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用电影完成的文学课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ni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剧照

  在影院观看文学纪录片是一件极具仪式感的活动: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炫目的视觉效果,也没有理中客视角的旁白,有的只是一位老人的娓娓道来、唯美空灵的景致和音乐。这就是陈传兴导演为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拍摄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需要细读的电影


  诗词之美在于涵泳,沉潜其中,反复玩味,而电子时代的文化消费品完全不给参与者浸入的机会。对于这样的影像,观众如果抱着娱乐的心态走进影院,恐怕多半要失望而归。
  但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观众抱怨,影片铺陈的线索太多,后续没有呼应,聚焦不够。也有影评人不买账,遗憾这部纪录片没有写好叶嘉莹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叶嘉莹的生平未作细致的钩沉,对她的诗学理论也没深入分析,更没讲清为什么叶嘉莹得到如此多的人喜爱。
  其实,用两个小时去容纳叶嘉莹漫长而曲折的一生本就是不可能之事。而导演似乎并无意以资料翔实打动观众,而是在片中剪入了大量空镜,与人物经历、诗词形成一种诗意的呼应。
  毋宁说,这是一部文学题材的影像实验,而非人物传记片。
  影片从结构上便可看出构思精巧。导演用四合院的结构来命名章节,分为门外、脉房、内院、庭院、厢房五个部分,呼应叶嘉莹的生命历程,一道道门仿佛一道道坎,磨砺着她的心性,到了庭院则成了“莫听穿林打叶声”,曲折幽深后,是豁然开朗。到了最后一章,却没有了名字,如同晚年的叶嘉莹不再为世俗所羁绊,从心所欲不逾矩了。
  这样用心良苦的呼应还有很多。当讲到叶嘉莹去国怀乡,踏上去台湾的船,什么家当都不要了,但是老师顾随讲课的笔记却护若珍宝,这八大本笔记随着她辗转海外,直到整理出版,传之后世。这时空镜掠过兴教寺,那是玄奘大师和他最重要的两大弟子窥基、圆测的长眠之地。同是西去又东归,同是用余生所为告慰了恩师的倾囊相授。
  最后的镜头,洛阳大雪,白茫茫的大地上,竟出现了孔雀的爪印。而叶嘉莹的笔名“迦陵”正是佛典中的妙声鸟,原型就是孔雀。
  意在言外的设计比比皆是,唯有细读才有品味。片中对声音的处理也花了大功夫,在电影院观看的好处就是一句吟诵从左边飘来,又传到右边。陈传兴特别邀请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为杜甫《秋兴八首》创作了日本雅乐作为本片的配乐,直抓人心。
  看完影片,电影学者戴锦华说,面对叶嘉莹和她的语言时会失语,“所有的语言都显得丑陋”。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片中的叶嘉莹96岁了,气质儒雅,神情平和,举手投足间有种不可战胜的高贵。白先勇说,她一站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末代贵族。她是王国维之后,中国最重要的诗词大家。
  有贵族的气质,但是却没有贵族的际遇。叶嘉莹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生于书香门第,却少年丧母,因战乱远离故土;婚后丈夫入狱,她带着襁褓中的孩子孤苦无依;旅居北美后生活终于安稳,又遭中年丧女之痛。
  但影片在抒情方面相当节制,没有气宇轩昂,没有歇斯底里,过往的苦痛仿佛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无从探知她内心曾经的惊涛骇浪,她把自己一生的风霜化在自己的诗词里、融在对古诗词的品评中。而含蓄正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最珍贵的品格,也是影像媒介中最轻易抛弃的风格。
  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丈夫被捕,大女儿刚出生,叶嘉莹过着无家无业的日子,没有薪水,只能睡在亲戚家的过道中。有了工作后,上午在学校教三节课,下午再去另一个学校教三节课,晚上辗转给夜校上课,勉强维持着家庭开支,但身边人没听过她一声抱怨。
  两个女儿都有了归宿,叶嘉莹自感一生忧患终于可以安度晚年时,大女儿和女婿车祸双双殒命。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个月没出门,不见人,写了十首悼亡诗,见了人也只是“眼圈一红”就过去了。
  她视颠沛流离为宿命,一旦有了安稳的念头,竟认为这是老天的“惩罚”。叶嘉莹的学生说,陪伴她的老父亲时,经常听到老爷子一个人嘆气:你们的叶先生,命苦啊。
导演用四合院的结构来命名章节,分为门外、脉房、内院、庭院、厢房五个部分,呼应叶嘉莹的生命历程。

  后来在分析朱彝尊写爱情时,叶嘉莹把那种在压抑、不得已的情形下要写自己诚挚情感的美名之为“弱德之美”,也正是她一声品性的写照。“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弱德之美,自渡渡人


