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德在几乎倾其一生精力写就的诗剧《浮士德》中塑造的浮士德形象,曾在西方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浮士德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内蕴,与歌德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与西方文化精神又有着怎样的关联,本文拟从情节设置、浮士德经历、浮士德思想发展等几方面对此作较为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浮士德 文化精神 自强不息
被誉为“智慧之书”、“世俗的《圣经》”的《浮士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歌德的巅峰之作。《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这部诗剧取材于十六世纪的浮士德传说,其形象虽然烙上了很强的民族色彩,但浮士德却属于世界,浮士德的精神也将不朽。
浮士德的形象更因注入了西方文化精神,成为为文化经典而光芒四射,具有永久的独特魅力。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者和评论家们都从浮士德身上找到了多层次的涵义,对浮士德形象的研究与定位,虽说不尽相同,但是认为浮士德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时代精神,即西方文化的精髓所在,却是无可争议的。本文谨谈歌德在他不朽形象浮士德中体现的文化精神:自强不息,执着追求。
西方学者施宾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浮士德式的生存叫做“积极的奋斗,征服的生存”,其他论者论及浮士德精神的观点也大致相同,诸如“人类代表”、“现代人类的象征”、“西方某一时期精神的代表”和“德意志民族特性的象征”等等,我以为这已经道出了浮士德身上体现的西方文化精神的精髓。
从文本的情节设置来看,《天上序幕》中魔鬼与天帝的赌赛,《书斋》一场中魔鬼与浮士德的赌赛,争论的都是关于人生的理想以及如何来实现的问题。浮士德上天入地,为的是探索人生的真理,实际上这代表了人类的命运和前途,诗剧正是通过浮士德的一生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得失,昭示一种精神。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人类”实际指的是西欧的资产阶级。歌德同启蒙时期的许多思想家一样,把本阶级看作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所以浮士德形象中所概括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进步人士思想探索的历程,具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坚韧与执着。诗剧借浮士德的学者生活阶段,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心焦欲燃,沉闷难熬,大声疾呼要冲决牢笼,要了解自然秘密的老学者形象,体现的正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也充分说明以下两点:一为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人文主义者渴望走出精神牢笼,恢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亲密联系的理想写照;二为隐喻了任何一个精神探索者求“知行合一”理想境界的愿望。
从浮士德的经历来看,浮士德走出书斋之后,从“小世界”到“大世界”,从德国的市民社会走向宫廷,走向古代,走向大自然,诗中描写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展,诗中的背景也从德国出发,往后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世界,往前展望了人类的未来。他不断探索的精神也于此可见。
从浮士德的思想发展脉络来看,上述如此广阔的天地中,浮士德的思想也在变化,由粗浅变得比较深刻,由幻想变得比较的脚踏实地,他从个人官能的享受发展到对事业的追求,美的求索,改造大自然的思考和行动,思想境界不断开阔。《浮士德》带有自传的性质,浮士德的形象有歌德的影子,这其中自然包含着歌德本人和西方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共同探索的的经历、思考和体会。
在探索哲学的最高问题时,歌德得出了“泰初有为”的唯物主义结论,即行动创造世界,行动决定意识。这一结论实属难能可贵,究其原因就是,其一,他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局限,向着辨证唯物主义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其二,他从“泰初有为”这一哲学思想出发去研究人生,研究人的发展,从而得出了人需做一个“有为者”的积极人生观,书中强调,为了追求真理,要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百折而不回,上下求索,亦即此种思想的充分体现。
浮士德在追求理想的曲折路途中,其思想哲学中贯穿着辨证精神。浮士德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其思想性格是灵与肉、善与恶、高尚与卑俗、进取与沉沦的混合物,我们不妨与另一位为理想奋斗的勇士堂·吉诃德作一比较。堂·吉诃德追求理想时莽撞、缺乏思考和脱离实际,因而干了一系列的冒险的事,怀着建功立业的狂热,已失去了对现实的感觉。可以说他的对手(风车、羊群等)是假想的或不存在的。其结局当然是必败无疑。而浮士德代表着上升的资产阶级,剧中的魔鬼靡菲斯特是浮士德的对手,他代表的是封建势力,是邪恶,是黑暗反动的象征,他自称是“否定的精神”。恶是他的本质,他嘲笑人的理智,千方百计的要把浮士德引入歧途。但对于浮士德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人来说,他的恶却从反面起了推动的作用,他一再引诱浮士德作恶,引诱他堕落,而实际却使浮士德从错误中摸索到正途,并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不断攀登,向真理不断迈进,促成了浮士德向善,这样靡菲斯特实际就成了浮士德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
