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桩公案,中国人和意大利人争议了许久:面条究竟是谁发明的?有一种说法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到威尼斯的时候,带回去的。这种说法至今流传甚广,也许正是有这样的文明遗产撑腰,去必胜客吃那比兰州拉面贵好几倍的意大利面(pasta)的时候,能觉得腰板硬了几分——那也是从我们祖宗那里带回去的!
类似的大概还可以推广到pizza和ravioli,批萨经常被说成是马可波罗吃我们的馅饼时,馅儿漏出来,于是干脆就把馅儿铺在面饼坯上烤熟了吃。Ravioli则直接被翻译成意大利饺子。当然烧饼在魏晋一直到唐代也还叫做“胡饼”,这中西之间的食物公案大概没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起合作,是掰扯不清楚的。而且就算是携手做这样让人流口水的项目,最后的结果也一定还是诸种可能的说法各执一词。
当然意大利人对这种说法颇为不满,须知pasta如今遍布全球,乃是意大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宝物。两相对证起来,中国人有4000年前的考古证据——河南某地出土的一撅碳化面条,据说是用小米做的;意大利人有考古和文献依据,罗马时代就有的文献食谱,上面有pasta的遗迹。
有一位叫做塞万弟(Servanti)的意大利教授和他的汉学家太太萨班纳(Sabanna)一起写了一本有450页厚的书,名字就叫做《面条》(Pasta)。前些日子有幸,亲耳听到他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倒没有太多关于“究竟是谁发明”的意气,只是说马可波罗到中国以前,意大利人已经开始在食用这种面和水再切成长条的食物了。小麦很早就成为了地中海沿岸的作物,并不仅仅用来做面包,也用来做pasta。在意大利,关于面条的书还远不仅仅这一本,还有诸多关于面条的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有些风向气候都颇为合适的小镇,在pasta最鼎盛的年代,满街都晾满了风干的pasta,在地中海的风里好像金色阳光一样飘荡。这样的景象实在让人向往。
从前的意大利主妇,做意面是看家本领。《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朱塞佩的新作《巴阿利亚》,讲述一个西西里岛共产党员的一生。其他情节倒也罢了,但党员的丈母娘做意面的镜头实在非常吸引人,新鲜的意面比干制意面煮出来要软一些,在意大利以外少有地方能吃到。肯使用意面巨头barilla的面条,就算有诚意了,还有很多地方直接使用的是新大陆生产的意面。和红酒一样,总有很多人还是留恋旧大陆的味道。如今意大利本土的手制意大利也不多了,不过还是有几个家族企业,坚持高端制法,价格极为昂贵,基本很少能买到。
和意大利人对面条的珍视相比,自诩面条发源地的我们,似乎就对面条有些慢待了。有多少人知道,面条最早叫做“汤饼”?这些考据,倒是在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书里,如数家珍一般地历历道来,都能感觉到他写这些文字时候在喉头涌动的口水。另外大概就是一本偏门得会让人一看就打哈欠,没有科研基金绝不会有面世之日的书《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里面有大量的篇幅讲各种“饼”。“汤饼”和“冷淘”即是后世的汤面和冷面。
《齐民要术》里讲了很多饼的做法,电视广告里热播的某方便面号称“骨汤和面”云云,已经是先祖们玩剩下的了。早年间和面,都是要加各种料在面里的。感觉颇似做一份葱花饼的胚子,然后把这块面团切成面条,加汤煮食。现在也有一些用鱼肉打成浆和面然后做的面条,我最中意的是用贵州酸汤来下,撒上新鲜薄荷叶子和香菜,各种滋味加上面条的嫌滑,吃多少也不够啊。
小时候看《世说新语》,里面讲何晏因为皮肤太白,被魏明帝在大夏天招待一份“汤饼”,“ 汗出,色转皎然”。这用来证明美肤天成,没有傅粉的“汤饼”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很久,直到明白汤饼就是面条的前身。一个帅男捧着一碗面条狂吃到出汗的场景,想来就不再像书里那样美好,反而有些无厘头。但是这样的失落感,是否也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对面条不够尊敬呢?真是要好好反省一下。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面条来了张嘴吃就好。不用去关心一碗面里有多少历史,免得厨房里每样东西都跳出来大喊一声“我可是大有来历的!”这样的态度大概才适应这个抑郁症多发的社会吧,就好象很少有人去关心自己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姓甚名谁,自己的祖先如何到达世居之地。做一份能吃得起面条的工作都已经很难了,谁还有心情去关心这些?更何况如今的小朋友们,就算愿意去煮一碗方便面,再配上西红柿炒鸡蛋的也不多了。
