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职语文课堂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力度不够、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不强等问题,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课堂的策略:利用人文故事,激发文化憧憬;开展文化实践,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立足语文教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信息技术,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互鉴,感受文化异同。
  【关键词】中职语文 优秀传统文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2-012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既有责任也有义务在教学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从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获取成长的精神能量。
  一、利用人文故事,激发文化憧憬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瑰宝,也是每个民众心中的精神财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但是在中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所不足,这也造成了部分中职学生文化意识淡漠。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提升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故事,激发中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憧憬与向往,这样才能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生根发芽。
  例如,在教学《绝品》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表达的深刻内涵,也为了更好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一开始,便为学生娓娓道来一个同样和“义”相关的故事:“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看古惑仔电影,因为电影中展现的哥们义气让你们热血澎湃。但那只是‘小义’,远远算不上大义。老师即将为你们讲述的故事,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人物行事真正称得上义薄云天。”此时,教师向学生讲述“赵氏孤儿”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在晋景公年间,有这样两个义薄云天的人物,一个是公孙杵臼,另一个是程婴。为了保护赵氏遗留下的血脉,公孙杵臼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程婴也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本可以忍辱偷生,可以置身事外,但是为了保护一个与他们血脉不相干的人,却付出了一切,这便是真正的大义。在讲完赵氏孤儿的故事以后,教师继续引出课题:“同学们,赵氏孤儿的故事让人动容,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绝品》,同样讲述了一个豪情万丈、义字当先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具体的内容吗?”在充满悲壮色彩的故事的渲染下,学生对新课文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也对古人推崇的气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的文化意识淡薄,如果教师强行地输出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很难接受。若借助充满人文色彩的故事,就能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向往,让学生产生文化探究的兴趣。
  二、开展文化实践,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属于职业类学校,从表面看,虽然和普通高校没有很大区别,但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部分中职学生并不关心传统文化,对语文学习也缺乏兴趣,如果教师用说教的方式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引发他们的反感。因此,要使中职学生从心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要让他们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而想改變中职学生的想法和态度,可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例如,针对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二):我们热爱大自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优秀的诗词作品、标本、相册、卡片,其主题必须和自然相关。与此同时,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到户外踏青,去亲身体验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去聆听山间的风,去感受流淌的湖水。此时,学生收获的是真正的直接经验。接下来,教师和学生选一处干净的草丛席地而坐,在山水的环绕下,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谈话会”。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分享搜集到的资料。比如,有的学生分享了一首来自王维的《青溪》,“……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观看电影《可可西里》的感受,这则影片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导演将镜头对准了可可西里上的“藏羚羊”群体,为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斗争的壮丽景象。而教师则为学生讲述了“竹林七贤”“曲水流觞”的故事。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花瓣形的小碟子,将它放在溪流中,小碟子在何处停顿,碟子旁的学生就需要为大家讲一个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和体验,自然会爱上传统文化。
  想要让中职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必须改变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对此,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生憧憬。
  三、立足语文教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通常而言,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一定是经典的,不论是从语言、思想还是情感的表达上,一定有过人之处,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正面的影响。这些文章不仅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文辞优美,能够熏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形成积极且健康的人格。由此看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认真研究中职语文教材,并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优秀传统文化一点一滴渗透在课堂里,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这样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例如,《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这篇励志课文,主旨思想是鼓励青年学子迎难而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此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传递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引入传统人物故事:明代文学家宋濂,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作品《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记述了他早年刻苦勤学的经历。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作品,宋濂就像古代版的“华罗庚”,不论是借书求学之难,还是饥寒奔波之苦,都不曾击垮他。尽管他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工夫,但他毅然决然地求学,从来不曾有丝毫怨言,更不曾退缩过,这种对知识的渴求精神、对苦难的蔑视精神非常值得敬佩。通过引入这样一个传统人物故事,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帮助他们意识到珍惜生活、珍惜光阴的重要性,从而愿意成为学习道路上的斗士。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找准恰当的切入点,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精髓。正如案例中,教师从华罗庚的故事过渡到宋濂的故事,在古今映照间,学生懂得了珍惜光阴、奋勇直前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既有人文内涵,也更具教育引导价值。
