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文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套上了寒门苦读、位居榜首的固定模式。“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强烈期盼。可是,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吗?非要去挤这条独木桥吗?本文力求探讨中国古代文人官本位思想形成的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原因以上,从而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
关键词:中国古代 读书人 官本位思想 封建社会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科举登第。命运立即改变。孟郊的《登科后》就是描写自己高中进士后的情景:春风拂面,惬意自得。平日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京都景致。如今金榜题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于实处,精神放松,劳苦抛置脑后,才有了长安繁花似锦的去处一日尽览的雅兴。坐骑款款而行,怎能表达激动的心情7只有策马驰骋,才能使心中兴奋之情得以充分宣泄。
中国古代读书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套上了寒门苦读、位居榜首的模式。多少寒门学子忍受着闭门的孤独、忍受着豪强的欺压。他们省吃俭用,挑灯夜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荣登殿堂,光宗耀祖,衣锦还乡。46岁的孟郊,忍受着两次落榜的痛苦,终于迎来了高中的一天。但是,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河流里,有多少文人,有多少个家庭淹没在历史的波涛中,而无人所知。孟郊的诗句,体现了一个文人对职业生涯的期盼,是封建文人官本位的鲜明写照。中国古代的文人,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吗?为什么为高中做官后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其实,该现象有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复杂的原因,教育为文人提供了官本位思想的理论基础,加上封建制度的加倍渲染,还有社会意识舆论的“怂恿”,最终演化成一个一个天真的生灵奔向一座狭小的独木桥上,造成了可悲的结果。
一、自然经济对官本位思想形成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中国以农立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工商业的先天不足,缺乏营养。中国封建时代,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个体权利对群体(家庭、家族、国家)的从属和依附关系,这样,潜意识里为封建文人的为官思想提供了心理基础。同时,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养家糊口的生活让人们没有下海经商,与外界互通有无的思想,这样,就没有自主创业的欲望。那么,读书人又怎么敢把自己的人生作为赌注下押在没有前人借鉴又有风险性的领域里呢?熟读圣贤书的士子们肯定不会另作选择。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社会变革,人们才能改变思想,就像民国时期的张骞,连状元都不当了,去投资实业。否则,在封建经济的情况下,士子人只有遵循以上读书为官的模式。
二、稳固的封建制度和秩序的加速度
在封建社会,上至宰相、丞相,下到县官、衙役,形成了庞大而森严的体系。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人行政序列,被规定等级,划分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就是对帝王权力的最好描述。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的社会”,而是“人治的社会”。平民被定位为被统治、被管理者。因此统治集团必然凌驾于人民之上并把自身利益放在社会各阶层之首,它因攥取全部自然与社会资源而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必然会使其成为整个社会敬畏、效仿、羡慕的榜样和追求目标。所以,无数读书人都梦寐能够进入上一阶层,一旦进入权力等级,就要追求更高的阶层,如此这样。永远没有休止。
封建社会中的官员的特权制度,造成了特殊的利益导向。由于科名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无数士子参加了激烈的科场角逐。科举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魔力,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利益。一旦中举及第,便可以迅速提高社会地位,获得许多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科举考试在一定意义上是进行利益的分配。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官员的特权就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包括宫城与官府建筑、秩禄与田产分配、定罪与量刑袒护、衣食与住行礼规、官职与爵位世袭等,特别是“荫子”特权制度(根据不同等级的官爵,确定其对子孙入仕的优待)、“囱薄”特权制度(仪仗队、警卫队及迎送人员的布阵、队列)、“田产”特权制度(包括永业田和职分田)、衣食住行特权制度(不同级别不同职务的官员,有不同的规格和标识。有这样一段描写明代缙绅的话:“明季缙绅,威权赫奕,凡中式者,报录人多持短棍,从门打人万堂,窗户尽毁,谓之改换门庭。王匠随行,立刻修整,永为主顾。有通谱者,招婿者,投拜门生者,承其急需,不惜千金之赠,以为长城焉。……出则乘大轿,扇盖引导于前。生员则门斗张油前导。婚嫁之家,绅衿不与民同座,另构一室,名日大宾室。”③所以,“荫子”、“囱薄”、“田产”等从来一样都没有享受过的贫苦读书人心中所祈求的,为之奋斗至死都值得,当然不只是这些物质的诱惑,还有名声,家族的威望等,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政、王夫人、薛宝钗期望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金榜题名,就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
还有,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变动的制度不断地为文人敞开通向殿堂的大门。自周初至春秋,贵族官僚队伍中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如郑由七穆执政,鲁由孟孙、叔孙、季孙掌权。到了战国之后,世卿制度逐渐解体,但高官之后享有特权,借先世之馀荫而步入仕途,则一直延续下来,唐代的门荫制度即其遗痕。战国之时,世卿世禄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变迁,日趋没落,其时各诸侯国之间展开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诸侯国中的执政者如能力不够,则非但不能维护其身家性命,而且会危及国人,因此一些无能的贵族自然遭到了淘汰,只能让一些出身寒微但有能力驾驭政局的人出来应付,于是一些所谓纵横家的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崛起于下层,因能纵横捭阖、应付时局,受到诸侯国统治者的尊重。这等人物辗转四方,无固定的人主,只求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取得高官厚禄,这对后代士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社会秩序正常之后,统治者不再容忍这类人物的出现,但在改朝换代之际,时局混乱之时,还是会有人修习纵横术。汉代实行征辟与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自隋代起开始实施科举制度,统治者对士人的大门敞开得越来越宽。应考者依赖血统等先天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大减低,一些平民出身的士子,符合考试条件者都有可能步入仕途,这就在士子面前开启 了一条宽敞的上升之路。
