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认知层次;提问具有深度,鼓励大胆挑战;师生双向提问,引导自主求疑;注重提问技巧,开拓创造潜能”等策略,提高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提问 思维 创造力 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完成的。美国的教育家德加默说:“提问提得好就教得好。”有效提问能使幼儿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才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认知层次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幼儿产生疑问,幼儿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为“疑问和惊奇”能使人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促使其积极思考去探究答案。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发现疑问,产生惊奇。在大班学习活动“认识沉浮”中,针对幼儿都认为“木头、塑料泡沫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橡皮泥是沉入水底的”现象,我们精心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木头和泡沫塑料沉入水底而橡皮泥却浮在了水面上。这不同于幼儿已有认识的情景,激发幼儿去思考“为什么漂浮的木头、泡沫塑料会沉下水底,应该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反而浮在水面上”这一问题。幼儿的探究兴趣被引发,思维就非常积极和活跃。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幼儿对“物体沉与浮”现象产生的“疑问和惊奇”使他们出现了“急盼”和“渴求”的心理状态,便积极地开动脑筋,以求得问题的答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对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支持和引导,幼儿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解决疑问,获得知识,从而提升认知层次,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会更高。
二、提问具有深度鼓励大胆挑战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幼儿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只要是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幼儿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幼儿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封闭式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好不好?”其答案是限定的,唯一的。封闭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弊端:这类问题鼓励幼儿猜测而不是动脑。另外选择性问题的价值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幼儿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相反,开放式提问,提问具有深度,答案的不固定、不确定性,能够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也就给了幼儿更多推理、判断、分析的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总是根据活动目标从正面入手设计问题,如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中,教师常常会设计许多这样的小问题:“图上有谁?小鸡在干什么?躲在树后的狐狸又想干什么……”,教师的提问往往缺乏启发性,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幼儿的思维没有挑战性,故幼儿也就无需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依然是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现在教师这样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等。这样的讨论话题,就给了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设想多种可能发生在小鸡和狐狸之间的事情。同样,幼儿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也给了教师进一步追问的空间,在一问一答中,推动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只有开放性的、挑战性的、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真正的问题。在体育活动“有趣的山洞”中,教师建议幼儿讨论怎样用身体搭山洞时,如果这样提问:“山洞是不是这样的?”(做与幼儿面对面两手高举相握的动作)幼儿的回答肯定是一句长长的、毫无新意的“是的!”。教师若改问:“除了这样搭山洞,还可以怎么做?”课堂气氛一定会活跃起来,幼儿会纷纷开始借助于自己的经验去思考,教师从幼儿那里能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答案。
三、师生双向提问引导自主求疑
双向是指教师和幼儿,双向提问是指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提问时引导幼儿质疑,让幼儿提出问题,互问互答,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进行故事、诗歌、看图讲述等文字活动时,可利用题目进行提问。如故事《小黄莺唱歌》,教师可先把名称告诉幼儿,待幼儿思维后提问:“小朋友,听了故事名称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幼儿便会问:“小黄莺是谁”“小黄莺为什么要唱歌”“在什么地方唱歌”“歌声好听吗”“后来唱得怎么样了”“故事里还有谁?”等等,让幼儿围绕故事名称提几个问题,然后在活动中寻找答案。当幼儿自己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时,教师要接过孩子“抛来的球”, 对幼儿进引导、点拨和启发,尽量让幼儿满意。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一次学习活动中,一个孩子在实验时偶然获得了成功,他迫不及待地要与教师和同伴分享他的快乐。教师在肯定他的同时问他:“你是怎样让物体平衡的?”孩子产生了疑惑:“是啊,刚才还一直不能平衡,为什么现在却可以了呢?”教师说:“你再仔细想一想,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孩子思考起来:“两块积木要一样大小的。”教师追问:“那是不是一样大小的积木随意摆放都能平衡?”孩子说:“不是的。”在又仔细观察一番以后,孩子说:“两块一样的积木一定要放在摆平架的两边,要一样远才能平衡。”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是不一样大小的积木是否能平衡?怎样才能平衡?”显然,在师生的相互询问中,幼儿不但知道了平衡的原理,而且一旦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和发现。
当然,对那胆小内向的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责备,应该耐心地鼓励和引导他们。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那些欲举手又放的小手和欲言又止的小口,多给这些幼儿表现的机会。
四、注重提问技巧开拓创造潜能
