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它是学生智慧的产物,也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课堂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对待不同的生成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筆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我们应如何甄别不同类型的生成的教学价值,以及采用的不同策略,以突出生成的课堂定位,凸显生成资源的价值。
一、重视生成,挖掘价值
课堂生成一般都是特别有价值的想法,因为这些状况是出乎教师预料之外的,是之前的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因此,在课堂生成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重视它们,不能因为有可能要打破课堂原有的教学节奏而忽视这些生成,而应当及时审视生成的价值含量,做出最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品到“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学生在比较这样的几分之一和之前学习过的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时候,发现分数产生的背景是相同的,都是要平均分;差别在于平均分的对象,一种是一个物体,一种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6块饼干,让学生说说利用这些材料表示出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表示出六分之一,有的表示出三分之一,还有的表示出二分之一。之后,又有学生提出可以表示出六分之二、六分之三这样的分数,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在学生的发言进入了模仿阶段,我准备引导学生来总结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有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可以用这些饼干表示出十二分之一。”这样的设想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追问学生怎样来做到。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将每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半,这样六块饼干一共平均分成了1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分数十二分之一表示。”在学生描述的时候我相机画出示意图,这样大家面对这个直观形象更容易理解十二分之一这个分数的含义了。之后我还提出一个问题:这半块饼干不是用二分之一表示的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十二分之一呢?学生在小组交流之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半块饼干是1块饼干的二分之一,是这6块饼干的十二分之一,我们现在是利用这6块饼干来表示一个分数的。
案例中,这样的生成给了学生数学认识极大的推动,借助于这样的“与众不同”,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1”(尽管他们还没有学习到单位“1”的相关知识)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生成出现的时候,教师及时捕捉到生成资源的价值,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这些生成就能给课堂带来正能量,我们的数学学习就会更加深入。
二、保持严谨,顾全大局
很多生成性资源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教师要第一时间审视这些课堂生成,看看它们与课堂教学的主题是不是相符,如果与教学内容一脉相承,那我们可以合理地进行应用;如果冲击了课堂教学的重心,那还是以大局为重,我们可以对这些课堂生成进行艺术地处理。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海上的搜救情境:根据雷达搜索得出的信息是“求救信号离本地距离为3海里”,要学生推测一下需要救援的对象可能的位置。大部分学生根据这样的信息做出的判断都在平面上,有的学生只想到了一个点,有的想到了前后左右几个不同方向上的相同距离处,还有的学生已经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小组的学生产生争议,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救援对象可能在海底3海里处,引发了大家不同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该学生的想法是有独到之处的,展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然后,我与他进行了这样的沟通: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只研究在海平面上的情况,你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在后面适当的时候会出现,到时候老师会邀请你发言,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于是,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顺利地认识了圆,由情境的激发认识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相等”的本质属性。在课堂总结的时候,我给学生勾画出一个寻宝的情境“宝物在离你2米远的地方”,通过这个问题将原来那位学生的想法展示给大家,激发了学生的认识从平面上升到立体,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案例中,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适当的。艺术地将一些课堂生成压后处理,确保了课堂学习的重心,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这样的生成没有在课堂上挑大梁,但是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打破常规,散发魅力
不排除有一些特别的生成会让教师下定决心打破原有的教学预设,这是需要勇气的。在面对生成的瞬间,我们要审视生成的价值,对课堂走向作出推理,然后在内心斗争中倾向于突出生成的意义,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散发出生成的魅力。
例如,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班级图书架上有18本作文书,12本文学名著。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与其他学生交流。面对这样两个条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作文书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文学名著是作文书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他们也能轻松地列出算式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还提出了更复杂一点的问题,像“作文书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文学名著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这样两个问题。在短暂的交流之后,他们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先找到总数,然后用除法来解决。就在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有学生提出了“图书架上的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几分之几”和“文学名著比作文书少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五分之一,文学名著也比作文书少五分之一。看到学生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意识到不能放松这个问题,否则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再要纠正他们的想法就难上加难了。因此,我临时决定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将一些巩固练习暂时搁置,先引导学生来面对这样“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第一步就是将这两个问题与前面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发现“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几分之几”有相似的地方,它不是看作文书本身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而是看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单位“1”应该是文学名著的数量,而后一个问题的单位“1”明显的应该是作文书的数量,两个问题中的被除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除数不一样,所以不可能答案都是五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回顾刚才的做法,学生发现了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将两种书的总数作为了单位“1”。接下来我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标明相差的部分,实际看一看这个相差的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
案例中,虽然解决学生别出心裁的问题花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是面对学生模糊不清的认识,我们不能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将这个问题拖到后面再去解决。教师要及时处理,第一时间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这对于他们对分数问题的深入认识有好处。
