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价值的实现,一方面要领悟新课标的理念与目标,使之贯穿在教学中;另一方面又走在时代的思潮深刻变革中,把握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体验的关系,使思想品德向生活化教育方式转变,才能真正赋予其社会与时代的价值。
【关键词】个体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5-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及体验逐步拓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换言之,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也越来越多元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树立远大理想和优秀品德已经成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差异,立足于个体体验采用更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真正凸显出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为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积累经验,提供参与价值。笔者以自身教学实际,结合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相关内容,对基于学生个体体验下的初中思想品德价值进行探索,其主要包括两点:
一、学生个体体验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集中表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适应以学生为本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认识过程的必然产物,彰显了初中思想品德的社会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要与时俱进,就要重视学生学习感受,要重视学以致用的实际教学效果,即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将德育生活化。从社会发展来看,多元价值观念已逐步建立,社会逐利思潮一时难以扭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的阵痛还将延续,而初中学生却最容易受到这些不良风气和习性的影响,以往说教式、一言堂的教学显然难以到达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把学生的个人体验、生活经历等素材带入到思想品德课程中,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使其直接经验转化为品德熏陶,而且还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优良的品德。以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七年级学生班级足球比赛为素材,通过比赛的小结与反思,正确区分合理竞争与不合理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指出竞争带来的良性结果。特别是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团队精神的树立,都可以从比赛中阅读出来。同时把个别恶性犯规作为良好品德培养的反面教材,指出在团队精神培养过程中冲动是魔鬼的道理,从而把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精髓渗透其中。由于是学生自己的实际案例,本单元上课不仅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讲到理论部分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摆脱了说教式的消极现象,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彰显思想品德课程的社会价值。
二、立足于学生个体体验,理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与学关系,强化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从而突出思想品德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将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立足于学生个体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理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关系,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地位,才能使思想品德具备培养优良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连接,梳理好社会、学校、家庭两种教育的匹配,而且要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纳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带动教学相长与良性竞争。只有这样,个体体验才能有助于实现新课标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才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品德培育融合在一起,使之构成思想品德三位一体的学习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服务。以湘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学为例,借助于李世默在TED的演讲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认识社会主义,认识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不回避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深刻教训。把理论性与说教性很强的课程转化为学生讨论或演讲的课程,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我们有新闻联播里的幸福,也有现实生活学习的无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解析,得出理性分析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更理性的分析,更打动学生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应当也必须依靠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学生个体体验出发,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三观”思想要渗透其中、贯穿其中,不仅可以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且可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从而反映出初中思想品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龚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2]蓝慧珍.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4(12)
[3]陈香琼.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价值解读及教学思路调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04)
【关键词】个体体验 初中思想品德 生活化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5-0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及体验逐步拓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由之路。换言之,随着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潮也越来越多元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树立远大理想和优秀品德已经成为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必须立足于学生个体的差异,立足于个体体验采用更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真正凸显出思想品德课的价值与意义,从而为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积累经验,提供参与价值。笔者以自身教学实际,结合湘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相关内容,对基于学生个体体验下的初中思想品德价值进行探索,其主要包括两点:
一、学生个体体验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集中表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适应以学生为本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认识过程的必然产物,彰显了初中思想品德的社会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要与时俱进,就要重视学生学习感受,要重视学以致用的实际教学效果,即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将德育生活化。从社会发展来看,多元价值观念已逐步建立,社会逐利思潮一时难以扭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的阵痛还将延续,而初中学生却最容易受到这些不良风气和习性的影响,以往说教式、一言堂的教学显然难以到达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把学生的个人体验、生活经历等素材带入到思想品德课程中,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使其直接经验转化为品德熏陶,而且还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其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优良的品德。以湘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七年级学生班级足球比赛为素材,通过比赛的小结与反思,正确区分合理竞争与不合理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指出竞争带来的良性结果。特别是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团队精神的树立,都可以从比赛中阅读出来。同时把个别恶性犯规作为良好品德培养的反面教材,指出在团队精神培养过程中冲动是魔鬼的道理,从而把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精髓渗透其中。由于是学生自己的实际案例,本单元上课不仅学生积极参与,而且讲到理论部分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摆脱了说教式的消极现象,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彰显思想品德课程的社会价值。
二、立足于学生个体体验,理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与学关系,强化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有助于初中思想品德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知识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从而突出思想品德树立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将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立足于学生个体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理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关系,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习地位,才能使思想品德具备培养优良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课内课外两个课堂的连接,梳理好社会、学校、家庭两种教育的匹配,而且要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纳入到教学设计中,从而带动教学相长与良性竞争。只有这样,个体体验才能有助于实现新课标下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才能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品德培育融合在一起,使之构成思想品德三位一体的学习内容,从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服务。以湘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教学为例,借助于李世默在TED的演讲形式,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认识社会主义,认识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不回避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深刻教训。把理论性与说教性很强的课程转化为学生讨论或演讲的课程,引导学生既要看到我们有新闻联播里的幸福,也有现实生活学习的无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解析,得出理性分析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更理性的分析,更打动学生的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应当也必须依靠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学生个体体验出发,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三观”思想要渗透其中、贯穿其中,不仅可以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而且可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从而反映出初中思想品德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龚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2]蓝慧珍.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4(12)
[3]陈香琼.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价值解读及教学思路调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