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东小学依托地域优势,逐步积淀了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客家文化底蕴,加快学校文化内涵的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下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做法,就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几点思考。
一、加大物质文化投入“打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外显的部分。它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完善、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必须重视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注重突出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以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信息化、人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重点打造的亮点是:
1.环境彰显客家文化品位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校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处处都有自身的特色———“客家味”。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1)走廊文化凸显客家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例如,在走廊文化建设中赋予石壁、砖壁生命,处处显现出客家文化特色,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走廊上客家哲理隽语让学生体会,凡人小语使学生共鸣,客家名人名言让学生醒悟思索。悬挂的是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学习的榜样是“客家名人”,体现客家人独有的“客家风情”画以及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客家围屋、客家饮食、客家节日、客家祭祀、客家农事、客家服饰、客家文艺、客家宗祠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样的建设,能让学生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等。这样充分发掘客家文化资源,让学生耳熏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刻苦学习、奋发自强的人文教育,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热爱客家文化的热情,认识和了解客家风俗习惯和客家文化内涵。
(2)教室布置显现客家精神。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布置中,借助文化之力可以打造独具魅力的班级,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该校特别注重教室环境布置的艺术性,以教室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一个科学的育人环境。例如,各班在教室布置中分布了各种各样的板块,这些板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客家园地”“客家娃的故事”“客家娃成长的足迹”……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处处展现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
(3)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展现客家韵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进一步展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品位。如,该校组建了“客家娃小导游团”,创办校报《新芽》,建立东小网站,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如,学校将原有的宣传橱窗留出一半作为客家人爱国成才教育的专栏,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学生和教师课余时间看专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涤荡,思想必然升华。另外,学校的校园花圃、校园雕塑、校园标志等处处展现“客家韵味”,能引人思索,给人启迪,如,学校草坪上有孩子们温馨的提示:“我是客家娃,我爱我校园。”“客家娃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
2.“科技校园”建设初见端倪
科技校园的建设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必要保证,是学校科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加大小学科技校园的建设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之一。它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搭建平台,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为学生综合利用各科知识创造了机会,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东小新建的综合楼将实现硬件现代化,建设“校园电视广播台”“3D播放功能的多媒体教室”“客家文化艺术缩影展览馆”等。
二、依托地域文化资源“铸品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选择一个能统领学校全局的特色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项目要能体现多学科、多种能力的融合,要具备上升为学校整体特色的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特色项目”中提炼出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或精神特质,把它辐射到学校的整体层面和各个领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校通过客家文化与德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品牌特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亮点。
1.尝试构建以“客家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本德育体系
特色项目的确定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扬本校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独特的资源。如,“客家精神”是该校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校本资源。目前,学校确立了把一训三风有机地与客家文化精神相融合,构建以“客家精神”为核心的校本教育体系。再如,学校全力打造能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育人文化环境,把学校的德育与客家文化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把礼仪教育变成有客家特色的“三字童谣”,谱成“文明礼仪之歌”等。在教育和训练中,分阶段落实,通过设立客家娃“文明劝导队”,设立客家娃“文明示范岗”,客家娃“文明礼仪之星”以及通过“感恩教育”“展示教育”等,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了学校在继承客家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2.开发校本课程,突出特色学科,推进客家文化传承
特色学校建设应立足于课程,受益于课堂,延伸于课外。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一定要有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为依托,要有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融合,要有课外活动的延伸和巩固,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基于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该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从实践的层面就“客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让小学生予以传承”做了一些具体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将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课程理念迅速转化成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组织有关人员精心编辑《客家文化读本》,作为校本课程予以开发和利用。读本分上中下三册,上册名为《客家古韵》,主要介绍客家童谣、古诗、对联、俗语等,供一二年级使用;中册名为《客家名人》,主要介绍客家名人故事,供三四年级使用;下册为《客家新风》,主要介绍现当代红色故事及创业故事等,供五六年级使用。