三、教育目的和内容对官本位思想奠定的基础
封建统治阶级选拔统治人才,逐渐形成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隋唐以前是“选士”,以推举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这些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取士的标准和科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在古代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任务则主要是“养士”。学成之后,经选士或科举。优秀者被授予官职。而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正宗思想,儒家的经典变成了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历代的选士和科举,虽在形式上或重经义,或重诗赋,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经书为标准。
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控制了全国的教育,用儒家的封建伦理思想奴役人民,使教育服务于培养忠于封建主的奴才,因而也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孔子就认为学业优秀的人应该出来做官,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论语》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肯定了人追求功名的合理性。“仁政”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他们要求从君主到各级官吏都要实行仁政。还有,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面,一切都为了公共的利益,选举有德有才的人来管理社会事务,人们讲求信用,和睦相处。儒家在治国为政方面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们也就很自然地把“修身为本”作为从政做官、为民父母者必需具备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来要求,“修身为本”因而也就成了官僚文化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当一个一个士子在摇晃着头读四书五经的时候,读书做官的思想就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思想里。这样,教育的内容就稳固地为文人的为官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早就给后世文人确定了一条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
四、浓厚的家庭和社会舆论强烈渲染
踏入科场的人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一己的荣耀,他同时也背负着光耀门楣的重任。《增广贤文》说:“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不仅个体生活,家庭甚至家族生活也围绕着科举制获得很确定的意义和目标。因此,科举制度的整个功能并不局限于个人对制度的服腐和认同,更重要的是以家庭或家庭为单位的对于社会制度的维护和遵化,个人以其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家庭则以之为生活的中心内容。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当每个个体都倾向于金榜题名的时候,社会流动趋向于同一个方向,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个中心价值,这个中心价值越来越明显,对人的引导作用越来越牢固。这样,科举社会流动的后果之一,就是围绕科举制度建立起一个以功名为核心的垄断性价值目标。当一个个体生活在追求功名的社会氛围之中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屈从于整体社会的趋势。
明清时代流行于民间的箴言集《增广贤文》中有言:
“一举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好儿孙需积德,欲高门地快读书。”
可见,金榜题名已经不是读书人一人的梦想了,它已经上升到整个家庭的唯一希望了。母以子贵,妻以夫荣,这些都凝聚到开榜的那一天。如果落榜的话呢?受到的就是冷眼、鄙视、抛弃。正如《汉书》中《朱买臣传》中描述的一样,“妻羞之,求去”,“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不仅仅家人冷漠,邻里乡亲也会将同样的目光投向落榜者。生活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世界中的孔乙己,在现实社会中与周围处境是对立的。故孔乙已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都会取笑他。“被取笑”其实是他的家常便饭,他会置之不理,但对于有伤“读书人”“清白”的话,他会极力争辩,甚至用“窃”来为自己的“偷”开脱罪责,至于“君子固穷”之类的话,纯粹是精神胜利法。这种自欺欺人又执迷不悟的辩白,只能引起众人的哄笑。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选家马二先生的一段话反映了普通社会的期望与理解:“人生世上,除了这事情。就没有第二件事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时下等。就是教官,作幕,都是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身进了学,重了举人、进士,即刻就光宗耀祖了。”其实,吴敬梓本人也经常自夸自己是的“家声科第从来美”,虽然到他亲祖一辈及其后嗣中,已经没有获得高于举人功名的人了,不过,他的曾祖辈与祖父辈的功名,已足以夸耀的了。
总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自然经济对官本位的决定作用下。加上稳固的封建制度和秩序提供的加速度,教育目的和内容对官本位思想奠定的理论依据,还有浓厚的家庭和社会舆论强烈渲染作用下,一代一代文人从出生开始,就走上了读书以求做官之路。他们或者高中出名,或者喊冤而死,或者日久变质,或者心想廉洁而不得,等等的结果,都造就了封建文人的悲剧。这样的科举制度,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社会整合作用,就是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沉淀下来的文人的心理特征,这样的心态,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封建文人的昨天、今天、明天。
五、结语
读书,有的是修身养性之功,也有改变命运之用;做官,是人生生活的一个形态,而非人生的目的。封建的文人们难以处理好读书做官的关系,是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等等原因的,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样就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样是读书人,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结果必然不同。所以,分析封建文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历史,有助于新时代的人更好地开创未来。
注释:
①黄孟洲主编玛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②孟子(卷九·万章章句上·四).
