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07-02
“阅读”与“数学”,这两个词似乎很少有人会把它们联系起来。“阅读”让人想起语文课、想起读小说;而说到数学课,往往会让人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练习,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起来。这种观念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已经思维定势。但事实是这样吗?
记得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的阅读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些语言的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不到的,必须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学习和加强。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的书写解题过程的情形。
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一个平时不注重阅读课本的学生,高考时如果遇到一个文字题,往往不能读通读懂;如果题中涉及到新的概念、定理,就更是束手无策;而平时接受过阅读训练的学生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形了。
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很重要,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数学阅读分为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被动式阅读与通常的语文阅读一样,先摄取课文内容,再通过思维消化这些内容。而主动式阅读则要求读者在适当的地方主动通过思维去概括或预测出下文要给出的结论。被动式阅读可加强读者的数学理解力,主动式阅读则可锻炼读者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采取两种阅读方式相结合,一些定义、定理、公理及难度较大的定理证明可以采取被动式阅读,而难度较低的定理、推论的证明可采取主动式阅读。
我是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教《体验不确定现象》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部分内容有很多适合学生自己阅读。比如,在讲到“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时,理解难度不大,可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且采用主动式阅读:先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再教师点拨。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很好的载体。
二、数学阅读的现状
目前中学生读数学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不看书,教学课本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
(2)看书,一晃而过,不思考,不探求。
(3)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
(4)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难懂,障碍多,读不懂。
(5)兴趣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
三、数学阅读的方法
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不仅在语文教学中独领风骚,在数学教学中也独具风采。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所以教会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数学阅读的方法一定要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有效地使用教材”三大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主动阅读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更是启发学生有效思维的直接手段。
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对我的学生说“数学学习需要阅读,认真阅读,反复的认真阅读”。有部分同学笑了,但在有一部分学生反复咀嚼老师的话语之后,从他们坚毅的眼神,若有所思的的表情中,我读到了我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数学学习需要审题,需要从我们读题的字里行间品味题中的条件,品味题中条件所告诉我们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坚持认真读题,自然审题也就认真了,学习态度也就端正了,一些不必要的马虎也就可以避免了(这些话每次接收新生时我都要说)。
(1)针对以上数学阅读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初中一年级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读书习惯。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名词或句子,可先作一些解释。
(2)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读书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
讲前预习可以不用要求太高,也可指定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授时,集中精力听讲。
讲后阅读重点放在独立思考上,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弄通、弄懂各种数学概念,该识记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就要下功夫记,既要动脑子又要动手,重要的难懂的定理和例子,要亲自动笔推证和演算。通过讲后阅读还搞不懂的问题再用铅笔做记号,也可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答。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每次阅读时间不宜过长。
(3)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等。
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像语文上那样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以便学生理解。
例如,绝对值的概念: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教学时,给学生这样划分句子主干: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这样就清楚地得到“距离就是绝对值”,且进一步说明了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因为在生活中学生能理解“距离不可能是负的”。而这个“距离”指的是“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还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
例如,平方差公式用文字叙述: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的积,等于两数的平方差。这样的文字表述,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翻译成数学式子:(a+b)(a-b)=a2-b2.
(4)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着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
(5)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数学结构,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
(6)强调学生阅读时注意教材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课本上的规范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
(7)考试时适当考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
总之,数学阅读应该是和讲例题,做练习一样,成为数学学习重要的内容,但在现实的数学教育中,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广大师生认识到。让师生认识教学阅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数学阅读内容,是我们须要努力的方向。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就必须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这一基本功。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吧!
“阅读”与“数学”,这两个词似乎很少有人会把它们联系起来。“阅读”让人想起语文课、想起读小说;而说到数学课,往往会让人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练习,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起来。这种观念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已经思维定势。但事实是这样吗?
记得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的阅读教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数学语言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些语言的阅读是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不到的,必须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来学习和加强。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与课本标准语言的交流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合乎逻辑、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避免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的书写解题过程的情形。
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锻炼。现在的高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阅读能力。一个平时不注重阅读课本的学生,高考时如果遇到一个文字题,往往不能读通读懂;如果题中涉及到新的概念、定理,就更是束手无策;而平时接受过阅读训练的学生就不会遇到这种情形了。
数学阅读对数学学习很重要,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数学阅读分为被动式阅读和主动式阅读。被动式阅读与通常的语文阅读一样,先摄取课文内容,再通过思维消化这些内容。而主动式阅读则要求读者在适当的地方主动通过思维去概括或预测出下文要给出的结论。被动式阅读可加强读者的数学理解力,主动式阅读则可锻炼读者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课本的时候采取两种阅读方式相结合,一些定义、定理、公理及难度较大的定理证明可以采取被动式阅读,而难度较低的定理、推论的证明可采取主动式阅读。
我是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在教《体验不确定现象》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部分内容有很多适合学生自己阅读。比如,在讲到“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时,理解难度不大,可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且采用主动式阅读:先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再教师点拨。这部分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很好的载体。
二、数学阅读的现状
目前中学生读数学书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不看书,教学课本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
(2)看书,一晃而过,不思考,不探求。
(3)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
(4)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难懂,障碍多,读不懂。
(5)兴趣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
三、数学阅读的方法
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不仅在语文教学中独领风骚,在数学教学中也独具风采。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阅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所以教会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数学阅读的方法一定要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有效地使用教材”三大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主动阅读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更是启发学生有效思维的直接手段。
有一天在课堂上我对我的学生说“数学学习需要阅读,认真阅读,反复的认真阅读”。有部分同学笑了,但在有一部分学生反复咀嚼老师的话语之后,从他们坚毅的眼神,若有所思的的表情中,我读到了我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数学学习需要审题,需要从我们读题的字里行间品味题中的条件,品味题中条件所告诉我们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坚持认真读题,自然审题也就认真了,学习态度也就端正了,一些不必要的马虎也就可以避免了(这些话每次接收新生时我都要说)。
(1)针对以上数学阅读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初中一年级学生重点应放在培养读书习惯。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名词或句子,可先作一些解释。
(2)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后,可以把读书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
讲前预习可以不用要求太高,也可指定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授时,集中精力听讲。
讲后阅读重点放在独立思考上,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弄通、弄懂各种数学概念,该识记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就要下功夫记,既要动脑子又要动手,重要的难懂的定理和例子,要亲自动笔推证和演算。通过讲后阅读还搞不懂的问题再用铅笔做记号,也可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答。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每次阅读时间不宜过长。
(3)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各年级的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等。
对难懂的长句子要帮助学生像语文上那样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以便学生理解。
例如,绝对值的概念: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教学时,给学生这样划分句子主干: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这样就清楚地得到“距离就是绝对值”,且进一步说明了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因为在生活中学生能理解“距离不可能是负的”。而这个“距离”指的是“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还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
例如,平方差公式用文字叙述:两数的和与两数的差的积,等于两数的平方差。这样的文字表述,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翻译成数学式子:(a+b)(a-b)=a2-b2.
(4)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着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
(5)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数学结构,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关系。
(6)强调学生阅读时注意教材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课本上的规范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
(7)考试时适当考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的目的。
总之,数学阅读应该是和讲例题,做练习一样,成为数学学习重要的内容,但在现实的数学教育中,它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广大师生认识到。让师生认识教学阅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适当地加入数学阅读内容,是我们须要努力的方向。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这种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就必须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这一基本功。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