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 邓小平文化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种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尊重发展艺术,是为人民服务,陶冶情操的高雅力量;知识分子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教育是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正处在文化危机的潜伏期,包括观念的冲突,精神的空虚,意识形态的“断裂”,价值观的变异,低俗文化的滥觞,科技弊端的显露等等。在面临新时代,新任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构异化文化,重组理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科学技术;艺术
一、文化动力观的内涵
文化动力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对整个社会机制的推动作用,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就是邓小平对这种文化动力观的全面认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在这篇文章里,我要着重讲的是从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邓小平之所以高度重视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更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号召要抓物质文明,更要抓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价值。
二、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的基本内容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说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这种动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价值。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引了一条革命的道路,指出了奋斗的目标,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成为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在心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二是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纠正了人们认识上的许多“左”的教条主义的错误观念,破除了机械照搬前苏联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从中国国情出发,成功地找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正如他所说的,我们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技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作用,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等,不难理解生产力的提高,劳动效率的提高都与科技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其次,科学技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创造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文化素养。最后,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世界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而科学技术则是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曾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也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述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尤其是关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也曾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以此来论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呼吁:“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受到重大破坏,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邓小平曾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此来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和正能量,以饱满的斗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腾飞。
(四)尊重发展艺术,是为人民服务,陶冶情操的高雅力量
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对文艺为人民服務的根本任务做了许多相关论述,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因此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邓小平认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者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为什么说不可代替?这要联系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全面需要,而精神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要靠文化建设的高潮来实现,更再次强调文艺对于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
(五)知识分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一贯提倡和坚持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上再次强调:“必须十分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在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里,杰出的文艺家实在太少了。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时代很不相称。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而且要从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之所以如此强调尊重知识分子,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对于当今仍然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且永远要加大文化的自觉力度,构建理性价值观、理性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社会矛盾和不和谐的地方,比如: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劳资冲突,干群矛盾等等,除了物质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就是价值观的“异化”。自觉的价值观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宝,不仅不会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场,而且将承担着更加繁重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劳伦斯·哈里森指出:“文化价值观和态度可以阻碍进步,也可以促进进步……我相信,将改变价值观和态度的因素纳入发展政策、安排和规划,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办法。”[4]所以,在文化危机还未激化到尖峰时刻,我们非常有必要消解、纠正错误的价值观,重构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三个基础,首先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化不严重,社会阶层对立不严重,其次就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再次就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形成共识和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念。”[5]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谈,毫无疑问平等、公正这一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先引一段孔子语录,出自《论语·季氏十六》第一章:“丘也闻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句话强调了财富公正、平等分配的重要性。早在1990年,邓小平已经强烈感受到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分化很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即随着私有经济成分的扩张而形成的“新资产阶级”并警告说,如果形成两极分化,那么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当然诚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社会每个人的细胞都被激活,个人活力充分释放,但是由于国家管理和整合这些细胞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社会在被搞活的同时,也搞乱了,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社会信任的普遍缺失,病人不相信医生,家长怀疑老师的能力,百姓不相信政府,买家不相信卖家,整个社区都普遍存在着保安,安装着监控的现象,间接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无法完成。以上是我根据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的典型价值观缺失的现象分析,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条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二)打造理性科技强国,培植理性科学精神的现实需要
科学技术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精神使人获得了独立性,并武装了人,使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有了立足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但是随着我们好奇心的深入,桀骜不驯的探索精神必然会把我们带向自然的纵深处驰骋,我们想要改造自然,但又渴望征服自然,若没有节制,必然会走向科学的另一面—“危科学”(即科学的弊端和潜伏的对人类的威胁)。首先就是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恶化,从而加剧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次就是潜在的战争的杀伤力,大型核武器潜伏的全球性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再次也是最普遍的就是高科技带来的人的机器化隐忧,人的机器化是社会异化现象深入到人自身的重要表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可以通过机器得以满足,人在物欲化的畸人和智能化的机器之上寻找立足点,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逐渐淡漠。总之“高科技使人具备了再创造自然环境和人自身的能力,这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在冲出自然界的“大气保护层”,挣脱自然的“地心引力”,进入自由而危险的失重状态。”[6]因此,我们在進行科技探索的同时,必须打造理性的科技王国,培植理性的科学精神,这样才不会“走火入魔,引火自焚”。
(三)抵制低俗文化,建立文明社会的现实需要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但是随着信息传播工具的普遍,社会转型给低俗文化的滥觞提供了舒服的“温床”。首先是电视节目中的毫无意义的大尺度综艺节目,比如“康熙来了”,“姐姐好饿”,“papi酱”等,里面话语暴露,粗俗。其次是网络空间里,非法视频和图片、文字的传播;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的推广;推介色情網站和低俗信息的链接;宣扬暴力,恶意发送帖子辱骂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再次是街头小报或杂志上的具有挑逗性、侮辱性的内容。最后就是恶俗的风俗习惯,包括恶俗的闹洞房习俗,还有就是露骨的村晚会表演节目,不是脱的一丝不苟,就是出口成脏。低俗文化宣传的是低级趣味,传染的是萎靡颓废,不利于社会健康运行,不利于文明社会的构建,更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它们混淆是非,扭曲道德,消解良知,使人性中的假恶丑披着“文化”的外衣走进人们的视野,影响着健康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自觉学会抵制和消解这些低俗文化,选择文明的,优雅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83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24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周建明主编《和谐社会构建》,188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林林(1990-),女,河南许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摘要】: 邓小平文化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种动力;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尊重发展艺术,是为人民服务,陶冶情操的高雅力量;知识分子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教育是实现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正处在文化危机的潜伏期,包括观念的冲突,精神的空虚,意识形态的“断裂”,价值观的变异,低俗文化的滥觞,科技弊端的显露等等。在面临新时代,新任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构异化文化,重组理性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科学技术;艺术