  水月在手,自渡渡人。看完电影,我脑中蹦出这几个字。幸福就像那水中之月,总是如梦似幻,求而不得。“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叶嘉莹说。
  片中多次出现水中月这个意象,既是对主题的呼应,又是与境况的对照。在片头是少小离愁,在中段是漂泊异乡。步入中年,又出现了一次,讲的是中年丧女之痛,只叹“老去余年更几何”。
  诗词是叶嘉莹的自渡之道,后来她又借此渡人。在回忆录《红蕖留梦》中,叶嘉莹说,“诗词研读并不是我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力量”。她将毕生心血投入诗词研究和写作,反过来从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那里获得的安慰也圆满了自己。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走入叶嘉莹的诗词世界。
  文化之精妙之强韧,在于薪火相传,叶嘉莹所到之处,桃李遍地。在台大教书如此,到了哈佛也是如此,不少年轻学人都是因为叶嘉莹的课而钟情于中国古诗词,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杰出汉学家的宇文所安和作家白先勇。
  人生晚年为什么要回国?这是实际而重大的选择,也是观众最大的好奇。彼时,她已经拿到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职。如果安居国外,想必也名利双收、可颐养天年。   在美国要用全英文讲授古诗词,叶嘉莹40多岁才决心补习英文,自感自己的英文水平无法复刻那些迷人词句的神韵。丢了神韵,精微之处的区别就讲不出来,用汉语尚且只可意会,用英文连言传也不尽其味了。她在《我与南开大学的因缘》一文中解释说:“诗歌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带着生命的力量,而西方人是没有这种生命的共鸣的。”让诗词的生命长在孕育的土地上,这成了叶嘉莹晚年最大的夙愿。
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与南开的情缘也格外动人,从1979年在南开任教,至今已逾40载。“文革”结束后,叶嘉莹回国讲学,在南开讲汉魏南北朝诗,在最大的教室每周讲两次,每次3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外系同学为了听课还伪造了听课证。那时的中国大陆文化断层严重,很多古典文学的课程还用阶级分析法,叶嘉莹注重感发的方法形成了极强的感染力。
  在1977年写给国家教委的那封长信中,叶嘉莹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教书的意愿。之后的数年,叶嘉莹几乎每年暑假都以探亲名义回国开课,来回都是自费。通过她别具一格的吟诵,诗人的生命在今人的声音中复活。
  叶嘉莹是出了名的热爱教学,她总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几小时。她生活朴素,深居简出,70平方米的民宅中,耄耋之年还在给研究生上课,并不宽敞的客厅总是挤满了人。晚年又将注意力放到了推广吟诵和诗词普及上,她给幼儿挑选了218首古诗词,还亲自录制了讲解和吟诵的音频。
  1948年的诀别之时,老师顾随送给叶嘉莹一首《送嘉莹南下》,起首一句是:“食荼已久渐芳甘,世味如禅彻底参。”荼是苦茶,苦久了,习惯了,也能品出甘甜。到了晚年,她终于做到老师顾随那样,以悲观的体验过乐观的生活,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

影像中的大师气韻


  叶嘉莹先生著作等身,如果说诗词自成其美,影像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回忆录《红蕖留梦》中,叶嘉莹说,“诗词研读并不是我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力量”。

  影片似乎还在叩问一些更本质的问题。叶嘉莹祖上的叶赫纳兰氏是归顺满族的蒙古族,78岁时,叶嘉莹在诗人席慕容的陪伴下去探寻了自己祖先的发源地叶赫河,她看着如今已是荒草茫茫的故土,顿感黍离之悲。北风扬起她的头发,她吟起“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影像将这般情景交融的人生经历呈现了出来,触景生情,越是沉痛,越是隐忍,越是淡然。这就是《黍离》的美感,“纯以意胜,其沉痛处不当于文词求之”。
  整部电影的结构如同荷马史诗中的返乡之旅,生于北京,迁到南京、上海,辗转台湾、北美,最后落叶归根。追寻故土,也是对我们是谁的叩问,影片的多义性也意味着开放性。
  她看着当年的同学合影,多数人想必已不在人世,她努力分辨出哪个是自己,笑着淡淡地说,人生如梦啊。
  但是她与外界又是疏离的,身边似乎没有太亲近的人。诗人痖弦的感受精确,说她“意暖神寒”。
  片中最后,她在温哥华的老友刘秉松说,“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
  “我们就是偶尔打个电话,知道你还活着,我还活着。”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过如此。
  陈传兴最遗憾没有剪入成片的是这样一幅场景:叶嘉莹回想起自己儿时的夏夜,她和父亲铺着凉席躺在老宅四合院的树下,父亲教她指认天上的星座和星辰,讲到这一段时,她手指着天空,眼睛痴痴看着上方,像一个小女孩,似乎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夜,万古长空。
  这部纪录片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诗词带给叶嘉莹的气韵,已经功德无量。
  捕捉人的神韵,为一代风华存史,这是制作团队一以贯之的追求,陈传兴主创的“岛屿写作”系列已是文学影像的标杆之作。
  2011年上映的系列文学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把镜头对准台湾存世的文学大家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周梦蝶、王文兴。
  冷僻的题材却赢得了不俗的表现,差强人意。票房突破400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88.6万元)。
  2014年的第二季,选题范围扩展到港台地区的作家,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西西、也斯、刘以鬯悉数登场。
  时至今日,影片拍摄时在世的12人中,余光中、周梦蝶、杨牧、洛夫、也斯、刘以鬯已然谢世,片中的影像成为绝唱。
  与余光中、白先勇在大陆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不同,诗人周梦蝶、作家刘以鬯此前并未广为人知。如果不是看了影像,大陆读者可能会错过这几位重要的作者。
  相比之下,叶嘉莹在大众视野中非常活跃,这当然与她讲学不息、笔耕不辍有关,她的诗词课被剪辑成多个版本在各大平台上播放,她的诗词讲稿是古典文学类的畅销书,经常被中学语文老师列为必读。
  陈传兴说,叶嘉莹始终在录制名单上,两季合作之后,陈传兴脱离原有团队,开始独立制作叶嘉莹的纪录片。
  他把《掬水月在手》视作与《郑愁予·如雾起时》《周梦蝶·化城再来人》共同的系列,合称为“诗人三部曲”—“郑愁予是诗与历史,周梦蝶是诗与信仰,叶嘉莹是诗与存在。”

