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学习工具”主要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工具,不仅包括硬件,更多地指向可以帮助学习的软件乃至WEB2.0时代的社会性软件,例如Inspiration、Google文档、WIKI、好看簿、MOODLEP平台等。(见下表)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同时,语文素养也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数字化工具的“一对一”运用当中,学生能否借助工具进行独立思维加工,创造性地发现“知识”,这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建构知识。下面以《回声》一课的学习过程为例,对以上观点加以说明。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课文《回声》是一篇讲述回声原理的科学童话,它以青蛙与小青蛙的对话,以及妈妈的示范,道出回声产生的原理。课文开篇写小青蛙不明白为何有回声,接着写青蛙妈妈用石头激起水波回荡的现象比作回声产生的原理,让小青蛙形象地了解回声的相似道理,最后以小青蛙明白回声产生的原因作结。整篇童话生动、有趣,还配上了两幅插图,更显吸引力。但是,水波纹回荡的过程,是使学生理解回声原理的重要铺垫,而一般的彩色挂图却无法清晰显示该原理。多数学生没有此类生活经验,很难运用分析思维去将激荡过程加以分析、重现。于是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实现其自主学习、主动创造的目的。这时,在实物实验的基础上再利用数字化“一对一”学习工具去帮助学生实现创造就显得很重要。教学步骤如下:
1.阅读生疑,工具引其自主探究
河水激荡的过程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提出什么叫“激”、“碰”、“荡”,还有的不懂“捡”、“扔”。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教师先做一个实物实验,但每个学习小组都做实验的话既费时又效果不明显,教师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有最好的助手一可以独立操作的模拟河水激荡过程的信息学习工具。
2.独立操作。工具助其建构知识
当学生打开选择按钮,艳丽生动的画面刺激了他们的感官,启动了他们的情感,继而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欲望,达到了创造的良好状态。在Fash课件中,学生模拟青蛙妈妈,自己动手,“拾”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然后一个特慢的镜头,画面清晰显示出河水一圈圈的波纹如何被激起,怎样碰到河岸,又荡回来。动画过程中有加上箭头的“激”、“碰”、“荡”三个简要的文字说明。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调动已有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清楚认知了整个激荡的过程。对“激”、“碰”、“荡”用WIKI设计链接文字解释,二年级的孩子就能高效地从形象与抽象结合上理解这三个字的意思。
3.讨论验证,工具导其知识重构
孩子们认为自己学会了,而后产生了强烈的自信,想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时候就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实践弄懂了什么问题?能说一说河水激荡的过程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教师将此画面再次重现,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及老师板书的提示,非常顺利地将河水激荡的过程描述出来。这时教师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取得的学习成果要加以肯定,强化其创造的信心。
4.得出结论,工具使其独立创造
“我们发现的这个河水激荡的过程,和课文里的一样吗?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的结论和课文的一模一样。自由朗读后,教师再让学生清楚地描述一遍河水的激荡过程,我们发现孩子们声音响亮而清晰,且手舞足蹈。这就是学生创造出了成果后的自豪。创造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已知去探讨未知。学生在学习中独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一对一”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虽有上述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过多使用数字化工具,形象过于具体化,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过度的人机对话会占用学生语言交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故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科学设计使用数字化工具的环节、时间,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意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责任编辑 潘盂良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同时,语文素养也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数字化工具的“一对一”运用当中,学生能否借助工具进行独立思维加工,创造性地发现“知识”,这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建构知识。下面以《回声》一课的学习过程为例,对以上观点加以说明。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课文《回声》是一篇讲述回声原理的科学童话,它以青蛙与小青蛙的对话,以及妈妈的示范,道出回声产生的原理。课文开篇写小青蛙不明白为何有回声,接着写青蛙妈妈用石头激起水波回荡的现象比作回声产生的原理,让小青蛙形象地了解回声的相似道理,最后以小青蛙明白回声产生的原因作结。整篇童话生动、有趣,还配上了两幅插图,更显吸引力。但是,水波纹回荡的过程,是使学生理解回声原理的重要铺垫,而一般的彩色挂图却无法清晰显示该原理。多数学生没有此类生活经验,很难运用分析思维去将激荡过程加以分析、重现。于是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难以实现其自主学习、主动创造的目的。这时,在实物实验的基础上再利用数字化“一对一”学习工具去帮助学生实现创造就显得很重要。教学步骤如下:
1.阅读生疑,工具引其自主探究
河水激荡的过程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提出什么叫“激”、“碰”、“荡”,还有的不懂“捡”、“扔”。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教师先做一个实物实验,但每个学习小组都做实验的话既费时又效果不明显,教师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有最好的助手一可以独立操作的模拟河水激荡过程的信息学习工具。
2.独立操作。工具助其建构知识
当学生打开选择按钮,艳丽生动的画面刺激了他们的感官,启动了他们的情感,继而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我要学”的欲望,达到了创造的良好状态。在Fash课件中,学生模拟青蛙妈妈,自己动手,“拾”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然后一个特慢的镜头,画面清晰显示出河水一圈圈的波纹如何被激起,怎样碰到河岸,又荡回来。动画过程中有加上箭头的“激”、“碰”、“荡”三个简要的文字说明。在看和听的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调动已有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清楚认知了整个激荡的过程。对“激”、“碰”、“荡”用WIKI设计链接文字解释,二年级的孩子就能高效地从形象与抽象结合上理解这三个字的意思。
3.讨论验证,工具导其知识重构
孩子们认为自己学会了,而后产生了强烈的自信,想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时候就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实践弄懂了什么问题?能说一说河水激荡的过程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后,教师将此画面再次重现,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及老师板书的提示,非常顺利地将河水激荡的过程描述出来。这时教师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取得的学习成果要加以肯定,强化其创造的信心。
4.得出结论,工具使其独立创造
“我们发现的这个河水激荡的过程,和课文里的一样吗?让我们自己来读读课文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出的结论和课文的一模一样。自由朗读后,教师再让学生清楚地描述一遍河水的激荡过程,我们发现孩子们声音响亮而清晰,且手舞足蹈。这就是学生创造出了成果后的自豪。创造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根据已知去探讨未知。学生在学习中独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一对一”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虽有上述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过多使用数字化工具,形象过于具体化,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过度的人机对话会占用学生语言交流、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故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科学设计使用数字化工具的环节、时间,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意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责任编辑 潘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