一、文化动力观的内涵
文化动力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对整个社会机制的推动作用,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就是邓小平对这种文化动力观的全面认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在这篇文章里,我要着重讲的是从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邓小平之所以高度重视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更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不仅号召要抓物质文明,更要抓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价值。
二、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的基本内容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精神动力。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说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这种动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价值。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引了一条革命的道路,指出了奋斗的目标,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争,成为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在心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二是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纠正了人们认识上的许多“左”的教条主义的错误观念,破除了机械照搬前苏联的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从中国国情出发,成功地找到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正如他所说的,我们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就是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邓小平十分重视科技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作用,首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等,不难理解生产力的提高,劳动效率的提高都与科技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其次,科学技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更重要的是也可以创造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文化素养。最后,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同志在分析世界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而科学技术则是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曾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也间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阐述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尤其是关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邓小平也曾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2]以此来论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呼吁:“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也要受到重大破坏,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邓小平曾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此来调动人民群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热情和正能量,以饱满的斗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腾飞。
(四)尊重发展艺术,是为人民服务,陶冶情操的高雅力量
邓小平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对文艺为人民服務的根本任务做了许多相关论述,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因此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邓小平认为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者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为什么说不可代替?这要联系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全面需要,而精神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要,要靠文化建设的高潮来实现,更再次强调文艺对于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
(五)知识分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一贯提倡和坚持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上再次强调:“必须十分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在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里,杰出的文艺家实在太少了。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时代很不相称。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而且要从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强调一定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邓小平之所以如此强调尊重知识分子,是因为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三、邓小平文化动力观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的文化动力观对于当今仍然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且永远要加大文化的自觉力度,构建理性价值观、理性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社会矛盾和不和谐的地方,比如:贫富差距,阶层分化,劳资冲突,干群矛盾等等,除了物质利益分配不公的原因,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就是价值观的“异化”。自觉的价值观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法宝,不仅不会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场,而且将承担着更加繁重的文化批判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劳伦斯·哈里森指出:“文化价值观和态度可以阻碍进步,也可以促进进步……我相信,将改变价值观和态度的因素纳入发展政策、安排和规划,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办法。”[4]所以,在文化危机还未激化到尖峰时刻,我们非常有必要消解、纠正错误的价值观,重构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需要三个基础,首先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分化不严重,社会阶层对立不严重,其次就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再次就是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就是社会形成共识和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念。”[5]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谈,毫无疑问平等、公正这一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先引一段孔子语录,出自《论语·季氏十六》第一章:“丘也闻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句话强调了财富公正、平等分配的重要性。早在1990年,邓小平已经强烈感受到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分化很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即随着私有经济成分的扩张而形成的“新资产阶级”并警告说,如果形成两极分化,那么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当然诚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社会每个人的细胞都被激活,个人活力充分释放,但是由于国家管理和整合这些细胞的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因此社会在被搞活的同时,也搞乱了,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社会信任的普遍缺失,病人不相信医生,家长怀疑老师的能力,百姓不相信政府,买家不相信卖家,整个社区都普遍存在着保安,安装着监控的现象,间接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也就无法完成。以上是我根据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的典型价值观缺失的现象分析,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条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
(二)打造理性科技强国,培植理性科学精神的现实需要
科学技术是现代工商业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精神使人获得了独立性,并武装了人,使人的尊严人的权利有了立足的前提,因此我们要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但是随着我们好奇心的深入,桀骜不驯的探索精神必然会把我们带向自然的纵深处驰骋,我们想要改造自然,但又渴望征服自然,若没有节制,必然会走向科学的另一面—“危科学”(即科学的弊端和潜伏的对人类的威胁)。首先就是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恶化,从而加剧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其次就是潜在的战争的杀伤力,大型核武器潜伏的全球性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再次也是最普遍的就是高科技带来的人的机器化隐忧,人的机器化是社会异化现象深入到人自身的重要表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都可以通过机器得以满足,人在物欲化的畸人和智能化的机器之上寻找立足点,人与人之间的人文关怀逐渐淡漠。总之“高科技使人具备了再创造自然环境和人自身的能力,这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在冲出自然界的“大气保护层”,挣脱自然的“地心引力”,进入自由而危险的失重状态。”[6]因此,我们在進行科技探索的同时,必须打造理性的科技王国,培植理性的科学精神,这样才不会“走火入魔,引火自焚”。
(三)抵制低俗文化,建立文明社会的现实需要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但是随着信息传播工具的普遍,社会转型给低俗文化的滥觞提供了舒服的“温床”。首先是电视节目中的毫无意义的大尺度综艺节目,比如“康熙来了”,“姐姐好饿”,“papi酱”等,里面话语暴露,粗俗。其次是网络空间里,非法视频和图片、文字的传播;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的推广;推介色情網站和低俗信息的链接;宣扬暴力,恶意发送帖子辱骂他人,暴露他人隐私等。再次是街头小报或杂志上的具有挑逗性、侮辱性的内容。最后就是恶俗的风俗习惯,包括恶俗的闹洞房习俗,还有就是露骨的村晚会表演节目,不是脱的一丝不苟,就是出口成脏。低俗文化宣传的是低级趣味,传染的是萎靡颓废,不利于社会健康运行,不利于文明社会的构建,更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它们混淆是非,扭曲道德,消解良知,使人性中的假恶丑披着“文化”的外衣走进人们的视野,影响着健康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必须自觉学会抵制和消解这些低俗文化,选择文明的,优雅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83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24页,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周建明主编《和谐社会构建》,188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林林(1990-),女,河南许昌,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