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复文化观的转变为例诠释高考试题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历史高考试题(天津卷)第13题是一道材料题,这道高考题以严复对待中西文化前后不同态度为个案,要求学生回答严复对待中西文化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对严复的评价和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理念在于如何看待中西文化这一在近代中国备受关注又争论不断的话题。
  一、严复文化观的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严复(1854—1921),福建福州人。13岁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23岁赴英国留学学习海军知识,学贯中西,康有为称赞他是“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梁启超赞誉他是“清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鲁迅先生也称赞他为“19世纪末中国感觉敏锐的人。”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指出严复是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并列的代表人物。[1]严复的历史地位在于“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使广大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真正打开了眼界,看到了知识的广阔图景:除了中国的封建经典的道理以外,世界上还有着多么丰富深刻新颖可喜的思想宝藏。严复对西方学术思想的系统介绍,及时满足了当时人们进一步寻找真理、学习西方的迫切要求。”[2]简要了解了严复的历史地位和评价之后,下面看一看他思想演变的轨迹及原因。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中华民族面临空前未有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为五大洋惊涛骇浪之所冲激,为19世纪狂飙飞沙之所驱突,于是穹古以来,祖宗遗传深顽厚锢之根据地遂渐摧落失陷”。[3]如何看待西方文明,严复认为:“只有引进西学,才能挽救中国贫弱相积的残破局面。‘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在此’,舍此而外,其道莫由。”[4]美国学者费正清断言:“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5]但是,费正清也看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其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前言》中说:“清末的改良派和革命派都同意一句古老的儒家格言:‘苟齐其家,其谁敢侮之?’中国的力量必定来自内部。对于以古代经典培养出来的学者来说,鼓舞他们寄希望于中国未来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它的过去。”[6]
  “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下,严复登上政治舞台,发出了学习西方,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7]在维新运动期间,严复译介西学,宣传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论等西方学说,同时对旧学展开理论批判。他认为处当今之世,“八股宜除,举凡宋学、汉学、词章小道,皆宜且束之高阁也”(救亡决论)。旧学从古书成训出发,“无实”“无用”。[8]
  然而,时过境迁,“辛亥革命后,严复的西学早已一败涂地,他的思想远远落伍于时代,再也找不到出路,终于变转过来向封建复古主义和孔孟之道缴械投降。”[9]于是,严复留给后人的形象似乎是早年先进,晚年保守。
  严复对待中西文化前后态度的差异,究其原因。其一,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变化得太急遽,使他每一时期的思想代表来不及完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只能是在某一个时刻摸索到和反映了时代的脉搏,有如昙花一现,然后就很快地被甩到时代的后面,成为落伍者。” [10]也有学者为严复辩护,认为“严复晚年回观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传统文化释放规律和个人思想发展逻辑理性思路的双重作用下,试图用科学精神和方法来解读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为传统文化构筑一种新体系,使孔孟之道具有现代意义,而不是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再出来和创新。”[11]
  其二,当时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洋文明露明显之破绽”。[12]带着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和新文化运动的不满,严复主张“旧学可损益,必不可叛”。[13]严复希望通过读经、尊孔、重儒,来弘扬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培育国民的道德精神。
  其三,五四运动成功地摧毁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秩序,“但是五四以来的中国人尽管运用了无数新的和外来的观念,可是他们所重建的文化秩序,也还没有突破传统的格局。”[14]严复是其中之一,但也绝不仅仅只他一人。同样,康有为、辜鸿铭等人的经历也有类似情形。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简要回答这道高考试题中的三個核心问题,即严复思想变化的原因、是否符合时代潮流和对严复的认识。
  二、对核心素养考查的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要素。
  关于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制定、表述了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唯物史观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过程,包括嬗变兴衰的历史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有声有色的历史人物等等,并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轴,将这一切都联结为一个整体进程,用于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和深层根源,展示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向。” [15]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认识历史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是当今世界唯一能够自圆其说的历史哲学。“有人说,一位不懂哲学的国王是一头戴皇冠的驴。”[16]这个比喻可见哲学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借以说明学生掌握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基于这道高考题,利用唯物史观可以客观的评价严复这个人物。前文已经介绍了相关学术观点,同学们可以质疑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用与贡献。
  高考试题在时空观念素养考查上呈现出历史的特殊性、多样性、整体性和方向性等特点。命题者希冀通过高考试题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把时空作为认识历史的工具,将学生置于时空场域之中,理解历史现象及其变化与特定时空中相关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和复杂关系,在历史延续与发展变化中,关照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历史理解与解释中,展现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价值。[17]时空观念是历史认识的基础,将严复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定位在时空坐标轴上,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将这些历史事件与严复的活动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严复思想变化的总体认识。   “史学可以说是一项事实胜于雄辩的学问。”[18]史料实证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史料实证必须遵循论从史出、孤证不立、严密推理等原则。命题者依据的素材往往是一篇文章或者专著,其中的结论以史料做支撑,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但是这些史料是经过选择性裁剪,缺乏历史细节,忽略了历史演变过程中的生动性、复杂性和逻辑性。[19]需要考生重新建构史实与结论之间的联系。这道高考题分析严复对待中西文化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也要基于史料,用事实说话。维新时期,他提倡西学,批评旧学,有哪些史实。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哪些史实,一切均要以事实为依据。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就意味着解释”。历史解释以对史料的理解、解读为基础。这道高考题的材料使用了比较的方法,马克思认为:“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20]通过这道高考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家国情怀源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一体’思想,即‘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社会价值理念,为人们处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理念指导。”[2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高考试题往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进行考查,这道高考题怎么体现严复的家国情怀呢?教师或者学生可以收集史料,尤其是严复在维新运动期间为救亡图存强烈呼吁的史料加以说明。尽管他晚年思想发生了转变,但是依然不改救亡的初衷。
