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行为起着文化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文化的推动。反思性课堂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其实践形态表现为主动探究、平等交往、自由对话和民主行动。反思性课堂文化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价值诉求。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建构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评价体系和课堂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师生关系的优化。
卓越计划 课堂文化 反思性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呼声日趋提高。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一批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人才。自“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构建“卓越计划”实施的课堂文化支持体系,是目前研究中较为不足的一环。本文就助推“卓越计划”实施的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实践形态与构建策略作初步探讨,希望对“卓越计划”的实施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课堂文化重建:“卓越计划”实施的诉求
课堂既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创生知识的主要场域。文化充盈着课堂,课堂本身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学者们对课堂文化的研究大致归为两类[1]:一类是把文化看作是认识课堂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另一类是将课堂本身看作具有文化结构的实体。本文主要从后者对课堂文化展开研究。所谓课程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观、规则、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等的总和。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起着文化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文化的推动。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材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对接受的知识往往缺乏消化和理解,只是生吞活剥地死记硬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除了应付考试外,并没有太多的用处,而且有损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边活动,教学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即由教师的“口”,流入学生的“耳”,缺乏多向的流动与碰撞,课堂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沦为教师的“殖民地”;在传统课堂中,知识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来“教”与“学”,教学过程被窄化为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缺乏知识的创生,更不会有智慧的生成;在传统课堂中,师生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上呈现了被规定的特征[2],他们处于一种他律状态,缺乏了一种发明、创造和探索的精神。
“卓越计划”是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其实施必然涉及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包括当下不合时宜的课堂文化的变革。课堂文化变革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旧文化内部出现了新的文化成分,从而导致了文化结构的失衡而引起的变革;另一种是由于外部新事物的刺激和影响,引起了与原有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导致的变革。“卓越计划”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不断地冲击着原有课堂文化价值观念,试图在原有课堂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的改革,课堂文化的冲突必然引起新旧文化的较量,并在较量中产生一种新的课堂文化。可以说,课堂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是“卓越计划”推进一系列改革中的最深层次的改革,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的价值诉求。
二、反思性课堂文化:“卓越计划”实施中的有益探索
课堂文化对“卓越计划”实施可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成为其顺利实施的障碍,关键在于课堂文化自身的品性。我们认为,反思性课堂文化是“卓越计划”背景下课堂的本真呈现。这是因为,反思性课堂文化主要表现出主动探究、平等交往、自由对话和民主行动等实践形态。
1.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是反思性课堂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过程,更是知识创生与建构的过程。从学的角度,主动探究即要求学生以问题为纽带,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思性课堂文化不仅要超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途径,还要创造“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的探究途径。从教的角度,主动探究即要求教师打破习惯思维,弹性理解、文本开放、注重创生,并不断地追问“我该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这样做的效果将会如何?”并且,乐意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分析性实践。学生只有主动探究、善于发现,才能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主动建构者,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教师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反思,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美、更加有效。
2.平等交往
平等交往体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诉求。交往本身是一个能产生特殊效果的积极因素。当个体的意识不是孤立存在、而被聚焦起来时,世界上就可能有某种东西被改变了[3]。在平等交往中,人们才能真切地意识到彼此的存在,群体文化才能得以存在和升华。个体间文化的差异、利益的追求不同,必然带来课堂文化内部的冲突,适当的文化冲突有助于课堂文化的重建。因为“冲突能够促使群体内部和群体外部的界限得以建立,具有加强对内群体认同的积极功能”[4]。平等交往是一种体现民主、和谐、人性的交往方式。平等交往不是旨在控制和被控制,而是注重尊重与理解,不是训斥和对抗,而是强调引导与融入。平等交往实现的基础是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教师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真实、平等、完整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要多维地去替学生考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尊严,进而实现师生间的合作、沟通和共谋。 3.自由对话
对话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平等交流,是一种心与心的交融。这要求课堂主体之间彼此“敞开”和“接纳”。在对话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你-我”的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只有在“你—我”的关系中,才能实现相互信赖、彼此平等的精神相遇与价值共享,才能彼此“进入”与“相遇”。自由对话需要营造一种“公共话语空间”,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拥有应答、质疑、判断的话语权,“允许观点和争论不受压抑地沟通,并且保证参与者不受任何统治和操纵的威胁”[5]。这就要求教师摒弃“权威主义”和“理智主义”,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排斥学生具有“原创性”声音的表达;要求学生排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声音。对话既有个体的自我对话,也有个体与他人的对话,个体的自我对话是指个体的自我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体会自我的存在;与他人的对话可以体现人的类存在,实现人的群体性。在自由对话中,个体共享着创生知识的过程,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塑造着文化的灵魂。
4.民主行动
