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从旷野走近我们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ea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广安市人,1987年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现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油画艺委会主任,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会长。
  其作品专以藏獒为创作题材,被誉为“东方画獒大师”“守望东方生灵的艺术使者”。代表作品先后在法国卢浮宫、巴黎大皇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科研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以及伦敦奥林匹克油画大展、巴西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等展出,并被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中国美术馆和巴西国家博物馆收藏。
  新时期以来,以四川美院为依托的川蜀画派名家辈出,为地域文化添上了浓浓的重彩,也引起全国美术界的注目。以专画藏獒名世的画家林跃,以其绘画中所深蕴的深厚人性和对生命的挚爱,给这个信息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大地情怀。林跃的油画直面生命本真,启迪着人们在那质朴的题材中感受美的存在,在艺术的形式中体悟心灵的诗意。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涉及到灵魂的美丽,在精神上,他所追求的是心灵成为这全部画作的核心。
  在认识林跃,看到他的油画之前,我隐隐约约听到过一些有关他的传闻,今天见到他的作品才与那些闻说联系起来。在他的绘画风格中,我能领略到一个画家所表达的心声,当他专注于一个目标,深入一个主题时,当那些藏民、那些藏獒在融入到他的个性与想象力,以及艺术语言中时,会令你视野大开。面对画面中的人物和藏獒,你可以说它是一部对话录,你能明显的感受到每个对话者的个性,并且你将有机会介入到这些对话中,找到自我的启发。一个画家终其一生在一个单一的题材上,越走越深,那个艰辛思考、创作的过程逐渐渗入其中,逐渐成就了他艺术的奠基。如此一来,它也更加接近生活和生命的本质。我们在欣赏到他绘画的美丽和形象的生动时,也同时能够洞悉那些美丽的心灵。如果从灵魂的角度来说,他绘画的意味远较含义重要。因为,我们曾经粗暴地对待的他者文明和其它生灵,林跃却是从这里找到了一个富于创造力的、积极的生命之源。
  林跃的油画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川美毕业后,踏入藏地写生,并寻找艺术源泉的一段时期,这其间他曾因生存所迫,有短暂的时间淡出艺术现场,再次复出后,由于生命经验的加深,为他的藏地人物油画赋予了浓厚的人性色彩。它从现实的角度看待自己所描绘的对象,西藏的山脉和人物不是作为一个想象,而是精神上的一种归属感在画布上跃然而出,就像那些神山渐渐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在这人与神的交流高旷地域,他与淳朴天真的藏民的相遇,从而获得了创作灵感和心灵的快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微风》《背影》《冬牧NO.1》《冬牧NO.4》等。从这些作品中林跃就已经发掘出自己用色彩抒情的潜质,《微风》中那个少女神秘的、令人迷惑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情;《背影》中那个放牧者以臂遮目瞭望的动作;《冬牧NO.4》中那放牧男子眉宇间凝结的自信与沉静的高贵气质,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家在一瞬间准确地抓住的东西,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其生存背景相得益彰的结合,直接指认了存在本身。在这种种情境里所呈现的就是人的灵魂秘密的所在。早年的藏地油画画风粗犷自然,真实地表达了人与大地的血缘关系,表达了在特殊的地缘状态下人的生存和精神风貌。因为后来藏獒油画的风头,人们大都忽略了他前期的这些出色作品,其实正是因为有了前期创作的铺垫,才给他后来发现藏獒题材埋下了伏笔。
  藏獒油画的创作开启了林跃创作第二阶段,可以说是他创作的新生。当林跃以他与藏獒之间难以割舍的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画獒的创作中,致力于探寻和表现藏獒的内心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相连接的关系上。林跃笔下的藏獒,在人的心灵被物欲日益闭塞的今天,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造物之间对话的途径,它告知我们,人必须回到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信赖,生死相依的关系当中去。林跃描绘藏獒油画,以敏锐的感触,精致的技巧,纯熟的色彩,捕捉一瞬的视觉,并与心理的想象联结,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融合和对生命的高度礼赞。他的藏獒油画达到了入微入神的境界。林跃藏獒油画多有用《守护》 《守候》《呼唤》《守望》《守卫》等等凸显“守”的画名,可见他对藏獒与牧民与雪域高原之间的生死相依关系是非常了解的。藏獒最显著的性格特征就是忠诚,就是对牧人、牧畜和家园的不离不弃的坚守。同时,林跃藏獒油画成功的密码,是因为他破解了藏獒生境的密码。藏獒在凛冽的风雪中凌乱的毛色;藏獒大张着的嘴巴中的猩红的舌头和尖利的牙齿;藏獒在朦胧的月色中闪闪发光的眼睛;藏獒依伴在牧人身边的恭顺……都以最深湛、最富启发性地描绘,呈现了这个造物的神性特质,一切最重要的特点都已到位,它所阐述的就是,美是特定的地域环境的产物,美对所有的感受力都是敞开的,美具有磁性,它强大的能量具有非凡的吸力。林跃的画作构图开阔而严谨,粗放而缜密。无论是远景或特写,画面的整体都传递出一种无以伦比的优美,每一只藏獒看上去都神态炯炯、气宇轩昂,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藏獒的细部更是纤毛毕现,那些藏獒生动的神态似乎是在感應着风的吹拂。