同时,学校要通过特色学科建设,不断放大这一学科群体优势和影响力,开拓性地丰富了学科学习内容,从而在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要以社团和兴趣小组为抓手,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要为兴趣小组活动配置专(兼)职教师、安排专门活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兴趣小组活动或社团,让兴趣小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类(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艺术类(如,客家山歌、客家乐器等)以及美术、英语、电脑、科技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做到“三定”(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要求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教导处通过督导、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他用。正是有了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在校本课程文化以及特色学科的实施和推进带动下,学校的教研文化、课堂文化都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教学实践的热情和学习研究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正在提升,学校的特色和品牌逐渐形成,并初步显示出具有稳定性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3.建设书香校园,开展主题实践,铸造学生高尚的品格
(1)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书香校园”是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全面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通过在师生中广泛开展阅读活动,不断充实师生的精神家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①学校在图书室专门开设了教师阅览室,向教师推荐了必读和选读书目,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了读书论坛、心得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极大提高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读书的自觉性,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②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和客家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科教师将客家文化知识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有计划地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强化教师的阅读指导。早晨让学生每天坚持诵读20分钟,课前和午间开展“课前一诵”和“午间一读”。“课前一诵”即每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名人名言、美文背诵等活动;“午间一读”为每天中午留有保证每个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和“经典诵读”时间。这样强化每天早晨、午间的阅读效能,措施落实,确保时间保证,使活动具有丰厚的内蕴和独特的魅力,已由学校走进家庭,步入社会,深入人心。更令人欣慰的是已由初始的“诵读”实现了向“育人”的转化,在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荣辱教育、文化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鼓励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如,该校除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客家文化诵读比赛,讲故事,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之外,各班还组织了学生开展有关客家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等),让学生在快乐实践中体验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意义。如,参观文化圣地孔庙,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古建筑之美,还初步了解了孔子的一些思想学说,并且让孩子们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像前寄寓美好的希望,表达努力学习的决心,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追寻客家先民足迹,学校与座居瓦子街的客家族谱博物馆签订了共建协议,分批组织师生前往参观学习,听取馆长对客家历史的详尽解读,探寻客家先民的足迹。让孩子们置身于一种文化的氛围,耳濡目染,享受着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客家精神、台湾与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有了更深入的感悟,进一步激发师生热爱客家文化的热情,培养“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此外,学校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先后推出《弟子规》《论语》《千字文》《大学》《中庸》等主题诵读活动,通过好书推荐会、诗文诵读会、课本剧表演等使主题班队活动之花在各班竞相开放。这样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中充分展现自我,能进一步传承客家文化,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添内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捷径,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立校、文化理校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进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着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制度的高效执行两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内容要凸显“人文”
学校制度重建应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首先,良好的学校制度为学生提供有序、合理的学校环境,即学校生活的具体准则与规范,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正当权益。其次,良好的学校制度为学生的理性行为提供了规范要求。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履这种理性行为规范,将外部的制度变成内在的制约。最后,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有利于形成学生持久的心理定势。学校在制度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理要求,让制度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与约束、惩罚与保护、奖励相结合,在惩处的同时还要辅之以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教育和人性关怀。如,学校的“岗位练兵”制度、“教科研制度”等充分尊重和保护教职工的创新、探索精神,并将教职工的成果公布在宣传栏,这样既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又能激励全体教师不断进取。
2.过程要凸显“参与”
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主要途径有:一是充分利用教代会的作用,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师生对制度了解、讨论、学习的过程,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从而减少了执行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二是组织教师各抒己见,集体酝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师生的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热情。
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使特色学校建设的教师能在制度的影响下,主动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教学实践中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把特色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创办特色学校的主力军。