类似的大概还可以推广到pizza和ravioli,批萨经常被说成是马可波罗吃我们的馅饼时,馅儿漏出来,于是干脆就把馅儿铺在面饼坯上烤熟了吃。Ravioli则直接被翻译成意大利饺子。当然烧饼在魏晋一直到唐代也还叫做“胡饼”,这中西之间的食物公案大概没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起合作,是掰扯不清楚的。而且就算是携手做这样让人流口水的项目,最后的结果也一定还是诸种可能的说法各执一词。
当然意大利人对这种说法颇为不满,须知pasta如今遍布全球,乃是意大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宝物。两相对证起来,中国人有4000年前的考古证据——河南某地出土的一撅碳化面条,据说是用小米做的;意大利人有考古和文献依据,罗马时代就有的文献食谱,上面有pasta的遗迹。
有一位叫做塞万弟(Servanti)的意大利教授和他的汉学家太太萨班纳(Sabanna)一起写了一本有450页厚的书,名字就叫做《面条》(Pasta)。前些日子有幸,亲耳听到他们介绍自己的研究,倒没有太多关于“究竟是谁发明”的意气,只是说马可波罗到中国以前,意大利人已经开始在食用这种面和水再切成长条的食物了。小麦很早就成为了地中海沿岸的作物,并不仅仅用来做面包,也用来做pasta。在意大利,关于面条的书还远不仅仅这一本,还有诸多关于面条的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有些风向气候都颇为合适的小镇,在pasta最鼎盛的年代,满街都晾满了风干的pasta,在地中海的风里好像金色阳光一样飘荡。这样的景象实在让人向往。
从前的意大利主妇,做意面是看家本领。《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朱塞佩的新作《巴阿利亚》,讲述一个西西里岛共产党员的一生。其他情节倒也罢了,但党员的丈母娘做意面的镜头实在非常吸引人,新鲜的意面比干制意面煮出来要软一些,在意大利以外少有地方能吃到。肯使用意面巨头barilla的面条,就算有诚意了,还有很多地方直接使用的是新大陆生产的意面。和红酒一样,总有很多人还是留恋旧大陆的味道。如今意大利本土的手制意大利也不多了,不过还是有几个家族企业,坚持高端制法,价格极为昂贵,基本很少能买到。
和意大利人对面条的珍视相比,自诩面条发源地的我们,似乎就对面条有些慢待了。有多少人知道,面条最早叫做“汤饼”?这些考据,倒是在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的书里,如数家珍一般地历历道来,都能感觉到他写这些文字时候在喉头涌动的口水。另外大概就是一本偏门得会让人一看就打哈欠,没有科研基金绝不会有面世之日的书《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里面有大量的篇幅讲各种“饼”。“汤饼”和“冷淘”即是后世的汤面和冷面。
《齐民要术》里讲了很多饼的做法,电视广告里热播的某方便面号称“骨汤和面”云云,已经是先祖们玩剩下的了。早年间和面,都是要加各种料在面里的。感觉颇似做一份葱花饼的胚子,然后把这块面团切成面条,加汤煮食。现在也有一些用鱼肉打成浆和面然后做的面条,我最中意的是用贵州酸汤来下,撒上新鲜薄荷叶子和香菜,各种滋味加上面条的嫌滑,吃多少也不够啊。
小时候看《世说新语》,里面讲何晏因为皮肤太白,被魏明帝在大夏天招待一份“汤饼”,“ 汗出,色转皎然”。这用来证明美肤天成,没有傅粉的“汤饼”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很久,直到明白汤饼就是面条的前身。一个帅男捧着一碗面条狂吃到出汗的场景,想来就不再像书里那样美好,反而有些无厘头。但是这样的失落感,是否也是因为我内心深处对面条不够尊敬呢?真是要好好反省一下。
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还是面条来了张嘴吃就好。不用去关心一碗面里有多少历史,免得厨房里每样东西都跳出来大喊一声“我可是大有来历的!”这样的态度大概才适应这个抑郁症多发的社会吧,就好象很少有人去关心自己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姓甚名谁,自己的祖先如何到达世居之地。做一份能吃得起面条的工作都已经很难了,谁还有心情去关心这些?更何况如今的小朋友们,就算愿意去煮一碗方便面,再配上西红柿炒鸡蛋的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