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新课改中,历史课本以模块和专题为其最突出的特色的,以专题为主线,把同一专题中的问题从古到今的演变集中挑选出来,突出各个朝代之间的对比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打破了传统教材的过于完整性。因为这种变化,令许多老师感到不好上了,原先的课本只要认得字就可以上,現在的课本就是科班出身,要是知识储备不够的话,也未必能上好。既然这样,是不是历史课非常难上呢?也并非如此,下面本人就结合多年的经验,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备课 教法 兴趣 地方史料
要教好初中历史,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点。
一、 要扎实备课,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正如摘要所言,历史课本为了突出模块和专题以及重大事件,削弱了传统教材的完整性,在突出趣味性的同时,也给教历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历史课的备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准备设备,精心制作课件。要对所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要能如数家珍,能毫不含糊的讲述所教内容。
二、 精心设计教法,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教法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是以前的念课本式的教法就根本不行,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就更不行。要的是用一个个问题把学生引进课堂,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与其说是老师的上课,还不如说是组织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发散思维,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和见解。
这种课堂,导入要富有艺术性,能够猛然间把学生引入课堂。讲授的内容要问题化,要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发言。对于需要识记得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背景、分析实质、把握影响的基础上记忆,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另一方面,对这些内容,我们要利用解说要点、学生朗读、归纳总结、复习提问造成多次重复,促进学生记忆。对于相似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来加深记忆。例如对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如果对它们进行对比,就很容易把握。可以比背景、比对象、比发生的时间、比割地赔款的数量、比结果。如果能让学生设计一张表,进行对比,很可能效果就更好了,远比苦口薄心的讲述要好得多。
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历史课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读史可以明事理正得失,可以通古今之变,可以预知未来。古今大智之人,莫不精通历史。如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奔向大渡河,敌守将自鸣得意地要让毛泽东当第二个石达开,以为中英红军必经安顺场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毛主席不仅知道石达开死在了安顺场,更知道死因是人多渡口小,短时间内没法通过。于是只留了少部分人马过安顺场,更多的人则赶240里路飞夺泸定桥,使敌人鬼胎流产!毛主席之所以能如此,正是其精通历史所致。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引导学生,肯定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白板模式的课堂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录像、投影、音乐、图片等来丰富课堂,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剪辑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播放,把学生一下带到了那个时代,接着出示曹操画像,讨论曹操的功过,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了起来。
四、善于利用地方史料,打破学生对历史的神秘感。
课本上的史料,离学生都比较远,长时依赖课本,就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对此,可以搜集整理身边的历史资料,一方面到学生的神秘感,另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批判、鉴别能力。例如历史课本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在东汉永平年间。然而根据甘肃省礼县观音菩萨文化考察可知,观音菩萨和汉高祖刘邦同时代,这一结果表明,佛教传入中国时间,肯定要早于西汉。
还有,解放前,我们陇南成县就不乏为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而宁死不屈的英烈。当时我县有地下党员千余人,为国捐躯者就有几十人。早在1935年徽成两康战役后,牺牲的成县游击队就有十余人,大队长台万山是我们小川镇天山村人,牺牲时年仅25岁,被国民党为政府武装抓获,为了抓到更多同伙,严刑拷打到体无完肤,他不仅一个都未吐露,而且骂不绝口,最后惨遭杀害。陆金海、张凤英烈士,更是为了保护同志,落入敌手后受尽折磨,壮烈牺牲,这些史料,本来就很感人,更何况我们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难道能让他们永远沉没与地下?如果我们能组织学生很好的挖掘这些人和事,当然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
五、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分析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如果让学生仅仅学习记忆课本知识,而不知道用历史观分析实际问题,就会因虚无缥缈导致动力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倦怠情绪就会产生。如果我们经常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是学生感到它的使用价值而增添动力。比如我党目前为什么还要走群众路线?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又如在今天中美贸易上面,更能显示这一点。我国跟美国相比,美国实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其霸道行为,与世界人民背道而驰,他们没法与我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相比,他们的失败是无法避免的。
【关键词】:备课 教法 兴趣 地方史料
要教好初中历史,本人认为要做到以下点。
一、 要扎实备课,对所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正如摘要所言,历史课本为了突出模块和专题以及重大事件,削弱了传统教材的完整性,在突出趣味性的同时,也给教历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历史课的备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准备设备,精心制作课件。要对所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要能如数家珍,能毫不含糊的讲述所教内容。
二、 精心设计教法,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教法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是以前的念课本式的教法就根本不行,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就更不行。要的是用一个个问题把学生引进课堂,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与其说是老师的上课,还不如说是组织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发散思维,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和见解。
这种课堂,导入要富有艺术性,能够猛然间把学生引入课堂。讲授的内容要问题化,要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发言。对于需要识记得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背景、分析实质、把握影响的基础上记忆,也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另一方面,对这些内容,我们要利用解说要点、学生朗读、归纳总结、复习提问造成多次重复,促进学生记忆。对于相似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来加深记忆。例如对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如果对它们进行对比,就很容易把握。可以比背景、比对象、比发生的时间、比割地赔款的数量、比结果。如果能让学生设计一张表,进行对比,很可能效果就更好了,远比苦口薄心的讲述要好得多。
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历史课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读史可以明事理正得失,可以通古今之变,可以预知未来。古今大智之人,莫不精通历史。如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奔向大渡河,敌守将自鸣得意地要让毛泽东当第二个石达开,以为中英红军必经安顺场 但是他万万没有料到毛主席不仅知道石达开死在了安顺场,更知道死因是人多渡口小,短时间内没法通过。于是只留了少部分人马过安顺场,更多的人则赶240里路飞夺泸定桥,使敌人鬼胎流产!毛主席之所以能如此,正是其精通历史所致。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引导学生,肯定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白板模式的课堂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录像、投影、音乐、图片等来丰富课堂,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剪辑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播放,把学生一下带到了那个时代,接着出示曹操画像,讨论曹操的功过,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了起来。
四、善于利用地方史料,打破学生对历史的神秘感。
课本上的史料,离学生都比较远,长时依赖课本,就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对此,可以搜集整理身边的历史资料,一方面到学生的神秘感,另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批判、鉴别能力。例如历史课本记载佛教传入中国在东汉永平年间。然而根据甘肃省礼县观音菩萨文化考察可知,观音菩萨和汉高祖刘邦同时代,这一结果表明,佛教传入中国时间,肯定要早于西汉。
还有,解放前,我们陇南成县就不乏为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而宁死不屈的英烈。当时我县有地下党员千余人,为国捐躯者就有几十人。早在1935年徽成两康战役后,牺牲的成县游击队就有十余人,大队长台万山是我们小川镇天山村人,牺牲时年仅25岁,被国民党为政府武装抓获,为了抓到更多同伙,严刑拷打到体无完肤,他不仅一个都未吐露,而且骂不绝口,最后惨遭杀害。陆金海、张凤英烈士,更是为了保护同志,落入敌手后受尽折磨,壮烈牺牲,这些史料,本来就很感人,更何况我们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难道能让他们永远沉没与地下?如果我们能组织学生很好的挖掘这些人和事,当然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
五、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分析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如果让学生仅仅学习记忆课本知识,而不知道用历史观分析实际问题,就会因虚无缥缈导致动力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倦怠情绪就会产生。如果我们经常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是学生感到它的使用价值而增添动力。比如我党目前为什么还要走群众路线?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又如在今天中美贸易上面,更能显示这一点。我国跟美国相比,美国实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其霸道行为,与世界人民背道而驰,他们没法与我国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相比,他们的失败是无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