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世界公认的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者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书法课已越来越多地步入学校课程。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进行书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书法中不仅可以达到书写技能掌握和提高的目的,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进而逐步培养他们豁达的心境和对艺术的感受。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以下三点,就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与目的。
一、提高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一)明确意义,提高认识。
现在很多学生对书法就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书法可学可不学,只要把书本知识要学好,考上好大学才是好出路。其实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所蕴藏的特质、形式美和抽象性,在世界各类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可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好的一门课。在科举中,仅仅因为书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破格”待遇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书法中往往含有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鸿儒巨子,大都书艺卓绝。“书圣”王羲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既是书法作品,又是文学作品;苏东坡的书法并不亚于他的文章,颜真卿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他无意于书法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法大家……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字的,在临池中,他们的修养和各方面的才艺却与书艺相互促进并一起得到升华。
教师还可讲讲学习书法的好处:能写一手漂亮实用的字,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等等,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唤起学习书法的欲望,真正使书法教学成为推动学生实现提升美的修养及素质的提高过程。
(二)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我们看到,在书法学习中,一个学生对学书产生兴趣,他会想办法,挤时间去训练和学习,会以此为乐,这种学习的愉悦感又促使他更深入的学习书法,所以,作为教师应紧抓学生学习兴趣做文章,愉快地教学。一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有机穿插古今一些书法名家学书习字的故事,通过讲这些小故事,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作用。二是通过介绍学生中学习书法的佼佼者,将他们的书法作品在课堂上张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塑造学习的楷模。三是可以引导他们欣赏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激发他们昂扬向上的美好情感。四是可以总结前几堂书法课的收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五是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一些学生创作书法作品,鼓励他们参加书法展赛,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持续下去。六是教师还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生信任教师,敬佩教师,并结合每个学生个性心理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学书法、练书法是一件快乐的趣事。七是要在书法创作及平时练习时多选择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语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丰富文化知识,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激发培养高尚情操,使兴趣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工夫,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并激发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书法技能技巧
(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示范”是书法教学中最为直观、收效明显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现场书写、重点示范,学书习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通过示范(包括手把手的传授和教师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及亲身感受书写的全过程,化抽象为具体。教师示范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的范写,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所写的范字,验证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他们具体认识书写规律,从而使教师的范写成为最直观的、最生动的、最切实的指导。经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后,学生就进入练习阶段。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书写前先读帖,掌握字的特征和间架结构,做到胸有成竹,再落笔临写。书写时要严格训练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课堂练习要注意少而精,抓住重点,反复揣摩,以求举一反三。“讲评”是书法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习字优劣得失的重要方法。讲评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不能搞教师“一言堂”。通过讲评,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节书法授课的教学环节都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突出指导重点,着力训练书写技能,灵活安排教学环节。
(二)创新方法,愉快教学。
书法只有黑白两色,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将声、电、光、色加入到书法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或播放书法名家的有关讲座,欣赏名碑帖的投影,也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习作,使其有一种成功感;在学生练习书法时,可利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与之相适合的音乐,如古筝、笛子、二胡的乐器演奏的民乐,或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小提琴或萨克斯管的独奏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网络,让学生到网络中寻找书法艺术的魅力。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能从其他的感官上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开阔眼界。
书法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眼界,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水平是十分有益的。一是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在日常教学中,一有机会,教师应尽量组织学生观看或参加当地举办的书法展览。这种展览效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有的学生在观看展览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要通过努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二是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就是请当地有成就的书法家到学校给学生做报告,让他们讲讲学习书法的酸甜苦辣,讲一讲成功的经验,或是给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当场演示。这些书法家的“现身说法”必然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注重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修养
(一)学中悟理,塑造美好心灵。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法一点一滴诱导学生受到品德情感的熏陶。如读贴要做到三读:读懂内容,读笔画,读间架结构;悟理要做到三悟:悟字品如人品,悟思想情感,悟做人道理。同时渗透书法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去感悟著名书法家正直、忠烈的做人品格,“心正、笔正”的人生态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意志品质。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人正直,当穆宗皇帝问其用笔之法,柳公权以“心正则笔正”答之,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把做人、把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讲授这些内容,对学生都有很好的德育熏陶。
(二)精选内容,提高精神境界。
在平时的练习或指导学生创作参展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练文天祥的《正气歌》,让学生从小就在胸中蓄养浩然正气;抄荀子的《幼学篇》,希望学生“锲而不舍”,学有所成;抄唐诗宋词,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增进文化素养;书写名言格言,从中汲取思想营养。这样,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又丰富了文化知识,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三)名作欣赏,陶冶高雅情操。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感动世界的艺术,在于它的构成上就有丰富的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情趣。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书法家风格各不相同,由此就有不同的美感因素产生,众多的优秀名作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或苍劲古朴,或飞动飘扬,或庄重规整,或清秀洒脱,或粗犷豪放,或疏朗空灵,或厚实沉重等等不同的或象征或抽象的意念。所有美的因素,都通过人的视觉从心理上可使观赏者产生共鸣,艺术的感染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其美感又化作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默默地陶冶性情,锻炼意志,提升品格,启迪思维,培养情操。如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这一神品在用笔上中锋与侧锋的穿插变化,将中锋与侧锋交融成一个整体,而运笔的转折、丝牵与映带,既丰富又自然,既生动又精练,既漂浮又有力,其字大、小、正、侧、俯、仰,千姿百态,布白则以疏朗为主加以微妙的疏密松紧之变化,让学生能体验到书家潇洒俊爽,飘逸遒劲的书风。通过各种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享受,从而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的作用。