水之中月,感发之诗


  本片英文片名也很有味道,Like the Dyer’s Hand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句,叶嘉莹如染匠之手,在人生的苦痛和诗词的感悟间,游弋其中,浸染其色。
  水中之月,也是诗歌与存在的关系。就像诗歌与生活相比总显得过于浪漫、不切实际,但其中却能寄托人最细腻、深微的情感。
  我们从未真正掌控过生命,我们也无法控制时间,但在所有人都不相信的那个理想世界、审美世界,却能够穿越历史,成为文明中真正能够留存的人的痕迹。如荷尔德林所言,诗要创造另一种存在,聆听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传言。这难道不是一种奇迹吗?   进一步,我们要追问,古诗词对现代人的生活有什么价值?
  文学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人的创造融于了生命体验。《诗品》中云,使贫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欲望向外,求而不得,诗令人向内寻,自我消化,自我和解。无论贫贱困苦,无论孤独寂寞,皆可安心。
  叶嘉莹的意义提醒世人诗歌的价值在于个体,在陶冶,在感发。她把自己的诗学理论概括为兴发感动,为什么一首诗好,是看似很简单但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她讲解的过程实际上是种再创造。
某种程度上讲,是叶嘉莹降低了诗词鉴赏的门槛,将对诗无感的芸芸众生接引入诗歌的大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与那些讲传统文化庸俗化的电视学者是一类人。

