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中,时常出现一些有关几何不等式的证明题.证明这类问题的方法较多,本文拟介绍一种通过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运用根的判别式来证明的方法.现以部分试题为例说明如下:
例1 如图1,四边形DEFG是△ABC的一个内接矩形,设△ABC的面积为S,矩形DEFG的面积为S1.求证:S1≤S2.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寻求联系两个面积的桥梁,可以先通过图形的相似等几何知识找到二者的关系式,然后根据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判别式来解决问题.
证明 设△ABC的底边BC=a,高为h,EF=y,DE=x.由△ADG~△ABC,得ha=h-xy,即ya xh=1 ①.又因为S=12ah,S1=xy,所以S1S=2xyah,即ya·xh=S12S ②.由①、②两式可知,ya、xh为一元二次方程t2-t S12S=0的两个实数根.因此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0,即1-4×S12S≥0,于是S1≤S2.
例2 如图2,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C,任作一条直线,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求证:AE AF≥4AB.
图1 图2分析 将结论化为(AE AF)2-4AB(AE AF)≥0,它形如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由此可启发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 设AB=a,AE=x,AF=y,因为△BCE∽△DFC,所以DFDC=BCBE,即y-aa=ax-a.化简,得xy-a(x y)=0.又设x y=m,则y=m-x,代入上式并化简,得x2-mx ma=0.因为x为正实数,所以Δ=m2-4ma≥0,即m≥4a.因为m>0,所以AE AF≥4AB.若将条件中的“正方形”改为“菱形”,结论仍成立.
例3 在Rt△ABC的斜边AB上任取一点P,过P作AC、BC的平行线分别交BC、AC于N、M.则△APM和△PBN的面积之和不小于矩形MPNC的面积,试证明之.
分析 本题根据面积关系建立关于xa与yb的和积关系式,再结合韦达定理构造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运用Δ≥0去证明.
证明 如图3,设AC=b,BC=a,PM=x,PN=y.S矩形MPNC=S1,S=S△APM S△PBN,则S1=xy,S=12ab-S1=12ab-xy.所以xy=ab-2(S-S1)4.所以xa·yb=ab-2(S-S1)4ab (1) 因为PM∥BC,所以PMBC=AMAC,即xa=b-yb=1-yb.所以xa yb=1 (2)根据韦达定理之逆定理,由(1)、(2)知,xa、yb是一元二次方程Z2-Z ab-2(S-S1)4ab=0的两个根.所以xa、yb是实数,因为Δ≥0,即1-4·ab-2(S-S1)4ab≥0.所以S≥S1.即△APM与△PBN的面积之和不小于矩形MPNC的面积.(此法类似于例1)
图3 图4例4 AB是⊙O的直径,过A、B引圆的切线AD、BC,又过弧AB上任一点E的切线与AD、BC分别相交于D、C,求证:OE≤12CD.
分析 证明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圆的切线长定理去证明三角形相似,然后寻找出DE与EC的和、积关系式,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借助Δ≥0得证.
证明 如图4,连结OC、OD,因为AB是直径,AD、BC、CD均是⊙O的切线.所以AD∥BC,OD平分∠BCD.所以OD⊥OC,又OE⊥CD,所以△ODE∽△COE,所以OEEC=DEOE,所以DE·EC=OE2,而DE EC=CD,所以DE、EC是方程:x2-CD·x OE2=0的两根,由于Δ=(-CD)2-4·OE2≥0,故OE≤12CD.
例5 如图5,PT切⊙O于T,直线PN交⊙O于点M、N,求证:PM PN>2PT.
分析 本题证明主要依据切割线定理先证得PM·PN=PT2,而后巧构一元二次方程去证明.
证明 由切割线定理知:PM·PN=PT2,于是PM、PN是方程x2-(PM PN)x PT2=0的两实数根.因为PM≠PN,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从而Δ>0,即(PM PN)2-4PT2>0,(PT PN)2>4PT2,所以PM PN>2PT.
图5 图6例6 已知如图6,△ABC的面积为S,作一直线l∥BC,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记△BED的面积为K.证明:K≤14S.
分析 本题的证明充分运用了“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的性质及“平行线截割线段成比例定理”,从而得到的关系式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 记S△ADE=S1,S△BCE=S2,则S1∶K=AD∶DB,(S1 K)∶S2=AE∶EC.由l∥BC得AD∶DB=AE∶EC,则有S1∶K=(S1 K)∶S2,即S21 (2K-S)S1 K2=0.因为S1是实数,所以此方程有实根,则Δ=(2K-S)2-4K2≥0.故K≤14S.
再证 因为DE∥BC,所以△ADE∽△ABC.设ADAB=AEAC=x(0≤x≤1),则有S△ABES△ABC=AEAC=x,所以S△ABE=xS,又S△BDES△ABE=BDAB=AB-ADAB=1-x,所以S△BDE=(1-x)S△ABE.即k=(1-x)xS,Sx2-Sx k=0,因为x为实数,所以Δ=(-S)2-4Sk=S(S-4k)≥0.所以S-4K≥0,故k≤14S.
