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著名的思想大师怀海特曾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这似乎与很多人固有的“学校就是学知识的地方”印象不同。但是“教育”二字意味着“教书、育人”,而“学知识”仅仅是“教育”的表面形式,“育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初中班主任,看似在做一些处理学生问题的琐碎工作,但实际上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而要达到“终生发展”的目的,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也正是怀海特所说“剩下的东西”。核心竞争力最早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本文将从学习能力、执行力和情绪智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提高来讨论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核心竞争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安排学习时间、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选择什么学习内容,在走出校园后,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所以作为班主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处理此类问题。
第一阶段,孩子、家长、教师“三方会谈”。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交流孩子在家和在校的不同表现,家长和教师再以更高层次的眼光帮孩子分析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以专业的角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然后家校配合督促,慢慢地纠正学生之前不当的学习状态。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不适应、效果不明显等情况,此时“三方”都不能松懈,直至孩子取得明显进步。第二阶段,总结反思过程。在孩子取得进步之后,教师再找孩子单独谈话,在肯定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总结取得进步的原因,对比先后学习方法的不同以及还有找找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制定下一步的计划。第三阶段就是“升华”的过程。在前两个阶段完成后,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个阶段主要靠孩子自己总结提升,教师和家长只需要日常的询问即可。
在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慢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处理学习上的各种问题,才能适应高中难度更大的学习,才能在进入社会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继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执行力的培养提高
执行力,就是干事能力、已确定任务的完成能力以及规划目标的实现能力。很多知名企业在入职前都要对员工进行执行培训,由此可见,执行力对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执行力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身执行力的提升。
在遇到经几次提醒依然完不成某件事的时候,当学生们总是制定一个个目标而从来不行动的时候,班主任是放弃,还是压制内心的怒火迎难而上呢?自然是后者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也不能沉浸于“我要改善这一现状就等于我改善了”的阶段。首先,班主任本身应该调整心态,所有孩子现状表现一定是长期形成的,一朝一夕就改变的可能性极小。其次,对于这部分孩子,培养他们执行力的第一步一定是教师的及时提醒,任何事情通知完之后就紧接着提醒他们;所有的计划制定好之后,一定是教师“日复一日”地督促。若班主任太忙,可以安排班里执行力较强的孩子专门负责督促“执行”。这种方式就是要一点一滴地将“做、马上做”这个观念灌入这部分孩子脑海里。在情况稍有改善之后,可以循序渐进地减少提醒次数和频率,直至上述情况不再或极少出现为止。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在培养这些孩子执行力的过程,因为要不断提醒,心有期待,所以也是提升自我执行力的好时机。
三、“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
“情绪智力”又称为“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情商(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情商也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要素。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初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这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们在这个时候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都会使他们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厌学、考试焦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情商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业的完成与意志力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和家长抱怨作业太多、太累的时候,应该肯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内心的饥饿感、对成功的向往只是一时冲动,这个人很难成功,你面对或多或少作业的能力,体现的是你对成功不懈的追求,也是你日后成功的基础。”
(二)考试成绩与自省能力
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养成反省自我的好习惯,则会延伸至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因此受益终生。所以在每次考试后,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静下来,思考本次考试的各种问题,逐渐养成自省的好习惯。
(三)学校评价与受挫能力、自我调适能力
学校的评价包括了成绩、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们之间的评价。上了中学之后,在发现自己的成绩和各项表现都不再像以前一样卓越的时候,当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不再那么多的时候,就会心生异样。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拿出具体的数据或实例先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这个集体中并没有那么优秀。然后在孩子考试成绩不拔尖、作业质量不理想、表现不突出时,再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家长一起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优秀,让孩子在受挫时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激励。
(四)跟同学、教师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首先要注意态度。我们平时会碰到很多明明做错事还找一堆理由狡辩的学生;会碰到本身所犯错误很小,但是当你问及时态度恶劣而将“小事化大”的学生;会碰到跟谁都相处不好的学生。而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不佳的人,走入社会以后也很难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孩子本身思想工作,以此为契机,教会孩子处理的方法。孩子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掌握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五)班级常规与规矩意识
有一些孩子总是迟到,也有一些孩子总是不打扫卫生,还有一些孩子总是在升国旗的时候讲话。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即“細节决定成败”。而归根结底就是这些孩子缺乏规矩意识,对自己的约束太少。“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过法,家有家规”等俗语也一再强调着规矩的重要性。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时,可以给一些适当的惩罚,比如打扫卫生等等,再通过督促和交流让孩子们慢慢意识到规矩对于自己的意义。
(六)融入班级与团队意识
无论是军队经常强调的“全营一杆枪”,还是“不抛弃,不放弃”,或是“一根筷子与一捆筷子的故事”,无一不告诉我们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想每年运动会的低头一族、“我不想参加项目”的同学们、一到运动会就请假去办各种“重要事情”的同学们,有何团体意识可言?这样的人即使成绩再优秀,也难以被社会真正接纳。所以我们在班级中实施“小组竞争”也好,卫生小组一人不认真全组受罚也罢,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只有你心里有别人,别人心里才会有你。只有真正领悟了这一点,才能让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
