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与绘画同构共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aaxz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说:“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孩子们敢写、乐写?如何以新颖、灵活、多样的方法或写作思路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轻松地找到可以下笔的“切入点”?笔者借助儿童绘画的思维方式,尝试着开拓儿童的作文思维。
  一、涂鸦——从画画到写话
  有研究表明,孩子们最初表达思想的本能就是画符号。在他们成长早期,涂鸦就是儿童的一种本能需要,他们上小学之前,经常会在墙壁、桌子、窗户上随处涂鸦。涂鸦是儿童表现思想的方式,更是儿童创造欲望的表现。而儿童作文教育,要从激发孩子的本能开始。苏联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列·符·赞科夫认为,要“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因此,用画画来激发兴趣,激发儿童的表达欲望,用涂鸦来激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是儿童写作教育的第一步。
  笔者在教学时告诉孩子,“写作”就像涂鸦画画,你想怎么画都可以,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表达。笔者作文教学时,经常在板书旁围绕教学内容勾画上几笔画作为示范,激发孩子的兴趣,然后再布置“绘画日记”“涂鸦作文”的作业给孩子们做,让孩子作文时先画再写,画出想写的内容,然后再写作文。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比如有的孩子写自己考试没考好,很伤心,先在日记本上画了一张卷子和几滴眼泪,然后用文字写下自己伤心的感受。有的同学描写风,先涂鸦刮风时花、草、树、人的不同姿态,然后用文字把刮风时花、草、树、人不同的姿态写下来,写得详细生动。笔者还进一步要求学生不仅仅要关注小花、小草在刮风时的形态,还要养成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记住让自己记忆深刻的大事小事。
  实践证明,从孩子本能出发的“绘画日记”“涂鸦作文”等写作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而且激活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孩子尽情地抒发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纯真自然的情感,并有利于儿童养成观察身边人和事的习惯。
  二、临摹——像摹画那样模仿作文语言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因此儿童学习作文的初期,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具体做法是:以学画画需要临摹为比喻,启发学生像热爱画画那样去摘抄名篇佳作中的美词佳句,积累语言的素养。
  在小学中低年级进行作文教学时,笔者告诉孩子,初学画画时要临摹,初学作文时也一样,要模仿别人的写作。笔者布置学生去课外阅读,摘抄好词佳句,持之以恒,定期检查。中高年级以后,笔者还让学生尝试写读后感、心得体会。这样长期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把读到、摘抄到的内容恰当地运用到文章中。
  此外,还应提倡学生像临摹画画那样,用文字语言去阐释图片的内涵,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文字刻画能力。笔者开展了一次“照片作文”训练,我先请学生选一张自己认为最好的生活照片交上来,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让大家去观看评论。然后,布置大家为自己的照片写“说明词”,或者写与照片相关的有具体情节的作文。最后,把每个孩子对自己照片的说明词贴出来展示,看看谁的说明词更好地“临摹”了照片的内涵,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从效果来看,对学生作文进行“临摹”训练是颇具实效的。
  三、写生——像绘画那样描绘生活
  在临摹的训练取得实效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将教学由描摹照片引向对事物进行“写生”的训练。写生,就是将生活中的所见直接用画笔画下来。这是画画的基本功,是描绘生活内容的最基本状态。同理,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都可以是我们笔下的写生对象,既可成风景,又可以写进文章。古有画家云:搜尽奇峰打草稿。作文就是用语言描述生活的过程。笔者就利用了“写生”的原理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成效斐然。
  比如苏婧怡同学的《绿豆观察记》一文中的片段:“今天刮起了台风,可一点也不影响小豆子的生长。它们的根也越来越长,深深地插入了土中,在豆瓣头上的裂缝中长出了两片小绿叶,就像螃蟹的小爪子。我还发现它们白白胖胖的身体变成了紫色。”
  再如林文欣同学《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一文中的片段:“为了提防老师,我们派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去‘南天门’侦查,于是我们就拉开了联欢的序幕。一架纸飞机正中班委,班上闹得更欢了。欢呼声盖过了班长的怒吼声,我们更加肆无忌惮地玩起来。‘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千里眼’大声叫嚷着,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各就各位,赶紧闭上嘴巴收拾东西,教室里顿时一片安静。走进来的老师居然笑眯眯地瞄着垃圾桶里的纸飞机,淡淡地说:‘今天的作业就写一篇作文《当老师不在的时候》。’老师扬长而去,大家叫苦连天!咦,怎么有中计的感觉?”
