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通感的七种类型、通感形成的若干原理、通感的修辞作用、通感的四种形成方式。
关键词:通感 类型 原理 作用 形成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1962年,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通感》一文,首先把“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创作技巧”提出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大家对此意见不一,却有一点为大家所公认,那就是“通感”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通感”顾名思义,即是人的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大致包括: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视觉与肤觉的通感,如“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鲁迅《祝福》);听觉与触觉的通感,如“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辩不清头尾,摸不着边际”(吴伯箫《歌声》);视觉与味觉的通感,如“你在梦中笑得多甜,我的小宝贝”(印度尼西亚歌曲《宝贝》);听觉与嗅觉的通感,如“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内部感觉与外部感觉的通感,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此外,还有多种感觉之间的相通,如“鸟抛软语丸丸落”(黎简《春游寄正夫》)就是听觉与视觉、肤觉的通感。
对通感这一现象的论述由来已久。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里根据听觉与触觉的通感,把声音分为“尖锐”和“钝重”两种。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印象》里认为“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回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没有被排除在外”。西方象征派诗人更明确提出“感通说”。朱光潜先生在《诗论》第六章《诗与乐——节奏》里说:
“一部分象征诗人有‘着色的听觉’,一种心理变态,听到声音,就见到颜色。他们根据这种现象发挥为‘感通说’,认为自然界现象如声觉、色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接触的在表面上虽似各不相谋,其实是遥相呼应,可相通的,互相象征的。所以许多意象可以借声音唤起来。”
在国内,古代虽然没有通感这个名称,但对这种现象的论述也是不乏其例的。如《列子·仲尼》:“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孔颖达《礼记注疏》:“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吴景旭《历代诗话》:“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二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艺现象。通感作为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通感作为语言现象,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都随处可见,如甜言蜜语、冷嘲热讽、热闹、冷静等;通感作为文艺现象,主要是人们为了调动感知事物的能动性,抒发感情,以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生动效果,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着重论述这种作为文艺现象的通感形成的原因。以文学为例,我们认为,通感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 联想形成通感
联想是由一件事想到有关的另一件事。对不同感觉之间事件的联想,就会形成通感,艺术家们往往浮想联翩,采撷那些最生动最新颖的通感,以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利用联想形成通感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利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造成通感。如:
①这(声音)一出之后,忽又扬起,象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刘鹗《老残游记》)。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①是听觉与视觉通感运用于比喻格。二者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无数事物(火光、声音)由低到高扬起,同时迸发。例②是嗅觉与听觉通感运用于比喻格。“清香”和“歌声”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是:若断若续,时浓时淡,飘忽不定,都传达一个幽微淡雅的意境。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有时是很微妙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这类利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造成的通感,具有含蓄的风格。
第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造成通感。如:
①山野的空气是香甜的,漆河的流水是香甜的,一座座堡子的寨门打开了,背水姑娘脸上留着的夜梦是香甜的,一个个火塘点着了,锅桩屋木瓦上浮出的炊烟也是香甜的……(陆《香甜的早霞》)
②灼热的风也变得金黄,