四、利用社区文化建设“亲密触”,拓展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也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要成立社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如,该校每学期印发了有关客家文化、阅读经典等材料,要求家长引导孩子亲身参与实践,通过“亲子共读”“家校联动”开展“书香家庭”建设,不断拓宽客家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对家庭、社区文化的辐射。再如,学校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胆创新音乐课堂教学,采用“走进社区,请进课堂”模式,让孩子热爱山歌,让山歌缭绕校园。这样有了经常组织师生走访社区各单位,同时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做报告、进行法制讲座、客家文化宣传等活动,以社区文化来推动校园文化,以加强“亲密接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项目特色、学科特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要使特色教育从外显走向内涵,局部发展到整体,把自身的特色品牌浸透到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学校注入强劲的动力,提升办学的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加大物质文化投入“打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外显的部分。它能够迅速为人们提供感觉刺激,给人一种有意义的感情熏陶和启迪,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学校文化。完善、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必须重视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注重突出文化内涵。努力创建以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信息化、人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重点打造的亮点是:
1.环境彰显客家文化品位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校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处处都有自身的特色———“客家味”。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1)走廊文化凸显客家特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例如,在走廊文化建设中赋予石壁、砖壁生命,处处显现出客家文化特色,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走廊上客家哲理隽语让学生体会,凡人小语使学生共鸣,客家名人名言让学生醒悟思索。悬挂的是朗朗上口的“客家童谣”,学习的榜样是“客家名人”,体现客家人独有的“客家风情”画以及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客家围屋、客家饮食、客家节日、客家祭祀、客家农事、客家服饰、客家文艺、客家宗祠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样的建设,能让学生感受到客家人的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等。这样充分发掘客家文化资源,让学生耳熏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刻苦学习、奋发自强的人文教育,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热爱客家文化的热情,认识和了解客家风俗习惯和客家文化内涵。
(2)教室布置显现客家精神。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级布置中,借助文化之力可以打造独具魅力的班级,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该校特别注重教室环境布置的艺术性,以教室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一个科学的育人环境。例如,各班在教室布置中分布了各种各样的板块,这些板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客家园地”“客家娃的故事”“客家娃成长的足迹”……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通过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处处展现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
(3)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展现客家韵味。宣传文化阵地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进一步展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提升学校品位。如,该校组建了“客家娃小导游团”,创办校报《新芽》,建立东小网站,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如,学校将原有的宣传橱窗留出一半作为客家人爱国成才教育的专栏,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学生和教师课余时间看专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涤荡,思想必然升华。另外,学校的校园花圃、校园雕塑、校园标志等处处展现“客家韵味”,能引人思索,给人启迪,如,学校草坪上有孩子们温馨的提示:“我是客家娃,我爱我校园。”“客家娃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
2.“科技校园”建设初见端倪
科技校园的建设是实现科学教育的必要保证,是学校科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阵地。加大小学科技校园的建设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条件之一。它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搭建平台,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为学生综合利用各科知识创造了机会,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东小新建的综合楼将实现硬件现代化,建设“校园电视广播台”“3D播放功能的多媒体教室”“客家文化艺术缩影展览馆”等。
二、依托地域文化资源“铸品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选择一个能统领学校全局的特色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项目要能体现多学科、多种能力的融合,要具备上升为学校整体特色的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特色项目”中提炼出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或精神特质,把它辐射到学校的整体层面和各个领域。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学校通过客家文化与德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品牌特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亮点。
1.尝试构建以“客家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本德育体系
特色项目的确定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发扬本校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独特的资源。如,“客家精神”是该校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宝贵的校本资源。目前,学校确立了把一训三风有机地与客家文化精神相融合,构建以“客家精神”为核心的校本教育体系。再如,学校全力打造能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育人文化环境,把学校的德育与客家文化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德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把礼仪教育变成有客家特色的“三字童谣”,谱成“文明礼仪之歌”等。在教育和训练中,分阶段落实,通过设立客家娃“文明劝导队”,设立客家娃“文明示范岗”,客家娃“文明礼仪之星”以及通过“感恩教育”“展示教育”等,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现了学校在继承客家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2.开发校本课程,突出特色学科,推进客家文化传承
特色学校建设应立足于课程,受益于课堂,延伸于课外。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一定要有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为依托,要有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融合,要有课外活动的延伸和巩固,三者缺一不可。正是基于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该校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自身实际,从实践的层面就“客家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让小学生予以传承”做了一些具体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将新课程所倡导的校本课程理念迅速转化成实施者自己的信念或行动哲学。组织有关人员精心编辑《客家文化读本》,作为校本课程予以开发和利用。读本分上中下三册,上册名为《客家古韵》,主要介绍客家童谣、古诗、对联、俗语等,供一二年级使用;中册名为《客家名人》,主要介绍客家名人故事,供三四年级使用;下册为《客家新风》,主要介绍现当代红色故事及创业故事等,供五六年级使用。