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15.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M].
匡亚明主编.洪秀全评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4:3/2.
⑥论语.里仁.
⑦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lI.
⑧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12.
班固.朱买臣传[M].汉书.
⑩鲁迅.孔乙己.呐喊.鲁迅小说全集[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匡亚明主编.吴敬梓评传[M].南京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黄孟洲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2]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M].
[3]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
[4]论语·里仁.
[5]班固.朱买臣传[M].汉书.
[6]鲁迅.孔乙已.呐喊.鲁迅小说全集[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7]匡亚明主编.吴敬梓评传[M].南京出版社.
[8]匡亚明主编.洪秀全评传[M].南京出版社,1994:372
关键词:中国古代 读书人 官本位思想 封建社会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旦科举登第。命运立即改变。孟郊的《登科后》就是描写自己高中进士后的情景:春风拂面,惬意自得。平日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京都景致。如今金榜题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于实处,精神放松,劳苦抛置脑后,才有了长安繁花似锦的去处一日尽览的雅兴。坐骑款款而行,怎能表达激动的心情7只有策马驰骋,才能使心中兴奋之情得以充分宣泄。
中国古代读书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套上了寒门苦读、位居榜首的模式。多少寒门学子忍受着闭门的孤独、忍受着豪强的欺压。他们省吃俭用,挑灯夜读,为的是有朝一日荣登殿堂,光宗耀祖,衣锦还乡。46岁的孟郊,忍受着两次落榜的痛苦,终于迎来了高中的一天。但是,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河流里,有多少文人,有多少个家庭淹没在历史的波涛中,而无人所知。孟郊的诗句,体现了一个文人对职业生涯的期盼,是封建文人官本位的鲜明写照。中国古代的文人,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吗?为什么为高中做官后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其实,该现象有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复杂的原因,教育为文人提供了官本位思想的理论基础,加上封建制度的加倍渲染,还有社会意识舆论的“怂恿”,最终演化成一个一个天真的生灵奔向一座狭小的独木桥上,造成了可悲的结果。
一、自然经济对官本位思想形成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中国以农立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工商业的先天不足,缺乏营养。中国封建时代,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个体权利对群体(家庭、家族、国家)的从属和依附关系,这样,潜意识里为封建文人的为官思想提供了心理基础。同时,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养家糊口的生活让人们没有下海经商,与外界互通有无的思想,这样,就没有自主创业的欲望。那么,读书人又怎么敢把自己的人生作为赌注下押在没有前人借鉴又有风险性的领域里呢?熟读圣贤书的士子们肯定不会另作选择。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社会变革,人们才能改变思想,就像民国时期的张骞,连状元都不当了,去投资实业。否则,在封建经济的情况下,士子人只有遵循以上读书为官的模式。
二、稳固的封建制度和秩序的加速度
在封建社会,上至宰相、丞相,下到县官、衙役,形成了庞大而森严的体系。整个社会纳入国家行政系统的体制结构,所有的人、所有的组织和部门,都分别归人行政序列,被规定等级,划分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②就是对帝王权力的最好描述。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严格而又系统,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在这个宝塔形的体制结构中,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的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在单一行政化的体制下,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的社会”,而是“人治的社会”。平民被定位为被统治、被管理者。因此统治集团必然凌驾于人民之上并把自身利益放在社会各阶层之首,它因攥取全部自然与社会资源而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必然会使其成为整个社会敬畏、效仿、羡慕的榜样和追求目标。所以,无数读书人都梦寐能够进入上一阶层,一旦进入权力等级,就要追求更高的阶层,如此这样。永远没有休止。
