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植物的繁殖》一课时,在讲授种子繁殖的知识之后,问学生:“马铃薯是用哪种方式繁殖的?”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学生确定了马铃薯是用“茎”繁殖的。我接着又问:“萝卜是用什么方式繁殖的?”心想,对于这群市镇的孩子来说,这应该是个简单的问题。在“根”和“茎”之间展开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出乎意料,最后都说用根繁殖,没有一人说是用种子繁殖的。这时我播放了一些图片,出示了有关萝卜的生长过程,学生才醒悟过来,改口回答:萝卜是用种子繁殖的。对此,我感到有点意外,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学生读“死书”的现象严重,不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与大自然联系起来,更不能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当然也谈不上什么科学探究精神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课程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一、在实验室中实践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但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像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先后完成“物体的沉浮”“导体与绝缘”“磁铁两级的相互作用”“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溶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等实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这些实验还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在大自然中探究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
如在教学新课标五年级《科学》教材中的《植物生长靠什么》一课时,我让学生到田野去观察植物在壤土、砂土、黏土这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在收集数据,獲得第一手材料后,写下自己的结论;在讲授“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时,我让学生对蚂蚁、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把“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把已有的经验、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此,学生再也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萝卜用根繁殖”这种奇怪的答案了。
天文学家卡尔说:“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他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现象的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身边。
三、在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
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了。比如学了“我们需要食物”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植物和环境”“动物和环境”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等等。学了“做酸奶”之后,学生回家用鲜奶和酸奶按比例做出了可口的酸奶;学了“养蚕”之后,学生回家养了很多蚕,亲历了蚕成长的四个阶段,从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也对“春蚕到死丝方尽”感触颇深;学了“种子和幼苗”之后,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己选了一种种子做发芽的实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切含义;学了“我们在成长”之后,我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自己从小到大外貌上有什么变化,探究人的生长发育规律,还让父母讲述每张照片的“趣事”,与父母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体会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抓住时机进行感恩教育。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发明,但是我相信,将来他们当中一定会走出品质优异、思想前卫的发明家。
四、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在学习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而学生恰恰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比如,讲授《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这些问题单凭课本知识是无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去图书室借阅来有关的书刊、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集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知识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本身。
有线电视已经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正确引导,从电视中是可以学到许多科学知识的。我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的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录像资料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自己拍摄,也可以调阅一些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内容。比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有一课是《大树的观察》,由于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观察到大树四季的变化,这样的观察当然是不够全面的,如果能为学生提供大树四季变化的视频,学生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还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而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在课外进行探究。让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让他们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参考文献:
[1]罗星凯.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人民教育,2002(9).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科学课,2003(6).
[3]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学生读“死书”的现象严重,不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与大自然联系起来,更不能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当然也谈不上什么科学探究精神了。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使课程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一、在实验室中实践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基础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但要使学生的科学探究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像科学家那样为其准备一个能自行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而学校里的实验室则是学生自行实验的最好场所。因此,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行实验,通过互相合作,自主实验,先后完成“物体的沉浮”“导体与绝缘”“磁铁两级的相互作用”“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溶解”“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的热胀冷缩”等实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科学现象,领悟书上学不到的科学知识,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这些实验还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在大自然中探究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是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
如在教学新课标五年级《科学》教材中的《植物生长靠什么》一课时,我让学生到田野去观察植物在壤土、砂土、黏土这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情况,在收集数据,獲得第一手材料后,写下自己的结论;在讲授“动物为什么要吃东西”时,我让学生对蚂蚁、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让学生把“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把已有的经验、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此,学生再也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萝卜用根繁殖”这种奇怪的答案了。
天文学家卡尔说:“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他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现象的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身边。
三、在家庭生活中延续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
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了。比如学了“我们需要食物”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植物和环境”“动物和环境”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等等。学了“做酸奶”之后,学生回家用鲜奶和酸奶按比例做出了可口的酸奶;学了“养蚕”之后,学生回家养了很多蚕,亲历了蚕成长的四个阶段,从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也对“春蚕到死丝方尽”感触颇深;学了“种子和幼苗”之后,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己选了一种种子做发芽的实验,唤醒种子里的生命,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探究植物生长的规律,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真切含义;学了“我们在成长”之后,我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仔细研究一下,看看自己从小到大外貌上有什么变化,探究人的生长发育规律,还让父母讲述每张照片的“趣事”,与父母一起感受成长的快乐,体会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抓住时机进行感恩教育。虽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发明,但是我相信,将来他们当中一定会走出品质优异、思想前卫的发明家。
四、在其他媒体中补充
在学习探究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疑问,说实在的,许多疑问老师都难以解释清楚,而学生恰恰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比如,讲授《太阳系》一课时,许多学生提出了“有没有外星人”“木星、水星上有哪些东西”等问题,这些问题单凭课本知识是无法解决的,但可以让学生去图书室借阅来有关的书刊、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带着对宇宙的神秘向往自主收集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又如学习“生物进化”时,许多学生提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究竟怎样回答才能让学生满意呢?不如开放图书室、网络教室,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最后得到的知识肯定要多于“恐龙灭绝问题”本身。
有线电视已经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正确引导,从电视中是可以学到许多科学知识的。我鼓励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科教”频道的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录像资料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自己拍摄,也可以调阅一些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内容。比如,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有一课是《大树的观察》,由于季节等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观察到大树四季的变化,这样的观察当然是不够全面的,如果能为学生提供大树四季变化的视频,学生就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还有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而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在课外进行探究。让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自由成长的乐土,让他们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一代。
参考文献:
[1]罗星凯.透视科学探究性学习.人民教育,2002(9).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科学课,2003(6).
[3]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