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开始在普通教育学中运用。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新教材的使用,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在高中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学案例的选取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选编谈一谈看法。
地理教学案例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素材,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包含最一般的地理知识,包含最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较好地体现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和地理特征。地理案例除了教材,还可从教参、书刊、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
一、为什么要选编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育属于基础地理教育向高等地理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必修地理课无论知识的难度还是结构的复杂性都比较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地理案例,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让某些抽象的地理内容具体化、避免结构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促进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内化、整合某些结构不良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编地理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选编地理教学案例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适应高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贯彻以下几点原则。
1. 适应性和服务性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理性认识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明显加强。为高中阶段学生选编地理案例要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知识背景不宜过深,也不宜易过浅。
教学案例的内容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在选编案例时,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很自然、明确地掌握本章或本节的教学内容。所选编的案例应有足够的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案例中所涉及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2. 情境性和实践性原则
在选编案例时,必须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对情境做出细加工整理后获取地理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地理教学案例都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从家乡地理生态和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中选取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通过分析学校周边具体的地理案例,以小见大,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另外,将不断更新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最终使学生学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关的案例。
3. 典型性和启发性原则
案例必须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动地反映地理规律。如澳门填海造陆,这类案例是澳门人对海洋空间利用的历史记录。
案例本身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是为说明一定的问题而设立的,它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形成地理结论,锻炼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4. 时代性和实效性原则
强烈的时代感,赋予地理学科强大的生命力。能反映现实生活的素材,是选编地理案例的重要来源。地理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和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如讲地震时可以引用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2005年发生的巴基斯坦南亚地震、2007云南普洱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教学规律与原理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展示的事实材料应与整个时代相适应,并注意及时更新。
三、地理教学案例的收集
教学中仅靠教材中的案例是不够的,而且时间一长会失去时效性,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编。
1. 勤摘录笔记
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收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时,教师应发挥高度的专业敏感,将一些有助地理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做好笔记,并写出简要提纲。值得一提的是,做笔记时只要记下关键词就够了,其他信息材料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上网搜索。
2. 上网搜索
上网搜索是收集案例信息最便捷、全面、快速的方法。但网上资料信息量大,不易甄别,选择时要注意抓住以下原则:一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二信息内容最全面;三最近更新;四选自权威网站。
3. 发挥学生的作用。
教师可以布置主题问题,让学生收集,也可以配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调查家乡所在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又使学生在收集和调查中,顺利完成教材内容学习的任务。当然,教师应对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整合、删剪、加工,而后保存备用。
4. 教师之间协作
利用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整册教材作整体性认识。分析教材,对教材中的每节课可用什么案例进行确定,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分头负责某模块的案例收集整理工作。整理后的案例置入教学案例资料库,以备后用。
5. 要做好相关地图、图片、表格、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地理教學案例的撰写
一个完整的案例,结构一般分成四个部分。
1. 背景材料
将收集好的材料大胆进行处理,使其反映的信息围绕主题,不必面面俱到。背景材料内容是为设计问题、创设新情景用的,只需简练叙述热点或现实问题,不作评论。
2. 相关地理知识链接
可以将知识点简单罗列,也可以将背景材料与知识点间的结合点用结构式表示,用框图揭示出两者的内部联系。写好这部分内容最重要是做到两点:一是先研究确定该案例可以分析说明哪些地理知识;要研究的案例主题是什么;要研究热点事件及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要研究案例涉及的地理知识及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是什么;要研究它们怎样链接。二是“链接”要做到和谐自然、科学准确。分析时要简要、有条理;深刻,有逻辑性。语言要简、准、深。
3. 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最好是自己独立创作,以题目新和能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的要求为佳。每个案例的题数以3-6小题(即3-6个设问角度)为宜。编写问题特别要注意几点:(1)要编出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最重要是深刻认识热点问题的本质;(2)设问要有深度,要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目标;(3)设问角度要尽量与高考命题接轨。这些是编写高质量问题的技术性和规范性的保证。