轻轻为我唱一支芬芳的歌……(杨炼《播》)
例①是视觉与嗅觉的通感运用于拈连格。“香甜”这个词本来是用于空气的,但由于空气、流水、夜梦、炊烟在同一时间里紧密联系着,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活图景。作者就利用拈连这种修辞方式,把用于说明空气(嗅觉)的“香甜”,巧妙地运用于流水、夜梦和炊烟(视觉),造成通感,使语言韵味很浓,富于诗意。例②是听觉与嗅觉的通感运用于拟人格。芬芳的气息流动与风的歌唱(风声)是因果关系,二者紧密相联。因此,作者就利用这种联系,造成通感,读来非但不觉别扭,反觉得新颖别致,亲切有味。
联想造成通感,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联想必须是不同感觉之间的联想。联想是多方面的,并非所有的联想都能形成通感。前面讲过,所谓通感乃是人的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因此,同一感觉之间的联想不能形成通感。二是联想必须有客观的相似点与联系,不同感觉之间的事件不能仅仅是自己偶然所遇到的事件的联想,不能胡乱联想。联想应大众化,人人心中都有之,人人口中又没有说出。联想应反映出不同感觉之间那种客观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通感新颖而不别扭,否则,如一味追求新奇,联想的事件之间没有客观的、紧密的联系,就会使人不知所云。
2 错觉形成通感
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感觉。由此一感觉似乎引起彼一感觉的错觉,就形成了通感。产生错觉主要有外界影响和主观状态两个方面的原因。这种错觉形成的通感往往具有夸张的意味,因此,通感常与夸张格联系在一起。如:
①黄佳英的脸“刷”一下红起来了(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
②晓燕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泪水顺着她的脸汩汩而下(杨沫《青春之歌》)。
这两例都是由外界影响产生了错觉而形成的通感。例①是视觉与听觉的通感。由于“脸红”这一变化较快,事情发生得太急促,仿佛突然有了声音一样,使人如闻其声。产生错觉,造成通感。例②也是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泪水流下”是听不到声音的,但由于大量不断地流下,就产生了错觉,似乎听到了“汩汩”的声音,造成通感。又如:
①逆胡未死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②国仇未报壮土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陆游《长歌行》)。
剑是不会自动发出声音的,但由于作者心中不忘国仇大恨,常思恢复中原,激战沙场,报效祖国,所以,就产生了错觉,造成视觉与听觉的通感,这是一种“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艺概》)的写作手法,作者报国之心写不出,以剑声写之。
错觉产生的通感现象,虽然违反了常理,不符合实际,但因为更符合人物的心情,顺应了人们的主观感觉,有利于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能够把事物的状态和行为描绘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因此,人们不但能理解,而且还乐于使用它。
3 感情形成通感
感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它形成通感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感情是大脑的产物,但当人们的大脑产生某种情感时,往往会引起内部机体觉的反应,情感愈强烈,内部机体觉的反应也愈明显。因此,我们常说心中欢乐或者悲伤等等。这是由情感产生的反应来判断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情感引起的机体觉的反应不容易说明,因此,就用外部感觉或其它内部感觉来说明。这就造成了机体觉与外部感觉或机体觉与其它内部感觉的通感。如:
①她眼前的一切在她愤激的旋风里回转起来,心里感到受辱的苦味(高尔基《母亲》)。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例①受辱的感情在内部器官上引起的反应为人所感知,但通过这种内部机体觉的反应来描写情感很不容易,因此,就借用外部味觉来说之,造成内部机体觉与味觉的通感。例②亦是愁引起的机体觉不容易描述,用另一种内部肌肉运动觉“重”来说明,造成机体觉与肌肉运动觉的通感。
机体觉与其它感觉的通感,使不易言谈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而机体觉却往往从文中退隐,使其它感觉直接描述情感,实则是作者在用其它感觉描述情感时,机体觉起着一种潜在的桥梁作用。用公式表现出来便是:感情——(机体觉)——其它感觉。
第二,移情产生通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往往带着主观感情看待事物,使客观事物带上了一层主观的色彩,甚至因此违背了常理。如,“红”本来是与温热联系在一起的,李贺诗却说:“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红军抢渡大渡河时,敌人把铁索链烧得通红,而毛泽东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这些虽然不符合实际,但却符合人物强烈的思想感情。这两例都是由移情而产生的视觉与肤觉的通感。再如:
①江姐没想到对方又提到老彭,她心里一时竟涌出阵阵难忍的悲痛,嘴唇沾了沾苦酒,默默地把酒放下了(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②炕上坐着个青年妇女,穿着一身白,衣服边是毛的,显然正戴着热孝(杨朔《蓬莱仙境》)。
例①是视觉和味觉的通感运用于移就格。“苦”不是“酒”的属性,由于内心痛苦,经过移情形成“苦酒”这种表达方式。例②是视觉和肤觉的通感存在于移就格。“孝”是白的,并不能给人以温觉,由于人们把自己的感情溶合了进去,才形成“热孝”这样的表达方式。
利用移情造成的通感有很强的感染力量,它能从多种感觉诉诸人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
