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科目学习中,小学数学占据重要的地位。作为较高抽象思维要求的数学科目锻炼着学生的逻辑能力,同时,教学概念难点让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阻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研究亘古不变的主题,有效突破教学中的概念难点牵动着每一位小学教师的心。联系实际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法等教学策略可有效的突破概念难点,为学生习得知识扫清障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概念难点
一、概念难点解析
概念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指人脑对相关的数学“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的反映。概念难点,指某些知识对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不能熟练运用学习技巧技能的知识点。因为小学生思维限制,对具概括性、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很难掌握,进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与难点关系较为模糊,不易区分。难点可以是重点,重点也可能不是难点。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对难点的理解也不同,同班学生面对相同教学概念,难点也因人而异。学生认识水平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梯度差(能力差)是难点出现的根本原因,通过适合的台阶让学生跨过梯度,即为教师应探究的难点突破策略。教学难点突破循序渐进是关键,不可一蹴而就,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比如,面前即使存在一堵2m高的墙,若缺乏相应的阶梯,攀登相当困难。但是,高1524m的泰山却可被大多数人踩在脚下,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台阶帮助下完成。无论是攀登,还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循序渐进都是有效进步的关键。
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知识结构的组成是伴随新知识的习得并同化,同时重构原有知识的过程。为此,小学生对数学新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在现有知识结构中纳入新内容。若对原有行为与思维存在推动,则学习更加容易。另外,学生原有知识与新学习内容必然在冲突中构建,对已有结构的重新改造,必然会出现新兴知识结构的建立困难状态。另因认知结构较为固定,知識构建在定式阻碍下较为困难,进而成为教学概念难点。可见,教材学习内容、教师以及学生是教学难点产生的三大原因,其中内容客观存在,教师可在教学方法突破层面提高学生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难点突破策略
1.概念形象化
概念形象化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一定的方式变得具体可见,让学生更加贴切的感知。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抽象性缺乏,即使成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概念,小学生可能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理解透彻。所以,将看不见的概念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理论并不遥远,也并不困难,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许多方式将概念形象化,比如直观演示、知识联系实际法等。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线概念时,有关于平行线不相交,同位角、同旁内角与内错角的知识点。若教师仅鼓励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琢磨平行线的性质,这对学生来说显然难度较大,有可能适得其反,学生感觉到难度,学习热情大减。这时,为对平行线形象感知,教师不妨通过实际存在的事物形象展示。悬挂在教室上的白炽灯、门窗各对边、书本对边、火车铁轨等,以实际可见且联系紧密的事物展示数学概念,学生理解得也更加透彻。再比如讲到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时,某些教师仅围绕公式s=vt做讲解,自以为讲的头头是道,可是学生们听得却云里雾里。其实,教师可让学生计算从家到学校的里程关系,围绕操场跑步等实际可见的实例,让概念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2.概念灵活化
概念灵活化主要指在讲解概念时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直接讲解,而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分解概念,通过层层剥解,让概念不再深奥。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真理殿堂的道路永远不只一条。灵活性运用多种方法化解概念难点,是每个教师应认真思考的。比如通过新旧概念对比让学生理解新的概念,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能轻易驾驭,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记忆”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以知识点的联通为锲机进行概念间的比较认同。如在教授乘法计算时,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可从加法计算中寻找相通点,延伸新问题,比如4乘以2,学生可看做是2个4相加。另外,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概念难点,疑问可以说是进步的源泉,没有牛顿对苹果掉地的疑问,发现万有引力还得推后。同样,概念难点讲授前也可通过疑问让学生对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比如“面积”概念,教师可要求学生测量家庭房产面积、教室面积等,并提出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测量,对面积计算中的注意点也能基本掌握,事半功倍。
3.合作探究,破解概念难点
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只有相互协作才可能完成艰难之事。嫦娥三号的发射升空,玉兔号的软着陆无疑不是全体航天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以合作探究方式解决概念难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协同交际能力,也培养了独立精神。通过万众一心,分工协作,数学概念难点自然轻而易举破解。比如,在讲授加减法时,我向学生提出一道问题,小东去买文具盒,一只5.4元,小东付款10元,但营业员找不开,如何是好?然后,我要求学生合作讨论,做好加减法计算。最后,通过学生齐心合力的解答,不仅计算出应找的零钱,还得出许多应对营业员无零钱的办法。学生的认真投入,积极思考,让合作探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是合作讨论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学生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学生借机喧闹要严厉禁止。只有这样,概念难点才会引刃而解。
