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星西斜的早晨,小鸟戏谑絮语时叽叽喳喳的歌唱声;片片树叶随风荡漾时沙沙的说话声;委婉曲延的小溪旁,连绵不断流水的哗哗声和人们玩耍时的嬉笑声;还有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哗哗啦啦的暴雨声;甚至夜幕降临时,每家每户厨房内上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等。可见,音乐源于生活,而音乐语言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说话的语言。
音乐的语言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但是它所呈现的却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不仅是可见的符号寓意,更是一种将人类特有的思维情感惟妙惟肖地演化为艺术作品、可倾听的特殊语言形式。那么,音乐到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要素来传情达意的呢?
一、音乐语言——另一种听的方式
有只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小鸟看见了它,就飞了过去,耸了耸肩,说:“你算什么鸟啊?为什么不会飞呢?”鸭子不甘示弱地说:“那你又算什么鸟呢?为什么不会游泳呢?”小鸟与鸭子争辩了起来。不一会儿,“扑通”一声,鸭子一头钻进池塘里去了。——音乐剧《彼得与狼》第一幕,用音乐语言生动传达了:鸭子与小鸟吵架的趣味情景。
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时候,也像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它是作曲家进行艺术思维和创作,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手段。简单狭义,音乐语言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说话的语言。换而广义,由于音乐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它具有综合性,而音乐语言又是一种“听”不到的语言,所以音乐的语言也就往往不可能用纯粹的言语来准确阐述其真实含义,只有通过多种“语言”要素才能表达出来。其主要表现为: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和声等。只要其中一要素起了变化,该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前面鸭子与小鸟吵架的这部分音乐中,就是通过音乐语言这种独特表达方式来传达故事情节的:旋律由双簧管哨片发出带有鼻音似的音色模仿鸭子“嘎嘎”的叫声,而鸟鸣则是由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来表现。随着音乐旋律的调性和节拍从C大调、4/4拍转成了降A大调、3/4拍,表明了争吵的愈发激烈。根据这些音乐语言的描绘,我们可以立即感悟到一副耳朵“听”不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
1.源“超凡脱俗”寓于“情表意达”——音乐语言的表达要素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要通过多种“语言”要素才能表达出来。如欣赏《青蛙合唱》,乐曲开始,旋律欢快流畅,力度表现为p(弱),高声区的音色清脆而明亮,有趣地塑造出了小青蛙天真活泼、一跃一跳的可爱形象;随后旋律转到低声区,音色变得低沉而有力,成功地表现了大青蛙蹲着蹦跳的沉稳形象。可见,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只要其一有了变化,该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换言之,它是体现音乐作品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这种音乐语言对欣赏者理解音乐尤为重要。
2.寄“无形之象”寓于“有形之象”——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可以说,音乐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既形象又抽象的。说抽象,是因为它既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也没有具体可感的空间形象或实物;说它形象,主要体现在: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通过音乐要素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并随之转化为可倾听的艺术。听者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领悟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要理解音乐,必须要具有一副音乐之耳。”可见,具备一双会感悟的“音乐之耳”,是掌握这类语言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语言——需要一副音乐的耳朵
从前,有个孩子叫杨科。他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去采野果,回家时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可是他依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甚至他还觉得,田野里,小虫在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也在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觉得都是音乐。
音乐虽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直观的绘画艺术,但我们仍能从音乐中感悟出丰富的意境、不同的情感,靠的就是一副对音乐敏感的耳朵。那么,怎样的耳朵才算是“音乐之耳”呢?笔者以为其应具备两方面的特征:即生理和心理上的。简单地说,“音乐耳朵”就是会感知音乐、对音乐特别敏锐的耳朵。换言之,从聆听者的心理角度出发,“音乐耳朵”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听懂各类音乐语言,能感受到音乐语言美的能力。
1.具备“音乐之耳”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中,当作品播放完,儿童能“读懂”多少,理解多少,留下怎样的“音乐记忆”非常重要。对于没有“音乐耳朵”的人来说,他只能感受到一种声音,没有音乐性可言,更别说音乐的艺术与内涵。所以,要使儿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儿童的“音乐之耳”,有了它,才可以听懂、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
2.具备“音乐之耳”的基本条件
欣赏《彼得与狼》时:
师:仔细聆听,这段旋律的出现是在表现哪个小动物呢?