4.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其实是一个优化过程。撰写时可先说明案例取材于哪里,接着阐明案例的编写意图,案例反映了哪些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样调动和运用,怎样整合和迁移,对重要的知识内容,如相关热点问题分析、重要图像判读、知识纵横迁移和整合等可以作出简要的学法指导,最后说明案例运用的效果如何,运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 李 淳
地理教学案例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素材,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包含最一般的地理知识,包含最基本的地理原理,能较好地体现地理事物的规律性和地理特征。地理案例除了教材,还可从教参、书刊、报纸、电视、网络等渠道获取。
一、为什么要选编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育属于基础地理教育向高等地理教育的过渡阶段。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必修地理课无论知识的难度还是结构的复杂性都比较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地理案例,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让某些抽象的地理内容具体化、避免结构相同的内容重复出现、促进地理知识和方法的内化、整合某些结构不良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编地理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选编地理教学案例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适应高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贯彻以下几点原则。
1. 适应性和服务性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趋成熟,理性认识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明显加强。为高中阶段学生选编地理案例要符合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案例涉及的知识背景不宜过深,也不宜易过浅。
教学案例的内容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在选编案例时,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很自然、明确地掌握本章或本节的教学内容。所选编的案例应有足够的信息让学生认识到案例中所涉及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联系。
2. 情境性和实践性原则
在选编案例时,必须设置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以便让学生对情境做出细加工整理后获取地理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地理教学案例都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从家乡地理生态和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中选取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通过分析学校周边具体的地理案例,以小见大,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环境的科学认识。另外,将不断更新的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增强观察生活的意识,最终使学生学会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关的案例。
3. 典型性和启发性原则
案例必须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并能生动地反映地理规律。如澳门填海造陆,这类案例是澳门人对海洋空间利用的历史记录。
案例本身不是简单的事例,而是包含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是为说明一定的问题而设立的,它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形成地理结论,锻炼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4. 时代性和实效性原则
强烈的时代感,赋予地理学科强大的生命力。能反映现实生活的素材,是选编地理案例的重要来源。地理教学案例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和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如讲地震时可以引用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2005年发生的巴基斯坦南亚地震、2007云南普洱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教学规律与原理基本上是稳定的,但展示的事实材料应与整个时代相适应,并注意及时更新。
三、地理教学案例的收集
教学中仅靠教材中的案例是不够的,而且时间一长会失去时效性,对学生失去吸引力。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编。
1. 勤摘录笔记
在阅读报纸、教参、刊物,收看电视,上网浏览新闻时,教师应发挥高度的专业敏感,将一些有助地理教学的案例及时收集,做好笔记,并写出简要提纲。值得一提的是,做笔记时只要记下关键词就够了,其他信息材料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上网搜索。
2. 上网搜索
上网搜索是收集案例信息最便捷、全面、快速的方法。但网上资料信息量大,不易甄别,选择时要注意抓住以下原则:一紧扣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二信息内容最全面;三最近更新;四选自权威网站。
3. 发挥学生的作用。
教师可以布置主题问题,让学生收集,也可以配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调查家乡所在地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又使学生在收集和调查中,顺利完成教材内容学习的任务。当然,教师应对学生收集的案例进行整合、删剪、加工,而后保存备用。
4. 教师之间协作
利用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对整册教材作整体性认识。分析教材,对教材中的每节课可用什么案例进行确定,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分头负责某模块的案例收集整理工作。整理后的案例置入教学案例资料库,以备后用。
5. 要做好相关地图、图片、表格、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地理教學案例的撰写
一个完整的案例,结构一般分成四个部分。
1. 背景材料
将收集好的材料大胆进行处理,使其反映的信息围绕主题,不必面面俱到。背景材料内容是为设计问题、创设新情景用的,只需简练叙述热点或现实问题,不作评论。
2. 相关地理知识链接
可以将知识点简单罗列,也可以将背景材料与知识点间的结合点用结构式表示,用框图揭示出两者的内部联系。写好这部分内容最重要是做到两点:一是先研究确定该案例可以分析说明哪些地理知识;要研究的案例主题是什么;要研究热点事件及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要研究案例涉及的地理知识及与热点问题的结合点是什么;要研究它们怎样链接。二是“链接”要做到和谐自然、科学准确。分析时要简要、有条理;深刻,有逻辑性。语言要简、准、深。
3. 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最好是自己独立创作,以题目新和能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的要求为佳。每个案例的题数以3-6小题(即3-6个设问角度)为宜。编写问题特别要注意几点:(1)要编出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最重要是深刻认识热点问题的本质;(2)设问要有深度,要体现高考四项能力目标;(3)设问角度要尽量与高考命题接轨。这些是编写高质量问题的技术性和规范性的保证。
4. 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其实是一个优化过程。撰写时可先说明案例取材于哪里,接着阐明案例的编写意图,案例反映了哪些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样调动和运用,怎样整合和迁移,对重要的知识内容,如相关热点问题分析、重要图像判读、知识纵横迁移和整合等可以作出简要的学法指导,最后说明案例运用的效果如何,运用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