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主学习也称为主动学习,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自我独立的要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也都有不同层次的独立学习能力,而数学题目的形式十分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从课内及课外的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数学;自主学习;素质;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思考的命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指导预习,引导学生自学
  自主学习的可贵之处在于独立性,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很多学生需要适应从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转变,部分学生尚未能从小学固有的知识容量小,重复率高的课堂习得模式中转变过来,自学能力未能及时发挥和体现,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导学提纲. 以一系列的设问形式,使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怎样学”.
  例如,在学习“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学提纲:①__________的图形叫做等腰梯形. ②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叫做等腰梯形. ③根据等腰梯形的定义,一个图形要成为等腰梯形,首先它必须是__________,还要具备__________相等. ④请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猜想等腰梯形的判定. ⑤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
  只有通过自身体验自主地“做数学”,才能掌握数学知识的精华和思维方法,并利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最终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导学提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坚持训练,并按照提纲要求进行预习,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教师再逐步精简提纲,并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预习的方法.
  二、培养质疑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 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并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学习的重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学习的难点是会画简单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 教师可以举几个日常生活的例子,例如蝴蝶枫叶脸谱和蜻蜓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共同的特征,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具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搜集一些非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分辨,产生质疑. 在学习完课程内容后,让学生以给定的图形(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构思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分组画出形态各异的图形,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经常举身边的例子,设置一些是非题目,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三、灵活运用授课策略,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授课策略引导学生,使学生渐渐提高自学能力. 在课堂上,要善于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遵循“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是指对基本概念、定律或者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出现误区时要细讲;对学生思维的断点或者瓶颈要讲;对解答不完整之处要讲. “三不讲”是指对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不重复啰嗦;似是而非的问题不讲,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不讲,要求学生多练习自己掌握.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的问答,而对优秀生就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 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同样采取这样的方法,不设定“一刀切”的学习任务,而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只要完成题量的百分比要求就可以达标.
  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做教具,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结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上课时让学生带进课堂来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从而使学生通过做教具,激发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结 语
  初中教学由于课时限制、内容多等原因,一直是一个教学难点,而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长期互动和点对点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潜能,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晓花. 让数学课堂在智慧预设中有效生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9).
  [2] 张树洲.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的施教策略[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03).
  [3] 胡继成. 数学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1).
  [4] 张景林.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J]. 学周刊. 2011(17).
其他文献
卓香90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国外引进尖椒品种F1自交分离、株选的株系T 401作母本;用湖南地方品种万载线椒中选单株,经5代自交提纯育成的长线椒株系N 221作父本组配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
数学学习的环境因素,是指学习者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其中以家长、教师、教材、文化传统等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为最大. 在数学学习上,不论是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获得,还是对数学学习兴趣、态度、情感、意志等的激发和发展,都受到学习者外部条件(环境因素)的严重影响和制约,并起着主导的作用.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今,人们已注意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环境因素中,主要是家长的文化教育素养和自
【摘 要】本次研究主要对绍兴市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性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研究发现,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家长为孩子做的入园准备不足,家长过度焦虑,教师对新入园幼儿家访的认识不足,教师在幼儿入园后的引导措施不当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主要包括家长需提前为孩子做好充分准备,家长消除自身的焦虑,教师要提高新入园幼儿家访的认识,对幼儿要有正确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入园适应 小班幼儿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不仅关系其发展、壮大,而且涉及到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的实施.本文从银行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从银行金融业务创新这方面分
【摘要】中职数学课是教育部制定的中职学棱各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中职数学课也为学生的专业谦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提供必需的知识基础,能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和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和意志,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服务型课堂”的构建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学生在认识知识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前数学经验”,要想让学生对数学保持持久的热情,我们就必须善于将文本创造性地生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前数学经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原来就存在于自我的世界里,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创造,回归数学探索那生动活泼、富于激情的本来面貌,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