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思考一:春种秋收的教育——教育需要结果:(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因果关系;(2)精耕细作,浇水施肥——教育的成长关系;(3)改良杂交,优化选择——教育的选择关系;思考二:润物无声的教育——教育需要过程:(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潜移默化;(2)守住寂寞,春暖花开——教育的力量坚守。
教育结果过程责任爱作为教育人,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出身一样。可教育却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影响着现实。因此,我们身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离不开教育。可现实中的种种不良教育现象,促使我们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去做,下面就是笔者对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春种秋收的教育——教育需要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常识告诉我们:站在一棵幼苗面前,可以看出它旺盛的长势,却感觉不到它的成长,只有隔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变化;另外,农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农田里的秧苗只有通过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劳作,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都说明,秧苗虽小,但也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是不能被随意打乱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而“拔苗助长”,那么不但会破坏它的生长周期,影响果实的成熟,甚至到最后颗粒无收。这些都说明,春种是为了秋收的。
(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因果关系
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只有那些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人,才需要我们教育者的帮助。我们究竟要为社会,为人类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让孩子学会功利,我们的言行就会自然的显露;而如果我们让他们学会诚实、善良、宽容、自强,我们也一定会播下这样的种子。因为教育要承载社会文明,要为社会进步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有因必有果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春种才有秋收的道理。教育者一定要有教育期待,这样的教育才会是孩子们渴望的教育过程,否则夭折的可能是一棵苗,影响的却可能是一片庄稼。
(二)精耕细作,浇水施肥——教育的成长关系
当种子改变不了的时候,要想有好的收成,过程关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待如这样种子的学生我们更应当细心的呵护,耐心的培育,专心的对待,热心的倾注,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多的精力,要获得大面积的丰收,没有成长式的呵护怎么可能会实现?在教育过程中,有时我们忽略了培育的重要,比较粗枝大叶,没有耐心、精心的呵护,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孩子们能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当然他们才会把这样的爱传递下去,这就是爱的成长方式。
(三)改良杂交,优化选择——教育的选择关系
现实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可以有预见性。当教育的土壤还很贫瘠,生长的环境还很恶劣的时候,我们教育人是否可以做一下优化组合,选择一条适合的教育方法,选择一条教育的必由之路,借鉴吸收甚至是嫁接移植,只要我们心里想着教育的本真,在变革中不是追名逐利,那么我们的选择就是优化,就不会变成捕风捉影。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果,不是枝繁叶茂的繁荣。社会有对人的选择,当然教育也要为社会选择人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培养的目标。
思考二:润物无声的教育——教育需要过程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冰心老人的话让我们领悟到,真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潜移默化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自然生成的教育,无须教育者的夸夸其谈,只要真心的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做不好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耳濡目染,让教师身心垂范,教育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油然而生。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有那么多成名成家的成功者,他们的老师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很少有人记得他们做了什么,可他们的学生一定在心里永远都会记得那个爱他们的老师是谁,同学会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们的某位老师请去,这应该才是教育人真正的职业幸福吧!
(二)守住寂寞,春暖花开——教育的力量坚守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确实如此,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多一份爱心,与学生的距离便近了一步,教育学生便多一分把握。教育人的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要总想着一句话,一件事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我们需要用不断的积累与修正,肯定与扶持,耐心的唤醒与激情的点燃,当我们把身心都交给了孩子,给了我们所热爱的事业,春暖花开是迟早的事。假如你每天都能看出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能如朋友般的陪伴他们的成长,都能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都能无怨无悔的如石子铺路,教育的春天何愁不到!
一切的所说所做,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幸福、充实,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态度潜移态度,让教育理想之水浸润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一生幸福的守望者。
教育结果过程责任爱作为教育人,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出身一样。可教育却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影响着现实。因此,我们身上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离不开教育。可现实中的种种不良教育现象,促使我们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去做,下面就是笔者对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春种秋收的教育——教育需要结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常识告诉我们:站在一棵幼苗面前,可以看出它旺盛的长势,却感觉不到它的成长,只有隔一段时间才会发现它的变化;另外,农业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农田里的秧苗只有通过培土、浇水、施肥、除草等一系列劳作,才能茁壮成长直至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都说明,秧苗虽小,但也有它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季节,是不能被随意打乱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而“拔苗助长”,那么不但会破坏它的生长周期,影响果实的成熟,甚至到最后颗粒无收。这些都说明,春种是为了秋收的。
(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因果关系
很多从事教育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只有那些不懂学习,不会学习的人,才需要我们教育者的帮助。我们究竟要为社会,为人类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让孩子学会功利,我们的言行就会自然的显露;而如果我们让他们学会诚实、善良、宽容、自强,我们也一定会播下这样的种子。因为教育要承载社会文明,要为社会进步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有因必有果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春种才有秋收的道理。教育者一定要有教育期待,这样的教育才会是孩子们渴望的教育过程,否则夭折的可能是一棵苗,影响的却可能是一片庄稼。
(二)精耕细作,浇水施肥——教育的成长关系
当种子改变不了的时候,要想有好的收成,过程关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待如这样种子的学生我们更应当细心的呵护,耐心的培育,专心的对待,热心的倾注,需要付出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多的精力,要获得大面积的丰收,没有成长式的呵护怎么可能会实现?在教育过程中,有时我们忽略了培育的重要,比较粗枝大叶,没有耐心、精心的呵护,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孩子们能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当然他们才会把这样的爱传递下去,这就是爱的成长方式。
(三)改良杂交,优化选择——教育的选择关系
现实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可以有预见性。当教育的土壤还很贫瘠,生长的环境还很恶劣的时候,我们教育人是否可以做一下优化组合,选择一条适合的教育方法,选择一条教育的必由之路,借鉴吸收甚至是嫁接移植,只要我们心里想着教育的本真,在变革中不是追名逐利,那么我们的选择就是优化,就不会变成捕风捉影。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果,不是枝繁叶茂的繁荣。社会有对人的选择,当然教育也要为社会选择人的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培养的目标。
思考二:润物无声的教育——教育需要过程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冰心老人的话让我们领悟到,真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的潜移默化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自然生成的教育,无须教育者的夸夸其谈,只要真心的对待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做不好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耳濡目染,让教师身心垂范,教育的情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油然而生。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有那么多成名成家的成功者,他们的老师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很少有人记得他们做了什么,可他们的学生一定在心里永远都会记得那个爱他们的老师是谁,同学会的时候一定会给他们的某位老师请去,这应该才是教育人真正的职业幸福吧!
(二)守住寂寞,春暖花开——教育的力量坚守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确实如此,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多一份爱心,与学生的距离便近了一步,教育学生便多一分把握。教育人的过程是漫长的,我们不要总想着一句话,一件事就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我们需要用不断的积累与修正,肯定与扶持,耐心的唤醒与激情的点燃,当我们把身心都交给了孩子,给了我们所热爱的事业,春暖花开是迟早的事。假如你每天都能看出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能如朋友般的陪伴他们的成长,都能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都能无怨无悔的如石子铺路,教育的春天何愁不到!
一切的所说所做,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到教育带给他们的快乐、幸福、充实,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态度潜移态度,让教育理想之水浸润我们的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一生幸福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