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与幼儿发展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语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好听、易记的民间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明确的提出:要注重中华民俗文化传统的特色,重视加强本土教材的开发与研究。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有义务担负起这一责任,让民间音乐从小就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
  一、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音乐作品,讓幼儿耳熟能详
  1、选择幼儿熟悉的音乐作品
  如民间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机灵、胆小、可爱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听到猫来了,吓得滚下来的情景。歌曲篇幅短小、精炼,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象声词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许多乐趣。孩子们一听马上能产生联想小老鼠的形象。由于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易于理解作品表现的思想内容。
  2、选择富有童趣、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作品
  《冰糖葫芦甜又甜》是一首非常充满童趣又好听的童谣歌曲,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冰糖葫芦的道具,编排了适合幼儿的韵律操,让幼儿在边跳边做的时候,还能继续欣赏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3、选择富有特色的音乐作品
  在特色教学活动中我们实施一个教学内容《小货郎》。小货郎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角色,因为他的叫卖声在以前通常非常吸引人,所以活动开始老师扮演的小货郎由于道具的配合,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眼球。通过活动孩子们认识了小货郎这个特别的角色,欣赏了各地的货郎吆喝的声音,并尝试用苏州话学货郎的叫卖声。这个活动不仅让孩子体现到他的乐趣,还让孩子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4、选择能歌能舞的音乐作品
  在特色活动中《娃哈哈》中不仅让幼儿欣赏到新疆乐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活泼鲜明的节奏,感受热烈欢快的情绪,还让幼儿在音乐中尽情的载歌载舞。新疆舞蹈动作非常优美,主要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动静结合,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了解、学习这些知识不仅对学习新疆舞蹈非常有帮助,还能增加幼儿对于民间歌舞的学习热情。
  二、设计幼儿易于参与的民间音乐活动,让幼儿浸润其中
  1、朗朗上口、情景交融的歌唱活动
  在入园、课间活动、午睡起床等的时间里我们会有目的播放一些好听、轻松民间音乐,这些音乐节奏轻快、歌词朗朗上口,听起来又悦耳动听,如《小老鼠上灯台》、《丢手绢》等,时间久了,不用老师教,孩子们就自然而然的都会哼唱了。在潜移默化中,幼儿不仅自发、主动的接受民间音乐,也让民间音乐走进了幼儿的心中。同时我们还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愉悦、轻松的环境,让幼儿放开手脚,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为幼儿更好的进行音乐活动打好基础。
  2、欢欣鼓舞的节奏活动
  《凤阳花鼓》,这首音乐不仅清脆、悦耳,鲜明的节奏感也深深的吸引着幼儿。我们为每位幼儿都准备一个鼓,通过用强、弱两种敲打方法敲打鼓面,这其中不仅要配合脚步,还要配合的动作来练习,虽然练习的难度较大,但通过正确的教授方法和由易到难的练习,让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打鼓的正确方法,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幼儿的节奏感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通过节奏的训练,感受强弱关系,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3、赏心悦耳的欣赏活动
  中国民间音乐中有许多的音乐,具有曲调优美、富有民俗特点的优秀作品,但由于幼儿年龄的特点的限制,有些歌曲并不适合幼儿演唱,也不能用乐器演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欣赏活动,幼儿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的民间音乐,扩大其音乐广度,同时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也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终身难忘。
  老师在指导孩子欣赏时,除了要丰富相关的生活经验,还可以借助动作感受音乐的性质及表现手法,帮助幼儿提高音乐能力,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健康的审美态度。
  三、创编幼儿感兴趣的民间音乐活动,让幼儿回味无穷
  在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了解春天特有的美丽,在春之韵——茶之篇中,我们选用了江西民歌《采茶舞曲》和孩子们一起学起了茶娘采茶,由于歌曲的旋律优美,在借助了电视媒体的影像资料,孩子们兴趣非常高涨。在亲子活动过后,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了美丽的风筝,我们就选择了一段优美的民间音乐,让孩子跳起了风筝舞蹈。让孩子学风筝在天空飞翔的样子,有时低飞,有时高飞,有时挥动翅膀,有时从天空坠落。由于孩子身上的“风筝线”操控在老师的手里,所以孩子们的舞蹈整齐有序,非常美丽。《小城雨巷》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经典节目,其间存在着许多美的因素,我们就抓住了建筑、服装、道具、动作让孩子们欣赏,原以为对小班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孩子们欣赏的非常认真,也充分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在孩子们撑起小伞的学起舞蹈的时候,整个活动达到高潮。
  六月恰逢端午佳节,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筛选了一些幼儿感兴趣和容易接受的活动内容,其中音乐活动“赛龙舟”就引起幼儿很大的兴趣。为了能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赛龙舟的情景,我们从网上下载了视频,通过视听结合,幼儿不但清楚的了解了赛龙舟的实况,对赛龙舟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还很主动的跟着音乐打节奏。在最后游戏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齐心协力的重要,有一队幼儿因为齐心协力,连续两次取得胜利。
  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的财富。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音乐承担着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重要职责。民间音乐不仅让幼儿听到、欣赏到很多好玩又好听的音乐,还幼儿带来了快乐和愉悦。同时他作为一种需要,民间音乐也让幼儿从此喜欢上了民间艺术,让他们自发、主动的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和热情,这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初步民族意识,也将对其终生发展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中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什么是复述课文呢?复述课文不同于背诵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发挥自主性,恰当运用
一、三幅手工作品、三种评价带来的思考  手工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创造家与表现家。在小班某次手工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以撕、贴、画的方法创作“柳树”。在活动中,教师观察、记录了其中三个幼儿的制作过程及人们对三幅作品的评论。因为三个案例中无论是活动过程还是作品本身,包括对于作品的评论,都值得引发我们对传统手工活动的“正确评价”的思考。  案例一悠悠的《美丽的柳树》:悠悠熟练地
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仅决定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而且还决定他们学习新知,同化新知的方式。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与新的数学知识进行相互作用,或者将新的数学知识同化到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或者改变已有数学结构以顺应新的数学知识,从而推动数学认知结构的持续发展。  例如当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元素:有三
对话课堂是指平等、互动、创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话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同时有利于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个乐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在今后的学习中,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联系生活,对话使学生融入课堂  低年级的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心和表
多媒体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已被广泛的运用,正发挥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它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巧妙的运用多媒体,以便更好地为我们的美术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思索与探讨的内容。  一、巧用媒体,特写画面,以动转静,帮助观察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 从
小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具有深化阅读、训练表达、锻炼书写等多重功效,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一、课堂小练笔书写的必要性  何谓课堂小练笔?顾名思意,它是就文取材,围绕某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小篇幅的写作练习。它机动灵活、形式多样、切入口小、难度低,学生没有畏难抵触的情绪,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小练笔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不是很容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学是小学最基本的课程,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质量,无论是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学校而言都意义重大。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笔者经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热点问题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对于智障儿童而言,学习语文的作用不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什么家,或者有多大作为,而是为了将来能够解决生活中所碰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能让知识和生活脱节!要注重突出生活化的教学主题。  一、观察场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由于智障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
《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使他们在自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思想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去学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给学生几分钟,确保学生自主“表演”的时间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独霸讲台,滔滔不绝,学生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接受着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大多数是学生不愿
语文工具性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够朴实、不够扎实和不能落实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荷花》一课,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  [出示第一组词语]:荷花 莲蓬 饱胀 仿佛 衣裳 舞蹈  1、自由读,齐读。  2、读出感受,自由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