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作文教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让学生作文化难为易,乐于表达,愉快地进行写作呢?本文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形成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在现实中“教作文,头就疼”,“写作文,头就晕”的怪象却非常普遍。
学生出现写作文像“老鼠咬鸡蛋 ——无从下牙”的现象,原因有些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浅,导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话可说;有的则因为阅读面狭窄,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遣词造句能力低,词不达意,难以成文;而有的则因为教师在教作文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得到有效的训练。凡此种种,都制约着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多年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 “三步”作文教学法,收到不错效果。
一、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任何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体现,学生要写好作文如同做家具,备好“材料”是先决条件。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善于观察,多元积累。
唐代大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会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会有丰富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感人。因而积累素材对写好作文的非常重要。首先,在课堂中积累。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新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书笔记上。
其次,在课外中涉取。我以学校的读书节为契机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新鲜语汇。
再次,在总结中运用。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鼓励说话,敢于表达
小学生大多知识面窄,胆小怕事,在课堂上怕说错话被人取笑,大多都有“怯场”表现,设法让学生打开“话匣子”,培养“说话自信”非常重要,让他们先说后写,以说促写,“以吾手写吾心”。
1.做好示范,引导序说
如让他们一个一个作自我介绍,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说自己的家庭情况;说童年趣事和惡作剧;说自己亲临的名胜古迹;说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趣闻逸事等。在作文教学中侧重学生们想说爱说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说说我自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先向同桌介绍自己,然后动手写下来,但不能署名写的是谁,我收集后再抽读习作,让学生猜写的是谁。结果有不少同学写成了“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等“千人一面”,没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令下面听的同学面面相觑,不知写的是谁。随后,我再宣读几篇写得成功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指导写法。该节课,同学们趣味盎然,深感写作之趣,并在乐中学到了写作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下期已经做到:把正在进行着的事言之有序地表达清楚;能创造性地编述故事,情节合理,能说明一个道理(如口语交际);开始练习根据一定内容写一两段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三年级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把平时发生的事,想说的话或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自然的过渡学生当然不会觉得难。告诉学生说话就是散文!
2.培育自信,敢于表达
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后就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具体表现在多就少改。而且自古至今写作一向主张先“放”后“收”。所谓“放”,就是习作者在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孩子走出去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除了本地“天马山”、“大仁山”、“一河两岸”、“淘金湾广场”、“梅岗公园”等景点外,钱排的李花、镇隆的荷花等都成了学生们写作的对象。学生在写景的同时,还融进了自己的情。记得有一次春游回来,有一个学生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躺在这软绵绵的淡绿色的地毯上,空气中飘来一阵阵清香,仰望着蓝天飘过的朵朵白云。习习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树上的小鸟去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多么的舒服啊!”他体验到了此刻的美景,写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三、教会评改,乐于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很多大文豪的代表作都会“数易其稿”,更何况是小学生,因而教会学生 “互评学改,改中提高”非常重要。
1.自批自改
这是每一次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学生自评互改的第一步,每个学生再次拿起自己的作文大声地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是否生动优美,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的,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以读完后再进行修改。时间大概为十分钟。
2.师读生评
当面批示,教师直接指出不足让学生自我修改,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写好文章后,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在班上宣读,读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好在哪里?差在什么地方?
