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新课程“以学定教”的理念为引领,阐述了新课程从“教学”到“学习”的“以学定教”的改革要义——“让‘学’发生”,并结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改革实践,提出高效课堂“让‘学’发生”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68-02 新课标将践行从“教学”到“学习”的高效课堂新理念,并不断深入。“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对“因材施教”进行创新与改造,实现课堂教学从“教育”到“学习”的变革,为我们“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实践提供方法论。“以学定教”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突出“教为学”、“做中学”等学法指导策略,注重学生因需要而主动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交给学生,让教师退至幕后当导演,以“合作学习”、“行动学习”的要义,实现学生“学会方法、学成能力、学到知识”,实践一种“让‘学’发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学法指导的实践,提出“以学定教”学法指导的四大策略,与同行商榷。
一、以学生个性的学习品质,提供“学”的内容
学生思维的品质决定学生学习的品质。教师的学法指导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学习品质差异,为学生提供大量适应性素材或获得素材的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应有的科学知识。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先将教室精心布置:教室四周张贴五颜六色的各种鸟的图片,其中,有的鸟展翅飞翔,有的鸟玩耍嬉戏,有的鸟跳着优美的舞姿。课前循环播放《百鸟争鸣曲》,把学生的心牢牢吸引住。上课之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见到美丽的大榕树吗?想和鸟儿做朋友吗?那么,我们一起去鸟的天堂走走吧!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两次前往所见到的不同画面,并说出原因。接下来,观看课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人,把自己当成作者,带有学生个性的畅想,体会其中的学习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进一步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以学定教”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连贯,更重要的是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定教”让“学”发生,老师的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性地发现与解决问题。
二、以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设计“学”的方案
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根本保障,方法与过程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是“以学定教”的核心之一。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摆一摆——用文具盒作船队,体会“一字摆开”、“头尾掉转”、“两边受箭”的妙处。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每组画一画——画出战争形式图,确定魏吴两边对垒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顺风顺水”的环境;让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演一演——学生扮演的鲁肃,向学生扮演的周瑜,汇报诸葛亮借箭经过,起到发展口语交际、训练语言思维和发展学生表演能力的作用;看一看——看视屏,耳闻目睹,加深当时战争的具体印象,帮助理解课文重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让课堂充满创新和活力。
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是“以学定教”的提升与深入。学生亲自设计学习方案后,“学”的参与意识更强烈。以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设计“学”的方案。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学案”及其行动,让学生学会质疑、交流,学会辩论、求同存异,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从而实现真正的“以学定教”。
三、以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的进程
“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与“催化剂”,能变“教学无效”为“教学有效”,化“教学低效”为“教学高效”。如,王崧舟老师在学生学习《草船借箭》的学法指导中,课堂上的情景是这样的师: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 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 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学生说得有理有据)
王崧舟老师用“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这样一个自答式的问题导入新课, 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们降低了对老师的畏惧之心,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问题的探讨之中。接下来,王老师用“可以用哪些方法”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学生们的回答各式各样,王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夸奖,直至得到他想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在此之后,王老师就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了问题的解答。王老师能在课堂中用灵活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并激发孩子独立思考。“以学定教”有效课堂应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背景,通过与现有知识发生冲突,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促进知识的内化与提升,提高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发生。
四、以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实施“学”的评价
比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而不画花盆呢?花盆不是更美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楼梯上随时都有人上下,放花盆多不方便啊!小狗就不同了,它可以动。”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画小花狗懒洋洋的趴在楼梯上,说明这个家很温馨。”还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我们认为除了画小花狗,还可以画小花猫呢!”这样让学生自发的提问,再展开讨论,就使教育过程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还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来,听取他们的建议,就更能切合学生所需。如教学《葡萄沟》一课。学生们在电脑投影上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时,就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想法:想亲身去一趟葡萄沟,想亲眼见一见维吾尔族老乡,想亲口尝一尝他们的葡萄,想亲自看一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把中国地图搜索出来,让学生们通过地图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让他们设想去葡萄沟的路线,并讨论什么时候去最好。这样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的境界。
“探究”中“内化”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高效途径。“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不是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具有探究价值,但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的提升,我们将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学定教”有效课堂的学习程式,改革与创新《语文》课程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方法。我们将致力于按“让‘学’发生”的课堂改革思路与方向,努力实践“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培养“发现问题”的孩子,让“装载知识”的教学变成“提升自我”的学习。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语文有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68-02 新课标将践行从“教学”到“学习”的高效课堂新理念,并不断深入。“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将对“因材施教”进行创新与改造,实现课堂教学从“教育”到“学习”的变革,为我们“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实践提供方法论。“以学定教”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突出“教为学”、“做中学”等学法指导策略,注重学生因需要而主动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交给学生,让教师退至幕后当导演,以“合作学习”、“行动学习”的要义,实现学生“学会方法、学成能力、学到知识”,实践一种“让‘学’发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学法指导的实践,提出“以学定教”学法指导的四大策略,与同行商榷。