在开始担任班主任的这十年时间里,我越来越意识到“班主任”三个字的意义。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班主任,在毕业多年后最多想起的也是班主任。而初中这三年,于班主任、于学生而言意义不同。班主任还有下一届、下下一届学生,而一个孩子的初中三年只有一次。我想,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是要试图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留下一些东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如何安排学习时间、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选择什么学习内容,在走出校园后,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所以作为班主任,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处理此类问题。
第一阶段,孩子、家长、教师“三方会谈”。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交流孩子在家和在校的不同表现,家长和教师再以更高层次的眼光帮孩子分析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以专业的角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然后家校配合督促,慢慢地纠正学生之前不当的学习状态。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反复、不适应、效果不明显等情况,此时“三方”都不能松懈,直至孩子取得明显进步。第二阶段,总结反思过程。在孩子取得进步之后,教师再找孩子单独谈话,在肯定取得进步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总结取得进步的原因,对比先后学习方法的不同以及还有找找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让学生自己说出制定下一步的计划。第三阶段就是“升华”的过程。在前两个阶段完成后,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这个阶段主要靠孩子自己总结提升,教师和家长只需要日常的询问即可。
在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慢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会处理学习上的各种问题,才能适应高中难度更大的学习,才能在进入社会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学习,继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执行力的培养提高
执行力,就是干事能力、已确定任务的完成能力以及规划目标的实现能力。很多知名企业在入职前都要对员工进行执行培训,由此可见,执行力对于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而培养学生执行力的过程,也是班主任自身执行力的提升。
在遇到经几次提醒依然完不成某件事的时候,当学生们总是制定一个个目标而从来不行动的时候,班主任是放弃,还是压制内心的怒火迎难而上呢?自然是后者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也不能沉浸于“我要改善这一现状就等于我改善了”的阶段。首先,班主任本身应该调整心态,所有孩子现状表现一定是长期形成的,一朝一夕就改变的可能性极小。其次,对于这部分孩子,培养他们执行力的第一步一定是教师的及时提醒,任何事情通知完之后就紧接着提醒他们;所有的计划制定好之后,一定是教师“日复一日”地督促。若班主任太忙,可以安排班里执行力较强的孩子专门负责督促“执行”。这种方式就是要一点一滴地将“做、马上做”这个观念灌入这部分孩子脑海里。在情况稍有改善之后,可以循序渐进地减少提醒次数和频率,直至上述情况不再或极少出现为止。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在培养这些孩子执行力的过程,因为要不断提醒,心有期待,所以也是提升自我执行力的好时机。
三、“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
“情绪智力”又称为“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情商(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80%则取决于情商。情商也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格要素。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
初中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这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们在这个时候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又面临着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这些都会使他们造成心理失衡和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种种不良的后果,如叛逆、厌学、考试焦虑、与同学关系紧张等问题。情商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作业的完成与意志力
作为班主任,在学生和家长抱怨作业太多、太累的时候,应该肯定地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内心的饥饿感、对成功的向往只是一时冲动,这个人很难成功,你面对或多或少作业的能力,体现的是你对成功不懈的追求,也是你日后成功的基础。”
(二)考试成绩与自省能力
学生一旦通过考试养成反省自我的好习惯,则会延伸至学习、生活、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因此受益终生。所以在每次考试后,班主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静下来,思考本次考试的各种问题,逐渐养成自省的好习惯。
(三)学校评价与受挫能力、自我调适能力
学校的评价包括了成绩、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们之间的评价。上了中学之后,在发现自己的成绩和各项表现都不再像以前一样卓越的时候,当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不再那么多的时候,就会心生异样。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拿出具体的数据或实例先让家长们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这个集体中并没有那么优秀。然后在孩子考试成绩不拔尖、作业质量不理想、表现不突出时,再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家长一起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让孩子接受自己的不优秀,让孩子在受挫时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激励。
(四)跟同学、教师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
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首先要注意态度。我们平时会碰到很多明明做错事还找一堆理由狡辩的学生;会碰到本身所犯错误很小,但是当你问及时态度恶劣而将“小事化大”的学生;会碰到跟谁都相处不好的学生。而在学校里人际关系不佳的人,走入社会以后也很难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孩子本身思想工作,以此为契机,教会孩子处理的方法。孩子们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掌握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五)班级常规与规矩意识
有一些孩子总是迟到,也有一些孩子总是不打扫卫生,还有一些孩子总是在升国旗的时候讲话。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在关键时刻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即“細节决定成败”。而归根结底就是这些孩子缺乏规矩意识,对自己的约束太少。“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过法,家有家规”等俗语也一再强调着规矩的重要性。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时,可以给一些适当的惩罚,比如打扫卫生等等,再通过督促和交流让孩子们慢慢意识到规矩对于自己的意义。
(六)融入班级与团队意识
无论是军队经常强调的“全营一杆枪”,还是“不抛弃,不放弃”,或是“一根筷子与一捆筷子的故事”,无一不告诉我们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想每年运动会的低头一族、“我不想参加项目”的同学们、一到运动会就请假去办各种“重要事情”的同学们,有何团体意识可言?这样的人即使成绩再优秀,也难以被社会真正接纳。所以我们在班级中实施“小组竞争”也好,卫生小组一人不认真全组受罚也罢,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知道,只有你心里有别人,别人心里才会有你。只有真正领悟了这一点,才能让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
在开始担任班主任的这十年时间里,我越来越意识到“班主任”三个字的意义。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班主任,在毕业多年后最多想起的也是班主任。而初中这三年,于班主任、于学生而言意义不同。班主任还有下一届、下下一届学生,而一个孩子的初中三年只有一次。我想,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是要试图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留下一些东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时刻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