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着眼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数学既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又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数学课堂;爱国主义;小学生
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
一、巧借时政热点,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得益于科技的發展,各种教学资源日渐丰富,人们能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选择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的信息、事例,利用各种图片、视频及音频等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首先出示中国地图,介绍我国的国土有9600000平方公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哪三个省份的面积最大,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新疆、西藏、内蒙古,这三个省份的面积分别为1660000平方公里、1228000平方公里,1183000平方公里,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祖国的山河壮丽、各地的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出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的条形统计图以及目前的境外输入省市前10名的省份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副图,说说为什么国内的新增确诊病在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境外输入病例最多的是哪个省份?再让学生说说在疫情期间,怎样做才能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国家增加麻烦?从而让学生明白,爱国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作为小学生也一样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现个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激励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讲数学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古至今,我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是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寻找这一方面的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我国数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这一内容时,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3世纪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元代的数学家朱世杰在公元13世纪,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如在教学《圆》的时候,引入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杰出成就——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计算出的圆周率的密率,比外国的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在课堂用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到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在数学方面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而我国近现代的数学家不仅成就斐然,他们的爱国事迹更值得我们学习,如,华罗庚自学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贫困落后的祖国,放弃国外优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呼吁在国外的中国数学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后,他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三、精研教材,利用课本中的习题渗通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蕴含了很多教材编写者的心血,非常适合利用这些习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自然地在课堂练习中渗透爱国主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的练习有一道题:“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是33900平方千米”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把题目中的数字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一教学目标外,还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宝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国时期的《临海水土志》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任何想把台湾独立出去的行为都是不被中华民族所认可的;作为我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则是我国的南大门,岛上原有三千多种热带作物、四千多种什物资源及五百多种动物资源等,除此之外,海南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药库”,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海南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又可对海南有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
又如,在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剪下附页上的脸谱,贴在下面的空白处。”题目中出现了京剧中经常出现的脸谱,学生对京剧接触甚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要求学生能贴上对应的脸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增加对京剧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简短的一到两分钟进行分绍,从而让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用连环画的形式将《西游记》中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妖的情节呈现现来,这呈现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四大名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多了解古代名著,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善于利用时政热点、利用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厚植爱国主义,促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进而热爱祖国,让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祖国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张维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甘肃教育,2019(1):112.
[2]孙在云.爱国主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16):115.
[3]尹友胜.六种特质:彰显数学趣味课堂的魅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8(6):20 .
【关键词】数学课堂;爱国主义;小学生
小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课堂上,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
一、巧借时政热点,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得益于科技的發展,各种教学资源日渐丰富,人们能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从浩瀚的网络资源中选择蕴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的信息、事例,利用各种图片、视频及音频等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时,首先出示中国地图,介绍我国的国土有9600000平方公里,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哪三个省份的面积最大,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面积最大的三个省份是新疆、西藏、内蒙古,这三个省份的面积分别为1660000平方公里、1228000平方公里,1183000平方公里,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个国土面积辽阔的国家,祖国的山河壮丽、各地的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出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的条形统计图以及目前的境外输入省市前10名的省份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副图,说说为什么国内的新增确诊病在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境外输入病例最多的是哪个省份?再让学生说说在疫情期间,怎样做才能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国家增加麻烦?从而让学生明白,爱国不仅仅是大人的事情,作为小学生也一样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现个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激励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讲数学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古至今,我国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虽然小学数学涉及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但是作为数学教师更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寻找这一方面的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我国数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这一内容时,介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3世纪就提出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徽数;元代的数学家朱世杰在公元13世纪,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如在教学《圆》的时候,引入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杰出成就——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计算出的圆周率的密率,比外国的数学家早了一千多年。在课堂用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到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在数学方面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而我国近现代的数学家不仅成就斐然,他们的爱国事迹更值得我们学习,如,华罗庚自学高中和大学的课程,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贫困落后的祖国,放弃国外优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呼吁在国外的中国数学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后,他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而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三、精研教材,利用课本中的习题渗通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蕴含了很多教材编写者的心血,非常适合利用这些习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自然地在课堂练习中渗透爱国主义,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的练习有一道题:“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是33900平方千米”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把题目中的数字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一教学目标外,还可以借机向学生介绍宝岛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三国时期的《临海水土志》就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任何想把台湾独立出去的行为都是不被中华民族所认可的;作为我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则是我国的南大门,岛上原有三千多种热带作物、四千多种什物资源及五百多种动物资源等,除此之外,海南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天然药库”,教师在课堂上既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海南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又可对海南有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
又如,在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剪下附页上的脸谱,贴在下面的空白处。”题目中出现了京剧中经常出现的脸谱,学生对京剧接触甚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要求学生能贴上对应的脸谱,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增加对京剧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用简短的一到两分钟进行分绍,从而让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用连环画的形式将《西游记》中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妖的情节呈现现来,这呈现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四大名著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多了解古代名著,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作为数学老师,应该善于利用时政热点、利用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厚植爱国主义,促进学生对祖国的了解,进而热爱祖国,让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祖国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张维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甘肃教育,2019(1):112.
[2]孙在云.爱国主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16):115.
[3]尹友胜.六种特质:彰显数学趣味课堂的魅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8(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