一、以学生个性的学习品质,提供“学”的内容
学生思维的品质决定学生学习的品质。教师的学法指导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学习品质差异,为学生提供大量适应性素材或获得素材的途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应有的科学知识。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先将教室精心布置:教室四周张贴五颜六色的各种鸟的图片,其中,有的鸟展翅飞翔,有的鸟玩耍嬉戏,有的鸟跳着优美的舞姿。课前循环播放《百鸟争鸣曲》,把学生的心牢牢吸引住。上课之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想见到美丽的大榕树吗?想和鸟儿做朋友吗?那么,我们一起去鸟的天堂走走吧!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出作者两次前往所见到的不同画面,并说出原因。接下来,观看课件,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人,把自己当成作者,带有学生个性的畅想,体会其中的学习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进一步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以学定教”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连贯,更重要的是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定教”让“学”发生,老师的学法指导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并创造性地发现与解决问题。
二、以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设计“学”的方案
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根本保障,方法与过程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是“以学定教”的核心之一。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每组摆一摆——用文具盒作船队,体会“一字摆开”、“头尾掉转”、“两边受箭”的妙处。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每组画一画——画出战争形式图,确定魏吴两边对垒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顺风顺水”的环境;让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演一演——学生扮演的鲁肃,向学生扮演的周瑜,汇报诸葛亮借箭经过,起到发展口语交际、训练语言思维和发展学生表演能力的作用;看一看——看视屏,耳闻目睹,加深当时战争的具体印象,帮助理解课文重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处于一种活跃状态,让课堂充满创新和活力。
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是“以学定教”的提升与深入。学生亲自设计学习方案后,“学”的参与意识更强烈。以学生习得的学习能力,设计“学”的方案。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学案”及其行动,让学生学会质疑、交流,学会辩论、求同存异,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从而实现真正的“以学定教”。
三、以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的进程
“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与“催化剂”,能变“教学无效”为“教学有效”,化“教学低效”为“教学高效”。如,王崧舟老师在学生学习《草船借箭》的学法指导中,课堂上的情景是这样的师:
师:同学们,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后再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 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可见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认为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肯定想到(什么),我的根据是(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一说我是怎么 根据这个材料想到这点的。(学生说得有理有据)
王崧舟老师用“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这样一个自答式的问题导入新课, 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们降低了对老师的畏惧之心,积极地投入到这个问题的探讨之中。接下来,王老师用“可以用哪些方法”这一问题,来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学生们的回答各式各样,王老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夸奖,直至得到他想要的问答——“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在此之后,王老师就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始了问题的解答。王老师能在课堂中用灵活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被老师调动起来了,并激发孩子独立思考。“以学定教”有效课堂应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背景,通过与现有知识发生冲突,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促进知识的内化与提升,提高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的“学”发生。
四、以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实施“学”的评价
比如教学《玲玲的画》一课。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要在弄脏的地方画一只小花狗而不画花盆呢?花盆不是更美吗?”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们分组展开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楼梯上随时都有人上下,放花盆多不方便啊!小狗就不同了,它可以动。”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画小花狗懒洋洋的趴在楼梯上,说明这个家很温馨。”还有一组的学生代表说:“我们认为除了画小花狗,还可以画小花猫呢!”这样让学生自发的提问,再展开讨论,就使教育过程成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还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来,听取他们的建议,就更能切合学生所需。如教学《葡萄沟》一课。学生们在电脑投影上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和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时,就相应产生了一系列想法:想亲身去一趟葡萄沟,想亲眼见一见维吾尔族老乡,想亲口尝一尝他们的葡萄,想亲自看一看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把中国地图搜索出来,让学生们通过地图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让他们设想去葡萄沟的路线,并讨论什么时候去最好。这样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的境界。
“探究”中“内化”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高效途径。“提出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重要方面。我们认为,不是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具有探究价值,但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的提升,我们将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学定教”有效课堂的学习程式,改革与创新《语文》课程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方法。我们将致力于按“让‘学’发生”的课堂改革思路与方向,努力实践“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培养“发现问题”的孩子,让“装载知识”的教学变成“提升自我”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