在歌德看来,善与恶不是绝对不变的,恶的作用并不全是破坏,人类正是在同邪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歌德在他的浮士德形象中注入了辨证之精神,其实歌德本身的思想乃至西方文化精神中积极进步的“元素”,不也是在不断与自己的对立面斗争中确立形成的吗?经历了诸如正确战胜错误,辨证战胜片面,进取战胜停滞,正义战胜邪恶等种种过程。
从浮士德一次一次的探索与失败,一次次的总结反思与再次的奋起,表明了西方文化中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斗士精神的内涵。
从诗剧的首尾来看。诗剧开头天帝强调一个善人只要“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在结束时,天使将浮士德灵魂接上天堂时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歌德曾经就此诗句强调浮士德的形象的理解和定位:“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活力”也就是上升资产阶级时期的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浮士德非常集中而典型的体现了西方文化的这种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有何等胸襟就有何等诗”。作家的思想总要艺术的体现在其作品中,优秀的作家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在他塑造的艺术形象中体现时代精神,跳动时代脉搏。举凡西方一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而言,雨果、莎士比亚形象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体现出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英雄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经典作品都烙印了时代的精神,也闪耀着作家思想的光辉,作家融汇于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和不屈的抗争精神,都已内化为一种文化精神,此种精神本源植根于民族,体现于作家的作品中。如此说来,与其说同样是文化经典的《浮士德》,在其形象浮士德身上体现了自强不息、不倦探索真理的西方文化精神,不如说是歌德本身具有的文化思想精神,艺术地融入在浮士德的形象中。
总之,为了真理而自强不息、上下求索,这就是《浮士德》这部文化经典中浮士德形象的永恒魅力所在,也是包括歌德在内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思想史上书写的亮丽一笔,为德国,为西方,也为全人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浮士德 文化精神 自强不息
被誉为“智慧之书”、“世俗的《圣经》”的《浮士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歌德的巅峰之作。《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这部诗剧取材于十六世纪的浮士德传说,其形象虽然烙上了很强的民族色彩,但浮士德却属于世界,浮士德的精神也将不朽。
浮士德的形象更因注入了西方文化精神,成为为文化经典而光芒四射,具有永久的独特魅力。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者和评论家们都从浮士德身上找到了多层次的涵义,对浮士德形象的研究与定位,虽说不尽相同,但是认为浮士德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时代精神,即西方文化的精髓所在,却是无可争议的。本文谨谈歌德在他不朽形象浮士德中体现的文化精神:自强不息,执着追求。
西方学者施宾格勒在他的《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把浮士德式的生存叫做“积极的奋斗,征服的生存”,其他论者论及浮士德精神的观点也大致相同,诸如“人类代表”、“现代人类的象征”、“西方某一时期精神的代表”和“德意志民族特性的象征”等等,我以为这已经道出了浮士德身上体现的西方文化精神的精髓。
从文本的情节设置来看,《天上序幕》中魔鬼与天帝的赌赛,《书斋》一场中魔鬼与浮士德的赌赛,争论的都是关于人生的理想以及如何来实现的问题。浮士德上天入地,为的是探索人生的真理,实际上这代表了人类的命运和前途,诗剧正是通过浮士德的一生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得失,昭示一种精神。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人类”实际指的是西欧的资产阶级。歌德同启蒙时期的许多思想家一样,把本阶级看作是全体人民的代表,所以浮士德形象中所概括的历史经验,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进步人士思想探索的历程,具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的坚韧与执着。诗剧借浮士德的学者生活阶段,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心焦欲燃,沉闷难熬,大声疾呼要冲决牢笼,要了解自然秘密的老学者形象,体现的正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也充分说明以下两点:一为体现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人文主义者渴望走出精神牢笼,恢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亲密联系的理想写照;二为隐喻了任何一个精神探索者求“知行合一”理想境界的愿望。