生:小猫。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每当听到这样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音色时,就一定是猫咪出现了。
生:小猫偷偷靠近老鼠的时候,这种旋律就会出现。
《猫和老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音乐动画。黑管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了小猫走路的蹑脚形象,给儿童的耳朵留下了深刻的“语言”记忆。因此,当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黑管旋律时,略显喑哑的音色和带有几分笨拙的节奏让学生立刻联想到了《猫和老鼠》中的形象。能依靠耳朵感知音乐节奏、速度和音乐形象,这便是具备“音乐之耳”的基本条件。
三、音乐语言——让耳朵学会倾听
欣赏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没有将作者创作意图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通过聆听、表演音乐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听”出一个认为最适合的名字。有的说《阅兵进行曲》《我们出发啦》,还有的说《玩具进行曲》……最后老师公布这首乐曲的名字时,同学们一片惊讶。老师笑着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可真棒,对音乐的感觉真灵敏,几乎和曲作者想象的一样。说不定将来在我们中间也会走出一个莱昂·耶赛尔呢。” 聆听是学习音乐语言最基本的方式。正常人生来就具有听觉的本能,可是要养成聆听的习惯,拥有一副“音乐之耳”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锻炼学生具备“音乐之耳”呢?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让其在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中,学会聆听音乐要素、音乐故事及音乐剧本,使之拥有一副“音乐之耳”。
1.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要素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前,我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自由律动。接着鼓励学生用小耳朵聆听、感悟: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根据旋律的高低变化,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如节奏紧密的小节可以走得快些;长拍的音符上,可以动作慢些,甚至加上其他动作表现。有了这部分律动的基础,我再播放《玩具兵进行曲》时,学生立刻兴奋地动了起来。有的抬头挺胸阔步走;有的模仿军人踏步,雄赳赳气昂昂;还有的整齐地迈着相同的步伐。我忍不住上前“采访”了几位学生,你们表演的是什么人物呀?
“小熊哥哥。”
“警察叔叔。”
“大象来了。”
“我们要整队出发啦!”
……
“那么,你听出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我继续启发学生用小耳朵聆听。这时,反应较快的孩子立刻举手说是小号,其他同学也纷纷用动作来模仿表演。我接着引导,当音乐旋律处在弱拍的时候,不能出现跺脚,可以表演蹲下,或者行走的脚步轻些;当声音开始渐强的时候,我们可以站起来,或者加快脚步等;当音乐旋律停止,我们应立即站在原地旋转一下;如听到音乐继续,可以换一个方向后接着行走。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音高,音乐的表现也随之在变化……就这样,我和孩子们随着音乐体验着不同的人物。
由此可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音乐语言,他们能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感悟音乐,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聆听音乐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2.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剧本
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表现出来,但是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一定会经过内心深刻的感受与体验。某教师将欣赏课《彼得与狼》设计为音乐实践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则成了一本现成的音乐剧本。特别的是,该剧本不需要眼睛观看,而是通过耳朵聆听。音乐会告诉我们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师:这首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都固定由乐队里的某一种乐器表现。请你仔细听这些乐器分别代表了故事中的哪一种角色?
生:婉转的长笛——扮演——小鸟(尖锐、轻巧)。
生:双簧管的声音——扮演——鸭子(带有鼻音似的)。
生:黑管的声音——扮演——身手矫健的猫(轻巧)。
生:大管的声音——扮演——老爷爷(低沉、浑厚)。
生:圆号的声音——扮演——凶恶的大野狼(刺耳恐怖的号角声)
生:弦乐四重奏——扮演——勇敢的彼得(明快活泼)
生:定音鼓、大鼓的声音——扮演——猎人的枪声(有节奏的敲击声)
在该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孩子们,请仔细聆听音乐,音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为了参与活动,学生必须学会积极、主动地聆听身边的音乐。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出以音乐为主体的乐本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增强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使其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聆听音乐带来的美妙和乐趣。
实践证明:儿童对音乐语言掌握的多少即音乐修养的高低,决定了其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浅,也决定了他们对音乐欣赏所能达到的境界。由此可见,有效地聆听是儿童学习音乐之根本。因为任何音乐作品、音乐活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都必须通过特定的音乐语言来传递,它需要儿童拥有一副敏感的音乐耳朵。有了这对“音乐之耳”,儿童可以更好地从音乐作品中分享情与景,在情与景的故事里陶醉于音乐。这是对音乐欣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升华。所以,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音乐语言,学生才会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只有培养他们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语言,才能对音乐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
把耳朵叫醒,让耳朵敏锐;聆听延伸,想象展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陶醉吧!