4 夸大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通感
从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人的各个感官不是绝对孤立的,各个感官之间是有联系的,感觉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当某一感觉受到刺激时,可以提高或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这本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然而,夸大这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造成通感。如:
①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②他们吵得天昏地暗。
例①是听觉与味觉通感存在于夸张格。美妙的音乐(听觉)阻碍了味觉对香美肉味的感受,正所谓二者不可兼得。例②是听觉与视觉通感存在于夸张格,它的心理基础是,强噪音引起光的感受性的降低。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造成通感大致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这些通感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一定的依据。通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提高表达效果,因此,通感与好多辞格密切相联。有些通感即使不与辞格联系,但它在句子中作了一定的成分,也收到了奇妙的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 《古典文论译丛》(第八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
[2] 朱光潜:《诗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列子》,中华书局,2007年。
[4] 萧统:《文选》,岳麓书社,2002年。
[5] 孔颖达:《礼记注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6] 吴景旭:《历代诗话》,京华出版社,1998年。
[7]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8] 杨沫:《青春之歌》,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
[9] 《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 刘熙载,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 高尔基:《母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
[12]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刘继周,男,1963—,河南商丘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专语文教学,工作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商丘工业学校。
关键词:通感 类型 原理 作用 形成方式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一
1962年,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通感》一文,首先把“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创作技巧”提出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大家对此意见不一,却有一点为大家所公认,那就是“通感”这种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通感”顾名思义,即是人的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大致包括: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贾岛《客思》);视觉与肤觉的通感,如“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鲁迅《祝福》);听觉与触觉的通感,如“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辩不清头尾,摸不着边际”(吴伯箫《歌声》);视觉与味觉的通感,如“你在梦中笑得多甜,我的小宝贝”(印度尼西亚歌曲《宝贝》);听觉与嗅觉的通感,如“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内部感觉与外部感觉的通感,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此外,还有多种感觉之间的相通,如“鸟抛软语丸丸落”(黎简《春游寄正夫》)就是听觉与视觉、肤觉的通感。
对通感这一现象的论述由来已久。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心灵论》里根据听觉与触觉的通感,把声音分为“尖锐”和“钝重”两种。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美的主观印象》里认为“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们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够互相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作为回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起了共鸣,这样,即使是次要的感官,也没有被排除在外”。西方象征派诗人更明确提出“感通说”。朱光潜先生在《诗论》第六章《诗与乐——节奏》里说:
“一部分象征诗人有‘着色的听觉’,一种心理变态,听到声音,就见到颜色。他们根据这种现象发挥为‘感通说’,认为自然界现象如声觉、色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所接触的在表面上虽似各不相谋,其实是遥相呼应,可相通的,互相象征的。所以许多意象可以借声音唤起来。”
