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走向“生本”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真生活。而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凭借的品德新教材,尽管力求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主题,但“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和“现实中的儿童生活”之内涵和结构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在探寻“教材里儿童生活”和捕捉“现实中儿童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恰当处理教材,努力使“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和“现实中的儿童生活”接轨,走进儿童世界,再通过有效体验,引领儿童从文本走向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本,从而真正实现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真的生活世界。
  细读文本 引领体验 走向生本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儿童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儿童生活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结构,是由儿童生活的事实构成,又是由儿童生活的意义构成,品德教学要回归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生活事实和生活意义相联结的世界。而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凭借的品德新教材,尽管力求设置生活化的学习主题,但儿童生活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结构,决定了不同区域儿童的生活事实和生活意义,定然有所不同,即便同一区域的儿童,也会存在差异。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和“现实中的儿童生活”不相符之处。那么,怎样才能联系儿童实际,用好教材,使品德教学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科学的细读文本
  品德新教材是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的,其内容安排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反映儿童的生活需要。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和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大多数儿童生活的缩影。因此,要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教师必须科学地细读教材,探寻教材里的儿童生活,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文本,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科学的细读文本有法,但无定法。我觉得在解读教材时,可先从单元入手读,然后将相同主题的内容前后联系着读,最后再每一课,每一点,每一个思考题,全身心投入地读。文本解读也就是重点把握教学内容。
  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一课,是“我的成长与家庭”主题单元的第四课。我在解读时,先联系本单元《家庭树》和《父母的疼爱》、《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三课内容,深深地思索着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的成长和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的变化;要是能把家庭的关系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就能更好地引导儿童感受家庭的喜和忧,领悟家庭在我的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我初步认为“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发展变化”这一点,是本课所要发展的重要儿童生活。
  接着,我又联系相同主题的文本进行细细解读,知道孩子们在二年级下册《我来试试看》、《我不胆小》、《我不任性》等教材里已较充分地感知家庭给人的成长带来的重要性,至此,我真正探寻到“家庭的变化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过程。”这一主问题下的子问题“不同家庭里成长的儿童”,是本课所要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儿童生活。
  之后,我开始细细研读教材。在“家庭的记忆”一节里,有一个特写图,例:家庭中的特殊日子和家庭事历表。结合书中右图,编者是想通过这幅图,让儿童感受我在长大,家庭也在变化。让学生细看童年记忆中的各种图片,一边听我述说故事:我的爸爸想读书把哥哥的书包抢过来去上学,奶奶一气之下重重打了我的爸爸,可是家里没钱上学,我爸爸十三岁还没有读书机会,每天偷偷的跟着两个哥哥在教室外旁听……学生再看文中安排的故事《苦糖》,也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编排,利用儿童的自述和小孩纯真无邪的话语,去撞击孩子们的心灵。
  通过细细解读,我探寻到了许多来自教材的“儿童生活”,为处理教材提供了最重要的凭借。文本作为教材,不应单单只是课本本文,还包括单元的重点。新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编排的,从单元入手读,有利于整体把握主题内容,有利于把握单元内每课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教材又是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相同主题的内容前后联系着读,有益于明确本课教学目标,有益于避免教学过程中“拔高”或“搁浅”现象的发生。对每一课,每一点,入情入境地读,能更好地领悟编者意图。通过单元读,相同主题内容联系着读和全身心投入地细读,从整体到局部,“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就一定会渐渐地明晰起来。
  二、走进儿童世界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关注了儿童的生活,为教学提供了主要凭借。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一个儿童的世界,这是一个与成人世界不同的世界,儿童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毫无疑问,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师就必须走进儿童的这个生活世界,尊重儿童在这个世界中的主人地位,从儿童的视角去理解、体验他们多重多样的生活。
  1.儿童现实生活
  对于任何人来说,他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遭遇都是他理解、体验他人生活意义的不可缺少的、最切近、最直接、最真实的基础。儿童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应通过观察、谈话、调查等形式,发掘儿童已有的经验资源,利用儿童真实的生活起点组织教学。
  儿童生活需要在良好家庭环境下成长,我在主观意识上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对家庭的冷落和家庭暴力非常反感。但通过课前的谈话和实际调查:家庭的不和睦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有东躲西藏的现象,吃不好,睡不好;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儿童无法快乐地玩耍,不能安心地学习;家庭不和睦中长大的儿童容易得病,性格会变得烦躁不安,内心会充满愤恨……如果在课堂中,我只根据自己的直觉来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是非常低效的。