音乐的语言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但是它所呈现的却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不仅是可见的符号寓意,更是一种将人类特有的思维情感惟妙惟肖地演化为艺术作品、可倾听的特殊语言形式。那么,音乐到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要素来传情达意的呢?
一、音乐语言——另一种听的方式
有只小鸭子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小鸟看见了它,就飞了过去,耸了耸肩,说:“你算什么鸟啊?为什么不会飞呢?”鸭子不甘示弱地说:“那你又算什么鸟呢?为什么不会游泳呢?”小鸟与鸭子争辩了起来。不一会儿,“扑通”一声,鸭子一头钻进池塘里去了。——音乐剧《彼得与狼》第一幕,用音乐语言生动传达了:鸭子与小鸟吵架的趣味情景。
作曲家在创作乐曲的时候,也像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它是作曲家进行艺术思维和创作,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手段。简单狭义,音乐语言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说话的语言。换而广义,由于音乐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它具有综合性,而音乐语言又是一种“听”不到的语言,所以音乐的语言也就往往不可能用纯粹的言语来准确阐述其真实含义,只有通过多种“语言”要素才能表达出来。其主要表现为: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和声等。只要其中一要素起了变化,该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前面鸭子与小鸟吵架的这部分音乐中,就是通过音乐语言这种独特表达方式来传达故事情节的:旋律由双簧管哨片发出带有鼻音似的音色模仿鸭子“嘎嘎”的叫声,而鸟鸣则是由长笛在高音区演奏快速华丽的顿音和连音来表现。随着音乐旋律的调性和节拍从C大调、4/4拍转成了降A大调、3/4拍,表明了争吵的愈发激烈。根据这些音乐语言的描绘,我们可以立即感悟到一副耳朵“听”不到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
1.源“超凡脱俗”寓于“情表意达”——音乐语言的表达要素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要通过多种“语言”要素才能表达出来。如欣赏《青蛙合唱》,乐曲开始,旋律欢快流畅,力度表现为p(弱),高声区的音色清脆而明亮,有趣地塑造出了小青蛙天真活泼、一跃一跳的可爱形象;随后旋律转到低声区,音色变得低沉而有力,成功地表现了大青蛙蹲着蹦跳的沉稳形象。可见,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只要其一有了变化,该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换言之,它是体现音乐作品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这种音乐语言对欣赏者理解音乐尤为重要。
2.寄“无形之象”寓于“有形之象”——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可以说,音乐语言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既形象又抽象的。说抽象,是因为它既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也没有具体可感的空间形象或实物;说它形象,主要体现在:它所呈现的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通过音乐要素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欣赏、并随之转化为可倾听的艺术。听者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手段,领悟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要理解音乐,必须要具有一副音乐之耳。”可见,具备一双会感悟的“音乐之耳”,是掌握这类语言的重要途径。
二、音乐语言——需要一副音乐的耳朵
从前,有个孩子叫杨科。他很爱音乐,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奏乐声。他到树林去采野果,回家时常常是空的,一个野果也没采到。可是他依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树林里在奏乐呢!”甚至他还觉得,田野里,小虫在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也在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觉得都是音乐。
音乐虽不是文学作品,也不是直观的绘画艺术,但我们仍能从音乐中感悟出丰富的意境、不同的情感,靠的就是一副对音乐敏感的耳朵。那么,怎样的耳朵才算是“音乐之耳”呢?笔者以为其应具备两方面的特征:即生理和心理上的。简单地说,“音乐耳朵”就是会感知音乐、对音乐特别敏锐的耳朵。换言之,从聆听者的心理角度出发,“音乐耳朵”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能听懂各类音乐语言,能感受到音乐语言美的能力。
1.具备“音乐之耳”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中,当作品播放完,儿童能“读懂”多少,理解多少,留下怎样的“音乐记忆”非常重要。对于没有“音乐耳朵”的人来说,他只能感受到一种声音,没有音乐性可言,更别说音乐的艺术与内涵。所以,要使儿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儿童的“音乐之耳”,有了它,才可以听懂、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
2.具备“音乐之耳”的基本条件
欣赏《彼得与狼》时:
师:仔细聆听,这段旋律的出现是在表现哪个小动物呢?