在国内,古代虽然没有通感这个名称,但对这种现象的论述也是不乏其例的。如《列子·仲尼》:“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孔颖达《礼记注疏》:“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形状如此。”吴景旭《历代诗话》:“竹初无香,杜甫有‘雨洗涓涓静,风吹细细香’之句;雪初无香,李白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妙在不香说香,使本色之外,笔补造化。”
二
通感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艺现象。通感作为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通感作为语言现象,在口语或书面语中都随处可见,如甜言蜜语、冷嘲热讽、热闹、冷静等;通感作为文艺现象,主要是人们为了调动感知事物的能动性,抒发感情,以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生动效果,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下面,我们着重论述这种作为文艺现象的通感形成的原因。以文学为例,我们认为,通感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 联想形成通感
联想是由一件事想到有关的另一件事。对不同感觉之间事件的联想,就会形成通感,艺术家们往往浮想联翩,采撷那些最生动最新颖的通感,以达到表达的最佳效果。利用联想形成通感一般有两种情况:
第一,利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造成通感。如:
①这(声音)一出之后,忽又扬起,象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刘鹗《老残游记》)。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①是听觉与视觉通感运用于比喻格。二者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无数事物(火光、声音)由低到高扬起,同时迸发。例②是嗅觉与听觉通感运用于比喻格。“清香”和“歌声”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是:若断若续,时浓时淡,飘忽不定,都传达一个幽微淡雅的意境。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有时是很微妙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这类利用心理反映上的相似点造成的通感,具有含蓄的风格。
第二,利用事物之间的联系,造成通感。如:
①山野的空气是香甜的,漆河的流水是香甜的,一座座堡子的寨门打开了,背水姑娘脸上留着的夜梦是香甜的,一个个火塘点着了,锅桩屋木瓦上浮出的炊烟也是香甜的……(陆《香甜的早霞》)
②灼热的风也变得金黄,
轻轻为我唱一支芬芳的歌……(杨炼《播》)
例①是视觉与嗅觉的通感运用于拈连格。“香甜”这个词本来是用于空气的,但由于空气、流水、夜梦、炊烟在同一时间里紧密联系着,组成了一幅优美的生活图景。作者就利用拈连这种修辞方式,把用于说明空气(嗅觉)的“香甜”,巧妙地运用于流水、夜梦和炊烟(视觉),造成通感,使语言韵味很浓,富于诗意。例②是听觉与嗅觉的通感运用于拟人格。芬芳的气息流动与风的歌唱(风声)是因果关系,二者紧密相联。因此,作者就利用这种联系,造成通感,读来非但不觉别扭,反觉得新颖别致,亲切有味。
联想造成通感,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联想必须是不同感觉之间的联想。联想是多方面的,并非所有的联想都能形成通感。前面讲过,所谓通感乃是人的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因此,同一感觉之间的联想不能形成通感。二是联想必须有客观的相似点与联系,不同感觉之间的事件不能仅仅是自己偶然所遇到的事件的联想,不能胡乱联想。联想应大众化,人人心中都有之,人人口中又没有说出。联想应反映出不同感觉之间那种客观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通感新颖而不别扭,否则,如一味追求新奇,联想的事件之间没有客观的、紧密的联系,就会使人不知所云。
2 错觉形成通感
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感觉。由此一感觉似乎引起彼一感觉的错觉,就形成了通感。产生错觉主要有外界影响和主观状态两个方面的原因。这种错觉形成的通感往往具有夸张的意味,因此,通感常与夸张格联系在一起。如:
①黄佳英的脸“刷”一下红起来了(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
②晓燕闭着眼睛没有说话,泪水顺着她的脸汩汩而下(杨沫《青春之歌》)。
这两例都是由外界影响产生了错觉而形成的通感。例①是视觉与听觉的通感。由于“脸红”这一变化较快,事情发生得太急促,仿佛突然有了声音一样,使人如闻其声。产生错觉,造成通感。例②也是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泪水流下”是听不到声音的,但由于大量不断地流下,就产生了错觉,似乎听到了“汩汩”的声音,造成通感。又如:
①逆胡未死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②国仇未报壮土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陆游《长歌行》)。
剑是不会自动发出声音的,但由于作者心中不忘国仇大恨,常思恢复中原,激战沙场,报效祖国,所以,就产生了错觉,造成视觉与听觉的通感,这是一种“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艺概》)的写作手法,作者报国之心写不出,以剑声写之。
错觉产生的通感现象,虽然违反了常理,不符合实际,但因为更符合人物的心情,顺应了人们的主观感觉,有利于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能够把事物的状态和行为描绘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因此,人们不但能理解,而且还乐于使用它。
