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我参加了某中学的“××课堂教学法”研讨会,会方开设了《蔚蓝的王国》《狼》两节语文展示课。教师在讲授《蔚蓝的王国》时,先是一段配乐朗读,然后带着学生简单疏通了一下课文大意,然后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在音乐伴奏声中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蔚蓝的王国用水彩笔画下来,学生一片茫然。15分钟后,有的学生还未画好,教者只能草草收场。第二节课《狼》,教者在带着学生朗读了两遍课文,通译了一下文章,强调了几个重点文言字词后,请上了3名学生,分别扮演屠夫和两只狼,上演了一部课本剧,这一环节占用了整整20分钟时间。听完这两节语文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国自上而下开展了以课堂教学变革为主旋律的教学改革。一时间,各种教学法、教学模式流派纷呈,旗帜漫舞,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更多的是像听完上述两节课后那样的感受:茫然不知所从。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这五个字来概括,对语文教学不顾学生实际和语文规律,对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和活动课等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提出了“本色语文”这一概念。无独有偶,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导师程少堂也提出了“语文味”这一理念。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算是有“语文味”,语文课怎样上才能凸显语文本色呢?
一、关注生活实际
语文课应该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其实,生活本质是悄然隐于语文教材料之中的。教者在研究教材时应注意:教材其记叙是生活真实的艺术提炼,其描写是客观景物的主观再现,其说明是事物特征的完美展露,其抒情是真挚情怀的诗意流露,其议论是洞彻肺腑的凸显聚焦。教者应通过教材向学生呈现出细腻逼真的生活真实,折射生活本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体验生活,使自己的生命成长的步履坚实有力。
二、坚守语言学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下有许多语文课漠视文本语言本身,而热衷于人文探究和拓展延伸,虽然语文在品味课文语言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语文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简言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说”,而不是像其他课程那样去了解“说什么”。因此《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能上成生物课,《都市精灵》不能上成环保教育课,《敬业与乐业》不能上成政治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旨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三、充盈丰沛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怜悯,学会憎恶,学会愤怒。语文课本中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态度和爱憎情感。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情感,找准作者的情感点,这是教出情感的基础。教师得“感同身受”,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另外,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在文本、教师、学生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昂。正如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国文教师诵读诗文时那样:“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四、闪烁思想火花
语文课唯有闪烁思想火花才能引领学生提升理性、培养悟性。周敦颐说过:“思则睿,睿作圣。”学校不是工厂,不能教出那些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点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的书呆子。翻开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几乎每篇文章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可以领略其推己及人的伟大情怀,从韩愈的《马说》中可以了解怀才不遇的愤懑不满,从莫怀戚的《散步》中可以明白中年人承上启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泰格特的《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美与丑。总之,让学生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语文课上熠熠生辉,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的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五、蕴涵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同时也肩负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极端就是受制于应试思想的语文教育,语文的工具功能战胜了文化修养功能,臣服于长达十二年的工具训练,将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变成了麻木迟钝的工具。
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应充分找准切入点,挖掘课文中的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文化思想。从“折柳”中了解中国古代的送别文化,从《枣核》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留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心理,从《本命年的回想》中知晓过年的民俗文化……
苏东坡有词云:香褪红残青杏小……我想,只有铅华洗净,归真返璞,语文教学这颗果实才能越结越大,才能越来越有“语文味”。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课改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这五个字来概括,对语文教学不顾学生实际和语文规律,对将语文课上成表演课和活动课等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提出了“本色语文”这一概念。无独有偶,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硕士导师程少堂也提出了“语文味”这一理念。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算是有“语文味”,语文课怎样上才能凸显语文本色呢?
一、关注生活实际
语文课应该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其实,生活本质是悄然隐于语文教材料之中的。教者在研究教材时应注意:教材其记叙是生活真实的艺术提炼,其描写是客观景物的主观再现,其说明是事物特征的完美展露,其抒情是真挚情怀的诗意流露,其议论是洞彻肺腑的凸显聚焦。教者应通过教材向学生呈现出细腻逼真的生活真实,折射生活本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体验生活,使自己的生命成长的步履坚实有力。
二、坚守语言学习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当下有许多语文课漠视文本语言本身,而热衷于人文探究和拓展延伸,虽然语文在品味课文语言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语文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简言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说”,而不是像其他课程那样去了解“说什么”。因此《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能上成生物课,《都市精灵》不能上成环保教育课,《敬业与乐业》不能上成政治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旨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三、充盈丰沛情感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语文教学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怜悯,学会憎恶,学会愤怒。语文课本中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态度和爱憎情感。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情感,找准作者的情感点,这是教出情感的基础。教师得“感同身受”,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另外,还必须摸清学生的情感点,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在文本、教师、学生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教得神采飞扬,学生学得兴致高昂。正如于漪在《往事依依》中回忆国文教师诵读诗文时那样:“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四、闪烁思想火花
语文课唯有闪烁思想火花才能引领学生提升理性、培养悟性。周敦颐说过:“思则睿,睿作圣。”学校不是工厂,不能教出那些只会人云亦云、没有一点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的书呆子。翻开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几乎每篇文章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可以领略其推己及人的伟大情怀,从韩愈的《马说》中可以了解怀才不遇的愤懑不满,从莫怀戚的《散步》中可以明白中年人承上启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泰格特的《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美与丑。总之,让学生的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语文课上熠熠生辉,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的思想、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五、蕴涵文化底蕴
语文课程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同时也肩负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当前,语文教学的又一个极端就是受制于应试思想的语文教育,语文的工具功能战胜了文化修养功能,臣服于长达十二年的工具训练,将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人变成了麻木迟钝的工具。
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应充分找准切入点,挖掘课文中的文化意蕴,传承课文中的文化思想。从“折柳”中了解中国古代的送别文化,从《枣核》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留恋故土、安土重迁的心理,从《本命年的回想》中知晓过年的民俗文化……
苏东坡有词云:香褪红残青杏小……我想,只有铅华洗净,归真返璞,语文教学这颗果实才能越结越大,才能越来越有“语文味”。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