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PBCALL的含义是以开展项目形式和计算机为辅助手段进行语言学习。我国教育改革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能力,这与基于项目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念不谋而合。目前PBCALL研究在欧美已有几十年,而国内才引起教育人士的关注。本文探讨PBCALL的定义、研究、实践原则、核心特征以及与PBLL的异同,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启示。
【关键词】项目;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作者简介】王菲菲(1985-),女,汉族,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与教学法。
全球联网计算机的不断增加和网络技术的更新升级为语言教学助力,其应用范围不仅包括语言听、说、读、写、译技能,也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方面。国外近几十年兴起的PBCALL模式可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参考。PBCALL的含义是基于项目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Project-based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即以开展项目形式和计算机为辅助手段进行语言学习。这是一种将语言学习和技术相结合的新形式,强调新技术对加强语言学习的作用,其中团队和个人活动围绕着由学生创建的有意义的项目发展,并与全世界共享。技术在PBCALL中具有三方面作用:将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说外语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起来;协助学生制作包含媒体的多语言文档;将学习过程和产品引向更广泛的受众。PBCALL将诸如计算机中介通信和媒体制作软件等技术与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紧密相连,这是该模式与偶尔使用计算机中介通信的语法或功能类别教学大纲的区别。
一、关于PBCALL的研究
PBCALL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颠覆传输模式中学习者和机器的固有角色,即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不只计算机、所有技术工具都赋予基于项目的方法支持和灵活性,与其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相同,PBCALL中教师扮演着协调、指导和提供信息的作用。语言教学由教师精心安排、以学生为中心,技术工具可激发并支持离线思考、话语和学习。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有学生通过远程通信来联网学习语言。20世纪90年代的远程信息包括电话、传真、计算机或电视,这些工具使由于人数太少无法在传统课堂高效、经济地学习的学生群体实现同步和异步交流。然而,远程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它未被大规模使用,很快便被电子邮件所取代,如:Kern在美国和法国学校间实行了一项学生邮件交换项目,结果表明该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并增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
网络出现后,教师和学生逐渐能在课堂内外访问网络,互联网为语言教师提供上述联网活动和邮件交换的所有优势。对于PBCALL课程,网络还为语言学习提供其他优势:提供语言练习机会和真实的阅读材料、激发交流练习,如学生话题讨论和刊登作品的媒介。网络教学(如用第二语言发布网页)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写作任务的社会文化相关性,当学生意识到他们在为公共领域贡献价值时会投入大量精力并关注作品,这在用第二语言写作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自主性进行良好的学习,仅仅让他们进行非结构化网络学习是不够的,学习内容必须对个人有意义。正是网络让学生有机会搜寻到到对个人有意义的材料和发布这些材料。
二、PBCALL的实践原则和核心特征
PBCALL的实践原则为:以主题和任务为中心;来源于所有参加者的联合交流过程;要求个人和小组自行采取行动;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课堂上进行体验式学习;活动围绕着由学生创建的有意义的项目发展;过程和成果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共享。早在1988年至1990年间,Barson等曾进行研究,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法语课程进行合作,这些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出版杂志或报纸,实践的核心在于使不同大学学生以邮件交换形式进行计算机中介通信,用法语来“相互联系、制定计划,并完成项目”,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法语、更多用法语思考(学生评语)”,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用目的语管理生活的极大满足感”。
这种实践包含了PBCALL的核心特征:专注于学生在生成课堂外文本时的协作;用第二语言与远程位置的其他人交流完成;作为成品的报纸被出版并提供给课堂外的其他人;使用真实材料;在有意义的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这种实践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学习者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语言学习不是机械地根据预定的教学大纲而产生。相反,当学生在对个人有意义的环境中“将语法概念内化”时是成功的,具体而言,即“学生在由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环境下实现某种目的”。另外,教师应通过“邀请和鼓励学生决定课堂上的活动”来启动基于项目的协作活动,教师在课堂的作用是支持、鼓励和引导,“谨慎地识别语言使用中的错误”。
三、PBLL和PBCALL的异同
联网计算机的用途小到可使同一个教室里的小组共同建构文本,大到可将学习过程的潜力从教室边界释放出来,通过网络接触到真实文本和第二语言文化,计算机中介通信可使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互动,从而实现真实的语言使用以及创建与远程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文本的可能性,计算机上创建的协作项目可通过网络传播或电子邮件发送给语言合作搭档。具体来说,PBLL(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 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与PBCALL的区别如下:
然而,两种方法的目标是类似的,都是为了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交流和促进学习自主性。目标的实现方法也类似,在PBLL和PBCALL中,交流涉及任务形式和内容的交流、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交流,而PBCALL理論家所主张的前摄性自主变为PBCALL实践中的后摄性自主。PBCALL可更真实地驱动PBLL,原因如下:网络化计算机可使其原则可进一步实施,特别是具有个人意义的活动,以及促使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完成真实任务。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与PBLL一样,PBCALL也需依赖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意愿及其有自主合作能力的搭档。 四、結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PBCALL的定义、研究、实践原则、核心特征以及与PBLL的异同。PBCALL是国际语言学习中新兴的研究专题,为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启发。目前,国际上对于PBCALL的研究比较多,国内也开展了PBL和CALL的相关研究,但在外语教学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关于PBCALL方面的研究应引起重视,尽快确定研究专题和团队。此外,还应积极与相关领域融合,如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参考文献:
