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导作业:组织阅读教学进程的新模式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建议》中对作业有如下规定: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目前又有专家提出: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建议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语文课堂中,作业有缺位现象;其二,语文课堂作业缺乏有效指导;其三,作业不必是课后作业,它可以因需要在各教学环节中运用。由此,作业应该与教学设计一并构思规划,成为教学整体的一部分。既然作业在教学中的功能不断扩大,我们就可以尝试用“导入作业、导学作业、导思作业、导行作业”的四导作业模式组织阅读教学过程。
  本文以《临死前的严监生》为例,试就此问题作阐述。
  一、导入作业——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梳理】导入作业——猜谜语
  只见他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 )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师: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猜几个谜语,这些谜语很有特点。根据人物的动作,你能猜猜他是谁吗?
  (师生动形象地描述以上片段,学生猜出是谁)
  师小结:这些人物因其富有特色的行为,让大家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严监生,也有一个经典的动作,让读者过目不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观点聚焦】
  导入作业依文而生,托文而行。导入作业有课前预热、调动学生兴趣的功能。本设计基于文本两大特点:其一,《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文章,本组课文单元目标旨在走进名著,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并能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其二,早在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就接触过写人的文章,也知道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还知道要从关注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体会人物的形象等。只是在年段的序列目标上有所区别和递升,所以,在设计导入作业时应该能唤醒学生旧知,让学生快速寻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并从链接中树立目标意识,用猜谜语这个导入作业的形式不但完成了以上教学目标,还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导学作业——删繁就简三秋树
  【课堂梳理】导学作业——预习导航
  预习作业:对照老师的预习建议,相信通过自学,你能从课文中收获很多。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词摘录下来,并多读几遍。
  难读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的有些词是文言表达,现在的词汇中很少用到,你能从课文中找找这类词吗,并把意思写在括号中。
  例如: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一声) 再不回头( ) 诸亲六眷( )已后( ) 不曾( ) 莫不是( )
  你还能找到哪些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字一句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思考:《临死前的严监生》讲了一件什么事?
  对导学作业的反馈交流就是用作业组织本课的初读教学。以导学作业组织初读教学分四步进行:读准字音—读懂课文—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第一步,读准字音。课前教师了解学生导学单完成情况,发现以下几个词学生普遍认为难读——“诸亲六眷、穿梭、挑掉一茎、一声不倒一声、揩揩眼泪”。学生轮读这些词,要求读正确。
  第二步,读懂课文。这些词在现代词汇中不常见,你理解它们的意思吗?选择一两个说说。像这类文言词汇,在课文中你还找到哪些?并追问理解这些词的方法,最后总结:读文言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很重要。
  第三步,读通课文。读含有“诸亲六眷、穿梭、挑掉一茎、一声不倒一声、揩揩眼泪”这些词的句子,要求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出示: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陪郎中弄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第四步,了解大意。从这些句子中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严监生已是将死之人)正如课题所说的,这是临死前的严监生。课文讲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也是导向课文内容的学习。
  【观点聚焦】
  导学作业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尊重,用它组织教学省去了冗长烦琐的初读教学时间,是对集约化、高效化课堂的追求。在组织初读教学中,导学作业试图达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了解大意,自行解决学习障碍;二是交流自学程度,确定正确的学习起点。文章是名著《儒林外史》中的一个节选片段,选文常有文言词汇表述,五年级的学生虽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但要读通这样半文半白的文章,并理解其中的疑难字词还是有难度的,需要时间琢磨。因此可以在课前布置自由疏通课文的任务,教师提供方向,学生独立学文。以上导学作业完成了字词疏通、对课文整体感知两大任务。
  三、导思作业——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课堂梳理】导思作业——思“两根手指”的内心世界
  如果此时严监生能说话,他会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选择一处或几处补写。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仿佛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_____。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仿佛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仿佛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以读懂“两根手指”的理解作业组织研读教学环节分三步进行:聚焦典型动作—做作业,独立学习—交流作业,感悟文本。
  第一步,聚焦典型动作。
  师:临死前的严监生有两个动作令人印象深刻,是哪两个动作?
  生:伸着两个手指,三次摇头。
  师:画出描写严监生三次摇头的句子,并圈一圈描写三次摇头不同的地方。
  (交流圈出:两三摇、狠狠、几摇、闭着、不动)
  第二步,做作业,独立学习。
  师:同一个动作,竟有这么大的区别。如果此时严监生能说话,他分别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完成作业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第三步:交流作业,感悟文本。
  师:(引读,大侄子猜两根手指是两个亲人)严监生就________仿佛说________。带上你的理解读好严监生第一次摇头的句子。
  三次摇头都按照教师引读—学生于情境中交流作业—情感朗读三个步骤完成。
  小结:从人物动作到人物内心,感受严监生慢慢绝望的心路历程。原来严监生垂死不肯放下的两根手指就是区区两茎灯草,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小气,吝啬,爱财如命)
  【观点聚焦】
  导思作业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学实施的一种形式,是教学的高妙引领、强劲支持。它在教学中替代了教师的讲,激发了学生的想,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导思作业的思指思文本的内容,导思作业即文本理解型、文本提升型作业。学生在完成导思作业的过程中展开与文本对话,在交流作业中感悟文本。伸着两根手指头是严监生的招牌动作,也是本文描写着力之处。我把解读两根手指和三次摇头的内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导思作业实现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情感表达三大目标。
  四、导行作业——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堂梳理】导行作业——用典型动作实践语言表达
  改写小说结局:如果赵氏也没有猜中,严监生还会死吗?他的死状又会如何?
