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航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中心,自从民航产生以后,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民航业的成长。人们在探索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同时推动着民航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一下在80年代末产生以来日益受到西方民航业所重视和采用的新型安全管理概念——机组配合与协作。
机组配合与协作概念建立在对所有与飞行员有关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之上。每个飞行员都能从中受益。研究证明行之有效的机组配合与协作能减少事故,增加飞行安全。
机组配合与协作是指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达到安全有效飞行运行的目的,核心内容是权威、参与、决断、尊重,通过有效提高机组人员的沟通技巧、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合理分派任务、正确做出决策来体现。
机组配合与协作的对象包括软件(如文件资料管理等)、硬件(如飞机、设备等)、环境和人等四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涉及的人员除飞行机组外,还包括日常与飞行组一起工作的所有人群,这些人群与飞机营运有关。这些人群包括但不限于飞行乘务员、空警(航空安全员)、飞行签派员、机务维修人员及空中交通管制员等。
机组配合与协作是多学科组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人为因素、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航空工效学、测量和统计学、事故调查研究 ,与其他飞行专业课程相比属于较高层次之上的学科,可称之为飞行哲学。
机组配合与协作不善,会带来一些隐患,而并非事故。研究人员发现,机组间缺乏交流和协作甚至会导致产生一些最简单的操作错误,不按机组配合与协作要求进行工作的机组更易出现发动机安置,水力系统,燃油系统等的处理错误。
在美国,凡是出过差错或者事故的飞行员都必须到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飞行安全报告系统去汇报情况,并接受观察。据该系统统计35%的人称机组间缺乏合作,16%的人认为机舱内无关的闲聊太多了,15%的人误解了其他机组成员的意思,10%的人感觉机舱环境良好,还有5%的人对下级不信任,所以不得不去做别人的事。而机组配合与协作训练可以大大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概率。
安全是仅次于温饱的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指太平和完整,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人类的基本追求和需要,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飞行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民航事业和一个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民航的生命线,没有飞行安全就没有一切。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1989年国际民航组织指出: 虽然飞行安全的局势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便使我们的安全局势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大约3/4以上的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良表现所引起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对这一领域的任何改进都对改善飞行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这个管理概念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正确的,因此世界上已有很多航空公司展开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机组配合与协作培训,其核心目的是创建一个集体协作的环境,并应用各种方式来改造管理和领导方法,提高做决定和判断的能力,增进机组间的交流,从而提供一个全面高效的工作环境。该训练同时能培养一个人无论在通常或紧急情况下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由心理学家,研究人员和飞行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认为:有效的机组配合与协作训练必须包含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认识阶段,实践和反馈阶段,持续强化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有一些关键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能应用得当,则整个机组业务水平就能相应得到提高。该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认识阶段、实践与反馈阶段、持续强化阶段。
认识阶段主要要求机组人员认识到在通常或紧急状况下进行集体协作的重要性。这个阶段也帮助飞行员在认识自己行为特点的同时,有效提高领导水平。
在参加研讨班之前,飞行员们得到一些非技术(如天气)飞行状况的资料,并要求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其答案得到评定,作为该飞行员的个人得分。进行研讨班以后,他们得到一份类似的问卷,这是他们必须集体作答。但令人奇怪的是多数飞行员只想单独完成这些问题,只有当时间快用完时,他们才开始集体解答。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如果从一开始就合作的话,也许早已完成任务。这个阶段训练的目的是向飞行员解释个人努力结果远不如集体协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机组人员会认识到自己是如何适应机舱内不同的行为风格和他们个人行为对飞行操作的影响程度。
经过上个阶段的训练后,进入实践与反馈阶段。飞行员们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协作的群体。训练重点开始转移到模拟飞行决断和与飞行无关的事务中。这种活动重点的变化促使飞行员不能依靠他们的技术经验来解决问题,其目的仍然是要向飞行员表明集体交流和团结的重要性。
最后是持续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飞行员们离开研讨班,进入到实际环境之内。每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飞行员实际应用机组管理的情况就会受到调查。第一天一般有95%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开始应用机组配合与协作了。到了第二天,这个数字下降到75%。在训练结束的前一天,该数字甚至会降到15%。因此,要保持机组配合与协作的效果还要进行强化训练。
这个阶段是真正检验机组配合与协作效果的。许多研究班的毕业生认为通过该训练,他们学会了相互间默契和配合。当见到有人正采用老方法来处理机舱事务时,他们会立即提醒。有的甚至直接说:“别傻了,用些机组配合与协作原理吧!”也会产生很大效果。航空公司内部存在“高估任何潜在危险都不是过错”这样一种看法。
因此,在强化阶段同事间要相互保持适当的压力。同时鼓舞他们团结协作也是很重要的,总之,不会有人想被认为是一个机组中的薄弱环节。
