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苦农家走出的文化巨匠——读《风雨平生》,忆冯其庸先生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ao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平生》一书是冯其庸先生晚年所做口述自传,这项工作开始于2012年8月,那时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常病卧于榻上,录音断断续续,整理成文字之后,先生又支撑病体,亲自增删修改五次,前后历时四年方始完成。而一年半之后,先生便遽归道山,故此书成为先生的遗作。令懦者立、嬉者戒、怠者起的人生启示录先生用“风雨平生”作书名,可谓意味深长。从先生自述可知,他这一生曾历经风风雨雨,遭受许许多多磨难与坎坷。先生另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渡尽劫波见光明”,“渡尽劫波”者,正此意也。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快乐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让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让孩子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在激趣中,引发乐学的种子  精彩的课
1 存在的问题5~ 12岁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因为这段时期儿童对母语的掌握已达到了成熟阶段 ,而且模仿力极强 ,无恐惧感 ,因此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非常适合学习另一门
期刊
一、绪论  审美教育在我国教育活动开展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能打开幼儿心灵的大门,提高幼儿对美的正确认知与整体艺术素质。在众多教育方法中,生活教育是一种贴合生活实际的教育方法,能够拉近艺术元素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正确认识美,轻松自如地感受美,表现美,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  本文在研究中就從生活教育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美术绘画教育的实际,分析了应该如何开展高效的审美教育,提高幼儿的整体素养。  二
最催泪的青春记忆,最燃的球星故事。巨星自述,体育名家说球,俱乐部官方授权作品。做书,我们做最好的那部分。《曼巴精神:科比自传》作者:[美]科比·布莱恩特译者:黄祎出
近些年,幼儿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可很多家长却郁闷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做事情很不专心,常常做一件事情两三分钟热度,为此不少家长都很烦恼,向老师求教,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专心一些。  据观察材料证明: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15分钟左右,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是30分钟。幼儿期对社会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望强。如何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吕思勉先生(1884—1957),字诚之,以史学研究名世,但他早年喜好文学,不仅写下为数不少的旧体诗文,而且在小说创作与研究方面也用力颇勤。创作的小说现存有《未来教育史》(1905)、《中国女侦探》(1907)两部,至于小说研究方面,最著名的有《小说丛话》(1914)。[1]近年经过一些学者钩沉,发现吕思勉在小说理论方面的著作可能尚不止于此。邬国义通过对吕思勉遗稿的核检,发现署名管达如的民初重要的
从防洪视角和综合利用视角对乌克塔斯水库调度规划进行研究,分析该水库的水量补给和洪水位,通过最大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和洪量模数法,推算出设计洪峰成果及设计
在“互联网+”等媒介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媒介技术对信息之获取焦点已经从功能性输出转移到社交化链接,彰显了电子媒介从单向、被动、机械到共享、互动、智能的发展态势。PC時代以来,以手机媒体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日益普及,革命性地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书写了媒介范式转型的新篇章。也由此提出了新的问题,对移动互联新媒介的认定和阐释依赖何种理论逻辑?移动互联技术的革新将如何冲击旧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社会时代的呼唤,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三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主动发展的教育。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文化学科,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该学科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因而该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和教学模式是落实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  优化课堂结构首先必须打破传统“满堂练”“背结论”的机械性模式,而应以“发展为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不可逆转之势将现代社会的大众抛掷于信息的洪流中。在今天,可以说信息流所呈现出的数量景观已经不足为奇,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便捷、及时地找寻并获取所需信息。在这一背景下,“整理者”的角色应运而生。  一  目前,学术界尚未归纳出“整理者”一词的普泛化定义。但是一般说来,它的通行概念中往往涵盖着某些约定俗成的理解,即对已获取信息进行接受、加工和发布的人。这里,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