  像这样的习作,皆来自孩子们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的“写生”——写生活。
  四、构思——像构图布局那样预想作文的结构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有伟大的思想才会有伟大的作品,传神的画作,一定是有预先构思的作品。恩格斯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聪明的医生高明。”作文与绘画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动笔习作前一定要有选材布局的意识,要构想行文的脉络。事实上,要求学生先涂鸦画画,再写作文,就是让孩子学习先构思,后写作。
  笔者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美术课画画的时候,是先想好再画呢,还是没想好就乱画?”孩子们的回答是前者。是的,先想好画什么,想好画在纸上的哪个位置,画多大,先画哪一部分,再画哪一部分。这些道理中高年级的孩子基本都懂。然后引入作文构思与画画构思同理的说法。告诉学生,在作文之前,对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动笔习作前一定要像画画一样先想好再动笔写。要想好根据描写对象和表达需要选择用什么事实材料——选材布局;想好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行文脉络,然后才动笔写。
  五、点睛——像印象派那样突出典型
  印象派绘画不追求画面的完整性,而是追求突出亮点。印象派绘画看似随意用色、图像离奇,却能准确抓住所表述对象的典型特征,突出亮点,进行“画龙点睛”。同理,写作也要善于突出典型事例,进行画龙点睛。当然这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分析思维能力。倘若前面的“涂鸦”“临摹”“写生”“构思”等方面都得到训练,那像印象派那样的点睛升华的写作技能也能水到渠成。
  笔者在教学时展示了齐白石的画虾的图,让学生观察,提问:“齐白石画虾,并不是详细的刻画,而是用很少的几笔就画出给人以传神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让学生领会,然后解释:“齐白石用很少的几笔就画出了虾的最典型的特点,可见高超的画技,就是画出典型特点。同理写作也一样要抓住典型事例的特点。”如果是写人,就着重写他的独特样貌;写事,就着重写这件事与众不同的地方;写景,就突出景色最具特色的地方,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中,笔者常对学生说,有句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干,不能只说,要举出能让大家信服的事例来,这样的事实就叫“典型事例”。我常让学生比较同一题材的几种写法,谈谈怎样的写法给了你最深的印象,为什么?让孩子们明白,典型事例中,作者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要想写好“印象派”作文,就要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种种典型“细节”,一个鲜活的“生活细节”可顶得上千言万语。
  总之,让我们尝试着在绘画与习作之间搭起一座桥梁,降低思维的坡度,让儿童的习作与绘画同构共生,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语),让孩子的作文与画画平滑接轨,悄无声息地成为儿童作文的一部分。
  (注:此文为福建省级课题“小学语文本色阅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标准,对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同时也是评价教学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思考如何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地分清学段目标,扎实有效地落实课时目标,使数学学科在正确把握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分清不同学段的
晨星西斜的早晨,小鸟戏谑絮语时叽叽喳喳的歌唱声;片片树叶随风荡漾时沙沙的说话声;委婉曲延的小溪旁,连绵不断流水的哗哗声和人们玩耍时的嬉笑声;还有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哗哗啦啦的暴雨声;甚至夜幕降临时,每家每户厨房内上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等。可见,音乐源于生活,而音乐语言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说话的语言。  音乐的语言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但是它所呈现的却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不仅是可见的符号
小学数学概念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人教版教材将“分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编排在三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意义”编排在五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  在教学《我掉了一颗牙》一课时,我遵循“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一基本的新课程理念,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
课改要求教学革故鼎新,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质性的深刻地变化。教学评价自然不能涛声依旧,否则会成为课改的“瓶颈”,遏止课改。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命题应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思想与理念,关注新课改下考试功能的转变,关注学科特性,引导课改向纵深发展。下面提供的这份试卷,对新课改下如何命制小学语文试卷有一定的启示。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期末检测卷(80分钟)  伙伴们,收获的时刻到了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的出发点。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和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对形成正确的概念或正确地运用概念的要求没有错,错在过分专注于对概念定义的要求;对概念给出定义没有错,错在把定义的复制当做形成概念的标准和标尺;对定义的表述作出学术规范没有错,错在把这种规范本身当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对概念的处理应引起我们的反思。现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概念教学采取的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找准起点——概念教
笔者曾在全市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课堂 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过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小数加法和减法》,试教曾几易教路,现将现场教学片段及课后反思整理出来,供大家批评指正。  片段一:新旧碰撞 强化算理内化  1.教学4.75 3.4  尝试练习:你会列竖式计算吗?算之前,先估一估结果是多少。  比较分析:(教师展示学生的做法,估计有三种)  引导质疑:同一题,怎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会
词串教学是低年级课本编排中常见的形式,它围绕一个中心,将一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现某类事物或描绘某个场景。词与词之间留有间歇,是“合辙押韵”的准韵文。它有诗歌般的韵味,散文般的意境,生动形象的画面,充满着生活的情趣。上课时,学生在韵文织就的情境中理解词语,在词串营造的特定语境中升华情感,是由“词串”及“语境”、由点及面的以小见大式教学。  反观中高年级课文,亦是围绕一定的中
语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小学阶段则是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期。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所形成的发音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今后的语音概貌。小学生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点,小学阶段学生能否过好语音关,直接决定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现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音标教学为例,略谈笔者对语音教学现状及课堂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PEP小学英语》六年级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