  林跃敏捷的笔触抓住了那种最真挚的眼神,他的画中,藏獒的眼神都透着一种灵异的光芒,给人以心灵的强烈的穿射,可谓神来之笔。美国康州警厅荣誉厅长、世界首席华人刑侦大师李昌钰博士就曾惊叹:“画中的每一只藏獒都有着非常传神的眼神,我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感觉它都盯着我,你究竟是怎么画出来的?”藏獒的眼神浸入了独特的诗意,在这个独特的生灵中,画家“从容运思,由叩问现实出发,追忆远古的辉煌,追寻神灵的踪迹,思考生与死、爱与永恒,见证并亲历那种饱满的灵性生命,它维系着人类的未来。”
  林跃的油画遵循着严格的写实基础,一笔一划、一景一物皆落在写实的功力之上。我自己的创作是以写意为主的,但我清楚,任何写意的夸张变形若离开了写实的基本功,都是不可想象的。写实的主体构成了林跃创作的内循环系统,在这源源不断的循环创作中,他又不时地有新思考、新发现,挖掘出新内容,并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玉树地震时期捐赠灾区创作的《守望》;2016年创作的大型油画《藏獒军团》和《雪域盛装》等大型油画。近几年他的创作一改早期风格,在扎实的写实中糅合了更多浪漫和想象的成分,显得情绪饱满、诗意盎然。尊重和借鉴传统,在传统的精神中打开自己并创新,是林跃绘画的魅力所在,他能受到巴黎大皇宫和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博物馆等艺术之都的邀请展,不是无缘无故的。林跃从他自身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创作,把握到了中西方古典大师绘画的精神内涵,而折射为现实自给的层面,恰恰是藏地和藏獒这个特殊的相遇唤醒了灵感。通过反射性的思考、梦想、想象以及经历,把那所有存在从根本上转化为图式。林跃的藏地写实油画,是那种恰如其分地融合了西方艺术的写实传统,与中国文人优雅质朴的人文情怀结合的一个样本。林跃油画积极向上的主基调,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并引发人想象的冲动。我曾看过不少有关藏地的绘画,水墨、油画、素描和版画都有,这些作品中有人物的,有动物的,还有风土的,但林跃是全面地表现藏地风貌的艺术家,就他绘画的品质和获得的认同来说,他当之无愧的属于其中的佼佼者。
  林跃与藏獒西巴王的故事我也有所耳闻,他陪伴一只藏獒从幼年到几近衰老的现在,实际上是他们相濡以沫的度过了十二年的时间,这实在是一件超乎想象的事,特别是在藏獒热已经式微,曾被天价饲养的藏獒像野狗般游荡的今天,他依然如故、不离不弃地与一只老獒相守相伴着。我想大概人和獒都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只是怀着深深的谦恭,相互接受了,就像上苍送给彼此的礼物。我赞美林跃这种直接追求并接受快乐的魄力和勇气,因为,那是一个从雪域高原的旷野走近我们的灵魂。灵魂的事看上去不可捉摸,但它让我们感到实在,在实在中感到无限中的有限,在实在中感到有限中的无限,就像我们在林跃的油画中感觉的那样。
  人终身奋斗,锲而不舍,所执着的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对自己、对周遭世界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灵魂换个词就叫心灵,就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不忘初心”的“心”。艺术家的“初心”就是树立为最广大的人民创作,把艺术归还给人民的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因为,人民才是一切艺术的力量之源泉。
其他文献
以根立馆 涵今茹古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也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根书博物馆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由四川根石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成,是国内唯一以根书法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填补了国内根书博物馆的空白。  中国根书博物馆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开馆,坐
满目流光溢彩的画作,更带着一股高原之风的冲撞力,着实滔滔如诉。魏葵兄说其作品“呈现出一种源承太古的洪荒之力,渗浸出东方哲学精神和神秘主义的力和美。”  艳月无楼、冷山无风、冻住的残照和挥霍着青春流淌的冰川……我看来,这是画面的HIFI声响。想看而不忍看。  被吴奇新派的雪山作品惊了一头。这被定性为“山水彩墨”的画作和当下看惯的山水画区分开来,吴奇自己说这些作品和成都画家的作品距离拉得有点大。  五
