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身与士心:论释皎然诗歌的现实性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释皎然不仅是中唐一位著名的诗僧,而且是杰出的诗论家,无论是为僧前还是为僧后,都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这些具有明显现实性的诗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现实:求学赶考,求仕不畅,抒发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现实:身遭战乱,忧心国事,体现忧国忧民之情;三是边塞现实:关注边塞,赞扬边塞将士保家卫国英勇杀敌,体现爱国之心.释皎然创作现实性诗歌的原因既有时代使然,又有个人际遇,也有佛教世俗化和禅宗灵活思想的推动等.释皎然诗歌的现实性实际上是一位生活在伟大时代背景下,身为僧人却士心仍存的亦僧亦士文学家的典型文学创作表现.
其他文献
探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感恩与人格的关系,能为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MVS)、六项目感恩问卷(GQ-6)及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对60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感恩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神经质、自觉性和宜人性三者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感恩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分别为29.3%、29.5%和29.7%.
语文学科是一门融基础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学科,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理应启发另一审美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客体即语文的审美态度的端正融入其全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抓住课文即文字作品而引导青少年学生唤起强烈的审美欲望、满足基本的审美需求、形成特定的审美动机、知悉深层的审美意图,进而促使他们的审美态度得以端正,并为重塑新时代迫切需要的“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的“健全的人格”而努力.
新媒体时代,对传媒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文科建设呈现出“交融性、创新性、特色性、实践性”的形态特征,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急需新模式.在专业建设上,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应厘清专业发展方向,重设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以新文科为背景、广播电视编导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前沿”的课程体系,重构以新文科培养理念为主导的新型课程群,做到按需设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在教学模式上,通过建设专业工作室,开展项目化教学,利用新媒介、新科技,集成
2021年9月,三湘大地,全省101所芙蓉学校全部建成开学.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力践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的具体行动——“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这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让更多农村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难点.浙江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与主攻点是“提低扩中”,可从五个方面重点着力:深入推进“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向“共富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美丽乡村向“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打造共同富裕文化与人文场景;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期刊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的教育,应该让教育回归宁静,这和当前的热门话题“双减”不谋而合.减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少令人焦虑的校外培训,让教育回归本真、自然,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本质.近年来,雨花教育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加快发展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期刊
在资源禀赋既定的条件下,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能够获取最大收益.以人均土地作为资源禀赋的衡量指标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农户对合作社服务类型的需求亦有不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均土地多的地域,适合建立生产类合作社,以促进农业投资;在人均土地少的地域,适合建立销售类合作社,以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建立农民合作社必须考虑资源禀赋结构,提供正确的支农为农服务类型,从而更好地促进“三农”发展.
生活适应教育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年间在美国中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教育改革运动,“伊利诺伊中等学校课程计划”是生活适应教育运动树立的州典型.课程改革重视基础调查,提倡社会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强调学校和社区合作,开设以问题为中心的“共同学习”课程,注重加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联系,着力培养青少年有效生活的态度、能力和习惯,体现了实用主义、社会效率和社会重建的精神.
“诗”字的后起并不代表“诗”这种文体的后起.在“诗”字出现之前,已存在“诗”.由“诗”之文体到“诗”字的出现并用以指称“诗”之文体,经历颇长的时间.对“诗”的把握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诗”字出现之前“诗”文体的存在状况,且称为“诗Ⅰ”;二是“诗”字出现之后并用以指称“诗”之文体的状况,为“诗Ⅱ”.“诗言志”说的提出虽然当以“诗”字出现为前提,但“诗言志”之观念显然早于“诗”字出现.“诗Ⅰ”阶段的“诗”大都伴随祭祀仪式,是一定祭仪的产物,其中的“志”主要呈现公共的、群体性的特质.当然,早期的“诗”确实存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