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精心设计问题,增强活动中的提问效率,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提问具有层次性。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追问要有层次性,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然后再以层次性的提问逐步加深,扩展内容,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如“风的形成”中,让幼儿观察风中飘动的红旗、树叶,以 “红旗、树叶为什么会动”导入教学;再提问,“我们还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有风,是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刮风,你有什么办法产生风”在玩风车的游戏中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风车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这充分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解决难度较深的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进一步发展。
2. 提问具有延伸性。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注意问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应灵活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并注意它的延伸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推理、联想,使幼儿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如诗歌教学“家”。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答案:天空、树木、河水、花儿);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木长得怎样?河水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是提延伸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会是谁家的呢?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延伸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3. 提问具有探究性。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把初步的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如:“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以后,已了解到人、房子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手电、蜡烛等发光物体的照射下都会留下一个阴影,就可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紧接着追问:“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探索了解影子的形成。再次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 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探究学习,最终探索发现答案。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并学会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操作、实践,使得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一些设问的技巧,我们的活动才会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我们的孩子才有探求欲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认知层次;提问具有深度,鼓励大胆挑战;师生双向提问,引导自主求疑;注重提问技巧,开拓创造潜能”等策略,提高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增强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
提问 思维 创造力 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提问与回答来完成的。美国的教育家德加默说:“提问提得好就教得好。”有效提问能使幼儿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中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才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认知层次
问题情境就是解决问题的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幼儿产生疑问,幼儿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因为“疑问和惊奇”能使人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好奇心,促使其积极思考去探究答案。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让幼儿发现疑问,产生惊奇。在大班学习活动“认识沉浮”中,针对幼儿都认为“木头、塑料泡沫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橡皮泥是沉入水底的”现象,我们精心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木头和泡沫塑料沉入水底而橡皮泥却浮在了水面上。这不同于幼儿已有认识的情景,激发幼儿去思考“为什么漂浮的木头、泡沫塑料会沉下水底,应该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反而浮在水面上”这一问题。幼儿的探究兴趣被引发,思维就非常积极和活跃。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幼儿对“物体沉与浮”现象产生的“疑问和惊奇”使他们出现了“急盼”和“渴求”的心理状态,便积极地开动脑筋,以求得问题的答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对他们的好奇好问的探索加以支持和引导,幼儿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解决疑问,获得知识,从而提升认知层次,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会更高。
二、提问具有深度鼓励大胆挑战
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既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幼儿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只要是难易适度的问题,就能展开幼儿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能引导幼儿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思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封闭式的问题,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好不好?”其答案是限定的,唯一的。封闭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大弊端:这类问题鼓励幼儿猜测而不是动脑。另外选择性问题的价值含量低。因为具有猜测性质,幼儿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并不能说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相反,开放式提问,提问具有深度,答案的不固定、不确定性,能够给幼儿更多思考的空间,也就给了幼儿更多推理、判断、分析的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总是根据活动目标从正面入手设计问题,如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中,教师常常会设计许多这样的小问题:“图上有谁?小鸡在干什么?躲在树后的狐狸又想干什么……”,教师的提问往往缺乏启发性,缺乏一定的深度,对幼儿的思维没有挑战性,故幼儿也就无需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依然是看图讲述《狡猾的狐狸》,现在教师这样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等。这样的讨论话题,就给了幼儿较大的思维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设想多种可能发生在小鸡和狐狸之间的事情。同样,幼儿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也给了教师进一步追问的空间,在一问一答中,推动了师生的有效互动。