  (提示:运用典型动作描写)
  说罢,忙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假如赵氏也没有猜中,众人看严监生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假如赵氏也没有猜中,严监生会死吗?
  (生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并各自说明理由)
  师:课前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严监生是一个将死之人,死对于他来说是个不容改变的事实,那他的死状又会如何?请你继续运用本课的典型动作,把他的死状写下来。(生写)
  小结:一个动作反复刻画,就成为典型动作,抓典型动作又能深入解读人心。
  在整个教学完成后,作为本课的一个重要延伸目标就是去读原著。
  (1)如果你想继续了解严监生,请你读《儒林外史》。
  (2)如果你想了解世界上其他四大吝啬鬼,你可以读《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威尼斯商人》《吝啬鬼》。
  【观点聚焦】
  导行作业是实现语言运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高年级学生应当学会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鉴赏在文学理论范畴内很大程度就是对内容的深入挖掘,对文章语言秘妙的探索,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两根手指”“三次摇头”是本文的两个典型动作,作者通过对典型动作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基于学生通过上一环节已认识到严监生是个吝啬之人,而此时,吝啬在学生心目中或许还只是个标签,因此,为了点化主旨,丰富吝啬的内涵,并整合上一环节从人物动作到人物内心的写人手法,这个导行作业实现了语言的运用,让学生经历了真思、真练的过程。而课后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检测与反映,可谓“源于语文,又高于语文”。
  以四导作业组织阅读教学进程,扩大了作业的功能,作业不必再是课后作业,它是教学的辅助,是教学的支撑;四导作业丰富了作业的形式,作业既可以是课前预热启导的导入导学作业,也可以是课中边学边练的导思作业,更可以是语言实践运用及语文综合运用的导行作业;四导作业实现了教学过程课内课外连续、整合的“一以贯之”与“一气呵成”,它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以代替教师讲,可以激发学生想,可以疑生问题,可以检测结果……用好四导作业,教学将事半功倍。
  (浙江省仙居县第一小学 317300)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不觉间,“他山之石”栏目已经成功刊出了两期,反响热烈。我们犹如掌勺不久却备受肯定的新主厨,赏光者众,固然欣喜,众口难调,则难免忐忑。为不负众望,我们继续为大家呈上的更应是营养丰富、色香俱佳的珍馐美馔。在本期,本栏目将继续刊登Phillip Ward教授等人撰写的系列文章第三篇,即《不同的思考,不同的结果(三):让学生有所学》,同时,还将刊登三篇接受出国培训及访问的教师撰写的文章,主题分
词语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要素。扎实有效的词语教学,能使学生借助文本,感悟品味、体会词语包含的意思,从而领略作者的用词巧妙,使阅读教学有效落实,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材料。词语教学非常重要,然而当前的词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一、半亩方塘一鉴开——现象追述  1.三板一眼——教学方法模式化  常见的词语教学流程为教师出示文本中要求认读的词语,通过个别读、集体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读、学读,接着简单分
最近,笔者静下心细细地读了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也曾看过《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这本书,王教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课”的主张,让人耳目一新,对一些课例一针见血的点评,让人印象深刻。而《语文教学内容重构》又更深入地阐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慢慢地品读,随着王教授的理念而行,与其思想碰撞,越读越有了“莫让迷雾遮望眼,拨开浮云见天日”的感慨。于是,迫不及待地用“吸星大法”在书中吸取“功
读安徽颍上教研室王勇老师的《小学生“造句”教学谈》(见2014 年《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第12期),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这里就该文涉及的几个问题阐述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专家指正。  一、虚构人名有必要吃惊吗?  【原文】  比如用“已经”造句,“小红已经上学了”。“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句子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学生的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身边“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也
一、微内容的选择  《介绍家乡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习作目标是:通过仔细观察,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将景物写清楚,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仔细地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为此,本次习作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策略,它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也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作为新课改主要目标之一的合作学习日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然而,笔者在实验学校的调研和深入观摩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应用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至第十二册中,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分别为98、111篇,基本是平分秋色。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备受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教师们亟需方法和策略上的引导。近期,我们运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以《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为例,来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整体设计,追求简约    《小木偶的故事》富有童趣,条理清晰,既适合学生独立阅读,又是把握主要内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材
文章一旦进入教材便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即教学价值。这种价值,既不同于日常阅读时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师手中的文本解析,句意文法悉数落实。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切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开发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与面面俱到的教学不同,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找准学生学习起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学习过程等手段,挖掘出文本的教学
关键词:校长研讨会;学校体育;校园发展  全国城市学校体育发展校长研讨活动2020年12月在广州市隆重举行。研讨活动围绕“如何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方式”“信息化管理与学校体育工作”“体教融合的多元化实践探索”“学练赛的实施路径与效果”等热点话题展开。活动旨在聚焦学校体育发展,共商学校体育发展良计,展望学校体育发展未来。  根据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本次研讨活动同
这里所谓的“译介”类作品并不包含《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名著,而是有关人生、情感方面的短小篇章,诸如《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也包括中国作者撰述的类似作品,比如《尊严》等。这些从西方译介而来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传递着相同的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行事逻辑和行文逻辑与中国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认知冲突”中建立起“道德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