2016年11月20日,“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个日子,成为雕塑家李先海的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而倍感珍惜的时刻。“我很高兴,也特别荣幸,我能参加这个展览,能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听着主持人宣读他的名字,捧着手中印有他作品《中华医学》的大型画册,他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是的,这样一个最高规格的国家性大展中有凝聚他创作才情的雕塑作品,他该高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历史画
鹰山脚下,一栋颇有特色的别墅,方圆百里独一无二,那气势与鹰山相衬,尤为注目,乍一看,会感觉这别墅主人不凡。   华夏仁老先生就是这房子的主人。  先生九十有余,因为那场战争,双眼不好使了,极少看东西,养成了好听收音机的习惯,收音机里的新闻每天必听,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否则吃睡不香。儿孙们给他买最好的收音机,他却倔,偏要使用那台有年岁的收音机。他说,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何况这收音機是1949年10月
我家有一只“母狮子”,可称为“百兽之王”。她呀就是我的奶奶,她的大嗓门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记得有一次放学,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妈妈临时加班,让奶奶来学校接我。平時,我们都是排着队出校门找家长,下雨天我们就在教室里等家长接。可奶奶是第一次遇到下雨天接我,她根本不知道我在哪间教室。奶奶找不到教室,就使出了震撼人心的“狮吼功”:“王俊杰,你在哪个教室?”这一喊,让安静的教室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哈
作为媒介和媒材的绵竹年画  从本质上讲,绵竹年画是一种生活媒介。就如十九世纪的印象派也是把油画当成了一种媒介。所以,刘竹梅的“新年画实验”(姑且如此定义),在这个类比的意义上说,看待她的绘画要有一个转换:首先,要把绘画本身当成一个媒介;第二,绘画的确是和“绵竹年画”传统精神相关联的。但这个关联究竟在哪些方面呢?绝大部分的人将其称之为“新派绵竹年画”,其依据是她采用了绵竹年画的一些传统经典技术,或者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们不能去学校,只能在家里上网课。有一天,我捧着手机看了一上午的视频课,眼睛累得眯成了一条缝,真难受!妈妈走过来说:“要不远眺一会儿吧!眼睛尽可能往远处看,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我半信半疑地问:“远眺就可以解决吗?”她说:“那是当然!”我按照妈妈说的,走到窗边,打开窗户的那一瞬间,我的头一下子就清醒了,微风吹过来,舒服极了!  远远望去,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各式各样的白云,有
绘画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体现画家本人在花鸟画作所寄托的情思、思想和人生趣味,因此,绘画活动所具有的主体形意识明显增强,画家本人的精神因素在绘画作品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这与气韵生动的本质要求有着极大的相似。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画家、画论家谢赫,在其所著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绘画专著——《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
杂技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四川省文联委员、研究馆员  四川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原秘书长)  2020年8月7日14时,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现代艺术》杂志社主办的“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2020年第9期(总第3 3期)杂技专场在成都艺术剧院举行,此次讲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方式。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杂技家协会理事、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文
杜宁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反对狭隘,关注社会的发展,崇尚自然,记录历史的痕迹,追求真实。  杜宁牵着一只骆驼在黄昏的沙滩上缓缓地行走着。骆驼的眼里永远贮存着绿洲,骆驼的蹄掌下永远覆盖着一个绿洲;骆驼的眼里永远贮存着憧憬的春水,在大漠上不知疲倦地跋涉着,且伴着一支孤独的歌;骆驼的每一步都是从险峰迈向幽谷,又从幽谷迈向险峰……  杜宁的容貌和形态有如他的名字:安宁、祥和,但他的骨子里却燃烧着一团炽烈的火,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