曰:“国史善恶必书,恐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不同。今欲看国史,若善事固不须论。若有恶事,亦欲以为鉴诫。卿可撰录进来。”房玄龄遂删略国史。表上,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过隐。宜即改削,直书其事。”至七月八日,又谓遂良曰:“尔知起居,记何事善恶。朕今勤行三事,望尔史官不书吾恶。一则远鉴前代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鹰犬平生所好,今亦罢之。虽有顺时冬狩,不踰旬而返。亦不曾绝域访奇异,远方求珍馐。比日已来,馔无兼味。自非膏雨有年,师行克捷,未尝与公等举杯酒,奏管弦。朕虽每日兢惧,终藉公等匡翊,各宜勉之。”
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之变杀建成而夺帝位之事颇有心虚,所以他十分关心史臣的记录。后世再修史书,往往以这些经过太宗授意修改撰著的实录、国史为依据,所以,出现了与武德年间成书的《起居注》的显著差异。尽管《起居注》也未必尽是客观之言,其对李渊的美化我们也能从情理上猜得几分,但毕竟少了许多对李世民的拔高和对李建成的贬损。所以,我们读初唐史,了解李渊父子,《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面不能缺少的镜子。
读《大唐创业起居注》(以下简称《起居注》),我们至少可以别具一眼,得窥李氏父子之一面,特别是与后世所修新、旧《唐书》中不同的一面。
首先,关于起兵反隋。《新唐书·高祖本纪》:
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吾爱汝,岂忍告汝耶?”
这一条材料,给我们展现了李渊与次子李世民截然不同的形象。李世民深谋远虑,甚至未卜先知,“知隋必亡”,暗地里展开了一系列的造反准备工作,“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为说服父亲又策划断其后路,将之“逼上梁山”。反观李渊,在起兵这件事上,不惟被动,毫无头脑,步步为李世民牵引,自己的心腹(裴寂)与儿子已经暗地准备造反,自己也毫无所知。当阴谋变为阳谋,李世民“入白其事”,他竟愚蠢到要“执世民送官”,难道他认为大隋的法律对他这位唐国公、造反头目的父亲会网开一面么?幸亏史官写这一笔的时候,在“不许”前嵌入一“阳”字,稍稍为我们的高祖皇帝挽回了些许面子。
《资治通鉴》记述李氏父子起兵这件事与两《唐书》大致不差,主谋是李世民,李渊只是在最后时刻感慨一声“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从之耳”。而《起居注》所记起兵一事与两唐书、《资治通鉴》颇有出入。《起居注》卷一:
炀帝后十三年,敕帝为太原留守……帝遂私窃喜甚,而谓第二子秦王等曰:“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后突厥……数侵马邑……(马邑郡守王)仁恭等违帝指踪,遂为突厥所败……隋主……遣司直驰驿,系帝而斩仁恭。……时皇太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耳。谓王曰:“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今遭羑里之厄,尔昆季须会盟津之师,不得同受孥戮,家破身亡,为英雄所笑。”
在《起居注》的记载中,李渊才是起兵事件的主谋和总指挥官,建成和世民只是配角。李渊起兵不惟是时局大势之趋,亦带有时事偶然的性质。倘若没有兵败突厥,隋炀帝没有加罪于李渊与王仁恭,李渊即使早有反意,也可能需要一个更为恰当的时机。因此,从情理上揆度,《起居注》所记起兵事宜更近当然,而后世所修史书皆有拔高美化李世民之嫌疑。
其次,关于李渊的才干。
李渊之文韬武略,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皆轻描淡写,不甚措意。很多时候,只是将李渊作为秦王李世民的陪衬而已。如义兵起后,入关之后,夺取霍邑是关键一战。《旧唐书·高祖本纪》:
隋武(虎)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会霖雨积匀,馈运不给,高祖命旋师,太宗切谏乃止。
《太宗本纪》:
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
《资治通鉴》的记述更为细致,但着意突出世民而贬低李渊则毫无二致。《旧唐书》只不过说“高祖乃悟而止”,《资治通鉴》则称引李渊之语云“吾之成败皆在尔,知复何言,唯尔所为”,李渊完全成了傀儡。但是我们翻开《起居注》,情形完全不一样了。《起居注》卷二:
壬戌,霖雨甚,顿营于贾胡堡……西京留宋代王遣骁将兽(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人据河江,与老生相影响……帝闻而笑曰:“亿兆离心,此何为也?老生乳臭,未知师老之谋,屈突胆薄,尝无曲突之虑,自防轻敌,二子有之,阃外相时,俱非其事……我若缓以持之,彼必以吾为怯,出其不意,不过一两月间,并当擒之,吾无忧也。”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深,帝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羸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
从《起居注》的这则材料可以看出,李渊对霍邑之战在战略上的认识是清醒的,对敌将也颇有了解。只是此时天公不甚作美,“秋霖未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役的进程而已,而接下来的事件则更显示出李渊作为军事统帅的才能。《起居注》卷二:
刘文静之使蕃也,来迟,而突厥兵马未至,时有流言者云:“突厥欲与武周南入,乘虚掩袭太原。”帝集文武官人及大郎、二郎等,而谓之曰:“……诸公意谓何?”议者以“老生、突厥相去不遥,李密谲诳,奸谋难测。突厥,见利则行,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都之会,义兵家属在焉。愚夫所虑,伏听教旨”。帝顾谓大郎、二郎等曰:“尔辈如何?”对曰:“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必未同谋……今若却还,诸军不知其故,更相恐动,必有变生……李密恋于仓米,未遑远略,老生轻躁,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诸人保家爱命,所谓言之者也,儿等捐躯力战,可谓行之者也……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帝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
刘文静使蕃,是奉李渊之命向突厥示好称臣,以取得突厥的军事援助。当突厥的兵马迟迟未见时,流言四起,说突厥与刘武周要联合南下攻袭太原。恰又逢秋雨连绵,不利进攻,李渊于是召开军事会议,集思广益,最后采纳了李世民等人的建议,暂且搁置太原之忧,先取霍邑,最后取得了成功。《起居注》虽然也写到了此次战役中,李世民等人建议的重要,但毕竟拿定主意的是总指挥李渊。 进攻霍邑之前,李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遣使与突厥通好,向瓦岗军首领李密示弱,并派人去管理嵇胡、离石、龙泉、文成等与霍邑相邻之郡,又亲自前往还不太顺从的西河郡,《起居注》记其“引见庶民等,礼敬耆老,哀抚茕独,赈贷穷困,擢任贤能,平章狱讼”。可以说,李渊为夺取霍邑,做好了战略战术上的一切准备,不大可能轻易放弃。
最后,关于李建成。
在两《唐书》及《资治通鉴》中,李建成不仅于灭隋建唐毫无建树,反而是一个昏庸之才、凶虐之徒。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中引《高祖实录》曰:“建成幼不拘细行,荒色嗜酒,好畋猎,常与博徒游……建成帷薄不修,有禽犬之行,闻于远迩。今上以为耻,尝流涕谏之,建成惭而成憾。”引《太宗实录》曰:“隐太子始则流宕河曲,逸游是好,素无才略,不预经纶,于后虽统左军,非众所附。既升储两,坐构猜嫌。太宗虽备礼竭诚以希恩睦,而妒害之心日以滋甚。”《旧唐书》史臣说:“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建成在后世史书中的形象看来的确不大好,直至现代,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还称建成为“纨绔无赖子”和“凶险之徒”。
由于《起居注》所记的下限是李渊称帝,因此不涉及争夺储位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比较考察《起居注》中所记建成在建唐过程中的作用与后世史书的不同。
前文论及起兵反隋主谋的时候提到,两唐书与《资治通鉴》皆认为李世民是主谋,而根据《起居注》则是李渊无疑。而且在李渊的心目中,大郎、二郎的分量同样重要。李渊虽早有反心,但迟迟未动,曾是缘于“尔兄弟未集耳”,而到了六月己卯,建成、元吉回到太原,李渊不仅“欢甚”,而且立即兴兵举事。可见,李渊起兵造反,非但主谋不是李世民,李渊所倚重的力量也并非仅是世民一边。