人是群体的存在,通过民主行动,寻求个体心灵的满足,回归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个人最终要回归群体,被群体的核心价值体系所统摄。由于人的喜群性、社会性致使人是可以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是可以被强加上行为准则的。“如果个体干扰了集体的努力,就会感受到群体的愤怒。”[6]在集体中,个体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课堂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升华。课堂是学校结构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行为方式、意识形态会影响着课堂的价值体系。在学校大场域下,课堂在与其他学校结构进行博奕时,形成了自己的惯习。民主行动就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求得课堂成员的核心文化价值的一致。在民主行动中,个体的权利意识得以启蒙,自我选择的能力得以增育,自我的合法利益得以维护。在民主行动中,个体分享着文化的大餐,寻找着生存的方式,实现着彼此的和谐。
三、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建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前提
观念体系是课堂文化的核心。因此,构建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文化表现为封闭、专断、背离、单调的特征[7],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严重缺失,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文化封闭、专断、背离、单调的氛围,建构探究、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反思性课堂文化。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师生参于“卓越计划”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发挥人的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机结合。
2.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基础
教学评价是“卓越计划”实施要突破的瓶颈之一,它关乎着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传统的课堂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统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发展。“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改变目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追求“以生为本”的教学体价新体系。
3.优化师生关系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主体。主体行为的改变是成功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专断主义、功利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课堂文化基础之上,教师是知识的解释者和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教师把教学“表演”给学生看,结果教师“独白”而学生“失语”,课堂成为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没有“相遇”,更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8]。反思性课堂文化要求建立民主、和谐、开放、平等的“你—我”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拥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由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新型的“你—我”型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自主学习的催化剂。
4.完善课堂管理制度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保证
“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需要的课堂制度。只有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才成为可能。“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准则”[9],也就是说,课堂管理制度为人们的课堂行为划定了界线,在界线以内的课堂行为会得到许可、赞赏和鼓励,否则,会受到排斥、谴责和惩罚。学校教育不同于企业生产,课堂不同于工厂。因此,课堂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考虑规范性与人文性、约束性与激励性、竞争性与公平性、自律性与他律性。课堂管理制度建立的关键是催生内在的制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课堂由“藩蓠”变成“家园”,使学生由制度的执行者成为制度的享用者,真正成为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人,这样,课堂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
参考文献
[1] 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东北师大学报,2006(5).
[2] 叶澜.专家学者畅想教育未来老师学生诉说心中期盼——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山东教育,2001(1).
[3] 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6.
[4] [6]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0.137.
[5] Carr,W.
卓越计划 课堂文化 反思性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呼声日趋提高。2010年6月,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一批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人才。自“卓越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基地、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关注课堂教学行为、构建“卓越计划”实施的课堂文化支持体系,是目前研究中较为不足的一环。本文就助推“卓越计划”实施的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实践形态与构建策略作初步探讨,希望对“卓越计划”的实施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一、课堂文化重建:“卓越计划”实施的诉求
课堂既是传播和学习文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共同体验生活、创生知识的主要场域。文化充盈着课堂,课堂本身也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学者们对课堂文化的研究大致归为两类[1]:一类是把文化看作是认识课堂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式;另一类是将课堂本身看作具有文化结构的实体。本文主要从后者对课堂文化展开研究。所谓课程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师生共同遵守的信念、价值观、规则、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等的总和。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文化对课堂教学起着文化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文化的推动。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材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局限于书本知识,缺乏体验和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对接受的知识往往缺乏消化和理解,只是生吞活剥地死记硬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知识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除了应付考试外,并没有太多的用处,而且有损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边活动,教学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即由教师的“口”,流入学生的“耳”,缺乏多向的流动与碰撞,课堂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沦为教师的“殖民地”;在传统课堂中,知识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来“教”与“学”,教学过程被窄化为简单的知识“授受”过程,缺乏知识的创生,更不会有智慧的生成;在传统课堂中,师生的生活方式不同程度上呈现了被规定的特征[2],他们处于一种他律状态,缺乏了一种发明、创造和探索的精神。
“卓越计划”是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其实施必然涉及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包括当下不合时宜的课堂文化的变革。课堂文化变革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旧文化内部出现了新的文化成分,从而导致了文化结构的失衡而引起的变革;另一种是由于外部新事物的刺激和影响,引起了与原有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导致的变革。“卓越计划”作为一种外部力量,不断地冲击着原有课堂文化价值观念,试图在原有课堂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的改革,课堂文化的冲突必然引起新旧文化的较量,并在较量中产生一种新的课堂文化。可以说,课堂文化的转型与重建是“卓越计划”推进一系列改革中的最深层次的改革,是“卓越计划”实施过程的价值诉求。
二、反思性课堂文化:“卓越计划”实施中的有益探索
课堂文化对“卓越计划”实施可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成为其顺利实施的障碍,关键在于课堂文化自身的品性。我们认为,反思性课堂文化是“卓越计划”背景下课堂的本真呈现。这是因为,反思性课堂文化主要表现出主动探究、平等交往、自由对话和民主行动等实践形态。