封建社会中的官员的特权制度,造成了特殊的利益导向。由于科名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无数士子参加了激烈的科场角逐。科举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魔力,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利益。一旦中举及第,便可以迅速提高社会地位,获得许多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科举考试在一定意义上是进行利益的分配。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官员的特权就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包括宫城与官府建筑、秩禄与田产分配、定罪与量刑袒护、衣食与住行礼规、官职与爵位世袭等,特别是“荫子”特权制度(根据不同等级的官爵,确定其对子孙入仕的优待)、“囱薄”特权制度(仪仗队、警卫队及迎送人员的布阵、队列)、“田产”特权制度(包括永业田和职分田)、衣食住行特权制度(不同级别不同职务的官员,有不同的规格和标识。有这样一段描写明代缙绅的话:“明季缙绅,威权赫奕,凡中式者,报录人多持短棍,从门打人万堂,窗户尽毁,谓之改换门庭。王匠随行,立刻修整,永为主顾。有通谱者,招婿者,投拜门生者,承其急需,不惜千金之赠,以为长城焉。……出则乘大轿,扇盖引导于前。生员则门斗张油前导。婚嫁之家,绅衿不与民同座,另构一室,名日大宾室。”③所以,“荫子”、“囱薄”、“田产”等从来一样都没有享受过的贫苦读书人心中所祈求的,为之奋斗至死都值得,当然不只是这些物质的诱惑,还有名声,家族的威望等,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政、王夫人、薛宝钗期望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金榜题名,就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声誉。
还有,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变动的制度不断地为文人敞开通向殿堂的大门。自周初至春秋,贵族官僚队伍中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如郑由七穆执政,鲁由孟孙、叔孙、季孙掌权。到了战国之后,世卿制度逐渐解体,但高官之后享有特权,借先世之馀荫而步入仕途,则一直延续下来,唐代的门荫制度即其遗痕。战国之时,世卿世禄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变迁,日趋没落,其时各诸侯国之间展开持续不断的兼并战争。诸侯国中的执政者如能力不够,则非但不能维护其身家性命,而且会危及国人,因此一些无能的贵族自然遭到了淘汰,只能让一些出身寒微但有能力驾驭政局的人出来应付,于是一些所谓纵横家的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崛起于下层,因能纵横捭阖、应付时局,受到诸侯国统治者的尊重。这等人物辗转四方,无固定的人主,只求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取得高官厚禄,这对后代士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尽管社会秩序正常之后,统治者不再容忍这类人物的出现,但在改朝换代之际,时局混乱之时,还是会有人修习纵横术。汉代实行征辟与察举制度,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自隋代起开始实施科举制度,统治者对士人的大门敞开得越来越宽。应考者依赖血统等先天因素所占的比重大大减低,一些平民出身的士子,符合考试条件者都有可能步入仕途,这就在士子面前开启 了一条宽敞的上升之路。
三、教育目的和内容对官本位思想奠定的基础
封建统治阶级选拔统治人才,逐渐形成一套选士制度和科举制度。隋唐以前是“选士”,以推举为主;隋唐以后是“科举”,以考试为主。这些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取士的标准和科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在古代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学校的任务则主要是“养士”。学成之后,经选士或科举。优秀者被授予官职。而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正宗思想,儒家的经典变成了历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历代的选士和科举,虽在形式上或重经义,或重诗赋,或用八股取士等,有所不同,但在内容上大都限定以儒家经书为标准。
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控制了全国的教育,用儒家的封建伦理思想奴役人民,使教育服务于培养忠于封建主的奴才,因而也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孔子就认为学业优秀的人应该出来做官,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论语》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肯定了人追求功名的合理性。“仁政”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他们要求从君主到各级官吏都要实行仁政。还有,在孔子的大同社会里面,一切都为了公共的利益,选举有德有才的人来管理社会事务,人们讲求信用,和睦相处。儒家在治国为政方面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因此,他们也就很自然地把“修身为本”作为从政做官、为民父母者必需具备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来要求,“修身为本”因而也就成了官僚文化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当一个一个士子在摇晃着头读四书五经的时候,读书做官的思想就深深地渗透在他们的思想里。这样,教育的内容就稳固地为文人的为官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早早就给后世文人确定了一条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
四、浓厚的家庭和社会舆论强烈渲染
