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教材的教学目标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调基于标准的教学。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制定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2003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新增“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标准”,同时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这对高中历史教学,特别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带来严峻挑战。
  一、教学目标的含义及特点
  关于教学目标的含义,不同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顾明远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变化,即学生能做什么,会什么”[1]的预期。王延玲等人认为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确定将要完成的具体目标,是目标系统中最具体且可操作的单位”[2]。李稚勇等人认为教学目标是“以课程目标为基础,是课程目标中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在教学活动之前预见到的教学活动,可能促使受教育者身心方面发生哪些变化”[3]。赵亚夫认为,“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即课时目标或微观目标,它反映学生的习得过程和应获得的学习成果。尽管它是预期的学习成就,但要求拟定的学习任务要清晰,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可控、学习结果应可测。”[4]安德森等人认为教学“目标描述目的——预期的结果、预期的成果及预期的变化”[5]。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的具体化,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统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目标描述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不是对老师是否完成某项教学工作的预期。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即使完成了某项教学工作,学生也未必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教学目标描述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2.预期性。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虽然这种结果还没有发生,但是,对这种结果的预期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科学的。同时,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现状又超越学生现状的预期,是通过学生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这样,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指导教学。
  3.结果性。教学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或变化,而不是去描述学习过程。教学目标虽然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但不可能具体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学目标是不可能去描述具体的学习过程的,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描述结果或变化的典型特征。
  4.可操作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准则,是行动指南,可操作是其应然要求。欲使教学目标可操作,对学习的条件(行为条件)、学习到什么程度(表现程度)必须加以限制,否则就无法操作。比如,“全面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这个目标可操作性就不强,如果这样设计目标“通过研读补充史料及教材,在课堂上学生至少能从三个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这里的“通过研读补充史料及教材”“在课堂上”是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性条件,“至少从三个方面”是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这样可操作性大大提升。
  5.可检測性。检测就一定要求有标准,基于“目标—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这个标准只能是教学目标。欲使教学目标可检测,对学习到什么程度必须加以限制,否则就无法精准进行教学评价,如上所述“全面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这个目标不仅无法操作,也无法检测,但是这里的“至少三个角度”学习要求就很明确,就可检测。当然,“可检测”主要是针对认知领域的目标,而情感领域的目标[6]就无法精准检测。
  6.层次性。教学目标包括若干子目标,但这些子目标并非处于同一层面,而是层级分明,有逻辑递进的。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是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分解或具体化,较高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较低层次教学目标实现为基础。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都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繁到简,一级一级的向上发展。[7]
  二、教学目标与相关概念
  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它不仅关系到教育活动的实践走向,诸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育效果评价的依据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的内核。[8]我们当前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目标指依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提出的具体培养要求。比如,现阶段的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普通高中课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目标的上位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是连接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桥梁和纽带,是教学目标的上位目标。
  我们通过下表比较表可以加深对教学目标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通过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概念分析,我们知道,这三者都不等于教学目标,都是比教学目标更上位的概念,不能直接作为教学目标,但是教学目标设计绝不能脱离这三者,它们都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导向和依据,而教育目的则是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
  三、历史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主要误区
  基于上述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经过近一年的调研,我们发现,在新课标背景下,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现予以分类说明。
  1.教学目标设计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其预期的对象在新课改前后是不一样的。新课改前,预期的对象是教师;新课改后则是学生。[11]“使学生应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去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以此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的目标表述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反映。类似的有误表述还有“培养学生”“提高学生”“让学生”“要求学生掌握”“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等。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学生能……”“学生会……”“学生可以……”等表述。教学目标设计的主体是学生,目标陈述的主语应该是学生。   2.先有教学过程设计,然后“倒推”教学目标。很多老师没有研究课程标准,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直接将教材内容进行分解,进而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等教学过程设计完了,然后“倒推”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作为教学过程的衍生物而存在的,这实际上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表现。
  3.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分割方式设计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新课标新增学科核心素养,一线教师对其学习不够,理解不到位,采用一一对应,贴标签式的分割应用,生硬地割裂历史学科五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整体性、联系性,未能将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有機融合。
  4.教学目标可操作性不强。目标抽象,如上述关于“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单就操作性而言,全部是抽象空洞的表述,无法操作;目标缺乏行为动词,单纯列举知识点,如“ (1)‘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如动植物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等’;(2)新航路开辟‘对不同区域文明产生的不同影响’……”,这样的目标也无法操作。