在《起居注》中,大郎、二郎总是并肩作战,不分彼此。如霍邑之战的具体经过,《起居注》卷二:
是日未时,帝将麾下左右轻骑数百,先到霍邑城东,去五六里,以待步兵至。方欲下营,且遣大郎、二郎各将数十骑逼共城,行视战地。帝分所将人为十数队,巡其城东南而向西南,往往指麾,似若安营而攻城者。仍遣殷开山仇追马步等后军。老生在城上,遥见后军欲来,真谓逼其城置营。乃从南门、东门两道引兵而出,众将三万许人。帝虑其背城不肯远斗,乃部勒所将骑兵马左右军,大郎领左军,拟屯其东门,二郎将右军,拟断其南门之路。仍命小缩,伪若避之。既而老生见帝兵却,谓之畏己,果引兵更前,去城里余而阵。殷开山等所追步兵,前军统列方阵,以当老生,中军、后军相续而至。未及战,帝命大郎、二郎依前部分,驰而向门。义兵齐呼而前,红尘暗合,鼓未及动,锋刃已交,响若山崩,城楼皆振。帝乃传言已斩宋老生,所部众闻而大乱,舍仗而走,争奔所出之门,门已大郎、二郎先所屯守,悬门不发。老生取入不得,城上人下绳引之,老生攀绳欲上,去地丈余,军头卢君谔所部人等,跳跃及而斩之,传首诣帝……遂平霍邑。
《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与《起居注》差异颇大,其曰:
太宗恐老生不出战,乃将数骑先诣其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者,以激怒之。老生果怒,开门出兵,背城而阵。高祖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及柴绍阵于城南。老生麾兵急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据此条材料,攻取霍邑的总指挥似乎由李渊变成了李世民,李渊与建成在此役中毫无贡献,被敌军打得“咸却”,建成在战斗中还狼狈“坠马”,幸得太宗相救才免得一难。
《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作者温大雅,记录的是自隋朝末年李渊起兵至攻占长安,正式建唐称帝为止共三百五十七天的历史。由于此书写作时间较早,世民、建民的帝位之争尚未萌蘖,因此,书中涉及二人的记述应该相对公正和可靠一些。而后世所修史书的材料来源大都在贞观之后问世,不能不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太宗对于史臣之影响,见于《唐会要》卷六十三:
(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太宗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君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书。”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太宗谓房玄龄曰:“国史何因不令帝王观见?”对曰:“国史善恶必书,恐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不同。今欲看国史,若善事固不须论。若有恶事,亦欲以为鉴诫。卿可撰录进来。”房玄龄遂删略国史。表上,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过隐。宜即改削,直书其事。”至七月八日,又谓遂良曰:“尔知起居,记何事善恶。朕今勤行三事,望尔史官不书吾恶。一则远鉴前代败事,以为元龟;二则进用善人,共成政道;三则斥弃群小,不听谗言。吾能守之,终不转也。鹰犬平生所好,今亦罢之。虽有顺时冬狩,不踰旬而返。亦不曾绝域访奇异,远方求珍馐。比日已来,馔无兼味。自非膏雨有年,师行克捷,未尝与公等举杯酒,奏管弦。朕虽每日兢惧,终藉公等匡翊,各宜勉之。”
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之变杀建成而夺帝位之事颇有心虚,所以他十分关心史臣的记录。后世再修史书,往往以这些经过太宗授意修改撰著的实录、国史为依据,所以,出现了与武德年间成书的《起居注》的显著差异。尽管《起居注》也未必尽是客观之言,其对李渊的美化我们也能从情理上猜得几分,但毕竟少了许多对李世民的拔高和对李建成的贬损。所以,我们读初唐史,了解李渊父子,《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一面不能缺少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