只有开放性的、挑战性的、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真正的问题。在体育活动“有趣的山洞”中,教师建议幼儿讨论怎样用身体搭山洞时,如果这样提问:“山洞是不是这样的?”(做与幼儿面对面两手高举相握的动作)幼儿的回答肯定是一句长长的、毫无新意的“是的!”。教师若改问:“除了这样搭山洞,还可以怎么做?”课堂气氛一定会活跃起来,幼儿会纷纷开始借助于自己的经验去思考,教师从幼儿那里能得到更为丰富多彩的答案。
三、师生双向提问引导自主求疑
双向是指教师和幼儿,双向提问是指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提问时引导幼儿质疑,让幼儿提出问题,互问互答,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进行故事、诗歌、看图讲述等文字活动时,可利用题目进行提问。如故事《小黄莺唱歌》,教师可先把名称告诉幼儿,待幼儿思维后提问:“小朋友,听了故事名称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知道些什么?”于是幼儿便会问:“小黄莺是谁”“小黄莺为什么要唱歌”“在什么地方唱歌”“歌声好听吗”“后来唱得怎么样了”“故事里还有谁?”等等,让幼儿围绕故事名称提几个问题,然后在活动中寻找答案。当幼儿自己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时,教师要接过孩子“抛来的球”, 对幼儿进引导、点拨和启发,尽量让幼儿满意。
在有关物体平衡的一次学习活动中,一个孩子在实验时偶然获得了成功,他迫不及待地要与教师和同伴分享他的快乐。教师在肯定他的同时问他:“你是怎样让物体平衡的?”孩子产生了疑惑:“是啊,刚才还一直不能平衡,为什么现在却可以了呢?”教师说:“你再仔细想一想,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孩子思考起来:“两块积木要一样大小的。”教师追问:“那是不是一样大小的积木随意摆放都能平衡?”孩子说:“不是的。”在又仔细观察一番以后,孩子说:“两块一样的积木一定要放在摆平架的两边,要一样远才能平衡。”教师进一步提问:“如果是不一样大小的积木是否能平衡?怎样才能平衡?”显然,在师生的相互询问中,幼儿不但知道了平衡的原理,而且一旦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也会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和发现。
当然,对那胆小内向的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责备,应该耐心地鼓励和引导他们。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那些欲举手又放的小手和欲言又止的小口,多给这些幼儿表现的机会。
四、注重提问技巧开拓创造潜能
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精心设计问题,增强活动中的提问效率,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提问具有层次性。我们在教学中设计的追问要有层次性,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然后再以层次性的提问逐步加深,扩展内容,丰富知识,建构概念,使整个过程结构严谨,体现发展性原则。如“风的形成”中,让幼儿观察风中飘动的红旗、树叶,以 “红旗、树叶为什么会动”导入教学;再提问,“我们还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有风,是什么原因”“如果没有刮风,你有什么办法产生风”在玩风车的游戏中再进一步提问:“为什么风车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这充分体现了问题的层次性,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层层剖析、循序推进地解决难度较深的问题,引导幼儿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方向进一步发展。
2. 提问具有延伸性。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应注意问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应灵活地渗透于整个活动中,并注意它的延伸性,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推理、联想,使幼儿既满足了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如诗歌教学“家”。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答案:天空、树木、河水、花儿);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木长得怎样?河水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是提延伸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会是谁家的呢?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延伸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3. 提问具有探究性。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把初步的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幼儿讲解,而是应该启发幼儿依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新的体验和知识。如:“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和实践以后,已了解到人、房子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手电、蜡烛等发光物体的照射下都会留下一个阴影,就可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紧接着追问:“还有什么东西也有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实验,探索了解影子的形成。再次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怎样来改变影子的大小和形状?” 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从经验入手找原因——发现变化——探究学习,最终探索发现答案。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并学会用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操作、实践,使得幼儿的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师的提问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一些设问的技巧,我们的活动才会变得更加生动精彩,我们的孩子才有探求欲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