1.主动探究
主动探究是反思性课堂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过程,更是知识创生与建构的过程。从学的角度,主动探究即要求学生以问题为纽带,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思性课堂文化不仅要超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途径,还要创造“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的探究途径。从教的角度,主动探究即要求教师打破习惯思维,弹性理解、文本开放、注重创生,并不断地追问“我该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到底是为了谁?”“这样做的效果将会如何?”并且,乐意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变成分析性实践。学生只有主动探究、善于发现,才能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主动建构者,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教师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反思,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完美、更加有效。
2.平等交往
平等交往体现了社会的现实需求,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诉求。交往本身是一个能产生特殊效果的积极因素。当个体的意识不是孤立存在、而被聚焦起来时,世界上就可能有某种东西被改变了[3]。在平等交往中,人们才能真切地意识到彼此的存在,群体文化才能得以存在和升华。个体间文化的差异、利益的追求不同,必然带来课堂文化内部的冲突,适当的文化冲突有助于课堂文化的重建。因为“冲突能够促使群体内部和群体外部的界限得以建立,具有加强对内群体认同的积极功能”[4]。平等交往是一种体现民主、和谐、人性的交往方式。平等交往不是旨在控制和被控制,而是注重尊重与理解,不是训斥和对抗,而是强调引导与融入。平等交往实现的基础是教师要放弃“师道尊严”、“教师至上”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视为真实、平等、完整的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要多维地去替学生考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尊严,进而实现师生间的合作、沟通和共谋。 3.自由对话
对话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在场相遇、平等交流,是一种心与心的交融。这要求课堂主体之间彼此“敞开”和“接纳”。在对话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你-我”的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只有在“你—我”的关系中,才能实现相互信赖、彼此平等的精神相遇与价值共享,才能彼此“进入”与“相遇”。自由对话需要营造一种“公共话语空间”,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拥有应答、质疑、判断的话语权,“允许观点和争论不受压抑地沟通,并且保证参与者不受任何统治和操纵的威胁”[5]。这就要求教师摒弃“权威主义”和“理智主义”,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排斥学生具有“原创性”声音的表达;要求学生排除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声音。对话既有个体的自我对话,也有个体与他人的对话,个体的自我对话是指个体的自我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体会自我的存在;与他人的对话可以体现人的类存在,实现人的群体性。在自由对话中,个体共享着创生知识的过程,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塑造着文化的灵魂。
4.民主行动
人是群体的存在,通过民主行动,寻求个体心灵的满足,回归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个人最终要回归群体,被群体的核心价值体系所统摄。由于人的喜群性、社会性致使人是可以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是可以被强加上行为准则的。“如果个体干扰了集体的努力,就会感受到群体的愤怒。”[6]在集体中,个体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课堂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升华。课堂是学校结构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行为方式、意识形态会影响着课堂的价值体系。在学校大场域下,课堂在与其他学校结构进行博奕时,形成了自己的惯习。民主行动就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求得课堂成员的核心文化价值的一致。在民主行动中,个体的权利意识得以启蒙,自我选择的能力得以增育,自我的合法利益得以维护。在民主行动中,个体分享着文化的大餐,寻找着生存的方式,实现着彼此的和谐。
三、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建构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前提
观念体系是课堂文化的核心。因此,构建反思性课堂文化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课堂文化表现为封闭、专断、背离、单调的特征[7],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创造性严重缺失,社会性得不到发展。“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文化封闭、专断、背离、单调的氛围,建构探究、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反思性课堂文化。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师生参于“卓越计划”的热情和积极性,将发挥人的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有机结合。
2.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基础
教学评价是“卓越计划”实施要突破的瓶颈之一,它关乎着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传统的课堂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统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发展。“卓越计划”的实施必须改变目前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追求“以生为本”的教学体价新体系。
3.优化师生关系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主体。主体行为的改变是成功培养卓越人才的关键。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专断主义、功利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课堂文化基础之上,教师是知识的解释者和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教师把教学“表演”给学生看,结果教师“独白”而学生“失语”,课堂成为了“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没有“相遇”,更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8]。反思性课堂文化要求建立民主、和谐、开放、平等的“你—我”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拥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由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新型的“你—我”型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自主学习的催化剂。
4.完善课堂管理制度是反思性课堂文化建构的保证
“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需要的课堂制度。只有在一定的制度规范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往才成为可能。“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准则”[9],也就是说,课堂管理制度为人们的课堂行为划定了界线,在界线以内的课堂行为会得到许可、赞赏和鼓励,否则,会受到排斥、谴责和惩罚。学校教育不同于企业生产,课堂不同于工厂。因此,课堂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考虑规范性与人文性、约束性与激励性、竞争性与公平性、自律性与他律性。课堂管理制度建立的关键是催生内在的制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课堂由“藩蓠”变成“家园”,使学生由制度的执行者成为制度的享用者,真正成为课堂制度文化建设的主人,这样,课堂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
参考文献
[1] 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东北师大学报,2006(5).
[2] 叶澜.专家学者畅想教育未来老师学生诉说心中期盼——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山东教育,2001(1).
[3] 彼得·M·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利.李国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6.
[4] [6]玛格丽特·波洛玛.当代社会学理论.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0.137.
[5] Carr,W.