小学生思维能力发育决定了其接受知识的困难程度,小学数学作为抽象性思维是要求较高的科目,学生大多对其望而生畏。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概念难点,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阻碍教学计划推进。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本文对概念难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了探讨。对此,略谈几点突破概念难点的策略,希望能对教师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概念难点
一、概念难点解析
概念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数学概念指人脑对相关的数学“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的反映。概念难点,指某些知识对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不能熟练运用学习技巧技能的知识点。因为小学生思维限制,对具概括性、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很难掌握,进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与难点关系较为模糊,不易区分。难点可以是重点,重点也可能不是难点。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对难点的理解也不同,同班学生面对相同教学概念,难点也因人而异。学生认识水平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梯度差(能力差)是难点出现的根本原因,通过适合的台阶让学生跨过梯度,即为教师应探究的难点突破策略。教学难点突破循序渐进是关键,不可一蹴而就,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比如,面前即使存在一堵2m高的墙,若缺乏相应的阶梯,攀登相当困难。但是,高1524m的泰山却可被大多数人踩在脚下,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台阶帮助下完成。无论是攀登,还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循序渐进都是有效进步的关键。
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知识结构的组成是伴随新知识的习得并同化,同时重构原有知识的过程。为此,小学生对数学新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在现有知识结构中纳入新内容。若对原有行为与思维存在推动,则学习更加容易。另外,学生原有知识与新学习内容必然在冲突中构建,对已有结构的重新改造,必然会出现新兴知识结构的建立困难状态。另因认知结构较为固定,知識构建在定式阻碍下较为困难,进而成为教学概念难点。可见,教材学习内容、教师以及学生是教学难点产生的三大原因,其中内容客观存在,教师可在教学方法突破层面提高学生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难点突破策略
1.概念形象化
概念形象化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一定的方式变得具体可见,让学生更加贴切的感知。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抽象性缺乏,即使成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概念,小学生可能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理解透彻。所以,将看不见的概念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觉理论并不遥远,也并不困难,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许多方式将概念形象化,比如直观演示、知识联系实际法等。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线概念时,有关于平行线不相交,同位角、同旁内角与内错角的知识点。若教师仅鼓励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琢磨平行线的性质,这对学生来说显然难度较大,有可能适得其反,学生感觉到难度,学习热情大减。这时,为对平行线形象感知,教师不妨通过实际存在的事物形象展示。悬挂在教室上的白炽灯、门窗各对边、书本对边、火车铁轨等,以实际可见且联系紧密的事物展示数学概念,学生理解得也更加透彻。再比如讲到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时,某些教师仅围绕公式s=vt做讲解,自以为讲的头头是道,可是学生们听得却云里雾里。其实,教师可让学生计算从家到学校的里程关系,围绕操场跑步等实际可见的实例,让概念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2.概念灵活化
概念灵活化主要指在讲解概念时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直接讲解,而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分解概念,通过层层剥解,让概念不再深奥。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真理殿堂的道路永远不只一条。灵活性运用多种方法化解概念难点,是每个教师应认真思考的。比如通过新旧概念对比让学生理解新的概念,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能轻易驾驭,教师在讲授新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记忆”建立对新概念的认识,以知识点的联通为锲机进行概念间的比较认同。如在教授乘法计算时,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可从加法计算中寻找相通点,延伸新问题,比如4乘以2,学生可看做是2个4相加。另外,还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概念难点,疑问可以说是进步的源泉,没有牛顿对苹果掉地的疑问,发现万有引力还得推后。同样,概念难点讲授前也可通过疑问让学生对知识有大致的了解。比如“面积”概念,教师可要求学生测量家庭房产面积、教室面积等,并提出测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测量,对面积计算中的注意点也能基本掌握,事半功倍。
3.合作探究,破解概念难点
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只有相互协作才可能完成艰难之事。嫦娥三号的发射升空,玉兔号的软着陆无疑不是全体航天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样,以合作探究方式解决概念难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协同交际能力,也培养了独立精神。通过万众一心,分工协作,数学概念难点自然轻而易举破解。比如,在讲授加减法时,我向学生提出一道问题,小东去买文具盒,一只5.4元,小东付款10元,但营业员找不开,如何是好?然后,我要求学生合作讨论,做好加减法计算。最后,通过学生齐心合力的解答,不仅计算出应找的零钱,还得出许多应对营业员无零钱的办法。学生的认真投入,积极思考,让合作探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是合作讨论必不可少的因素。对学生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学生借机喧闹要严厉禁止。只有这样,概念难点才会引刃而解。
小学生思维能力发育决定了其接受知识的困难程度,小学数学作为抽象性思维是要求较高的科目,学生大多对其望而生畏。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概念难点,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阻碍教学计划推进。让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本文对概念难点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了探讨。对此,略谈几点突破概念难点的策略,希望能对教师教学起到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