  三、结语
  总之,学好历史没有捷径,最好的方法在于下笨功夫,放眼读书。在教学中拒绝碎片化学习,过多的运用史料教学,其实也是碎片化教学的表现。要放眼读书,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读书不够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以过于狭隘的知识做凿空蹈隙的专题,不仅见木不见林,还会将天边的浮云误认作树林。”二是“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22]知识在于积累,在于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这道高考题涉及宽广的历史背景,从1895年严复登上政治舞台到1921年逝世,长达26年,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严复既是主要的见证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只有建构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贯彻核心素养理念,才能在高考答题时论述深刻。
  【注释】
  [1][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27、236页。
  [3]梁啟超:《过渡时代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9页。
  [4]邓文锋:《“熔中西为一冶”——严复的中西文化观》,《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2期,第23—24页。
  [5][6]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49、7页。
  [7]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下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91页。
  [8]《中国思想史》编写组:《中国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485页。
  [9][10]何兆武等:《中国思想发展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10、310页。
  [11]李永春、雒丽:《严复晚年回观传统文化问题再探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第19页。
  [12]王元化:《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许纪霖 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82页。
  [13]麻天祥:《中国思想史钩沉》,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第127页。
  [14]沈志佳 编:《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文集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15]李杰:《历史进程与历史理性——唯物史观史学方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09、206页。
  [16]陈先达、杨耕 编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4页。
  [17]韩海林、陈静亦:《怎样考查时空观念素养——以2018年全国卷Ⅲ第25题为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15期,第28页。
  [18][22]桑兵:《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8、24页。
  [19]胡文根:《史料实证考查中的史料裁剪及论证逻辑——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历史第25题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8期,第6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31页。
  [21]曾乾辉:《怎样培养公民的家国情怀》,《人民论坛》2018年第5期,第120页。
其他文献
一、考点解读  实用类文本文体包含: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  《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章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应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项能
【话题提要】  高考作文的写作应讲求规范,就是所谓的“格”,这个“格”包括审题的合乎规范和行文的合乎要求。写议论文,就要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议论文的行文要求,写记叙文,就要思路清晰,叙事明确,用细节描写来感染读者。同时“格”也指格调,运用哲理思维,站在一定的哲学高度、历史高度、人生高度来认识问题,学会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让作文格调不凡。当然,高考作文应倡导当前提倡的正能量,考生可以从反
年年有高考,但每年的高考试题都能引起家长、社会同行们的关注和评点,高考政治试题也不例外。评价不外乎试题的难度、信度和区分度,试题命题的立意、思路、能力考查的要求、涉及的知识范围及其比例、背景材料涉及或折射的热点问题等都见诸于媒体和网络,视角不同,各抒己见,褒贬不一,都会对命题者、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和高三备考无疑都有较大的启迪作用。无论命题者有多高的学术涵养,如何呕心沥血和精雕细琢,高考试题也难免有一
2014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命题基本上沿袭了以往的风格,考查的点和试题的表述都是考生熟知的内容和方式,但是并不是说这就是完美无缺的试题,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试题如果仅仅是继承,而缺创新,高考对备考的导向作用就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我们不妨对近五年来广东卷文学类文本试题的命制及考查的点进行一个梳理:  从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广东卷文学类文本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1. 师法自然,不拘陈法。不管是选
【时文展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何永康  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堪称美德。然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并不满足于此,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先”“后”二字,大有深意,值得我们认真领悟。  当天下人未忧之时,你能体察到潜伏的危机,并因之食不甘味、夜不成寐,是为“先忧”。1958年,当许多人被“浮夸风”刮昏了头,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
广东省2016年使用的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基本保持了近年来全国卷一贯思想,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又突显了能力的考查,尤其是注重综合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特点可概括为两点:能力考查全到位,分析方法有创新。下面就针对这两点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高三复习备考的几点建议。
税制设计不仅要向初级农产品生产者倾斜,更要惠及下游农产品深加工行业,通过调节税收政策,扶持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鲜果制成蜜饯食品,生肉制成肉脯……经过加工,农产品的身价倍涨。据测算,通过精深加工可以使粮油薯增值2至4倍,畜牧水产品增值3至4倍,果品蔬菜增值5至10倍。  “从国际对比看,现代农业强国无一不是农产品加工强国。”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指
2020年秋,部編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用。新教科书语言精练但时间跨度长,史料数量增加、类型多样。说明教科书逐渐从“教材”向“学材”转变,这为教师和学生认识、解读教科书中的内容预留了更多的弹性空间。  本文以《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正文与史料),让“教材”转变为学生自主阅读、有效学习的“利器”。  一、梳理正文,引出核心,
2013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较之往年新的面貌呈现了出来,让人耳目一新。考查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对学生的能力考查也有明显的提高,再次体现课改的要求。  一、试卷结构分析  首先,试卷仍然分为11道单项选择题和2道综合题,题目类型不变。但选择题不设材料题组,全是一个材料一道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增加了知识点的覆盖率,也给试题增加一定的难度。  其次,综合题共设9小题,与历年相比总小题量不变,只是位置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出:每一心理事件,都取决于其人的状态及环境。他把这种人境关系称之为“心理的生活空间”,指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的行为所由决定的全部的事实。[1]历史事件何尝不是取决于历史当事人的状态及特定环境。可以说单纯强调人的因素或环境的因素都不能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只有整体的视角才能接近历史的真相。当然,历史教学效果还取决于学生的状态及社会、家庭及课堂环境的影响。因此,可借鉴勒温的“生活空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