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ong_j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相当短暂的,往往会受一些干扰而分心,也没有专心学习的强烈意识,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有效地创设情境,是让情境成为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一座桥梁。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需要运用实物、录像、录音、演示等教育手法,或通过讲述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使学生闻其声、观其行、临其境、触景生情,给学生提供动眼、动口、动脑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导入、音乐烘托、生活再现、图片演示、角色扮演、语言创设、动作演示等情境,激活语文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应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仿佛至身于学习的乐园,在欢乐、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学会听、说、读的能力。在执教《不倒翁》一课时我激趣导入, 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问:这是什么?学生一下子被台上这欲倒不倒的不倒翁吸引住了,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思考:你觉得不倒翁怎么样?这一简单的导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把孩子带进了欢快的乐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音乐烘托,渲染课堂学习氛围
  美妙的音乐往往会使人浮想联翩,也会使人在心底产生共鸣。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认为,学习是渗透的,他所强调的渗透性,即是指学习活动渗透着对人的非智力因素所产生的作用。所以教学中我们常可以采用背景音乐来烘托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有感而发,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三、生活再现,贴近真实生活情境
  儿童熟知的世界那就是他真实的生活情境,合理利用生活情境往往会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从而产生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儿童的生活空间是他的成长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一个十分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例如执教《漱口》一课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每天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通过边说边做的形式,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使得教学情境充满童趣、洋溢快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進行教学,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空间,也把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演练中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活了语文课堂,达到了学与教的统一。
  四、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浅显易懂
  在低年级中实施拼音教学时,我们较多采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正确发音。例如出示乌龟图片,教会学生字音歌,乌龟乌龟,uuu。对于学龄儿童,它们的语言匮乏,生活经验较少,图片演示浅显易懂,容易识记。即使在进行说话训练时,除了教师有意识地引入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渲染教学情境,也要适时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画面,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帮助学困生也能有话可说。
  五、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尽情演绎
  角色转换产生的新奇感,能够激起强烈的情绪,使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趋动下,全情地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风姑娘送信》一文中出现了几个孩子熟悉的形象,它们分别是燕子、松鼠、青蛙和小女孩的妈妈。教学时,我采用分角色朗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心情模拟动物的感受,读出真情实感来。在语文课堂中我们也较常采用分角色扮演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将课文内容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通过分角色让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也使课堂呈现了活力,学生通过读,读出了真情实感,通过演绎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优化了教学效果。
  六、语言创设,情真意切想象无限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第二特点是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主动性。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教学《脚印》一课,导入课题时我借助媒体进行了演说:“啊,又一个冬天来临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了一个晚上,树枝上坐满了白色的精灵,小河停止了歌唱,小草也被盖得严严实实的,地上像是铺了一条白色的大地毯,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真是美丽极了!咦,一大清早是谁向我们走来了?这不,在雪地上,留下了它们有趣的脚印。”学生在我的叙述中展开了想想的翅膀,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白茫茫的冰雪天地,开始了一次愉快的知识旅行。
  七、动作演示,直观形象学趣相宜
  直观的形象,丰富的动作让学生既满足了眼的需求,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新知。在拼音教学时我用手指演示“m”、“n”、“l”等的的形状,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产生新鲜感和愉悦感。学生们也喜欢用手指去尝试,去体验。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做动作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走近语文的殿堂。例如,在教学《春雨沙沙》这一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巧妙的识记较难理
  解的词语“穿梭”时,我张开双手,像轻快的燕子穿梭在教室里,学生们也一同化作了“穿梭的燕子”,在教室里飞来飞去,也飞向了细雨蒙蒙的春天,在学习中理解了词语,体验到乐趣。
  当然,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深入对教材进行分析,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情感特点,创设适切教学内容的合理情境,才能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产生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大胆创新持续发展——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探索之路》[N].
  [2] 张玉民《新课程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境能力培养与训练》[M].
其他文献
本文详细介绍了抢救一例挤压综合症,病情重患者,采用血磁治疗,抗凝,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介绍了具体治疗方法和抢救机理探讨.
组织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名词在我国还不多见,国内图书市场上尚未有一本论述这一学科的专著。这说明我国学术界和读者尚未接受这一门在西方已经十分普及的学科。 组织传播,
新闻价值的量化问题,可以说,目前还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潜在课题。由于新闻价值的高低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本身就决定了量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当我们愈来愈重视新闻价值的
会议
语文学习的材料是语言,在语文课中强化语言教学,充分挖掘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因素,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徑。  倘若语文课中只注重讲述,提问课文内容、情节,把语文课讲成故事课,即使也学些词句,往往是孤立而肤浅的指导。长此下去,学生即使读了几年书,学了上百篇文章,语言收获也无多,导致作文时词语贫乏,文句不通,表达平淡。语文课中如果固守刻板的串讲、串问,必然会把子一篇篇精美动人的
期刊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章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間;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章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真所谓“看人生
期刊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年总目次《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年总目次... “Foreign agronomy - wheat crops” in 1995 the total number of “foreign agronomy - wheat crops” i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理念,一种学习素质的培养要求,一种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不仅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在“语文新课标”中被反复提及,而且成为了我们教学中的一种要求,一种规定,一种基本精神。  策略之一:根据学情,难易适度  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觉得在进行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要把握好几个“度”。重视深度,把握难度,掌握时间度,提高效益度,关注参与度。由于初中生阅历不深,知识积累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