  古诗词的学术领域是“千家注”,普通读者不得其门而入。最悲哀的是,有些训练有素的学问家和读者,可以把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内心深处却无法与之共情。如果讲授者自己对于诗词缺乏共情,教学的过程沦为背景介绍、中心思想、技法赏析的串讲,诗词自然也無法打动学生。这也回答了许多优秀传统诗歌都是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背诵的内容,但却无法激起学生的感动。
  到了大众领域则是符号化和鸡汤化,往往被迫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削足适履,变成用后即抛的文化快餐。某种程度上讲,是叶嘉莹降低了诗词鉴赏的门槛,将对诗无感的芸芸众生接引入诗歌的大门。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与那些讲传统文化庸俗化的电视学者是一类人。
  诗人席慕容谈到叶嘉莹时说,她带来的是久已失传的诗教,一种以生命相融合相感发的活动,融会了自身能力的强大与饱满,自身生命质地的强韧与深微。诗教需要人的情感来传递,如顾随所言,诗法皆世法,无世法,诗法也立不住。
  叶嘉莹的资料、采访汗牛充栋,此片无疑是其中最诗意的。留白,难免给人看不明白之感。但古诗词何尝不是如此,若是不主动走入,怎能解其妙处?
  正像有评论指出的,《掬水月在手》将这份“沉重的选择”交给了观众,却少有人能接住。因为我们并没生活在自己历史的延长线上,已体会不出“异代同调”的那份悲凉。
  让观众收获美感之后,在困惑中成长,陈传兴用一种近乎电影诗学的尝试,在文字文本和影像文本之间搭建了走进叶嘉莹精神世界的桥梁。导演陈传兴说,“它不只是叶先生本身的一部传记,也在讲述诗词的命运,和整个中国文化历史的记忆。”
  对于在生活中挣扎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诗和远方真的是解药,那也只能是自己走过去,而非坐等拯救天上来。如果有先辈愿意接引,就要好好珍惜这自渡的机会。
  “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的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叶嘉莹说。
  “在这个手机屏幕支配一切、动漫文化横扫一切的环境下,我想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去压着年轻世代说,你们必须要读、你们必须要看。我们只能说,你看,我向你发来了一张邀请函,这是一场舞会的邀约,仅此而已。”陈传兴说。
  这是叶嘉莹的邀约,也是陈传兴的邀约,我想我们不该错过。
其他文献
谭保罗常务副主编城市研究院院长  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政府力量,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影响经济运行。  对各国政府来说,凯恩斯经济学可以说是“投其所好”,因为它为政府扩权创造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实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开始,美国便进入了联邦政府在财政金融上的扩权时代,联邦权力不断挤压州权,总统权力也不断扩大。  但到了20世纪70
一个身着校服的男孩,走向了刘铭,用羞涩的声音问道:姐姐,可以用支付宝跟你换点现金吗?  刘铭内心那根弦马上绷紧,怕是骗子吧?她脑子快速运转:现在手机支付可以搞定一切,且未成年人也不可能有支付宝。事有蹊跷,她连忙摆手,走开了。  事后,男孩纯真朴实的脸,再次浮现于脑海时,她又懊恼不已。她感到自己“无可救药”。  刘铭把这理解为“杀猪盘后遗症”,经过了那场完美骗局的“洗礼”,她已经分不清现实的真假。总
重大决策中专家是中立的吗?—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专家社会稳定风险感知的分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程佳旭、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祝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彭宗超 本文节选自《公共行政评论》2020年第3期  本文通过对参与重大决策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设置了一个具体的真实风险情境,详细解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专家社会稳定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并揭示了在同一决策咨询平台中,作为政策目
民本政府的5年实践,从修复,到权利的普遍化,新价值的扎根生长,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也与人的需求层次相对应。在塑造民本政府的过程中,实际上有三架马车,功能或者价值的分化已经开始出现——政府,市场,公民和社会组织。    在十一届人大代表的掌声中,本届中央政府过去5年的工作答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回顾5年前,当前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工作报告中自豪地宣称“办成了多年想办没有办成的大事”(尤其是集中力
我很少看相声,所以岳云鹏的相声也没看一个完整的,他的“五环之歌”很火,但我的水平够不着,领会不了什么意思和意义,便在电视机前“呵呵呵”地干笑,以示自己已经很投入了。我曾在北京有一段读书的经历,没啥事的时候喜欢和同学黄剑涛在老胡同里乱窜,也会坐车去八大处,偶尔去一下北大吃一顿学生餐,以重温一下黄剑涛同学当年的校园梦。在北京买了个汽车月卡后,不坐好像有点浪费,便东走西逛,也算走了不少地方。于是就发现北
中美重启贸易谈判,但之前的加税继续。  按中方统计口径,中国对美每年出口的约4700亿美元商品中,已有2500亿美元商品被美方加税;美国对华每年出口的约1500亿美元商品中,有1100亿美元商品被中方加税。  动辄一两千亿美元的商品被对方加税,看起来量挺大,但在贸易世界里,这样的数字并不惊人。  要知道,中国、美国每年的对外贸易总额都在4万亿美元的量级。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4.62万亿
摘要:物理课《物体的平抛运动》教学设计,本文主要设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关键词:《物体的平抛运动》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一、教學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2)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及运动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发生在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摘 要】现代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呈现出评价的目的、标准、内容、方式、主体都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评价的侧重点也在随之而转变。本文详细探讨了这些改革趋势,强调建立多元主体之间平等、开放、公正的评价环境。  【关键词】学生评价 多元 评价体系     而今,新课程已进入实施阶段,现代教育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而变革的核心是教育目的和评价体系。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支持下,现代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呈现出一
2016年,邢炎去往广东西部的某地,主持修了一座寺庙,他成了住持  陈明几乎清空了朋友圈,现在留下的最早动态是一则宣言:“不是所有选择都需要别人支持。”五天后又是一条,他说:“我们来到世间走一遭,只是让我们的灵魂比来时更清净。有一天可以看到那个不变的真正的自我。”发布时间是在2018年10月初。  一个月后,陈明告诉《南风窗》记者,他成功逃出家了。  逃去哪儿?  “空门。”门外:“求不得”苦  
在美国的战略结构中,大战略的位置排序无疑靠前,因为它事关安全,而军事安全历来都是美国执政当局最为关注的问题。其实,美国本无大的安全之虞,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超强的国力,使得它的安全系数肯定是全球第一。然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美國人的忧患意识历来很强,因而研究大战略的专家代不乏其人,不同流派的见解层出不穷,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福特国际讲学教授、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巴里·波森就是众多学者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