3 感情形成通感
感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它形成通感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感情是大脑的产物,但当人们的大脑产生某种情感时,往往会引起内部机体觉的反应,情感愈强烈,内部机体觉的反应也愈明显。因此,我们常说心中欢乐或者悲伤等等。这是由情感产生的反应来判断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情感引起的机体觉的反应不容易说明,因此,就用外部感觉或其它内部感觉来说明。这就造成了机体觉与外部感觉或机体觉与其它内部感觉的通感。如:
①她眼前的一切在她愤激的旋风里回转起来,心里感到受辱的苦味(高尔基《母亲》)。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例①受辱的感情在内部器官上引起的反应为人所感知,但通过这种内部机体觉的反应来描写情感很不容易,因此,就借用外部味觉来说之,造成内部机体觉与味觉的通感。例②亦是愁引起的机体觉不容易描述,用另一种内部肌肉运动觉“重”来说明,造成机体觉与肌肉运动觉的通感。
机体觉与其它感觉的通感,使不易言谈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而机体觉却往往从文中退隐,使其它感觉直接描述情感,实则是作者在用其它感觉描述情感时,机体觉起着一种潜在的桥梁作用。用公式表现出来便是:感情——(机体觉)——其它感觉。
第二,移情产生通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往往带着主观感情看待事物,使客观事物带上了一层主观的色彩,甚至因此违背了常理。如,“红”本来是与温热联系在一起的,李贺诗却说:“冷红泣露娇啼色。”(《南山田中行》)红军抢渡大渡河时,敌人把铁索链烧得通红,而毛泽东却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长征》)这些虽然不符合实际,但却符合人物强烈的思想感情。这两例都是由移情而产生的视觉与肤觉的通感。再如:
①江姐没想到对方又提到老彭,她心里一时竟涌出阵阵难忍的悲痛,嘴唇沾了沾苦酒,默默地把酒放下了(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②炕上坐着个青年妇女,穿着一身白,衣服边是毛的,显然正戴着热孝(杨朔《蓬莱仙境》)。
例①是视觉和味觉的通感运用于移就格。“苦”不是“酒”的属性,由于内心痛苦,经过移情形成“苦酒”这种表达方式。例②是视觉和肤觉的通感存在于移就格。“孝”是白的,并不能给人以温觉,由于人们把自己的感情溶合了进去,才形成“热孝”这样的表达方式。
利用移情造成的通感有很强的感染力量,它能从多种感觉诉诸人的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
4 夸大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通感
从心理学中我们知道,人的各个感官不是绝对孤立的,各个感官之间是有联系的,感觉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当某一感觉受到刺激时,可以提高或降低其它感觉的感受性。这本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然而,夸大这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造成通感。如:
①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
②他们吵得天昏地暗。
例①是听觉与味觉通感存在于夸张格。美妙的音乐(听觉)阻碍了味觉对香美肉味的感受,正所谓二者不可兼得。例②是听觉与视觉通感存在于夸张格,它的心理基础是,强噪音引起光的感受性的降低。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造成通感大致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这些通感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一定的依据。通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提高表达效果,因此,通感与好多辞格密切相联。有些通感即使不与辞格联系,但它在句子中作了一定的成分,也收到了奇妙的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 《古典文论译丛》(第八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
[2] 朱光潜:《诗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 《列子》,中华书局,2007年。
[4] 萧统:《文选》,岳麓书社,2002年。
[5] 孔颖达:《礼记注疏》,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6] 吴景旭:《历代诗话》,京华出版社,1998年。
[7] 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8] 杨沫:《青春之歌》,东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
[9] 《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 刘熙载,王气中笺注:《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 高尔基:《母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
[12]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年。
作者简介:刘继周,男,1963—,河南商丘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专语文教学,工作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商丘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