总之,不同的生成有不同的处理策略,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教师在面对课堂中有意义的生成资源的时候,要摆正生成与预设的位置,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途径,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最好的诠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重视生成,挖掘价值
课堂生成一般都是特别有价值的想法,因为这些状况是出乎教师预料之外的,是之前的教学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因此,在课堂生成出现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重视它们,不能因为有可能要打破课堂原有的教学节奏而忽视这些生成,而应当及时审视生成的价值含量,做出最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品到“别样的精彩”。
例如,在“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可以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学生在比较这样的几分之一和之前学习过的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的时候,发现分数产生的背景是相同的,都是要平均分;差别在于平均分的对象,一种是一个物体,一种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6块饼干,让学生说说利用这些材料表示出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表示出六分之一,有的表示出三分之一,还有的表示出二分之一。之后,又有学生提出可以表示出六分之二、六分之三这样的分数,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在学生的发言进入了模仿阶段,我准备引导学生来总结这个问题的时候,又有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可以用这些饼干表示出十二分之一。”这样的设想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追问学生怎样来做到。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将每一块饼干平均分成两半,这样六块饼干一共平均分成了1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分数十二分之一表示。”在学生描述的时候我相机画出示意图,这样大家面对这个直观形象更容易理解十二分之一这个分数的含义了。之后我还提出一个问题:这半块饼干不是用二分之一表示的吗,怎么现在又出现了十二分之一呢?学生在小组交流之后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半块饼干是1块饼干的二分之一,是这6块饼干的十二分之一,我们现在是利用这6块饼干来表示一个分数的。
案例中,这样的生成给了学生数学认识极大的推动,借助于这样的“与众不同”,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单位“1”(尽管他们还没有学习到单位“1”的相关知识)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生成出现的时候,教师及时捕捉到生成资源的价值,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这些生成就能给课堂带来正能量,我们的数学学习就会更加深入。
二、保持严谨,顾全大局
很多生成性资源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教师要第一时间审视这些课堂生成,看看它们与课堂教学的主题是不是相符,如果与教学内容一脉相承,那我们可以合理地进行应用;如果冲击了课堂教学的重心,那还是以大局为重,我们可以对这些课堂生成进行艺术地处理。
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海上的搜救情境:根据雷达搜索得出的信息是“求救信号离本地距离为3海里”,要学生推测一下需要救援的对象可能的位置。大部分学生根据这样的信息做出的判断都在平面上,有的学生只想到了一个点,有的想到了前后左右几个不同方向上的相同距离处,还有的学生已经在脑海中构建了一个圆。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小组的学生产生争议,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救援对象可能在海底3海里处,引发了大家不同的想法。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肯定了该学生的想法是有独到之处的,展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然后,我与他进行了这样的沟通: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只研究在海平面上的情况,你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在后面适当的时候会出现,到时候老师会邀请你发言,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于是,在之后的课堂学习中学生顺利地认识了圆,由情境的激发认识到“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距离相等”的本质属性。在课堂总结的时候,我给学生勾画出一个寻宝的情境“宝物在离你2米远的地方”,通过这个问题将原来那位学生的想法展示给大家,激发了学生的认识从平面上升到立体,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案例中,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适当的。艺术地将一些课堂生成压后处理,确保了课堂学习的重心,同时又照顾到学生的情绪。这样的生成没有在课堂上挑大梁,但是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打破常规,散发魅力
不排除有一些特别的生成会让教师下定决心打破原有的教学预设,这是需要勇气的。在面对生成的瞬间,我们要审视生成的价值,对课堂走向作出推理,然后在内心斗争中倾向于突出生成的意义,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散发出生成的魅力。
例如,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班级图书架上有18本作文书,12本文学名著。请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与其他学生交流。面对这样两个条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作文书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文学名著是作文书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他们也能轻松地列出算式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还提出了更复杂一点的问题,像“作文书是总数的几分之几”“文学名著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这样两个问题。在短暂的交流之后,他们也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先找到总数,然后用除法来解决。就在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时候,意外出现了。有学生提出了“图书架上的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几分之几”和“文学名著比作文书少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五分之一,文学名著也比作文书少五分之一。看到学生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意识到不能放松这个问题,否则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再要纠正他们的想法就难上加难了。因此,我临时决定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将一些巩固练习暂时搁置,先引导学生来面对这样“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第一步就是将这两个问题与前面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比较,学生发现“作文书比文学名著多几分之几”有相似的地方,它不是看作文书本身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而是看多出来的那一部分是文学名著的几分之几,单位“1”应该是文学名著的数量,而后一个问题的单位“1”明显的应该是作文书的数量,两个问题中的被除数应该是一样的,但是除数不一样,所以不可能答案都是五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回顾刚才的做法,学生发现了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将两种书的总数作为了单位“1”。接下来我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标明相差的部分,实际看一看这个相差的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清晰了。
案例中,虽然解决学生别出心裁的问题花费了一些课堂时间,但是面对学生模糊不清的认识,我们不能对这个问题置若罔闻,将这个问题拖到后面再去解决。教师要及时处理,第一时间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这对于他们对分数问题的深入认识有好处。
总之,不同的生成有不同的处理策略,有不同的应用价值。教师在面对课堂中有意义的生成资源的时候,要摆正生成与预设的位置,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途径,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做出最好的诠释。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