  四、利用信息技术,引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早期的中职课堂中,学生大多不喜欢学习语文学科。因为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根本感受不到语文有丝毫的美感,更不可能认识到语文学科的价值。在部分中职学生看来,语文学科不管学得好与坏都不影响将来的就业。为了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信息化教学的便捷,改变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好雪片片》一文时,教师为学生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在苍茫的天地间,只有雪花簌簌落下。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你能想到什么?”有的学生想到武侠小说《雪山飞狐》中描绘的场景,但有的学生想到“瑞雪兆丰年”。在这个时候,有一名淘气的学生反问教师:“老师,你能想到什么呢?”教师缓缓地说出八个字:“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样的回答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但是教师并没有具体解释,反而卖个关子:“同学们,善良是一种爱,就像江南三月的小雨,能够带给荒芜的草地以甘霖的抚慰。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课文,出自林清玄先生之手,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我们诠释了‘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的真正内涵,你准备好聆听了吗?”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音频,让学生闭目静听,想一想“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听完整篇课文后,教师和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聆听感受,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准确说出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此时,教师为学生补充这句禅语背后不为人知的文化渊源。唐代的庞居士是药师惟俨的弟子,对禪有着精深的理解。一次,庞居士到药师那里求法,在临别之际,药山门下十多个禅客相送。众人说说笑笑,眼见漫天飞雪簌簌而落,美不胜收。庞居士面对此情此景,说出“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这是一则有名的禅宗故事,和本文的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都有美景,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在心中,永远在此处。正如流浪老人的善良同样发自肺腑,又何必向他处寻求?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课堂教学充满了深刻的人文意味,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里,体会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赋予语文课堂别样的魅力,还能带给学生新奇的学习体验。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度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五、促进文明互鉴,感受文化异同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需要具有包容的气度。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博大。正因如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品鉴各国优秀文化,让学生感受不同文明的精彩,做到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尤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准备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在赏析这些作品的同时,也见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并深刻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教师为学生引入了法国小说家福楼拜的作品《包法利夫人》及我国作家金庸的作品《飞狐外传》和施耐庵的作品《水浒传》。在这三部作品中,作者无一例外都塑造有“贪慕虚荣”的女子形象,但是在叙述的方式上,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无论是《项链》还是《包法利夫人》,作者并没有旗帜鲜明地表达对女主人公的批判态度,而是真实地再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到她们面对诱惑时的纠结与妥协。但在《飞狐外传》以及《水浒传》这两部带有极强传统文化色彩的作品中,作者虽然描绘了女性人物所遭遇的经历,但对其爱慕虚荣的一面却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和讽刺。通过赏析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也深刻体会到女性意识在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并由此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具备包容的气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需要引入外来文化,让学生深入体会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并形成包容的文化态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在课堂中的比例日益提升,这意味着传承文化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从五个维度提供策略,旨在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沈丹华.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
  [2]唐柯.创新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
  【作者简介】姚文丽(1985—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及人事管理。
  (责编 刘一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部分高中生英语学习存在的读写障碍,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写作之前利用课文苦练阅读基本功,如略读、细读、跳读、推理判断和猜词等技能,学会分析和掌握各种文体结构;阅读活动结束后开展紧扣阅读材料的写作训练,如复述、续写或仿写等,使语言输入与输出活动前后紧密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 英语读写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本文基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论述“让学引思”教学理念,提出教师要通过趣味让学、差异让学、开放让学、实践让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内驱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
本文分析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提出应用对策:结合生活常识创设教学情境;组建物理课堂探究小组,实现问题有效探讨与交流;培养学生敢于提
本文分析高考作文存在就事论事、缺乏思维关联意识、以叙代议、生搬硬套、缺乏思辨等深刻性不足的问题,提出探究因果、由表及里、对比出理、类比显理、多角度分析、辩证析理
本文基于目前“互联网+”时代班主任媒介态度不明、职业精神淡薄,角色定位不准、媒介素养不高,网络思维欠缺、媒介运用不足,职业倦怠明显、考核体系缺失的职业素养等现状,提
本文针对中职院校网店美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网店美工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网店美工
【摘 要】本文基于县级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中教学理念有偏差、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提出改进县级中职学校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认真阅读注释,了解古诗词的历史内涵;积极进行诵读,培养学生结合音韵诵读诗词的能力;借助多媒体教学,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古诗词作品赏析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古诗词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