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打动评卷老师的心

来源 :教育前沿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高考成败看语文”,而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得分的高低又决定了语文学科的胜败,甚至决定了一个考生高考的成败。那么考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能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的文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 标题动“心”
  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起到先声夺人,吸引评卷老师眼球的作用,甚至可以令评卷老师一见钟情,爱不释手,过目难忘。这一处的“亮点”便给文章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在写作过程中,有些考生拟题时,把话题直接作为文章的题目,这是可以的,但这样的题目也是最平淡、最缺乏创造力的题目。这种拟题方法是“下下策”,所以拟题时力求要拟出具有吸引力、冲击力,让评卷老师一见钟情、不忍释手的好标题。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优秀的考场作文题目就要达到“小、直、巧、俏、活、新”六个要求。以下的高考优秀作文题目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从而使标题显得含蓄、新颖、别致、有文采。如《情要深深,理要服服》(2003年全国高考题)、《呼唤黑脸》(2005年山东高考题)、《薪尽火传》(2007年广东高考题)。
  
  2 构思动“心”
  
  一篇好文章离不开精巧的构思,构思新巧的文章总是能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高考作文虽然时间紧迫,但也须“构思为先”,做到胸有成竹。考生临场缀文时,对构思和表达应该预先有周密的考虑,最好先有一个写作提纲,那种想到哪写到哪的做法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一篇文章,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章法体式力求新巧出新,那么整个写作过程包括确立题意、选择材料、安排情节、结构布局、表达方式都应力求新颖巧妙、不落俗套,从而使文章有一个漂亮的外表。如果高考作文写记叙文能象《项链》的结尾“项链原来是假的”那样令人出乎意料,就意味着相当成功了。这样的文章一定能打动评卷老师的心,也一定能获得高分,甚至满分。
  
  3 体裁动“心”
  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考作文很多都给出了“文体不限”的要求,这就给了同学们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有多少文体就会有多少的选择,因而在高考写作中,同学们就要选择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文体来写,写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拿手的东西。做到写什么是什么,写什么象什么,而不要把文章写成一锅“大杂烩”。至于选写何种文体,我认为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考生本人认为这个话题或材料更适宜采用何种文体写作;二考生本人更擅长写何种文体。做到了这两点,就尽可尽展风流,从而彰显文章个性。如2001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以诊断书的形式出现,200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农夫日记》以日记体的形式出现,2008年全国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给妈妈的一封信》则以书信体的形式出现。当然,对普通的学生来说,高考作文务必要求实、求稳。我建议高考作文最好写议论文,因为议论文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式,相比其他文体更适合应试。
  
  4 语言动“心”
  
  有位哲人曾说过:“写文章,语言是第一要素,言信则意明,辞达则文畅”,这是颇有道理的。一篇文章语言符合文体要求、表达流畅、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样就一定能拿高分,其实这也是作文评分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2008年高考江苏某考生作文《好奇心》中的开头文段。
  “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清晨的时候,当你穿梭在绸般雾气里的时候,这好奇心便开始了。露水润着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轻微的声响,是什么在萌动?泡桐花紫色的蕊无声地落下来,绵软得仿佛一捏就会碎,轻柔得一吹便飞散,是怎样的娇羞躲在了里面?摇橹声由远及近,有近及远,“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雾,又无声地消失于耳侧,是谁在哼唱?待到薄雾消散,这一切又似乎从梦境中抽离,它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你只能怀着好奇心继续走。
   以上文段描绘出了一幅清雅美丽而古韵悠然的城市景致。在这几段文字里,考生刻画细节颇见功力。不论是动词“穿梭”、“润”、“踩”、“躲”、“穿透”、“萌动”,还是修饰语“绸”、“轻微”、“紫色”、“绵软”、“轻柔”等等,都运用得十分准确生动。这里的句式也丰富多彩,有设问句,有比喻、有拟人、有排比,还有对称句、陈述句,整饬而又富有变化,似行云、如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看到这样的文章,评卷老师怎能不动心呢?
  
  5 书写动“心”
  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表达”项关于书写的得分是这样规定的:书写工整判一等,书写较工整判二等,书写潦草判三等,字迹难辨判四等。由此可见,书写对于争取高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高考作文始终是要让阅卷老师阅读的,因此,它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非常重要,愉悦感、难受感、生涩感——这些都将深深地浸入阅读过程之中,无形中也将影响到阅卷者的情绪,进而影响文章的得分。依我多年的教学体会,其实阅卷者都有一个潜在意识——字差,文章也好不到哪里去。因而,书写工整的文章总是能让阅卷者喜欢,让阅卷者心动。考场作文,同学们只要做到八个字——卷面整洁、易认、漂亮,那就相当不错了。
其他文献
一个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好坏和班级管理的到位与否直接相关。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将班级管理到位?如何发挥作为一个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这个班级始终保持积极、上进的势态?我认为: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 “三宜”、 “三忌”。    1 “三宜”    一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班级管理,说透了不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搞好班级管理得讲集
期刊
一豪是一个聪明却顽皮、爱捣乱的孩子,不管你是严厉批评还是好言劝导,他都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我一直不知用什么方式去教育他,有时甚至想放弃对他的教育,但后来发生的两件事让我找到了教育契机。  一天,户外活动时间,大部分幼儿都在跳绳,唯独没有一豪。这时,全全跑来说:“一豪找不到自己的绳子哭了。”我赶紧朝他走去,只见他一边在玩具筐里翻找着,一边哭着说:“我的绳子呢?我的绳子哪里去了?”我赶忙拍着他的肩
期刊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新课改; 有效性    21世纪初,新课改席卷神州大地,中学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举手、质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捷径,取得了令
期刊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世纪人才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必须全球化、国际化;具备学习、创新、创业与服务的精神与能力;具备崭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学习与科学工作方法。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播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要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充分发掘教材中美育因素,并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去发现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还要有意的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为了使学生都能充分领悟美术活动的无穷魅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持续发展”离不开“能”,“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则离不开“德”。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这要求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曾经亦明确规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精神源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愿学、乐学,我注重了4个方面的问题:(1)备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2)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3)发展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4)注重因人施教,让学生有个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
期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的的一篇讲演稿。新课改强调专题意识、板块意识。不再把文章作为孤立的篇目来对待。要考虑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即使是单篇的文章教学也要体现专题整体意识。因此在教学目标制定与教学设计时均要把文章放在专题整体中去考虑。本文在内容和体裁上都不同于《最后一次讲演》和《未有天才之前》两篇,它属记叙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而《最后一次讲演》和《
期刊
在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一直以来是我们工作的难点,这些学生不仅制约着班级的进步,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然而,他们又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部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帮助后进生排除心理障碍,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  一个后进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
期刊
【摘要】质疑,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质疑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质疑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培养;方法    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是求索的动力,是向上的阶梯,古语云:“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