几何不等关系的证明方法较多.本文介绍的方法,几何不等式的证明,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数量特征,运用韦达定理之逆定理,构造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由实数根存在的条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以证明.此法思路简捷,证题明快,富有规律,而且不添辅助线,符合新课程改革关于“拓宽视野,注重科研,探究应用”的理念要求,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开阔眼界、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感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例1 如图1,四边形DEFG是△ABC的一个内接矩形,设△ABC的面积为S,矩形DEFG的面积为S1.求证:S1≤S2.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寻求联系两个面积的桥梁,可以先通过图形的相似等几何知识找到二者的关系式,然后根据韦达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判别式来解决问题.
证明 设△ABC的底边BC=a,高为h,EF=y,DE=x.由△ADG~△ABC,得ha=h-xy,即ya xh=1 ①.又因为S=12ah,S1=xy,所以S1S=2xyah,即ya·xh=S12S ②.由①、②两式可知,ya、xh为一元二次方程t2-t S12S=0的两个实数根.因此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0,即1-4×S12S≥0,于是S1≤S2.
例2 如图2,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C,任作一条直线,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E、F.求证:AE AF≥4AB.
图1 图2分析 将结论化为(AE AF)2-4AB(AE AF)≥0,它形如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由此可启发构造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 设AB=a,AE=x,AF=y,因为△BCE∽△DFC,所以DFDC=BCBE,即y-aa=ax-a.化简,得xy-a(x y)=0.又设x y=m,则y=m-x,代入上式并化简,得x2-mx ma=0.因为x为正实数,所以Δ=m2-4ma≥0,即m≥4a.因为m>0,所以AE AF≥4AB.若将条件中的“正方形”改为“菱形”,结论仍成立.
例3 在Rt△ABC的斜边AB上任取一点P,过P作AC、BC的平行线分别交BC、AC于N、M.则△APM和△PBN的面积之和不小于矩形MPNC的面积,试证明之.
分析 本题根据面积关系建立关于xa与yb的和积关系式,再结合韦达定理构造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运用Δ≥0去证明.
证明 如图3,设AC=b,BC=a,PM=x,PN=y.S矩形MPNC=S1,S=S△APM S△PBN,则S1=xy,S=12ab-S1=12ab-xy.所以xy=ab-2(S-S1)4.所以xa·yb=ab-2(S-S1)4ab (1) 因为PM∥BC,所以PMBC=AMAC,即xa=b-yb=1-yb.所以xa yb=1 (2)根据韦达定理之逆定理,由(1)、(2)知,xa、yb是一元二次方程Z2-Z ab-2(S-S1)4ab=0的两个根.所以xa、yb是实数,因为Δ≥0,即1-4·ab-2(S-S1)4ab≥0.所以S≥S1.即△APM与△PBN的面积之和不小于矩形MPNC的面积.(此法类似于例1)
图3 图4例4 AB是⊙O的直径,过A、B引圆的切线AD、BC,又过弧AB上任一点E的切线与AD、BC分别相交于D、C,求证:OE≤12CD.
分析 证明本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圆的切线长定理去证明三角形相似,然后寻找出DE与EC的和、积关系式,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借助Δ≥0得证.
证明 如图4,连结OC、OD,因为AB是直径,AD、BC、CD均是⊙O的切线.所以AD∥BC,OD平分∠BCD.所以OD⊥OC,又OE⊥CD,所以△ODE∽△COE,所以OEEC=DEOE,所以DE·EC=OE2,而DE EC=CD,所以DE、EC是方程:x2-CD·x OE2=0的两根,由于Δ=(-CD)2-4·OE2≥0,故OE≤12CD.
例5 如图5,PT切⊙O于T,直线PN交⊙O于点M、N,求证:PM PN>2PT.
分析 本题证明主要依据切割线定理先证得PM·PN=PT2,而后巧构一元二次方程去证明.
证明 由切割线定理知:PM·PN=PT2,于是PM、PN是方程x2-(PM PN)x PT2=0的两实数根.因为PM≠PN,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从而Δ>0,即(PM PN)2-4PT2>0,(PT PN)2>4PT2,所以PM PN>2PT.
图5 图6例6 已知如图6,△ABC的面积为S,作一直线l∥BC,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记△BED的面积为K.证明:K≤14S.
分析 本题的证明充分运用了“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的性质及“平行线截割线段成比例定理”,从而得到的关系式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证明 记S△ADE=S1,S△BCE=S2,则S1∶K=AD∶DB,(S1 K)∶S2=AE∶EC.由l∥BC得AD∶DB=AE∶EC,则有S1∶K=(S1 K)∶S2,即S21 (2K-S)S1 K2=0.因为S1是实数,所以此方程有实根,则Δ=(2K-S)2-4K2≥0.故K≤14S.
再证 因为DE∥BC,所以△ADE∽△ABC.设ADAB=AEAC=x(0≤x≤1),则有S△ABES△ABC=AEAC=x,所以S△ABE=xS,又S△BDES△ABE=BDAB=AB-ADAB=1-x,所以S△BDE=(1-x)S△ABE.即k=(1-x)xS,Sx2-Sx k=0,因为x为实数,所以Δ=(-S)2-4Sk=S(S-4k)≥0.所以S-4K≥0,故k≤14S.
几何不等关系的证明方法较多.本文介绍的方法,几何不等式的证明,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数量特征,运用韦达定理之逆定理,构造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由实数根存在的条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得以证明.此法思路简捷,证题明快,富有规律,而且不添辅助线,符合新课程改革关于“拓宽视野,注重科研,探究应用”的理念要求,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开阔眼界、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感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