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将你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结构。从而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案例描述】
思维导图在高段英语教学中起到了诸多作用,特举PEP7 unit 5 What does he do? Read and write 的课例片断为例。
片段1:课前导入、导说。
教师通过自己女儿“Orange”构建一个导图:
导图中共有四个分支,分别是“name”“hobby”“job” “place”。四个分支上先以图片将其遮盖,让学生通过图片识别的引导,使得学生了解“Orange”的基本情况。教师出示句子Her name is Orange. She likes singing and dancing. She wants to be an actor. She wants to work in a theatre. 在完成导图后,鼓励学生将“Orange”替换成好朋友的名字,让学生说: Her/His name is .... She/He likes .... She/He wants to be .... She /He wants to work in .... 最后由老师提问:“What about Hu Bin?”导出文本中的人物。
片段2:课中导读。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导读:
阅读文本,完成以下关于“Hu Bin”的思维导图.根据该思维导图的分支,学生查找特定的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与语句,快速找到信息。
阅读文本完成关于“Sarah”的思维导图和“Robin”的思维导图。
阅读对比Hu Bin、Sarah和Robin的思维导图,教师对导图内容作了红色圈出处理,学生很快就能找到三者之间的联系点,从而细致、准确地梳理了文本的主要信息,并且快速得出本文的Title:Hobbies and jobs.
【案例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本课堂。它能直观地、有层次地显示出语言的组织结构,连接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个人信息,并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无限创新。
1.思维导图的导入功能。小学高段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思维导图能有助于新知识的导入。片断1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的特征,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介绍自己女儿 “Orange”复习回顾已学旧知,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再进一步向四周扩散,导入新知(Hu Bin, Sarah, Robin的个人信息)。
2.思维导图的导说功能。语言是用于交际的,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英语。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并通过老师提供的支架,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例如在片断1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介绍自己的孩子,为学生提供介绍他人相关信息提供了清晰的语言结构,起到了导说的功能。
3.思维导图的导读功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抽象零碎的信息分类整理,让学生深入理解語篇、抓住重要信息,强化对篇章结构的认识,降低阅读的难度。在片断3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小组学生一起制作完成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对课文语篇中的三个人物:Hu Bin、Sarah、Robin做了全面的了解。可以使复杂的课文内容变得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也能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
总之,思维导图的尝试运用为我们小学高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它在高段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复习导入,支架导说、快速导读、模仿导写,提高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大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
【作者简介】刘含冰,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将你的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结构。从而激活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级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案例描述】
思维导图在高段英语教学中起到了诸多作用,特举PEP7 unit 5 What does he do? Read and write 的课例片断为例。
片段1:课前导入、导说。
教师通过自己女儿“Orange”构建一个导图:
导图中共有四个分支,分别是“name”“hobby”“job” “place”。四个分支上先以图片将其遮盖,让学生通过图片识别的引导,使得学生了解“Orange”的基本情况。教师出示句子Her name is Orange. She likes singing and dancing. She wants to be an actor. She wants to work in a theatre. 在完成导图后,鼓励学生将“Orange”替换成好朋友的名字,让学生说: Her/His name is .... She/He likes .... She/He wants to be .... She /He wants to work in .... 最后由老师提问:“What about Hu Bin?”导出文本中的人物。
片段2:课中导读。
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导读:
阅读文本,完成以下关于“Hu Bin”的思维导图.根据该思维导图的分支,学生查找特定的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与语句,快速找到信息。
阅读文本完成关于“Sarah”的思维导图和“Robin”的思维导图。
阅读对比Hu Bin、Sarah和Robin的思维导图,教师对导图内容作了红色圈出处理,学生很快就能找到三者之间的联系点,从而细致、准确地梳理了文本的主要信息,并且快速得出本文的Title:Hobbies and jobs.
【案例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本课堂。它能直观地、有层次地显示出语言的组织结构,连接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建立个人信息,并带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无限创新。
1.思维导图的导入功能。小学高段英语课堂教学中,结合思维导图能有助于新知识的导入。片断1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重点突出、联系紧密的特征,提炼总结出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介绍自己女儿 “Orange”复习回顾已学旧知,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再进一步向四周扩散,导入新知(Hu Bin, Sarah, Robin的个人信息)。
2.思维导图的导说功能。语言是用于交际的,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英语。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并通过老师提供的支架,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例如在片断1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介绍自己的孩子,为学生提供介绍他人相关信息提供了清晰的语言结构,起到了导说的功能。
3.思维导图的导读功能。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抽象零碎的信息分类整理,让学生深入理解語篇、抓住重要信息,强化对篇章结构的认识,降低阅读的难度。在片断3中,学生和教师一起或者小组学生一起制作完成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分析,对课文语篇中的三个人物:Hu Bin、Sarah、Robin做了全面的了解。可以使复杂的课文内容变得清晰,从而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阅读的内容,也能更加容易地记住所读材料。
总之,思维导图的尝试运用为我们小学高段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它在高段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复习导入,支架导说、快速导读、模仿导写,提高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大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2]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
【作者简介】刘含冰,杭州市省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