踏入科场的人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一己的荣耀,他同时也背负着光耀门楣的重任。《增广贤文》说:“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不仅个体生活,家庭甚至家族生活也围绕着科举制获得很确定的意义和目标。因此,科举制度的整个功能并不局限于个人对制度的服腐和认同,更重要的是以家庭或家庭为单位的对于社会制度的维护和遵化,个人以其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家庭则以之为生活的中心内容。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当每个个体都倾向于金榜题名的时候,社会流动趋向于同一个方向,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个中心价值,这个中心价值越来越明显,对人的引导作用越来越牢固。这样,科举社会流动的后果之一,就是围绕科举制度建立起一个以功名为核心的垄断性价值目标。当一个个体生活在追求功名的社会氛围之中的时候,他就不得不屈从于整体社会的趋势。
明清时代流行于民间的箴言集《增广贤文》中有言:
“一举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要好儿孙需积德,欲高门地快读书。”
可见,金榜题名已经不是读书人一人的梦想了,它已经上升到整个家庭的唯一希望了。母以子贵,妻以夫荣,这些都凝聚到开榜的那一天。如果落榜的话呢?受到的就是冷眼、鄙视、抛弃。正如《汉书》中《朱买臣传》中描述的一样,“妻羞之,求去”,“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不仅仅家人冷漠,邻里乡亲也会将同样的目光投向落榜者。生活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理想世界中的孔乙己,在现实社会中与周围处境是对立的。故孔乙已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都会取笑他。“被取笑”其实是他的家常便饭,他会置之不理,但对于有伤“读书人”“清白”的话,他会极力争辩,甚至用“窃”来为自己的“偷”开脱罪责,至于“君子固穷”之类的话,纯粹是精神胜利法。这种自欺欺人又执迷不悟的辩白,只能引起众人的哄笑。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选家马二先生的一段话反映了普通社会的期望与理解:“人生世上,除了这事情。就没有第二件事可以出头。不要说算命、拆字时下等。就是教官,作幕,都是不是个了局。只是有本身进了学,重了举人、进士,即刻就光宗耀祖了。”其实,吴敬梓本人也经常自夸自己是的“家声科第从来美”,虽然到他亲祖一辈及其后嗣中,已经没有获得高于举人功名的人了,不过,他的曾祖辈与祖父辈的功名,已足以夸耀的了。
总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自然经济对官本位的决定作用下。加上稳固的封建制度和秩序提供的加速度,教育目的和内容对官本位思想奠定的理论依据,还有浓厚的家庭和社会舆论强烈渲染作用下,一代一代文人从出生开始,就走上了读书以求做官之路。他们或者高中出名,或者喊冤而死,或者日久变质,或者心想廉洁而不得,等等的结果,都造就了封建文人的悲剧。这样的科举制度,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社会整合作用,就是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沉淀下来的文人的心理特征,这样的心态,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封建文人的昨天、今天、明天。
五、结语
读书,有的是修身养性之功,也有改变命运之用;做官,是人生生活的一个形态,而非人生的目的。封建的文人们难以处理好读书做官的关系,是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等等原因的,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也是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样就有了多元化的选择,同样是读书人,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其结果必然不同。所以,分析封建文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历史,有助于新时代的人更好地开创未来。
注释:
①黄孟洲主编玛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②孟子(卷九·万章章句上·四).
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15.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M].
匡亚明主编.洪秀全评传[M].南京:南京出版社,19,4:3/2.
⑥论语.里仁.
⑦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lI.
⑧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12.
班固.朱买臣传[M].汉书.
⑩鲁迅.孔乙己.呐喊.鲁迅小说全集[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匡亚明主编.吴敬梓评传[M].南京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黄孟洲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8).
[2]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M].
[3]朱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J].明清史。2007,(2).
[4]论语·里仁.
[5]班固.朱买臣传[M].汉书.
[6]鲁迅.孔乙已.呐喊.鲁迅小说全集[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7]匡亚明主编.吴敬梓评传[M].南京出版社.
[8]匡亚明主编.洪秀全评传[M].南京出版社,1994: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