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应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aos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石油的产量从来都是石油行业中的首要课题。在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增加石油的开采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采收率;二次采油;热采法;气一汽热采;蒸汽驱油
  原始石油地质储量中往往只有一部分可以开采出来。资料表明,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的采收率都不太高,相当大的一部分地质储量,尤其是粘度较大的稠油和沥青砂矿等的一次和二次采油的采收率极低,只有采用非常规的工艺技术才能使这些石油资源成为可采储量。
  1.热力采油法
  迄今为止,国内国外提高原油采收率使用的非常规工艺技术应用最多最广的当数热力采油法。所谓热力采油就是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将热量注人到油层中,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热力采油法主要有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油法、气一汽驱油法和火烧油层法等等。
  1.1蒸汽吞吐热采法
  目前,石油热采中的蒸汽吞吐热采法与注水开采法一样,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采油工艺。这种方法是将饱和蒸汽通过油井注人油层,利用其热能使原油降粘、活化,驱使其流动,并由于蒸汽的大量注人而提高了油层的压力,当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采油。通常的工艺过程为:注汽一段时间后,进入自喷采油阶段,此后转机械抽采数月,一个蒸汽吞吐周期结束。然后再注汽、抽采往复循环。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油田运用蒸汽吞吐热采技术的实践表明,该技术较适用于800m以上地层中油层的低开采周期范围。其开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当开采到了6一8周期以后,油井地层压力失去了70%一90%,即失去了热采所必需的势能,导致油井低采能,尤其是大量稠油井进人热采高周期后,因低于热采经济界限而被迫关井停采。
  1.2蒸汽驱油热采法
  蒸汽驱油热采通常作为蒸汽吞吐热采的转换技术来应用的。当蒸汽吞吐热采进入高周期后,虽然地层压力衰减,油汽比显著降低,但蒸汽对油层中粘稠油藏的驱替作用还是有效的,如果在注汽井附近区域开掘若干口甚至数十口采油并,当能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这就是所谓的蒸汽驱油热采法。从ro多年来若干先导试验区的开采实践来看,蒸汽驱的采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开发指标尚未达到开发方案的设定值。其主要原因是:
  ①由于油层构造复杂,且开采十多年后,油层深度已降到地层以下1000多米深处,大量的稠油藏更处于1300一1700m深层甚至更深地层,使得蒸汽驱的体积波及系数较低,驱替作用不明显;
  ②地层压力对于稠油、尤其中质稠油来说,是保证油井产能的根本条件,由于蒸汽本身的性质特点所限,提高地层压力的作用不很明显,故使得蒸汽驱的效果不能有效发挥;
  ③由于受现有井网布局以及井组结构等因素的限制,也导致蒸汽驱的效果不太理想。此外,对蒸汽加热水段塞驱油的技术也进行过试验。旨在通过加注热水来保持油层温度,以便有效降低原油粘度,增强原油流动性并使油层压力也有所增加。但热水的热物理性质与蒸汽放热后的性质相当,与单纯的蒸汽驱相比,并无优越之处,故目前看来,该技术尚无明显的开发价值。
  2.复合介质
  采油新工艺针对蒸汽吞吐、蒸汽驱油等热采技术对热采高周期、深油层、粘稠油藏采收的不足,近几年又提出一种新的原油热采工艺技术—复合介质热采法。所谓复合介质热采也称为气一汽热采,就是通过气一汽发生器将燃料燃烧后的烟气与水蒸汽的混合气体(复合介质)注人油井内,从而实现热力采油。
  2.1复合介质热采原理
  油田热采工艺中使用的燃料通常为原油或柴油,燃油在发生器的燃烧室中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温度很高(>1500℃),注人一定量的水,一方面可适当降低烟温,使之满足油井设备的技术要求,同时,注人的水会汽化,即产生蒸汽。这样,通过调节注节能技未与产品水量,既可调节混合气的温度,又可调节注扁耘蒸汽量。即调节气一汽混合比;如果加大注水量,还可产生大量的热水。具有这种技术特点的气一汽发生器便具有多功能性,因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能。稠油热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温度和压力(即热能和势能)。提高油层温度可使原油粘度降低,增强其流动性,从而提高油井产能;压力更是保证油并产能的根本条件。由于复合介质中含有大量的不凝气体,使得混合气不仅携带巨大的热能,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容积,故可以较快地提高地层压力,其较好的弹性具有较强的驱替作用,因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油井的原油采收率。由于气体和储层内油的密度差而产生重力分异作用,且因为试验区块油层构造经过多次蒸汽吞吐热采后,剩余油藏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油层顶部中低渗透部位,通过这种重力分异作用则可显著扩大气体压力能的波及范围,充分采收这部分剩余油藏,从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2.2复合介质热采的工艺过程