3.互批互改
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批互改。让学生在本班的学生当中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对好的朋友或最有竞争的对手等进行评改,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评改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给一个好朋友改,也可以给几个好朋友改,经过实践,学生最喜欢这种评改形式。有时教师也可以规定,每一篇习作至少要有两个同学评改。通过学生在教室里互动,学生评改的热情更加高涨,收到的效果也不错。
总言之,说心里话,叙真实事,描自然景,互评会改,共同提高,学生作文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才能轻松愉快地写出自己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1]王全志.《作文,是心灵的轻吟低唱——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
【关键词】作文;教学;方法;探索
作文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在现实中“教作文,头就疼”,“写作文,头就晕”的怪象却非常普遍。
学生出现写作文像“老鼠咬鸡蛋 ——无从下牙”的现象,原因有些是因为学生生活阅历浅,导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话可说;有的则因为阅读面狭窄,词汇积累少,作文言辞干瘪呆板,遣词造句能力低,词不达意,难以成文;而有的则因为教师在教作文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得到有效的训练。凡此种种,都制约着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多年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 “三步”作文教学法,收到不错效果。
一、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任何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体现,学生要写好作文如同做家具,备好“材料”是先决条件。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善于观察,多元积累。
唐代大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会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会有丰富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生动感人。因而积累素材对写好作文的非常重要。首先,在课堂中积累。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新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读书笔记上。
其次,在课外中涉取。我以学校的读书节为契机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刊,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新鲜语汇。
再次,在总结中运用。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鼓励说话,敢于表达
小学生大多知识面窄,胆小怕事,在课堂上怕说错话被人取笑,大多都有“怯场”表现,设法让学生打开“话匣子”,培养“说话自信”非常重要,让他们先说后写,以说促写,“以吾手写吾心”。
1.做好示范,引导序说
如让他们一个一个作自我介绍,说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说自己的家庭情况;说童年趣事和惡作剧;说自己亲临的名胜古迹;说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趣闻逸事等。在作文教学中侧重学生们想说爱说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说说我自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先向同桌介绍自己,然后动手写下来,但不能署名写的是谁,我收集后再抽读习作,让学生猜写的是谁。结果有不少同学写成了“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等“千人一面”,没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令下面听的同学面面相觑,不知写的是谁。随后,我再宣读几篇写得成功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指导写法。该节课,同学们趣味盎然,深感写作之趣,并在乐中学到了写作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下期已经做到:把正在进行着的事言之有序地表达清楚;能创造性地编述故事,情节合理,能说明一个道理(如口语交际);开始练习根据一定内容写一两段话,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三年级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把平时发生的事,想说的话或看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自然的过渡学生当然不会觉得难。告诉学生说话就是散文!
2.培育自信,敢于表达
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后就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的树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具体表现在多就少改。而且自古至今写作一向主张先“放”后“收”。所谓“放”,就是习作者在初学作文时要放开心灵,放开手脚,放开笔墨,不拘格套,放胆为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孩子走出去的机会大大增加了。除了本地“天马山”、“大仁山”、“一河两岸”、“淘金湾广场”、“梅岗公园”等景点外,钱排的李花、镇隆的荷花等都成了学生们写作的对象。学生在写景的同时,还融进了自己的情。记得有一次春游回来,有一个学生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我躺在这软绵绵的淡绿色的地毯上,空气中飘来一阵阵清香,仰望着蓝天飘过的朵朵白云。习习的春风轻轻地抚摸着我,树上的小鸟去吱吱喳喳叫个不停,多么的舒服啊!”他体验到了此刻的美景,写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
三、教会评改,乐于作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很多大文豪的代表作都会“数易其稿”,更何况是小学生,因而教会学生 “互评学改,改中提高”非常重要。
1.自批自改
这是每一次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学生自评互改的第一步,每个学生再次拿起自己的作文大声地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是否生动优美,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的,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以读完后再进行修改。时间大概为十分钟。
2.师读生评
当面批示,教师直接指出不足让学生自我修改,虽然费时费力,但效果明显,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写好文章后,教师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在班上宣读,读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好在哪里?差在什么地方?
3.互批互改
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批互改。让学生在本班的学生当中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对好的朋友或最有竞争的对手等进行评改,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评改的兴趣更加浓厚,可以给一个好朋友改,也可以给几个好朋友改,经过实践,学生最喜欢这种评改形式。有时教师也可以规定,每一篇习作至少要有两个同学评改。通过学生在教室里互动,学生评改的热情更加高涨,收到的效果也不错。
总言之,说心里话,叙真实事,描自然景,互评会改,共同提高,学生作文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才能轻松愉快地写出自己的“代表作”。
【参考文献】
[1]王全志.《作文,是心灵的轻吟低唱——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作文教学》.
[2]朱水根.《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