  5.教学目标不可达成。有的老师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等比较宏观抽象的表述,直接当做教学目标,如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培养目标或者课程目标的要求,这个目标不是一节课可以实现的,或许要通过一年或多年的学习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在几天之内达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12]。
  6.教学目标不可检测。欲使教学目标可检测,就必须准确使用认知行为动词,就需要对新课标内容要求中的认知行为动词进行转化,同时还要说明学习表现程度,否则可检测性就大大降低或不可检测。如新课标1.8“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这一专题,有这样的具体内容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有老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陈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这里,课标内容要求“概述”“探讨”,老师将其替换为“陈述”“分析”,但是,什么时候“陈述”?是在课堂上陈述还是课后陈述?没有限制条件,无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概述”不等于“陈述”,因为“概述”不仅要求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陈述出来,而且,还要求将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探讨”包含多个认知过程维度,如“理解”“评价”“创造”,如果我们不明确认知过程维度,我们就无法检测学生是否“探讨”清楚了。如果没有学习表现程度,我们也无法检测学生“探讨”到何种程度。
  如何让一线高中历史教师走出上述误区,需要深化对历史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
  【注释】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18页。
  [2]王延玲等:《论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36页。
  [3][7]李稚勇等:《历史教育学概论——中学历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88、189页。
  [4]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82页。
  [5][12](美)安德森等著,蒋小平等译:《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年,第14、13页。
  [6]如果根据布卢姆的界定,把“动作技能”看作是一项与肌肉活动有关的行为,那么确实不是历史学科要去关注的;如果把“动作技能”看作是一种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技能,那么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里已有具体规定,也不必另外再强调。因此,历史教学目标只需分认知、情感两类。详见林德芳:《历史学科移植布鲁姆分类教育目标的研究与实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年第2期,第46页。
  [8]高婷:《中国教育目的观演变的研究综述》,《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12期,第180页。
  [9][10]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6页。
  [11]郑林:《例谈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5期,第112页。
其他文献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因为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1]。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论带史”的现象,存在伪“学生生成”现象。本文拟重构美国“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次序,探讨“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思考。  一、“史料实证”重在“证”的过程  早在五大核心素养正式公布之前
课堂教学不是技巧的呈现,而是生命的相遇。相遇是平等的相待,是用同理心去对待。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历史中的人和事的对话,同时也是阅读者的自我对话,更是一次生命的相遇。只有对生命怀有敬意,才能更多体悟历史中的人和事,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饱满;这种敬意更需要通过阅读来保持和丰富。教学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阅读,积累,再阅读,再积累,反复循环,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勤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反思的过程;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对安康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采取“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的发展思路给予肯定,强调“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后续扶持最关键的是就业,乐业才能安居”,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安康市自2011年实施易地搬迁工程以来,全市累计搬迁群众26.73万户、93.78万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5.16
在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考试中,文言文延续了“变中求稳”的基本思路。我们有必要掌握它趋于稳固的特点,为新一年的高考备考服务。  一、选文特点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仍然采取了与2014年、2015年相同的题材——人物传记,选取的历史人物均出自正史。全国Ⅰ卷的《曾公亮传》出自《宋史》,全国Ⅱ卷的《陈登云传》、Ⅲ卷的《傅珪传》都出自《明史》。整体来看,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故事可读性强,符合大纲对高中生
语文相比其他部分学科,广东省一直以来的备考布局与全国卷的导向并没有冲突,甚至没有太大的分歧。语文教学一纲多本已经很多年,更容易适应全国卷。就2016年高考考生的反馈来看,除了作文出乎预料,其他考项都是平时复习备考可以覆盖到的,所以,未来一届的考生们更应该消除困惑,按部就班,从容应考。  平时同学们比较头疼的是写作,现代文阅读似乎拿来就能做,但实际上做了却没有把握。其实,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水平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第25题,以《步辇图》入题,通过品读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发掘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来考查学生在艺术审美与史料实证之间的适切性和综合性,立意新颖,形式活泼,体现了“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的课标要求。试题如下: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审辩式教学,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学科育人模式。它是由陕西省特级教师周宏老师在对一线教学实践及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新的教学主张,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科育人模式,它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简称。第二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教学操作模式的名称。经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复实践,摸索,提炼,审辩式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具体包含
2012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秉承新高考的特点,以“鲜活见长”,学术味和时代气息浓厚,而非选择题更是突出时代感,重在考查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科学分析命题规律、评分和答题规律,拓展思维,做到精准打击,对于提升非选择题的解题和备考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把握命题规律,抢占制高点  1. 历史概念大热门。  历史概念是最基本元素,为历年考查不容忽视的要点,今年更是大热门。例如第38题考查
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漏了组成句子必不可少的句子成分。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关联词残缺、介词残缺。成分赘余,是指句子里有多余的成分,造成了语句重复或语意纠缠。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了,句意已经明确了,如果再多出些不必要的词语,就会出现成分赘余的毛病。  【高考真题】  例1.(2011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
伴随着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历史学科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格局,面对两次考试机会,对于学生首考后至成绩出来前这段时间迷茫的学习现状,笔者充分利用问卷星和微信平台,从调查问卷的制作和调查结果的分析出发,尝试探索该时段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这对即将全面铺开的全国新高考改革选考学科涉及两次考试机会的省份和地区均有一定的先行实践探索意义。  一、调查问卷编制  (一)调查问卷编制背景——基于选考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