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比较复杂,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它的用法。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动词、助词用的。学生常常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怎样才能容易又方便地掌握“之”的一些常见用法呢,我们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一套有关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 “之”作代词用,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之:代“他”。
3.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之:代“这”。
4. 代事。
如: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之:代“晏子使楚”这件事。
5. 代物。
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之:代屡。
6. 代军队。
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之:代齐军。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般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 “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 “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陋”提前到了动词前。
5. 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 ① 妻之 ② 市,其子随之 ③ 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④ ,妻止之 ⑤ 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⑥ 教。今子欺之 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B。① ⑥ 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 动词,“到”的意思。③ 代词,代曾妻。④ 代词,代彘。⑤ 代词,代曾子。⑦ 代词,代曾子的儿。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一、 “之”作代词用,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之:代“他”。
3.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之:代“这”。
4. 代事。
如: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之:代“晏子使楚”这件事。
5. 代物。
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之:代屡。
6. 代军队。
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之:代齐军。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般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 “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 “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陋”提前到了动词前。
5. 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 ① 妻之 ② 市,其子随之 ③ 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④ ,妻止之 ⑤ 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⑥ 教。今子欺之 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B。① ⑥ 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 动词,“到”的意思。③ 代词,代曾妻。④ 代词,代彘。⑤ 代词,代曾子。⑦ 代词,代曾子的儿。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一切困难都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