从浮士德的经历来看,浮士德走出书斋之后,从“小世界”到“大世界”,从德国的市民社会走向宫廷,走向古代,走向大自然,诗中描写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展,诗中的背景也从德国出发,往后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世界,往前展望了人类的未来。他不断探索的精神也于此可见。
从浮士德的思想发展脉络来看,上述如此广阔的天地中,浮士德的思想也在变化,由粗浅变得比较深刻,由幻想变得比较的脚踏实地,他从个人官能的享受发展到对事业的追求,美的求索,改造大自然的思考和行动,思想境界不断开阔。《浮士德》带有自传的性质,浮士德的形象有歌德的影子,这其中自然包含着歌德本人和西方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共同探索的的经历、思考和体会。
在探索哲学的最高问题时,歌德得出了“泰初有为”的唯物主义结论,即行动创造世界,行动决定意识。这一结论实属难能可贵,究其原因就是,其一,他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的局限,向着辨证唯物主义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其二,他从“泰初有为”这一哲学思想出发去研究人生,研究人的发展,从而得出了人需做一个“有为者”的积极人生观,书中强调,为了追求真理,要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百折而不回,上下求索,亦即此种思想的充分体现。
浮士德在追求理想的曲折路途中,其思想哲学中贯穿着辨证精神。浮士德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其思想性格是灵与肉、善与恶、高尚与卑俗、进取与沉沦的混合物,我们不妨与另一位为理想奋斗的勇士堂·吉诃德作一比较。堂·吉诃德追求理想时莽撞、缺乏思考和脱离实际,因而干了一系列的冒险的事,怀着建功立业的狂热,已失去了对现实的感觉。可以说他的对手(风车、羊群等)是假想的或不存在的。其结局当然是必败无疑。而浮士德代表着上升的资产阶级,剧中的魔鬼靡菲斯特是浮士德的对手,他代表的是封建势力,是邪恶,是黑暗反动的象征,他自称是“否定的精神”。恶是他的本质,他嘲笑人的理智,千方百计的要把浮士德引入歧途。但对于浮士德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的人来说,他的恶却从反面起了推动的作用,他一再引诱浮士德作恶,引诱他堕落,而实际却使浮士德从错误中摸索到正途,并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不断攀登,向真理不断迈进,促成了浮士德向善,这样靡菲斯特实际就成了浮士德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动力。
在歌德看来,善与恶不是绝对不变的,恶的作用并不全是破坏,人类正是在同邪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歌德在他的浮士德形象中注入了辨证之精神,其实歌德本身的思想乃至西方文化精神中积极进步的“元素”,不也是在不断与自己的对立面斗争中确立形成的吗?经历了诸如正确战胜错误,辨证战胜片面,进取战胜停滞,正义战胜邪恶等种种过程。
从浮士德一次一次的探索与失败,一次次的总结反思与再次的奋起,表明了西方文化中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斗士精神的内涵。
从诗剧的首尾来看。诗剧开头天帝强调一个善人只要“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在结束时,天使将浮士德灵魂接上天堂时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歌德曾经就此诗句强调浮士德的形象的理解和定位:“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我们有理由说,这种“努力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活力”也就是上升资产阶级时期的不断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可以说浮士德非常集中而典型的体现了西方文化的这种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有何等胸襟就有何等诗”。作家的思想总要艺术的体现在其作品中,优秀的作家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在他塑造的艺术形象中体现时代精神,跳动时代脉搏。举凡西方一个时期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而言,雨果、莎士比亚形象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体现出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英雄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经典作品都烙印了时代的精神,也闪耀着作家思想的光辉,作家融汇于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和不屈的抗争精神,都已内化为一种文化精神,此种精神本源植根于民族,体现于作家的作品中。如此说来,与其说同样是文化经典的《浮士德》,在其形象浮士德身上体现了自强不息、不倦探索真理的西方文化精神,不如说是歌德本身具有的文化思想精神,艺术地融入在浮士德的形象中。
总之,为了真理而自强不息、上下求索,这就是《浮士德》这部文化经典中浮士德形象的永恒魅力所在,也是包括歌德在内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思想史上书写的亮丽一笔,为德国,为西方,也为全人类。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