机组配合与协作的核心是保障飞行安全,只有安全,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我们的民用航空业才能发展。飞行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民航事业和一个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民航的生命线,没有飞行安全就没有一切。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
机组配合与协作概念建立在对所有与飞行员有关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之上。每个飞行员都能从中受益。研究证明行之有效的机组配合与协作能减少事故,增加飞行安全。
机组配合与协作是指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达到安全有效飞行运行的目的,核心内容是权威、参与、决断、尊重,通过有效提高机组人员的沟通技巧、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合理分派任务、正确做出决策来体现。
机组配合与协作的对象包括软件(如文件资料管理等)、硬件(如飞机、设备等)、环境和人等四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涉及的人员除飞行机组外,还包括日常与飞行组一起工作的所有人群,这些人群与飞机营运有关。这些人群包括但不限于飞行乘务员、空警(航空安全员)、飞行签派员、机务维修人员及空中交通管制员等。
机组配合与协作是多学科组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人为因素、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航空工效学、测量和统计学、事故调查研究 ,与其他飞行专业课程相比属于较高层次之上的学科,可称之为飞行哲学。
机组配合与协作不善,会带来一些隐患,而并非事故。研究人员发现,机组间缺乏交流和协作甚至会导致产生一些最简单的操作错误,不按机组配合与协作要求进行工作的机组更易出现发动机安置,水力系统,燃油系统等的处理错误。
在美国,凡是出过差错或者事故的飞行员都必须到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飞行安全报告系统去汇报情况,并接受观察。据该系统统计35%的人称机组间缺乏合作,16%的人认为机舱内无关的闲聊太多了,15%的人误解了其他机组成员的意思,10%的人感觉机舱环境良好,还有5%的人对下级不信任,所以不得不去做别人的事。而机组配合与协作训练可以大大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概率。
安全是仅次于温饱的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安全是什么?安全是指太平和完整,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人类的基本追求和需要,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飞行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民航事业和一个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民航的生命线,没有飞行安全就没有一切。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1989年国际民航组织指出: 虽然飞行安全的局势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以便使我们的安全局势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长期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大约3/4以上的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良表现所引起的,这同时也意味着,对这一领域的任何改进都对改善飞行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这个管理概念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正确的,因此世界上已有很多航空公司展开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机组配合与协作培训,其核心目的是创建一个集体协作的环境,并应用各种方式来改造管理和领导方法,提高做决定和判断的能力,增进机组间的交流,从而提供一个全面高效的工作环境。该训练同时能培养一个人无论在通常或紧急情况下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由心理学家,研究人员和飞行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认为:有效的机组配合与协作训练必须包含有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认识阶段,实践和反馈阶段,持续强化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有一些关键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能应用得当,则整个机组业务水平就能相应得到提高。该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认识阶段、实践与反馈阶段、持续强化阶段。
认识阶段主要要求机组人员认识到在通常或紧急状况下进行集体协作的重要性。这个阶段也帮助飞行员在认识自己行为特点的同时,有效提高领导水平。
在参加研讨班之前,飞行员们得到一些非技术(如天气)飞行状况的资料,并要求回答: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其答案得到评定,作为该飞行员的个人得分。进行研讨班以后,他们得到一份类似的问卷,这是他们必须集体作答。但令人奇怪的是多数飞行员只想单独完成这些问题,只有当时间快用完时,他们才开始集体解答。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如果从一开始就合作的话,也许早已完成任务。这个阶段训练的目的是向飞行员解释个人努力结果远不如集体协作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机组人员会认识到自己是如何适应机舱内不同的行为风格和他们个人行为对飞行操作的影响程度。
经过上个阶段的训练后,进入实践与反馈阶段。飞行员们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协作的群体。训练重点开始转移到模拟飞行决断和与飞行无关的事务中。这种活动重点的变化促使飞行员不能依靠他们的技术经验来解决问题,其目的仍然是要向飞行员表明集体交流和团结的重要性。
最后是持续强化阶段。这个阶段飞行员们离开研讨班,进入到实际环境之内。每经过一阶段的训练,飞行员实际应用机组管理的情况就会受到调查。第一天一般有95%的人认为他们已经开始应用机组配合与协作了。到了第二天,这个数字下降到75%。在训练结束的前一天,该数字甚至会降到15%。因此,要保持机组配合与协作的效果还要进行强化训练。
这个阶段是真正检验机组配合与协作效果的。许多研究班的毕业生认为通过该训练,他们学会了相互间默契和配合。当见到有人正采用老方法来处理机舱事务时,他们会立即提醒。有的甚至直接说:“别傻了,用些机组配合与协作原理吧!”也会产生很大效果。航空公司内部存在“高估任何潜在危险都不是过错”这样一种看法。
因此,在强化阶段同事间要相互保持适当的压力。同时鼓舞他们团结协作也是很重要的,总之,不会有人想被认为是一个机组中的薄弱环节。
机组配合与协作的核心是保障飞行安全,只有安全,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我们的民用航空业才能发展。飞行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民航事业和一个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状态的主要指标,是民航的生命线,没有飞行安全就没有一切。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