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流域水污染的日益加重,使得我国对其防治措施越来越重视。流域水污染主要就是由工厂排污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就对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工厂排污防治;法律措施;完善分析
我国的水污染正在不断地加剧,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基本上全都污染的非常严重。而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化工业、制造业等大型生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对工厂排污防治方面进行完善。
一、流域的特性
对于流域的特性,我们可总结为4点:整体性与关联性、区段性与差异性、层次性与网络性、开放性与耗散性。
(一)整体性与关联性
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要素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且紧密联系,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左岸与右岸以及支干流之间都有着关联,并且流域的上游肯定会影响流域的下游,所以应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以整体的利益为主,统一进行布置。
(二)区段性与差异性
因为流域的跨越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导致了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以及每个干支流的资源、环境、经济与历史都不相同,存在差异。这就说明了在以整体角度为基础时,还应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性,因此应采取合理的布置和安排。
(三)层次性与网络性
我们可将流域看作成网络系统,其中具有多个层次,由多个干支流构成。其中每个流域还能再分成多个小流域,每个小流域还能再分成更小的流域,再把每个层次之间进行组合,这样就形成了小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再把每个小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组合,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最终构成了大的流域系统。
(四)开放性与耗散性
流域属于一种开放性的耗散式系统,主要是由内部系统间相互配合,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相互协调,进而构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耗散性、高级性、强生命力而且资源越来越丰富的经济结构系统。
总之,流域当中的每个地区间都应分工明确并相互协调,对外还应加大沟通和交流,将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剧。因此我们就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根据工厂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我国流域主要是由七条河流构成的,而本文主要以黄河、淮河、长江和湘江为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第一,黄河。根据调查发现氮是污染黄河的主要物质。在黄河里发现氮的浓度非常高,这主要和黄河支流的汇进有关以及工厂的不断增加。污染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比较发达的区域,特别是中下游一带,而这也正是工厂的排放点。另外,除了氮以外,其他的化学物质污染程度也比较大,包括烃类、酚类和苯类等,这主要因为冶金、石油、化工和印染等工厂较多。第二,淮河。早期淮河的水极为清澈,都能直接饮用,而如今淮河的水污染已非常严重,淮河的水污染就是由工业排水引起的。当前淮河已成为了工厂的主要基地,因为该流域的煤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的产煤量超过了1亿吨,另外石油资源也非常的丰富。现阶段在淮河流域的工厂主要包括化工、电力、煤炭、纺织、造纸、食品以及重金属加工等。其中COD和氨氮污染最为严重,都是由这些工厂排污所导致的。第三,长江。长江的上游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上游的矿资源较多,因此建设了很多矿产业与加工业,产生的GDP非常高,由此导致了长江污染。第四,湘江。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和重金属冶炼的工厂有关,这些冶炼厂经常偷排废水,将含重金属的废水排入江中,造成水污染。
三、对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措施的完善
(一)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完善
总量控制以流域为整体,政府应先制定出防治水污染的总目标,然后将其量化,再采取各种措施来完成此目标,进而使水污染得到改善。对流域的总量控制应根据流域的特点分别制定,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应先对污染较重的物质采取控制,将控制分阶段的进行,并将其量化。在制定总量控制法律措施时,要根据区域、污染物的数量和污染程度、首先要减排的污染物和削减时期。应将总量控制的制定计划和目标进行合理的量化。
(二)排污许可制度的完善
排污许可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是有关联的,其总量控制制度是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基础。总量控制通常以目标计划书为主,但是缺少落实的监管。想要有效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就必须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治理的设施和过程。排放许可制度就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依据我国对排放量、环境质量以及生产量的制定标准和要求下,采用排污许可制度把各流域所制定的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并下达给每个企業,经过此措施来完成总量控制的目标。
(三)关停制度的完善
关停制度是对那些产物量严重超过流域纳污量的企业,必须采取关停的措施才能解决。因此我国就实施了关停十五小的措施,严格实施关停的企业主要为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对能源和资源过于浪费的、生产质量较为劣质的、污染环境过于严重的,以及治理费用过高的电镀、造纸和化工的企业。不过目前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形成了关停的目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杜绝污染。目前由于很大一部分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是因为治理措施而是因为关停措施的实施,这样就很可能造成污染物发生反弹,因为就怕那些被关停的工厂死而复然,躲避了风头以后又开始重新生产和加工,继续污染流域。如果关停以后又继续开始,然后再关停这样反反复复,既污染流域,又浪费资源和经济,根本达不到关停的目的。同时由于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关停制度越来越困难。所以必须完善相关的政策,禁止污染企业往中西部的区域移动,如果发生了移动对今后的管理就会变得困难,所以必须严格管理关停制度,谢绝发生反弹。
参考文献:
[1] 柯坚,赵晨.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理念、机制和制度的创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
[2] 王海宁,薛惠锋.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2).
[3] 石莎.浅议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限期治理制度及其完善[J].能源与环境,2005,(2).
[4] 王树义.论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增刊).