生:小猫。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看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每当听到这样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音色时,就一定是猫咪出现了。
生:小猫偷偷靠近老鼠的时候,这种旋律就会出现。
《猫和老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音乐动画。黑管的节奏生动地刻画出了小猫走路的蹑脚形象,给儿童的耳朵留下了深刻的“语言”记忆。因此,当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黑管旋律时,略显喑哑的音色和带有几分笨拙的节奏让学生立刻联想到了《猫和老鼠》中的形象。能依靠耳朵感知音乐节奏、速度和音乐形象,这便是具备“音乐之耳”的基本条件。
三、音乐语言——让耳朵学会倾听
欣赏管弦乐《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没有将作者创作意图直接讲述给学生,而是通过聆听、表演音乐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听”出一个认为最适合的名字。有的说《阅兵进行曲》《我们出发啦》,还有的说《玩具进行曲》……最后老师公布这首乐曲的名字时,同学们一片惊讶。老师笑着对学生说:“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可真棒,对音乐的感觉真灵敏,几乎和曲作者想象的一样。说不定将来在我们中间也会走出一个莱昂·耶赛尔呢。” 聆听是学习音乐语言最基本的方式。正常人生来就具有听觉的本能,可是要养成聆听的习惯,拥有一副“音乐之耳”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锻炼学生具备“音乐之耳”呢?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让其在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中,学会聆听音乐要素、音乐故事及音乐剧本,使之拥有一副“音乐之耳”。
1.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要素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前,我先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随着音乐自由律动。接着鼓励学生用小耳朵聆听、感悟:从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根据旋律的高低变化,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如节奏紧密的小节可以走得快些;长拍的音符上,可以动作慢些,甚至加上其他动作表现。有了这部分律动的基础,我再播放《玩具兵进行曲》时,学生立刻兴奋地动了起来。有的抬头挺胸阔步走;有的模仿军人踏步,雄赳赳气昂昂;还有的整齐地迈着相同的步伐。我忍不住上前“采访”了几位学生,你们表演的是什么人物呀?
“小熊哥哥。”
“警察叔叔。”
“大象来了。”
“我们要整队出发啦!”
……
“那么,你听出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我继续启发学生用小耳朵聆听。这时,反应较快的孩子立刻举手说是小号,其他同学也纷纷用动作来模仿表演。我接着引导,当音乐旋律处在弱拍的时候,不能出现跺脚,可以表演蹲下,或者行走的脚步轻些;当声音开始渐强的时候,我们可以站起来,或者加快脚步等;当音乐旋律停止,我们应立即站在原地旋转一下;如听到音乐继续,可以换一个方向后接着行走。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音高,音乐的表现也随之在变化……就这样,我和孩子们随着音乐体验着不同的人物。
由此可见,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音乐语言,他们能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感悟音乐,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这样的教学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聆听音乐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2.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剧本
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表现出来,但是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一定会经过内心深刻的感受与体验。某教师将欣赏课《彼得与狼》设计为音乐实践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则成了一本现成的音乐剧本。特别的是,该剧本不需要眼睛观看,而是通过耳朵聆听。音乐会告诉我们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动态。
师:这首交响童话中,每个角色都固定由乐队里的某一种乐器表现。请你仔细听这些乐器分别代表了故事中的哪一种角色?
生:婉转的长笛——扮演——小鸟(尖锐、轻巧)。
生:双簧管的声音——扮演——鸭子(带有鼻音似的)。
生:黑管的声音——扮演——身手矫健的猫(轻巧)。
生:大管的声音——扮演——老爷爷(低沉、浑厚)。
生:圆号的声音——扮演——凶恶的大野狼(刺耳恐怖的号角声)
生:弦乐四重奏——扮演——勇敢的彼得(明快活泼)
生:定音鼓、大鼓的声音——扮演——猎人的枪声(有节奏的敲击声)
在该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孩子们,请仔细聆听音乐,音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为了参与活动,学生必须学会积极、主动地聆听身边的音乐。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出以音乐为主体的乐本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增强了表现音乐的自信心,使其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享受到聆听音乐带来的美妙和乐趣。
实践证明:儿童对音乐语言掌握的多少即音乐修养的高低,决定了其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浅,也决定了他们对音乐欣赏所能达到的境界。由此可见,有效地聆听是儿童学习音乐之根本。因为任何音乐作品、音乐活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都必须通过特定的音乐语言来传递,它需要儿童拥有一副敏感的音乐耳朵。有了这对“音乐之耳”,儿童可以更好地从音乐作品中分享情与景,在情与景的故事里陶醉于音乐。这是对音乐欣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升华。所以,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音乐语言,学生才会更加聚精会神地聆听音乐;只有培养他们用音乐的耳朵聆听音乐语言,才能对音乐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
把耳朵叫醒,让耳朵敏锐;聆听延伸,想象展开,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中陶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