(责编 李 晔)
一、提高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一)明确意义,提高认识。
现在很多学生对书法就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书法可学可不学,只要把书本知识要学好,考上好大学才是好出路。其实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其所蕴藏的特质、形式美和抽象性,在世界各类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作为教师可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好的一门课。在科举中,仅仅因为书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破格”待遇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书法中往往含有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鸿儒巨子,大都书艺卓绝。“书圣”王羲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既是书法作品,又是文学作品;苏东坡的书法并不亚于他的文章,颜真卿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他无意于书法而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位重要的书法大家……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字的,在临池中,他们的修养和各方面的才艺却与书艺相互促进并一起得到升华。
教师还可讲讲学习书法的好处:能写一手漂亮实用的字,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等等,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唤起学习书法的欲望,真正使书法教学成为推动学生实现提升美的修养及素质的提高过程。
(二)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我们看到,在书法学习中,一个学生对学书产生兴趣,他会想办法,挤时间去训练和学习,会以此为乐,这种学习的愉悦感又促使他更深入的学习书法,所以,作为教师应紧抓学生学习兴趣做文章,愉快地教学。一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有机穿插古今一些书法名家学书习字的故事,通过讲这些小故事,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作用。二是通过介绍学生中学习书法的佼佼者,将他们的书法作品在课堂上张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塑造学习的楷模。三是可以引导他们欣赏古今优秀的书法作品,激发他们昂扬向上的美好情感。四是可以总结前几堂书法课的收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五是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一些学生创作书法作品,鼓励他们参加书法展赛,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持续下去。六是教师还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使学生信任教师,敬佩教师,并结合每个学生个性心理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学书法、练书法是一件快乐的趣事。七是要在书法创作及平时练习时多选择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语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丰富文化知识,提升了精神境界,从而激发培养高尚情操,使兴趣进一步升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工夫,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并激发起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书法技能技巧
(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示范”是书法教学中最为直观、收效明显的教学方法,许多学生都是通过教师的现场书写、重点示范,学书习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通过示范(包括手把手的传授和教师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及亲身感受书写的全过程,化抽象为具体。教师示范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教师的范写,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所写的范字,验证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他们具体认识书写规律,从而使教师的范写成为最直观的、最生动的、最切实的指导。经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后,学生就进入练习阶段。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书写前先读帖,掌握字的特征和间架结构,做到胸有成竹,再落笔临写。书写时要严格训练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课堂练习要注意少而精,抓住重点,反复揣摩,以求举一反三。“讲评”是书法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习字优劣得失的重要方法。讲评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不能搞教师“一言堂”。通过讲评,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当然,并不是每一节书法授课的教学环节都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突出指导重点,着力训练书写技能,灵活安排教学环节。
(二)创新方法,愉快教学。
书法只有黑白两色,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的,但是,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将声、电、光、色加入到书法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展示或播放书法名家的有关讲座,欣赏名碑帖的投影,也可以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习作,使其有一种成功感;在学生练习书法时,可利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与之相适合的音乐,如古筝、笛子、二胡的乐器演奏的民乐,或一些舒缓的钢琴曲、小提琴或萨克斯管的独奏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网络,让学生到网络中寻找书法艺术的魅力。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能从其他的感官上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开阔眼界。
书法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眼界,对于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水平是十分有益的。一是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在日常教学中,一有机会,教师应尽量组织学生观看或参加当地举办的书法展览。这种展览效应,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是十分有帮助的。有的学生在观看展览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要通过努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二是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形式。就是请当地有成就的书法家到学校给学生做报告,让他们讲讲学习书法的酸甜苦辣,讲一讲成功的经验,或是给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当场演示。这些书法家的“现身说法”必然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三、注重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修养
(一)学中悟理,塑造美好心灵。
在书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法一点一滴诱导学生受到品德情感的熏陶。如读贴要做到三读:读懂内容,读笔画,读间架结构;悟理要做到三悟:悟字品如人品,悟思想情感,悟做人道理。同时渗透书法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去感悟著名书法家正直、忠烈的做人品格,“心正、笔正”的人生态度,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意志品质。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人正直,当穆宗皇帝问其用笔之法,柳公权以“心正则笔正”答之,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把做人、把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讲授这些内容,对学生都有很好的德育熏陶。
(二)精选内容,提高精神境界。
在平时的练习或指导学生创作参展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练文天祥的《正气歌》,让学生从小就在胸中蓄养浩然正气;抄荀子的《幼学篇》,希望学生“锲而不舍”,学有所成;抄唐诗宋词,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增进文化素养;书写名言格言,从中汲取思想营养。这样,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又丰富了文化知识,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真可谓是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三)名作欣赏,陶冶高雅情操。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感动世界的艺术,在于它的构成上就有丰富的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情趣。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书法家风格各不相同,由此就有不同的美感因素产生,众多的优秀名作可以使人从中感受到或苍劲古朴,或飞动飘扬,或庄重规整,或清秀洒脱,或粗犷豪放,或疏朗空灵,或厚实沉重等等不同的或象征或抽象的意念。所有美的因素,都通过人的视觉从心理上可使观赏者产生共鸣,艺术的感染力就是这样形成的,其美感又化作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默默地陶冶性情,锻炼意志,提升品格,启迪思维,培养情操。如引导学生欣赏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这一神品在用笔上中锋与侧锋的穿插变化,将中锋与侧锋交融成一个整体,而运笔的转折、丝牵与映带,既丰富又自然,既生动又精练,既漂浮又有力,其字大、小、正、侧、俯、仰,千姿百态,布白则以疏朗为主加以微妙的疏密松紧之变化,让学生能体验到书家潇洒俊爽,飘逸遒劲的书风。通过各种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享受,从而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的作用。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