  当然,现实儿童对教材里的一些儿童生活感到非常陌生,缺乏许多经验。比如,城市里的孩子,对来自农村的事物,现在的孩子,对过去像购物票证之类的信息,都会存在已有经验不很丰富的事实。同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也应正视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有一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秋游回味》一课,引领儿童感受丰收的田野一环节时,根据城市儿童的特点,把秋天的田野“搬”到课堂,依次拿出玉米、芝麻、番薯、胡萝卜、板栗等农作物,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小手剥,用鼻子闻,用小嘴尝,孩子们都把自个当成了研究专家,有滋有味地享受着课堂。因此说,我们只有在了解儿童已有生活的起点上,走进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更有效地引领儿童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生活。   2.儿童向往的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实践也证明,课堂中呈现的儿童生活,如果是贴近儿童、儿童喜欢的生活,那么,孩子们就会因为喜欢而兴趣浓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地参与体验。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都应努力关注哪些是儿童喜欢的话题、事物、活动等,多多选择符合儿童心灵的“生活”。
  有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一课时,她采用玩拉彩旗的比赛,引导孩子们玩“合作的规则”。课堂中,孩子们按照规则,玩得不亦乐乎,儿童的全部身心都在这过程中被动员起来。彩旗在成功中前进,孩子们随着欢呼雀跃,彩旗在“不守规则”中倒退,孩子们随着发出惋惜声。孩子们因遵守规则而“乐”,因不遵守规则而“惜”,他们的心似乎在跟着彩旗走。就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一次又一次地感知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上例中的老师,就是利用儿童好玩的特点,在课堂中引入“守规则拉彩旗”这一儿童喜欢的“生活”,以“玩彩旗”代替教师的“说教”,在玩中达到育人的目的,寓教育于无痕之中。可见,关注儿童喜欢的生活,在品德课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恰当处理教材
  教师眼中只有教材或只有儿童,都是片面的。教师的心里既要装着教材里的儿童,又要装着现实中的儿童,在此基础上,找到两者的契合点,预设好既来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且能体现编者意图的“理想型儿童生活”,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探寻新的意义生活。其中,领悟编者意图,探寻到所要发展的生活意义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新教材是专家团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经过科学编排和严格审定的,其中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儿童生活意义),都是根据标准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统筹编排的。可以这样说,领悟了编者意图,也就把住了新课标的精神,课程实施起来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教师应在领悟了编者意图之后,再看看教材里为了某种意图而编排的儿童生活是不是适合现实中的儿童去体验,然后再进行恰当处理。
  “家庭的记忆”一节,现实中的儿童与家庭记忆中的儿童时代相距太远,体验不会太深。仅凭教材中的范例和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还难以达到深入心灵的目的。为此,笔者依据在细细解读教材时领悟到的编者意图,除了运用教材里的范例外,还补充了一些图片资料和现场采访录音。在图片浏览后,进行现场采访,我辅以凄凉的乐曲,配上动情的文字解说:采访一位红军老爷爷,他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八岁的故事,由于家里穷,没钱读书,替地主家放牛,一边放牛一边去附近的学堂旁听,把别人扔了的废纸废笔捡来使用,放牛有空时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字。有一天去听课了,牛却找不到了,晚上不敢回家,结果地主把他的父亲抓去打的吐血,没钱治病,他的父亲不久就去世了。采访时老爷爷不停地抽噎着说……在这讲的过程中,我从许多孩子和听课老师们的泪眼中,我在解说时说不下去的感觉里,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此时沉重的童心,他们的心灵与记忆中成长的儿童已血脉相通。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当引用了教材中的“生活事例”还不足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教师就应对教材中的儿童生活进行拓展,让更多的“生活事例”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像上例一样;当教材中的生活事例与现实中的儿童生活有较大距离,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意义生活时,教师就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地替换,使内容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当发现一组或一课教材中的儿童生活,对其先后顺序重新调整后,会更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时,教师就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变序……
  简而言之,想要使课堂中呈现的儿童生活,既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又能真正贴近童心,教师就得将教材里静态的儿童生活和现实中鲜活的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静态和动态有机结合,进行恰当地处理,预设好适合儿童体验感悟的“理想型生活”。
  四、从“文本”走向“生本”
  品德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而这些生活意义又来自于生活本身,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预设的“理想型儿童生活”,有的直接来自教材,有的从现实儿童的生活中剪取,有的从各种资料中提取……这些“儿童生活”,只有引导儿童去切身体验,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生活。
  1.丰富儿童的体验
  体验总是从已有生活经验开始的,儿童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们对于生活意义的体验也就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有成效。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人,往往难于去感受他人的生活,难于进入他人的意义世界。即便是“理想型”的儿童生活,也很难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一个人从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10%;从视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20%;若亲身做过,体验过而获得的信息能记住80%。因此,教师在课前,应想办法让儿童亲自通过参观、采访、询问、调查、收集资料等实践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增加体验储备。
  2.营造体验氛围
  引人入胜的体验氛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的体验兴趣,调动儿童的体验热情,使儿童很快进入体验情境。教师应利用语言、媒体及儿童喜欢的体验形式,营造更吸引的体验氛围。
  一位老师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生活》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走进残疾人》一课时,老师的语言亲切而带有磁性,孩子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座位,围着老师,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着张海迪和霍金小时候的故事。孩子们听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以至故事听完了,还围着老师,不肯回到座位,期盼着老师再给他们讲故事。老师趁机诱导,故事好听吗?掌声在哪里?还想听吗?请轻轻地、轻轻地回到座位上,故事就藏在抽屉里的信封中,赶快拿出来读一读吧。
  上例中的老师利用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通过语言营造出浓浓的故事氛围,调动了儿童参与体验的主观能动性,儿童不仅在老师所讲的故事中享受着体验的乐趣,还把这种热情延续到信封里的故事中。在这样的体验氛围中,孩子们会有极强的求知欲,学习自然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正如赞科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3.尊重真实的体验