[1]Meskill, C.,
【关键词】项目;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
【作者简介】王菲菲(1985-),女,汉族,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翻译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与教学法。
全球联网计算机的不断增加和网络技术的更新升级为语言教学助力,其应用范围不仅包括语言听、说、读、写、译技能,也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方面。国外近几十年兴起的PBCALL模式可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参考。PBCALL的含义是基于项目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Project-based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即以开展项目形式和计算机为辅助手段进行语言学习。这是一种将语言学习和技术相结合的新形式,强调新技术对加强语言学习的作用,其中团队和个人活动围绕着由学生创建的有意义的项目发展,并与全世界共享。技术在PBCALL中具有三方面作用:将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说外语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起来;协助学生制作包含媒体的多语言文档;将学习过程和产品引向更广泛的受众。PBCALL将诸如计算机中介通信和媒体制作软件等技术与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紧密相连,这是该模式与偶尔使用计算机中介通信的语法或功能类别教学大纲的区别。
一、关于PBCALL的研究
PBCALL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颠覆传输模式中学习者和机器的固有角色,即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奴隶而不是主人”。不只计算机、所有技术工具都赋予基于项目的方法支持和灵活性,与其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法相同,PBCALL中教师扮演着协调、指导和提供信息的作用。语言教学由教师精心安排、以学生为中心,技术工具可激发并支持离线思考、话语和学习。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有学生通过远程通信来联网学习语言。20世纪90年代的远程信息包括电话、传真、计算机或电视,这些工具使由于人数太少无法在传统课堂高效、经济地学习的学生群体实现同步和异步交流。然而,远程信息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它未被大规模使用,很快便被电子邮件所取代,如:Kern在美国和法国学校间实行了一项学生邮件交换项目,结果表明该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并增强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
网络出现后,教师和学生逐渐能在课堂内外访问网络,互联网为语言教师提供上述联网活动和邮件交换的所有优势。对于PBCALL课程,网络还为语言学习提供其他优势:提供语言练习机会和真实的阅读材料、激发交流练习,如学生话题讨论和刊登作品的媒介。网络教学(如用第二语言发布网页)的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写作任务的社会文化相关性,当学生意识到他们在为公共领域贡献价值时会投入大量精力并关注作品,这在用第二语言写作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效地运用自主性进行良好的学习,仅仅让他们进行非结构化网络学习是不够的,学习内容必须对个人有意义。正是网络让学生有机会搜寻到到对个人有意义的材料和发布这些材料。
二、PBCALL的实践原则和核心特征
PBCALL的实践原则为:以主题和任务为中心;来源于所有参加者的联合交流过程;要求个人和小组自行采取行动;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课堂上进行体验式学习;活动围绕着由学生创建的有意义的项目发展;过程和成果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共享。早在1988年至1990年间,Barson等曾进行研究,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法语课程进行合作,这些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出版杂志或报纸,实践的核心在于使不同大学学生以邮件交换形式进行计算机中介通信,用法语来“相互联系、制定计划,并完成项目”,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有机会“练习法语、更多用法语思考(学生评语)”,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用目的语管理生活的极大满足感”。
这种实践包含了PBCALL的核心特征:专注于学生在生成课堂外文本时的协作;用第二语言与远程位置的其他人交流完成;作为成品的报纸被出版并提供给课堂外的其他人;使用真实材料;在有意义的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这种实践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学习者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语言学习不是机械地根据预定的教学大纲而产生。相反,当学生在对个人有意义的环境中“将语法概念内化”时是成功的,具体而言,即“学生在由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环境下实现某种目的”。另外,教师应通过“邀请和鼓励学生决定课堂上的活动”来启动基于项目的协作活动,教师在课堂的作用是支持、鼓励和引导,“谨慎地识别语言使用中的错误”。
三、PBLL和PBCALL的异同
联网计算机的用途小到可使同一个教室里的小组共同建构文本,大到可将学习过程的潜力从教室边界释放出来,通过网络接触到真实文本和第二语言文化,计算机中介通信可使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互动,从而实现真实的语言使用以及创建与远程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文本的可能性,计算机上创建的协作项目可通过网络传播或电子邮件发送给语言合作搭档。具体来说,PBLL(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 基于项目的语言学习)与PBCALL的区别如下:
然而,两种方法的目标是类似的,都是为了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交流和促进学习自主性。目标的实现方法也类似,在PBLL和PBCALL中,交流涉及任务形式和内容的交流、语言形式和内容的交流,而PBCALL理論家所主张的前摄性自主变为PBCALL实践中的后摄性自主。PBCALL可更真实地驱动PBLL,原因如下:网络化计算机可使其原则可进一步实施,特别是具有个人意义的活动,以及促使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第二语言完成真实任务。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与PBLL一样,PBCALL也需依赖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意愿及其有自主合作能力的搭档。 四、結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PBCALL的定义、研究、实践原则、核心特征以及与PBLL的异同。PBCALL是国际语言学习中新兴的研究专题,为外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启发。目前,国际上对于PBCALL的研究比较多,国内也开展了PBL和CALL的相关研究,但在外语教学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关于PBCALL方面的研究应引起重视,尽快确定研究专题和团队。此外,还应积极与相关领域融合,如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参考文献:
[1]Meskil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