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在全国实施推行已经好几年了,新的教学模式,更多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一堂课上,有限的问题往往被一些较优秀的学生“主宰”了,课堂教学就集中在几个学生上,长久下去,课堂的参与度就会降低。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新课改 课堂教学 学生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18
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课改一开始就积极地践行着课改理念。新课改的推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在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变“一言堂”课堂为“百家争鸣”式的开放性课堂。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我认为,要改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认真做好预学环节,为课堂发言提前“备料”
语文教学中的“预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预学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分的预学,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学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学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学生通过预学已掌握的内容,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因此,学生的预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熟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句子,并能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孔子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把这些东西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与老师交流,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着巨大的作用。
(二)做好读书笔记
课前预学课文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自己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好词佳句摘录在笔记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先与同学交流看法,然后再请教老师,做到弄懂为止。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高,以至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查阅和收集资料
在预学时,学生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现在,电脑已进入大多数家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会学生如何质疑问难
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要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下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二、关注课堂,课堂要设置有效互动环节,向课堂要效率
新课改的课堂要求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很多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脱节生硬,只是个形式,没有实效。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愿动或没能力动。那么,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对名人名家有兴趣,对现实生活中有用的东西感兴趣,对当前流行的东西感兴趣,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东西感兴趣。其次,交给学生做的事学生要有能力完成。如果把专家的分析结果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得出,学生当然做不到。试问如果没有资料的帮助,老师能做到吗?新课标以建构理论为基础,要求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就像栽树,树秧如果不和土壤的地脉水源充分的接通,就栽不活。新知识也必须栽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把专家结论硬塞给学生,不引导他去理解,是没有用的,那是一棵死秧。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老师在把问题交给学生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力回答。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简单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时间。现在很多的评优课都是在作秀,提出问题后没过一分钟就让学生回答,学生竟然答得精练而准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努力践行新课改,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育中,学生往往要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那么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在位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可以参考他人优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喧宾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三段五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研学等方面对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尊重、关爱学生
教师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宽容学生一时没取得的进步,宽容学生的任性与调皮,只要学生觉得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公平、老师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喜欢这科学科了。
(三)自身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
授人一滴水,自身要有一桶水。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苦练“内功”,即: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知识。历练自己,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信服自己。
爱是最好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如能从爱心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预习环节,课堂实现有效互动,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新课改 课堂教学 学生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18
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课改一开始就积极地践行着课改理念。新课改的推行,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在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多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变“一言堂”课堂为“百家争鸣”式的开放性课堂。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学生参与积极性,我认为,要改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认真做好预学环节,为课堂发言提前“备料”
语文教学中的“预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预学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分的预学,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学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学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学生通过预学已掌握的内容,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因此,学生的预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熟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读破句子,并能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孔子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还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把这些东西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与老师交流,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着巨大的作用。
(二)做好读书笔记
课前预学课文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自己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好词佳句摘录在笔记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先与同学交流看法,然后再请教老师,做到弄懂为止。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高,以至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查阅和收集资料
在预学时,学生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现在,电脑已进入大多数家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会学生如何质疑问难
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要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下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二、关注课堂,课堂要设置有效互动环节,向课堂要效率
新课改的课堂要求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这个过程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很多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脱节生硬,只是个形式,没有实效。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愿动或没能力动。那么,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对名人名家有兴趣,对现实生活中有用的东西感兴趣,对当前流行的东西感兴趣,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东西感兴趣。其次,交给学生做的事学生要有能力完成。如果把专家的分析结果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得出,学生当然做不到。试问如果没有资料的帮助,老师能做到吗?新课标以建构理论为基础,要求在学生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就像栽树,树秧如果不和土壤的地脉水源充分的接通,就栽不活。新知识也必须栽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把专家结论硬塞给学生,不引导他去理解,是没有用的,那是一棵死秧。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老师在把问题交给学生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能力回答。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简单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的时间。现在很多的评优课都是在作秀,提出问题后没过一分钟就让学生回答,学生竟然答得精练而准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努力践行新课改,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育中,学生往往要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那么师生之间建立起融洽信任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在位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师的课堂。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课改过程中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能一味以教师为主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可以参考他人优秀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不喧宾夺主,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三段五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研学等方面对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尊重、关爱学生
教师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教育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宽容学生一时没取得的进步,宽容学生的任性与调皮,只要学生觉得老师对每一个学生公平、老师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喜欢这科学科了。
(三)自身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
授人一滴水,自身要有一桶水。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苦练“内功”,即: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知识。历练自己,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信服自己。
爱是最好的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如能从爱心出发,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预习环节,课堂实现有效互动,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