  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儿童在体验“理想型儿童生活”的过程中,每一个儿童的认知和生活经验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关注儿童真实的体验过程,注重保持儿童体验的兴趣,唤起儿童的体验储备,在尊重儿童多元体验的同时,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使儿童不断地改善和提高自我。
  我在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利用儿童喜欢的游园形式,通过对一些图片、录像等案例的辨析,孩子们对危险现象的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体验。就在我认为本课教学已在体验“理想型的儿童生活”中取得相当成效时,突然有个孩子叫着:“老师,危险就在我们的身边。上个星期六,我家电线短路,火势迅速蔓延扩大,我和弟弟被困在屋里,我被大伙惊醒,拿起电话线已烧断,立即跑到卫生间,用水把全身淋湿,并找了一块湿毛巾护住脸和头部,打开关闭的卷帘门,冲出门外,找到公用电话报警,3辆消防车、15名官兵迅速赶赴火灾现场,将被烟气熏昏的弟弟救了出来。”我明白,这是孩子原认知引发的最真实的体验,我必须尊重这个体验的过程。并随机教育学生,平时的活动中一定要认真学会自救的方法,天天让危险从身边走开。
  课后,我反思良久,我在课堂中尊重孩子真实的体验过程,体现的正是人本化意识。课堂中,学生的现身说法比老师的说教更有效,使学生更深刻地懂得生活时时会发生危险,一定要有自护自救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救方法。这样,从体验预设的“理想型儿童生活”到体验生成的“理想型儿童生活”过程中,儿童的意义生活不断生成。
  综上所述,“文本”很重要,但“生本”更重要,我们要从“文本”走向“生本”。教师在探寻“教材里的儿童生活”和捕捉“现实中儿童生活”的基础上,对教材实施恰当处理,预设好既来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且体现编者意图的“理想型儿童生活”,再通过有效体验,引领儿童从“生活”走向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真生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学校德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刘金鍉.学生思品教育全书.长城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媒体热的兴起,电视节目频道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之势,各频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栏目,进行品牌经营,树立品牌形象,是赢取媒体战,使自身的特色广为受众接受,创造并保持稳定的受众群,在众多的媒体栏目中,尤其是在同类栏目中脱颖而出的重中之重。本文对电视媒体品牌策略与经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视媒介品牌 受众定位 舆论领袖 收视率 产业链   
童书阅读就是以关注儿童生命价值的图书为介质,以适合儿童阅读的方式,引领孩子徜徉于童书中,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获得生命成长积极体验的阅读过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童书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童书阅读 生命成长 现状分析 积极体验  阅读与书籍对于儿童乃至成人的成长的引领作用——长精神、长智慧。然而,由于我们在书籍选择的不适当、适切的阅读指导缺失等因素的困扰下,导致童书阅读长期被误读、被错读,孩子们的生
[摘要] 实现专业知识兴趣化,专业术语通俗化,专业教法灵活化,专业技能实用化,提高技校专业课课堂效率,转变教师教育方式和教育思维。  [关键词] 专业知识兴趣化 专业术语通俗化 专业教法灵活化 专业技能实用化    如何培养技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强化专业技能,提高课堂效率,是从事技工教育及进行教育研究者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的技校教学现状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大部
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合格的教师应该将无私的爱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探讨了英语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爱的表达方法。  英语教学教师学生爱我怀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心走上这三尺讲台已有7个年头。多年来,我一直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当中,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  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  幼儿教育合作精神分享行为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通过学习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教育幼儿心中
数学作业作为检验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数学作业的批改作为数学评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接收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发现并弥补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以“√”和“×”来标注学生正确或错误的答案,再用等级来进
许厚熙(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通过文献综述与历史研究的方法,将时事教育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中,对时事教育的概念、地位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考察,提出了时事教育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若干见解,并指出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时事教育必将以更强的生命力彰显其自身的价值。  时事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中学课程体系  我国时事教育的发展历史表明:时事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不是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指明学生向上探索的方向,教给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文章中找景物的方法:(1)如果文章中景物描写的少,那就直接划出来。(2)从重点词中找出来。(3)从重点句中找出来。(4)从重点段中找出来。(5)从题目中找出来。(6)从重点段中描写比较具体比较多的部分找出景物来。(7)通过总结找景物。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但他们大多正处在一个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在校期间很容易产生厌学的现象。文章以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依据调查结果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望能为高校等相关主体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和减少厌学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  大学生厌学现象对策本研究施测时间为2014年3月,施测地点为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而所有这些的完成,都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  幼儿教育 安全工作 师德教育  一、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