  由理论分析及后来的试验实践可知,由于气体与稠油流度比很大,不宜采用连续注人方式注人气一汽混合气,合适的方式应当是段塞式注人,即在注人一段时间的气一汽混合气(即注入气一汽段塞)后,再注人一段时间的热水(即注人热水段塞),如此反复交替注人,以实现较好的流度控制。从而使复合介质热采技术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在试验中还发现,采用气一汽段塞驱的效果明显好于气一汽段塞吞吐热采。在以井组为单元的试验中,由气一汽发生器通过中心注入井向地层注人一空容积的气一汽段塞,然后注人一空量的约60℃的热水段塞。在生产过程中,中心注入井注人的热水量与生产井的产液量相当,从而保持一定的地层压力。经过一定的生产周期后,再进行一次或若干次注人气一汽段塞与热水塞的工艺过程。多次重复的试验表明,采用气一汽段塞驱热采工艺,可在保持稳定的地层压力水平的条件下持续开发油藏,从而实现了试验区块原油开采方式由蒸汽吞吐到气一汽段塞驱的顺利转换,使井组重新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3.结语:为提高油田的原油采收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势在必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表明,气一汽段塞驱原油热采工艺技术具有良好的工作特性,能够产生巨大的增产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文章.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模式〔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2.P.D.怀特,J.T.莫斯〔美〕.热采方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8
其他文献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
生物学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是绿色科学,生物学与物理、化学、数学、语文、史地、信息技术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运用物理的技术、化学的技巧与计量、数学的计算与数据、语言文字的精确描述以及地理的空间与历史的胸怀实现着发展与飞跃,一跃而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显示着它无穷的魄力。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生活,社会的发展及国防科技的振兴,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些高科技的研究课题无一不与生
当班主任难免要批评学生。我们经常听有的班主任说:“今天倒霉,说了某某几句,他既然和我顶嘴。”也常见某些班主任的名字被写在厕所里。这些现象仔细想来,其实是我们没把握好批评的技巧。学生犯了错误我们不可能放纵,只能教育,教育就需要批评了,语气重了就难免会出现顶撞,甚至怀恨在心的情况,那么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呢?  虽然说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我认为只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还是能
区域活动时,亮亮和佳薇来到益智区,拿出材料玩拼图游戏。这套拼图有三个难度,之前已经完成了一级难度,这次开始挑战二级难度。很快,他们就遇到困难了,一个紫色的组合图形怎么尝试都拼不好,这时佳薇有点心急了,起身去拿答案纸。亮亮立马拦住她:“不要,不要看答案!”两个人便坐下来又开始拼。佳薇说:“我来试试吧。”佳薇试了一会儿,问亮亮:“是不是这样呀?”亮亮摇了摇头,佳薇便放下材料,寻找下一个图案所需要的绿色
很多爸妈觉得跟孩子分床睡特别难,分房而居就更不可能了。孩子的抗议、家长的不舍,都增加了这个过程的难度。其实,如果用对了方法,即使是有些敏感、胆小的孩子,也可以顺利实现分床
摘要: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州发生强烈地震,许多人都历经了身心的伤害。特别是在灾难之后重返校园的孩子们,面对学生所可能出现的身心伤害,如何安抚他们幼小心灵上的重创,成为了教师一项重要的课题。事实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同时扮演心理辅导员的角色,针对学生在重大灾害中可能遭受的心理伤害,发现并及时做出辅导,避免学生心理发展不良,有碍其日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灾难 中小学 心理干预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只有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起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怎样提高读写结合的实效性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学阅读教学中好词佳句,为习作积累语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好的文章也是由一个个词,一句句话组成的,要使文章出色,首先是文章有优雅的
麦地巷遗址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长源村西南一座椭圆形山岗上,山顶海拔约25米。遗址地处大沙河上游南岸,北与屋背岭遗址隔河相望(图一)。2009年9~12月,为配合深圳大学城
2017年,在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纺织产业已跨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纺织科技、品牌、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的目标成为塑造中国
期刊
今天的人活得真累。有钱的人累,没钱的人更累。有权的人累,没权的人也累。大人逼着孩子读书,父母心力交瘁;孩子为考大学起早摸黑,沉重的书包压弯了背。大学毕业为考研、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