[5] 邱风,赵亚红.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污染的一体化管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关键词:流域水污染;工厂排污防治;法律措施;完善分析
我国的水污染正在不断地加剧,尤其是流域水污染,基本上全都污染的非常严重。而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化工业、制造业等大型生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对工厂排污防治方面进行完善。
一、流域的特性
对于流域的特性,我们可总结为4点:整体性与关联性、区段性与差异性、层次性与网络性、开放性与耗散性。
(一)整体性与关联性
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要素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且紧密联系,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左岸与右岸以及支干流之间都有着关联,并且流域的上游肯定会影响流域的下游,所以应把流域作为一个整体,以整体的利益为主,统一进行布置。
(二)区段性与差异性
因为流域的跨越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导致了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以及每个干支流的资源、环境、经济与历史都不相同,存在差异。这就说明了在以整体角度为基础时,还应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性,因此应采取合理的布置和安排。
(三)层次性与网络性
我们可将流域看作成网络系统,其中具有多个层次,由多个干支流构成。其中每个流域还能再分成多个小流域,每个小流域还能再分成更小的流域,再把每个层次之间进行组合,这样就形成了小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再把每个小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组合,这样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系统,最终构成了大的流域系统。
(四)开放性与耗散性
流域属于一种开放性的耗散式系统,主要是由内部系统间相互配合,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相互协调,进而构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耗散性、高级性、强生命力而且资源越来越丰富的经济结构系统。
总之,流域当中的每个地区间都应分工明确并相互协调,对外还应加大沟通和交流,将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地加剧。因此我们就通过相关资料的查找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根据工厂的分布进行了分析。我国流域主要是由七条河流构成的,而本文主要以黄河、淮河、长江和湘江为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厂排污对流域水污染的影响。第一,黄河。根据调查发现氮是污染黄河的主要物质。在黄河里发现氮的浓度非常高,这主要和黄河支流的汇进有关以及工厂的不断增加。污染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比较发达的区域,特别是中下游一带,而这也正是工厂的排放点。另外,除了氮以外,其他的化学物质污染程度也比较大,包括烃类、酚类和苯类等,这主要因为冶金、石油、化工和印染等工厂较多。第二,淮河。早期淮河的水极为清澈,都能直接饮用,而如今淮河的水污染已非常严重,淮河的水污染就是由工业排水引起的。当前淮河已成为了工厂的主要基地,因为该流域的煤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的产煤量超过了1亿吨,另外石油资源也非常的丰富。现阶段在淮河流域的工厂主要包括化工、电力、煤炭、纺织、造纸、食品以及重金属加工等。其中COD和氨氮污染最为严重,都是由这些工厂排污所导致的。第三,长江。长江的上游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上游的矿资源较多,因此建设了很多矿产业与加工业,产生的GDP非常高,由此导致了长江污染。第四,湘江。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和重金属冶炼的工厂有关,这些冶炼厂经常偷排废水,将含重金属的废水排入江中,造成水污染。
三、对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措施的完善
(一)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的完善
总量控制以流域为整体,政府应先制定出防治水污染的总目标,然后将其量化,再采取各种措施来完成此目标,进而使水污染得到改善。对流域的总量控制应根据流域的特点分别制定,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应先对污染较重的物质采取控制,将控制分阶段的进行,并将其量化。在制定总量控制法律措施时,要根据区域、污染物的数量和污染程度、首先要减排的污染物和削减时期。应将总量控制的制定计划和目标进行合理的量化。
(二)排污许可制度的完善
排污许可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是有关联的,其总量控制制度是实施排污许可制度的基础。总量控制通常以目标计划书为主,但是缺少落实的监管。想要有效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就必须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治理的设施和过程。排放许可制度就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采取的主要措施。依据我国对排放量、环境质量以及生产量的制定标准和要求下,采用排污许可制度把各流域所制定的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并下达给每个企業,经过此措施来完成总量控制的目标。
(三)关停制度的完善
关停制度是对那些产物量严重超过流域纳污量的企业,必须采取关停的措施才能解决。因此我国就实施了关停十五小的措施,严格实施关停的企业主要为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对能源和资源过于浪费的、生产质量较为劣质的、污染环境过于严重的,以及治理费用过高的电镀、造纸和化工的企业。不过目前只是在表面层次上形成了关停的目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杜绝污染。目前由于很大一部分的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是因为治理措施而是因为关停措施的实施,这样就很可能造成污染物发生反弹,因为就怕那些被关停的工厂死而复然,躲避了风头以后又开始重新生产和加工,继续污染流域。如果关停以后又继续开始,然后再关停这样反反复复,既污染流域,又浪费资源和经济,根本达不到关停的目的。同时由于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得关停制度越来越困难。所以必须完善相关的政策,禁止污染企业往中西部的区域移动,如果发生了移动对今后的管理就会变得困难,所以必须严格管理关停制度,谢绝发生反弹。
参考文献:
[1] 柯坚,赵晨.我国水污染防治立法理念、机制和制度的创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
[2] 王海宁,薛惠锋.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2).
[3] 石莎.浅议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限期治理制度及其完善[J].能源与环境,2005,(2).
[4] 王树义.论大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增刊).
[5] 邱风,赵亚红.长江三角洲区域工业污染的一体化管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