同时,学校要通过特色学科建设,不断放大这一学科群体优势和影响力,开拓性地丰富了学科学习内容,从而在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特长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要以社团和兴趣小组为抓手,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要为兴趣小组活动配置专(兼)职教师、安排专门活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兴趣小组活动或社团,让兴趣小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该校开设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类(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艺术类(如,客家山歌、客家乐器等)以及美术、英语、电脑、科技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做到“三定”(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要求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教导处通过督导、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他用。正是有了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样在校本课程文化以及特色学科的实施和推进带动下,学校的教研文化、课堂文化都在发生悄然的变化。教师教学实践的热情和学习研究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正在提升,学校的特色和品牌逐渐形成,并初步显示出具有稳定性和个性化的学校文化。
3.建设书香校园,开展主题实践,铸造学生高尚的品格
(1)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书香校园”是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要全面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通过在师生中广泛开展阅读活动,不断充实师生的精神家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彰显办学特色。①学校在图书室专门开设了教师阅览室,向教师推荐了必读和选读书目,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了读书论坛、心得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极大提高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读书的自觉性,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②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和客家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科教师将客家文化知识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有计划地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强化教师的阅读指导。早晨让学生每天坚持诵读20分钟,课前和午间开展“课前一诵”和“午间一读”。“课前一诵”即每课前三分钟的古诗文、名人名言、美文背诵等活动;“午间一读”为每天中午留有保证每个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和“经典诵读”时间。这样强化每天早晨、午间的阅读效能,措施落实,确保时间保证,使活动具有丰厚的内蕴和独特的魅力,已由学校走进家庭,步入社会,深入人心。更令人欣慰的是已由初始的“诵读”实现了向“育人”的转化,在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荣辱教育、文化熏陶、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主题”不是现成的结论,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应当从校内外、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寻求和提出活动的主题,应当鼓励师生在实施过程中超越现成主题去不断生成新的主题,开辟新的活动探究领域。如,该校除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客家文化诵读比赛,讲故事,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之外,各班还组织了学生开展有关客家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调查,访问等),让学生在快乐实践中体验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意义。如,参观文化圣地孔庙,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古建筑之美,还初步了解了孔子的一些思想学说,并且让孩子们在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像前寄寓美好的希望,表达努力学习的决心,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追寻客家先民足迹,学校与座居瓦子街的客家族谱博物馆签订了共建协议,分批组织师生前往参观学习,听取馆长对客家历史的详尽解读,探寻客家先民的足迹。让孩子们置身于一种文化的氛围,耳濡目染,享受着客家文化的熏陶,对客家精神、台湾与大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有了更深入的感悟,进一步激发师生热爱客家文化的热情,培养“勤劳勇敢,艰苦创业,崇文重教,开拓进取,敬业乐群,乐善好施”的客家精神。此外,学校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先后推出《弟子规》《论语》《千字文》《大学》《中庸》等主题诵读活动,通过好书推荐会、诗文诵读会、课本剧表演等使主题班队活动之花在各班竞相开放。这样让学生在主题实践中充分展现自我,能进一步传承客家文化,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添内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捷径,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立校、文化理校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在进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着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制度的高效执行两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内容要凸显“人文”
学校制度重建应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首先,良好的学校制度为学生提供有序、合理的学校环境,即学校生活的具体准则与规范,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正当权益。其次,良好的学校制度为学生的理性行为提供了规范要求。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履这种理性行为规范,将外部的制度变成内在的制约。最后,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有利于形成学生持久的心理定势。学校在制度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理要求,让制度在执行的具体过程中,与约束、惩罚与保护、奖励相结合,在惩处的同时还要辅之以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教育和人性关怀。如,学校的“岗位练兵”制度、“教科研制度”等充分尊重和保护教职工的创新、探索精神,并将教职工的成果公布在宣传栏,这样既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又能激励全体教师不断进取。
2.过程要凸显“参与”
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主要途径有:一是充分利用教代会的作用,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师生对制度了解、讨论、学习的过程,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从而减少了执行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二是组织教师各抒己见,集体酝酿,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师生的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热情。
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使特色学校建设的教师能在制度的影响下,主动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教学实践中磨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把特色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创办特色学校的主力军。
四、利用社区文化建设“亲密触”,拓展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也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学校要成立社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如,该校每学期印发了有关客家文化、阅读经典等材料,要求家长引导孩子亲身参与实践,通过“亲子共读”“家校联动”开展“书香家庭”建设,不断拓宽客家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对家庭、社区文化的辐射。再如,学校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大胆创新音乐课堂教学,采用“走进社区,请进课堂”模式,让孩子热爱山歌,让山歌缭绕校园。这样有了经常组织师生走访社区各单位,同时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做报告、进行法制讲座、客家文化宣传等活动,以社区文化来推动校园文化,以加强“亲密接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的项目特色、学科特色、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要使特色教育从外显走向内涵,局部发展到整体,把自身的特色品牌浸透到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学校注入强劲的动力,提升办学的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